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布算力地球計劃是如何賺錢的
1. 在哥倫布環游世界證明地球是圓的到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前,這段時間人們是怎麼解釋人不會掉下去的
不是哥倫布,環球航行的是麥哲倫,哥倫布只是到達了美洲大陸。然而說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這個說法也有爭議。有人說是一個叫亞美利哥的地理學家發現的,也有人說是哥倫布發現,但是有亞美利哥傳播了。我們從美洲的英語「America」可以看出,這個名字就來自於「亞美利哥」,就是以亞美利哥的名字命名的。
說地球是圓的,也不是哥倫布證明的。在大航海時代(1492年開始)拉開序幕之前,地圓學說就廣為人知(此時已經很多人知道地圓說了)。最早提出地圓學說的是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580年~-500年/-490年),但是老畢(畢姥爺?)的這個地圓學說並非他有什麼證據或者有什麼理論依據,而是他覺得圓形最美,所以覺得地球應該是圓的(噗!大哲學家就是任性)。後來到亞里士多德(-382年~-322年)從月食的過程中得出結論,認為地球是圓的。
所以,地圓學說真的不是明朝時期才出現的,而是在東周時期就出現了,到西漢時期算是找到了實際證據。但是除了學界(也就亞里士多德及他的部分弟子們)相信外,其他人大抵是不信的。而且這個說法也流傳的不廣(和前面的廣為人知不矛盾,當時以及往後的一兩千年都沒記過人信)。真正將這個學說推廣的是哥白尼,但是也不是先有了哥白尼的日心說才有了大航海時代,而是先有了麥哲倫的環球航行,緊接著哥白尼才正式出版他的日心說的理論著作《運行》,不過他的出版也是困難重重,最終哥白尼把自己的著作交給了當時他在教會的朋友幫忙出版,然後這個朋友多方斡旋,將很多內容刪改後才出版了。正式的哥白尼的著作原作出版是19世紀的事兒了。
從地圓說到環球航行,然後到哥白尼的《運行》和牛頓的萬有引力,最終人類廣泛接受地圓說,並且知道人為什麼不掉下去,那都是20世紀的事情了。在此之前,地圓說根本沒什麼市場,談不上信不信的,普通人根本不會把「地球」當做真事兒,而是當做瘋子二貨說的胡話而已,所以也談不上懷疑「人為什麼不掉下去」。
其實直到現在,也還有一撮人依然認為地球是個平面,他們認為「地球說」才是騙人的鬼玩意兒……
2. 哥倫布是如何實行他西航計劃的
哥倫布他接受了大地是球形的觀念,相信從托勒密那裡傳下來的關於地球周長的數據,這使他堅信往西航行也可以到達盛產黃金和香料的亞洲國家,並且這條路線是到達東方的最短路徑。哥倫布曾將自己的西行計劃上呈葡萄牙王室,但遭到了否決。心灰意冷的哥倫布來到了西班牙,又向西班牙王室獻出了自己的計劃,經數年周折,終於在1492年得到了王室的資助,才使他的西航計劃得以實行。
3. 哥倫布環繞地球航行的意義以及對當時的影響 麻煩告訴我. 尤其是意義!
將世界連成了一個整體,形成了以歐洲工業國為核心的大西洋三角貿易,使非洲失去了成千上萬的勞動人口,使美洲成為歐洲的生產基地,為世界市場初步形成奠定了基礎.
