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ai算力資源
⑴ 阿里第一顆自研晶元正式問世,為何被譽為全球最強AI
9月25日,在2019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宣布,平頭哥發布全球最高性能AI推理晶元含光800。含光800是阿里巴巴第一顆自研晶元,其稱是全球性能最強的AI晶元,主要用於雲端視覺處理場景。
⑵ 華為最新發布的Atlas 900號稱全球最快的AI訓練集群,到底有什麼過人的地方
據悉,Atlas 900由數千顆升騰處理器組成,可以讓AI訓練工作效率提升數十萬倍。假設一次訓練需5個月,而使用Atlas 900僅需要數十秒!在衡量AI計算能力的金標准ResNet-50模型訓練中,Atlas 900隻用了59.8秒就完成了訓練,比原世界紀錄快了10秒。打個比方,相當於短跑冠軍跑完終點,喝完一瓶水才等到第二名。
除此之外,Atlas 90在自動駕駛、氣象預測、石油勘探等特定領域也能大展拳腳。其實,AI智能技術早已結合各行各業,發展得如火如荼,混搭跨界出了新火花。
今年七月,全球首個完全由人工智慧(AI)研製的葯物就已經進入人體試驗階段,原先研製一種疫苗,需要醫葯公司數千人連續工作5年,耗費數億美元,而有了AI技術的幫助,一個小型科研團隊只用兩年左右就開發完成。AI既簡化了疫苗的研製流程、大幅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疫苗的有效性。
⑶ AI算力平台的算力怎麼評估
單CPU 的發展已經不能滿足實際應用的需求,AI 時代必須要依靠並行計算。目前,並行計算的主流架構是異構並行計算平台。如果您需要算力方面的服務,可以去十次方了解下。
⑷ 華為發布全球最快 AI 運算集群 Atlas900,會對 AI 領域帶來什麼變化
9月18日,華為發布一款重量級的產品——Atlas 900,這款產品匯聚了華為幾十年的技術沉澱,是當前全球最快的AI訓練集群,由數千顆升騰處理器組成。在衡量AI計算能力的金標准ResNet-50模型訓練中,Atlas 900隻用了59.8秒就完成了訓練,這比原來的世界記錄還快了10秒。
「ImageNet-1k 數據集」 包含 128 萬張圖片,精度為 75.9%,在同等精度下,其他兩家業界主流廠家測試成績分別是 70.2s 和 76.8s,Atlas 900 AI 訓練集群比第 2 名快 15%。胡厚昆表示:Atlas 900 的強大算力,可廣泛應用於科學研究和商業創新。比如天文探索、石油勘探等領域,都需要進行龐大的數據計算和處理,原來可能花費好幾個月的工作,現在交給 Atlas 900,就是幾秒鍾的事情。Atlas 900 集成的數千顆升騰處理器,正是前段時間正式商用的升騰 910。
⑸ 華為發布全球最快AI運算集群Atlas900,會對AI領域帶來什麼變化
9月18日,上海,第四屆華為全聯接大會開幕,華為首次發布計算戰略,基於架構創新、投資全場景處理器族、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商業策略、構建開放生態進行布局,計算產業新的大航海時代由此開啟。同時,華為重磅發布了全球最快AI訓練集群Atlas 900,加速科學研究與商業創新的智能化進程。
在計算的智能時代,我們認為有三個重要特徵。
第一個特徵,需要超強的算力。統計計算本身就是一種暴力計算,高度依賴於算力。舉個例子,為了讓計算機認識一隻貓,就需要數百萬圖片的訓練,這對算力的消耗是非常驚人的,面向自動駕駛、天文探索、氣象預測等更復雜場景,對算力的需求將會更大。
第二個特徵,計算和智能將會無處不在,而不僅僅是分布在中心側。從中心節點的暴力計算,到邊緣側的專業計算,如基因測序,以及端側的個性計算,如耳機、手機,一起構成了未來智能時代的計算形態。
第三個特徵,端邊雲之間需要高效的協同。中心側負責通用模型的計算,為端側的個性化計算和邊緣側的專業化計算,提供協同支撐。
⑹ 浪潮AI已經發展好多年了,都有哪些產品效果怎樣
浪潮已經打造了一個全棧式的AI計算系統,以AI算力平台、資源平台與演算法平台,為AI產業化和產業AI化提供集約高效的智算力支撐。
其中,AIStation平台主要面向企業AI應用部署及在線服務管理場景,通過統一應用介面、算力彈性伸縮、A/B測試、滾動發布、多模型加權評估等全棧AI能力,為企業提供可靠、易用、靈活的推理服務;浪潮AI伺服器則廣泛應用於語音、語義、圖像、視頻、搜索、網路等AI場景化應用,在中國市場份額已經連續三年保持在50%以上。
⑺ 浪潮如何應對AI算力多元、巨量、生態化挑戰
浪潮認為智算中心是應對未來AI算力多元、巨量、生態化挑戰的新基建。所以,浪潮在2020年提出智算中心的構想,提供AI計算所需的算力服務、數據服務和演算法服務的公共算力新型基礎設施,在AI時代將扮演算力生產供應平台、數據開放共享平台、智能生態建設平台和產業創新聚集平台等多重角色。智算中心普及,可降低全社會AI應用成本、加強政府社會治理能力、增強企業創新轉型動能、推動人工智慧產業聚集。
⑻ 華為發布全球算力最強AI處理,是否說明中國結束晶元進口指日可待
作為國人,我們應理性看待問題。我們雖然取得了進步但我們與美日等科技強國在晶元研發方面仍有較大差距,需要更加努力才行。
中華有為,華為公司在晶元研發這方面雖然起步是晚的但還好是沒有放棄一直堅持自己的想法。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華為公司一直堅守著自己的理念樹立民族品牌形象。
華為從一開始的落後到現在能追上高端科技的發展水平,正式因為華為的堅持,華為的投資,讓我們也看見了民族企業的未來。我相信在華為這樣的巨頭帶領下中國晶元業會更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