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7算力
❶ AMD R7 2700相當於英特爾什麼級別
AMD R7 2700對標intel的八代i7。
銳龍r7屬於八核系列CPU,其性能相對比過去的amdCPU有大幅度提高,單核效率相對來說還是要比八代i7CPU弱。場景模式下的綜合表現,AcerSwift3銳龍72700U版本得分為4824分,而Intel版得分為3477分。
在性能上,銳龍72700U的處理器基準頻率為2.2GHz,動態加速頻率最高可達3.8GHz,此外,GPU擁有10組CU運算單元共計640個流處理器運算單元,最高加速頻率達到1.3GHz。
(1)AMD7算力擴展閱讀:
AMD R7 2700介紹如下:
在CPU性能測試中,整體上AMD銳龍R72700U表現出與Inteli78550U同等的實力,在代表渲染的CinebenchR15測試中,R72700U的爆發性顯著優於模具結構相同的Intel平台選手。
CPU溫度典型狀態為75到85攝氏度,GPU典型溫度約75攝氏度,而CPU部分的頻率最終穩定在2.3GHz附近。而英特爾達到了80攝氏度以上,獨顯溫度接近90攝氏度,性能在溫度過高之後降頻。
❷ amd 銳龍7怎麼樣
玩游戲要求高的還是選INTEL7700K或6700K,單核性能強。游戲幀數才高游戲兼設計的可以選RYZEN。核心線程多一些
❸ amd7系列顯卡與amd 6系列顯卡的區別
amd7功率小節約了晶元組的功耗,將更多的能量轉化到處理器和顯卡方面,更好的提升整個平台的性能。
求關注
求設為最佳答案
更多資訊全掌握
❹ AMD同價位的7系列跟5系列的CPU差距能有多少
7系列65nm工藝,純屬過渡cpu,現在amd的45nm速龍出來了,amd 240/250可以完勝同頻率的e5系列,對抗e6系列,再去買7系列就真是250了
7750和5000+的比較已經有很多了,K8和k10游戲效率大約差30%,7750自然游戲性比老邁的K8系列強
❺ AMD銳龍R7 3700U相當於英特爾的什麼CPU
3750h其實是3700u的馬甲,用aiad64讀cpu參數,3750h會被識別成3700u。所以兩者是差不多的。
作為標壓處理器,R7-3750H憑借高TDP,可以獲得更穩定的CPU性能,峰值性能上R15/R20可以跟8代U持平,低於10代U的表現,單核性能稍差。
銳龍 AMDRyzen 7 將於 3 月 2 日 全球正式出貨,中國玩家可以第一時間進行預約購買。Ryzen 7 上市後,華碩、技嘉、微星、映泰和華擎等合作廠商會一起推出多達 82 款支持Ryzen 7 處理器的全新AM4 平台主板。
(5)AMD7算力擴展閱讀:
Ryzen 7 1800X 主頻達到 3.8 GHz,加速頻率為 4.0 GHz,熱設計功耗依然是 95W,比 1700X 性能更強,是 AMD Ryzen 7 的旗艦型號。
在 Cinebench R15 nT 性能測試中,1800X 領先 i7 6900K 幅度為 9%。在 Cinebench R15 1T 和 i7 6900K 表現持平。Ryzen 7 1700X 主頻為 3.4 GHz,加速頻率為 3.8 GHz,熱設計功耗 95W。
在 Cinebench R15 nT 性能測試中,Ryzen 1700X 領先英特爾 i7 6800K 達到39%,只比 i7 6900K 落後 4%。價格上 1700X 還比 6800K 便宜了 25美元。
❻ AMD銳龍5和銳龍7有什麼區別
產品定位不一樣。
銳龍5性價比會更高一點,相對應的拍配銳龍5,華碩PRIME B350-PLUS和PRIME B350M-A會更合適,是至佳拍檔。
Ryze 7系列(簡稱R7)定位高端、Ryzen 5系列(簡稱R5)定位中端。
7不會有什麼散熱之類的負面影響不如5。
直接看價格選擇也是個法子,當然最好了解自己的需求,選擇能力足夠的處理器,選擇合自已適應的機型,個人覺得價格高一點還是要好一點了。
❼ AMD的銳龍R7,相當於英特爾的什麼CPU
1、Ryzen 7 1700 主頻為 3.0 GHz,加速頻率為 3.7 GHz,熱設計功耗 65W。在 Cinebench R15 nT 性能測試中,1700 領先英特爾 i7 7700K 幅度高達 46%。
2、Ryzen 7 1700X 主頻為 3.4 GHz,加速頻率為 3.8 GHz,熱設計功耗 95W。在 Cinebench R15 nT 性能測試中,Ryzen 1700X 領先英特爾 i7 6800K 達到39%,只比 i7 6900K 落後4%。
3、Ryzen 7 1800X 主頻達到 3.8 GHz,加速頻率為 4.0 GHz,熱設計功耗依然是 95W,比 1700X 性能更強,是 AMD Ryzen 7 的旗艦型號。
在 Cinebench R15 nT 性能測試中,1800X 領先 i7 6900K 幅度為 9%。在 Cinebench R15 1T 和 i7 6900K 表現持平。
(7)AMD7算力擴展閱讀:
AMD處理器和Intel處理器使用的主板類型是不一樣的,在兩款CPU性能參數對比中,它們的介面是不一樣的,AMDR7CPU介面是AM4類型,Intel I7CPU的介面是LGA1151,另外,CPU的性能發揮和主板的選擇有直接的關系。
在銳龍R7 2700X與I7 8700K的對比中,如果僅僅看CPU的話,銳龍2700X的整體性能是比8700K強的,尤其是多線程性能比8700K強出20%有餘,因為2700X具備8核心16線程,而8700K只有6核12線程。
盡管8700K單核效率和頻率較高,但是仍然挽回不了核心數的差距。2700X在視頻處理、3D圖像渲染等方面的性能明顯高於8700K。
如果僅看單核性能的話,8700K勝出,但是勝出2700X的幅度非常小,總體上也就是10%以內的差距,何況多核心處理器流行了這么多年,純粹只支持單核運行的程序越來越少,所以未來8700K的優勢會越來越小,曾經在游戲上的強項也會逐漸被核心更多的2700X反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