4. 哥倫布為什麼會說地球是圓的
不是哥倫布說的。
哥倫布是個義大利人,自幼熱愛航海冒險。實際上1491年,就已經沒人相信地球是個平面了,後來有人說他是為了證實「地圓說」才開始的航行,這種說法是錯誤的。一方面,地圓說的理論尚不十分完備,許多人不相信,把哥倫布看成江湖騙子。另一方面因為當時西方國家對東方物質財富需求除傳統的絲綢、瓷器、茶葉外,還有亞洲的高利潤的香料貿易。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1450/1451年秋天-1506年5月20日),探險家、殖民者、航海家,出生於中世紀的熱那亞共和國(今義大利西北部)。當時背景是西方帝國主義抬頭,各歐洲王國開始經濟競賽,紛紛通過建立貿易航線和殖民地來擴充財富。哥倫布的向西航行到達東印度群島的冒險性計劃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在哥倫布1492年的第一次航行中,他在巴哈馬群島的一個他叫做「聖薩爾瓦多」的地方登陸,而不是計劃中的日本。在後來的三次航行中,哥倫布到達過大安的列斯群島、小安的列斯群島、加勒比海岸的委內瑞拉、以及中美洲,並宣布它們為西班牙帝國的領地。
盡管哥倫布不是第一個到達美洲的歐洲探險家(第一個到達美洲的歐洲探險家是萊夫·埃里克松),但哥倫布的航海帶了第一次歐洲與美洲的持續的接觸,並且開辟了後來延續幾個世紀的歐洲探險和殖民海外領地的大時代。這些對現代西方世界的歷史發展有著無可估量的影響。
5. 伊麗莎白女王為什麼力排眾議接受了哥倫布的計劃呢
哥倫布帶著他的兒子從熱那亞先到了西班牙的?巴羅斯港。由於天色已晚,不便趕路,父子倆就住進了附近的一座修道院。這修道院院長正是西班牙頗有聲望的人文主義者胡安?佩雷斯。這胡安?佩雷斯學識淵博,思想敏銳,與哥倫布一見如故。聽了哥倫布的宏偉計劃和不幸遭遇,動了俠義心腸,立即動筆給西班牙女王伊麗莎白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推薦信,讓哥倫布去見女王並且把哥倫布的小兒子收養在修道院里。
哥倫布留下兒子,帶上佩雷斯院長的信,叩見了伊麗莎白女王,並當面陳述了自己的航海計劃。他的計劃一講完,女王的部下就急了,紛紛指責哥倫布違反教義,異想天開。因為按《聖經》的說法,除了亞當的後裔之外,地球上就沒有別人了。因此,地球的「背面」根本沒有人類,所以轉到地球的「背面」去找通往東方的路,純粹是瘋子的想法。但是那女王可不這么想。這位女王真乃是巾幗不讓須眉。她在位期間先統一了整個西班牙,又勵精圖治,使小小的西班牙成了威震歐洲的海上強國。她可沒有聽部下的胡言亂語,而是一邊安頓哥倫布的生活,一邊組織了一個由天文學家、地理學家和其它學者組成的「審議會」來討論哥倫布計劃的可行性。沒想到這個審議會里都是十分保守的傢伙,他們從《聖經》上給哥倫布的計劃判了死刑。眼看計劃落空,哥倫布心急如焚。
然而,哥倫布真不愧為一代英豪,屢遭挫折,仍舊不改初衷。他見西班牙已無意實現自己的航海計劃,立即打點行裝,告別摯友,准備轉赴英法,再展宏圖。據說,當時哥倫布已經登程啟航了,伊麗莎白女王派來的信使才趕到,當他聽到信使的傳令:克里斯托弗爾?哥倫布先生,女王陛下已准奏,請您回宮時,他幾乎都有點兒不相信了,多年的夙願終於實現了。
伊麗莎白女王何以力排眾議,接受了哥倫布的計劃呢?有人說是德高望眾的胡安?佩雷斯院長親見女王,勸說成功。恐怕最重要的是由於女王為了西班牙的利益,不能讓英法或其它國家先打通東方的航道,那可能會影響西班牙的海上優勢。因此,女王對這件事下了極大的決心,甚至當眾表示:「若國庫空虛,願將朕所佩珠寶變賣,支付航海費用。」為此哥倫布感動得熱淚滾滾,恨不得去吻女王走過的地面。
6. 哥倫布是什麼時候環球航海的呢
哥倫布帶著他的兒子從熱那亞先到了西班牙的·巴羅斯港。由於天色已晚,不便趕路,父子倆就住進了附近的一座修道院。這修道院院長正是西班牙頗有聲望的人文主義者胡安·佩雷斯。這胡安·佩雷斯學識淵博,思想敏銳,與哥倫布一見如故。聽了哥倫布的宏偉計劃和不幸遭遇,動了俠義心腸,立即動筆給西班牙女王伊麗莎白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推薦信,讓哥倫布去見女王並且把哥倫布的小兒子收養在修道院里。
