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口出流工程上的算力
1. 末端試水裝置出水,應採用孔口出流的方式排入排水管道,為什麼用孔口出流方式
孔口出流的阻力系數最小,在相同壓力下可以得到最大的流速,對周圍的介質能快速混合
2. 水利學管嘴出流與孔口出流的關系,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關系
口形狀對出流能力影響各不相同,圓角管嘴和圓錐管嘴的流股形態為光滑圓柱(主要由於內收縮斷面處存在真空,過流能力大),直角管嘴為圓柱形麻花狀扭變(局部阻力相對大),孔口出流是具有側收縮的圓柱流股。(孔口出流存在收縮斷面,並且和孔口邊緣以及H等關系密切,過流能力小)增大過流能力:用流線型管或者圓角管嘴,圓錐管嘴。一般來說流量系數大,過流能力就大。
3. 工程流體力學,在孔口上外接一短管,與接短管之前的孔口出流量相比,變化了多少要具體的計算~
管嘴出流為l=3-4d,4d是在管嘴出流范圍內,流量統一為孔口的1.32倍
4. 孔口出流排水方式和間接排水方式的區別
間接徘水即設備的排水管不與排水管道系統直接連接,中間有一段電氣間隙,以防止 存水彎自虹吸或水分蒸發而造成污水管道污濁空氣進入室內或設備內。
5. 孔口出流為什麼會形成收縮斷面
容器內水流的流線自上游各方向向孔口匯集,由於水的慣性作用,流線不能突然改變方向,
要有一個連續變化的過程,因此在孔口斷面流線並不平行,流束繼續收縮,直至距孔口約為d/2處
收縮完畢,流線趨於平行,形成收縮斷面。
希望對你有幫助~
6. 消防術語孔口對流與孔口出流是否相同
「孔口出流」是俗語,非術語。指各種需要觀察水樣、水量等消防水情況的試水、排水孔口的一種與排水設施的「對接方式」,排水常用漏斗形組件接水。
沒有「孔口對流」的說法。
7. 薄壁孔口的孔口出流系數
根據實驗結果,薄壁小孔在全部、完善收縮情況下,各項系數如下圖所示;
8. 薄壁孔口的薄壁孔口自由出流
水流從孔口直接流入大氣的,稱為自由出流。由於水流的慣性作用,在孔口斷面上各流線並不平行,使水流在出孔後繼續收縮,直至孔口約d/2處收縮完畢,形成最小的收縮斷面,流線在此趨於平行 ,然後擴散。
設孔口斷面的面積為ω,收縮斷面的面積為ωc,則ε=ωc/ω,ε為斷面收縮系數。
孔口出流的流速公式如下:
孔口的流量為:
9. 孔口出流的公式運算
當孔口高度e與孔口水頭H(上游水面至孔口中心的高度)之比時為小孔口;當時為大孔口(圖1)。當孔壁厚度不影響孔口出流時為薄壁孔口;反之為厚壁孔口。水利工程中常見的閘門下泄流稱為閘孔出流(圖2)。
為保證閘孔出流,e/H必須小於或等於0.65,否則閘門下緣脫離水面而成為堰流。當下游水位不影響泄流量時為自由出流(圖1a、圖2a);反之為淹沒出流(圖1b、圖2b)。胸牆擋水時的堰頂溢流和壩體短孔泄流等亦屬孔流。孔口自由出流的流量為:
式中A為孔口面積;g為重力加速度;為孔口總水頭,其中H為孔口水頭,v0為孔口上遊行近流速,α為動能校正系數(見水流能量方程);┢=εφ為孔口流量系數,其中ε=Ao/A為孔口收縮系數(Ao為孔口收縮斷面C-C的面積),φ為孔口流速系數,與孔口對水流的阻力有關。對於薄壁圓形小孔口,ε=0.63~0.64,φ=0.97~0.98,μ=0.60~0.62。
當下游水位觸及孔口底緣時,流態即有改變,下游水位高於孔口上緣時為孔口淹沒出流(圖1b)。孔口淹沒出流的流量為:
式中z為孔口上下游水位差;μs為孔口淹沒出流流量系數。 閘孔自由出流的流量為:
式中B為閘孔寬度;e為閘孔高度;為閘孔總水頭,H為閘孔水頭(上游水面至閘底板的高度);μ=ε′φ為閘孔流量系數;h0=ε′e為閘孔收縮斷面C-C的水深。其中為閘孔垂向收縮系數,與有關;φ為閘孔流速系數,與閘孔形式有關。對於寬頂堰(見堰流)上平面閘門下的閘孔:當=0~0.65時,ε′=0.611~0.673,φ=0.85~1.0。
當閘孔下游水深 t大於收縮斷面水深ho的躍後水深hc2(見水躍)時為閘孔淹沒出流。其流量為:
Qs=σQ
式中Q為H及e值相同時的閘孔自由出流流量;σ為考下游水位影響的閘孔淹沒系數,與(t-hc2)/(H-hc2)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