懸挑梁算力
① pkpm次梁問題,我布置的一條此梁,可是pkpm計算內力的時候按懸挑梁計算,見下圖。
首先你最好看一下3D模型,是否設置了不同的梁高,存在高差從而使得梁沒有擱置上去。
如果沒高差問題,那麼看下面的解釋:
PKPM的梁擱置關系是根據剛度判斷的。
因此,如果300*700這根梁的剛度較大,而300*600這根梁的剛度非常小,小到連純懸挑梁都擱不住的情況,就會出現這種現象。
解決的辦法,你把300*600這根梁的截面加大,並且次梁200*500的尺寸減小(例如小到200*300),那麼這根次梁的配筋就能恢復正常。
② 懸挑梁混凝土工程量怎麼計算
工程量均按圖示尺寸實體積以立方米計算。構件內鋼筋、支架螺栓、螺栓孔、鐵件及牆、板中每個小於等於0.3m2孔洞等所佔體積均不扣除。
(1)基礎:不同類型的基礎分別按以下規定確定:
《1》有梁帶形基礎當(梁高/梁寬)小於等於4:1時,按有梁式帶形基礎計算;當(梁高/梁寬)大於4:1時,則基礎底部按無梁式帶形基礎計算,上部按牆計算。
《2》滿堂(板式)基礎分有梁式(包括反梁)和無梁式,應分別計算;僅帶有邊梁者,按無梁式滿堂基礎套用定額。
《3》獨立柱基、樁承台按圖示尺寸實體積以立方米算至基礎擴大頂面。
(2)柱:按圖示斷面尺寸乘以柱高以立方米計算。柱高按以下規定確定:
《1》有梁板柱高應自柱基(或樓板)上表面至上一層樓板上表面之間的高度計算(如是一根柱部分斷面與板相交時,應算至板的上表面,但與板重疊部分應扣除)。
《2》無梁板柱高應自柱基(或樓板)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間的高度計算。
《3》框架柱柱高應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頂高度計算。
《4》構造柱柱高按全高計算,應扣除與現澆板、梁相交部分的體積,與磚牆嵌接部分的混凝土體積並入柱身體積內計算。
《5》依附柱上的牛腿並入相應柱身體積內計算。
(3)梁:按圖示斷面尺寸乘以梁長以立方米計算。梁長按下列規定確定:
《1》梁與柱連接時,梁長算至柱側面。
《2》主梁與次梁連接時,次梁長算至主梁側面。伸入牆內的梁頭、梁墊體積並入梁體積內計算。
《3》過梁、圈樑應分別計算。過梁長度按圖示尺寸或按門窗洞口外圍寬度加500mm計算。平板與磚牆上混凝土圈樑相交時,圈樑高度應算至板底面。
《4》挑梁按「挑梁」計算,其壓入牆身部分按圈樑計算。挑梁與單梁、框架梁連接時,其挑梁應並入相應梁內計算。
《5》花籃梁二次澆搗混凝土部分按圈樑子目。
(4)板:按圖示面積以板厚以立方米計算(梁板交接處不得重復計算)。其中:
《1》有梁板(包括主、次梁)按梁、板體積之和計算。有後澆板帶時,後澆板帶(包括主、次梁)應扣除。
③ 跪求 懸挑梁的計算方式
是鋼筋混凝土懸挑梁結構設計嗎?
如是:
則進行結構分析,簡圖,算出控制截面的內力剪力,彎矩。擬定截面尺寸,進行配筋計算,按計算所得與構造要求進行鋼筋布置。畫施工圖,設計完成 。具體可看一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及混凝土結構設計教材。
如是鋼筋用量計算
則:按平法標注法,得出每一根鋼筋的構造尺寸,算每一根鋼筋的下料長度及總質量。匯總後,得出鋼筋總用量。
④ 給求下懸挑梁配筋,最好寫上計算公式,越細越好。
結構力學,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上面公式。你先算力吧。
要不我來幫你設計一下得了。
⑤ 懸挑梁計算
構造要求是埋的長度不低於挑出長度的1.5倍,這是一般情況。但是這不是必須的,你按照規范要求進行抗傾覆驗算,如果結論允許埋的長度更短,也是可以的。
多少鋼筋是通過計算出來的,需要知道牆的重量,挑出的長度,挑梁的截面尺寸,以及鋼筋和混凝土的強度……才能進行計算。
⑥ 懸挑梁怎麼計算長度
從支撐邊部開始計算啊
⑦ 懸挑梁的受力特點
1. 懸挑梁是個剪彎構件,梁根截面負彎矩最大、剪力最大。梁根截面的彎矩等於樑上總荷載乘荷載
重心至梁根截面距離;梁根截面的剪力等於樑上總荷載值。
2. 端點集中荷載時彎矩沿梁呈線性變化逐增;剪力各截面相同。受均布荷載時彎矩沿梁呈二次曲線
變化逐增;剪力呈線性變化逐增。
3. 端點撓度最大,相當於兩倍跨度簡支梁跨中撓度。
⑧ 懸挑梁的受力如何分析
懸挑梁受均布荷載q(單位KN/m),懸臂梁長度L(單位m)。則懸臂梁根部受最大剪力v=qL,最大彎矩M=q(L^2)/2。
⑨ 懸挑梁受力
懸挑梁是上部受拉,底部受壓,一般為上部鋼筋進行控制,下部一般混凝土抗壓即可滿足,只需要按構造配筋,滿足最小配筋率。當然也有受高度限制,梁截面需選擇過小的情況,這是的鋼筋是受壓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