哥倫布留下兒子,帶上佩雷斯院長的信,叩見了伊麗莎白女王,並當面陳述了自己的航海計劃。他的計劃一講完,女王的部下就急了,紛紛指責哥倫布違反教義,異想天開。因為按《聖經》的說法,除了亞當的後裔之外,地球上就沒有別人了。因此,地球的「背面」根本沒有人類,所以轉到地球的「背面」去找通往東方的路,純粹是瘋子的想法。但是那女王可不這么想。這位女王真乃是巾幗不讓須眉。她在位期間先統一了整個西班牙,又勵精圖治,使小小的西班牙成了威震歐洲的海上強國。她可沒有聽部下的胡言亂語,而是一邊安頓哥倫布的生活,一邊組織了一個由天文學家、地理學家和其它學者組成的「審議會」來討論哥倫布計劃的可行性。沒想到這個審議會里都是十分保守的傢伙,他們從《聖經》上給哥倫布的計劃判了死刑。眼看計劃落空,哥倫布心急如焚。
然而,哥倫布真不愧為一代英豪,屢遭挫折,仍舊不改初衷。他見西班牙已無意實現自己的航海計劃,立即打點行裝,告別摯友,准備轉赴英法,再展宏圖。據說,當時哥倫布已經登程啟航了,伊麗莎白女王派來的信使才趕到,當他聽到信使的傳令:克里斯托弗爾·哥倫布先生,女王陛下已准奏,請您回宮時,他幾乎都有點兒不相信了,多年的夙願終於實現了。
伊麗莎白女王何以力排眾議,接受了哥倫布的計劃呢?有人說是德高望眾的胡安·佩雷斯院長親見女王,勸說成功。恐怕最重要的是由於女王為了西班牙的利益,不能讓英法或其它國家先打通東方的航道,那可能會影響西班牙的海上優勢。因此,女王對這件事下了極大的決心,甚至當眾表示:「若國庫空虛,願將朕所佩珠寶變賣,支付航海費用。」為此哥倫布感動得熱淚滾滾,恨不得去吻女王走過的地面。
7. 哥倫布是不是早已知道地球是個球體
哥倫布時代早就有了地球是球體的猜測,只不過一直沒有證實,哥倫布其實也想證實這個猜測,只不過他只發現了新大陸,後來被麥哲倫完成了環球航行證實了地球是一個球體的事實。
8. 哥倫布的冒險航海是由哪國國王贊助的
義大利航海家。生於義大利熱那亞,卒於西班牙巴利亞多利德 Valladolid。一生從事航海活動。先後移居葡萄牙和西班牙。相信大地球形說,認為從歐洲西航可達東方的印度和中國。在西班牙國王支持下,先後4次出海遠航(1492~1493,1493~1496,1498~1500,1502~1504)。開辟了橫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先後到達巴哈馬群島、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特立尼達等島。在帕里亞灣南岸首次登上美洲大陸。考察了中美洲宏都拉斯到達連灣2000多千米的海岸線;認識了巴拿馬地峽;發現和利用了大西洋低緯度吹東風,較高緯度吹西風的風向變化。證明了大地球形說的正確性。促進了舊大陸與新大陸的聯系。他誤認為到達的新大陸是印度,並稱當地人為印第安人。
哥倫布十分崇拜曾在熱那亞坐過監獄的馬可.波羅,他讀過《馬可·波羅游記》,十分想往印度和中國。當時,地圓說已經很盛行,哥倫布也深信不疑。他先後向葡萄牙、西班牙、英國、法國等國國王請求資助,以實現他向西航行到達東方國家的計劃,都遭拒絕。一方面,地圓說的理論尚不十分完備,許多人不相信,把哥倫布看成江湖騙子。一次,在西班牙關於哥倫布計劃的專門的審查委員會上,一位委員問哥倫布:即使地球是圓的,向西航行可以到達東方,回到出發港,那麼有一段航行必然是從地球下面向上爬坡,帆船怎麼能爬上來呢?對此問題,滔滔不絕、口若懸河的哥倫布也只有語塞。另一方面,當時,西方國家對東方物質財富需求除傳統的絲綢、瓷器、茶葉外,最重要的是香料和黃金。其中香料是歐洲人起居生活和飲食烹調必不可少的材料,需求量很大,而本地又不生產。當時,這些商品主要經傳統的海、陸聯運商路運輸。經營這些商品的既得利益集團也極力反對哥倫布開辟新航路的計劃。哥倫布為實現自己的計劃,到處游說了十幾年。直到1492年,西班牙王後慧眼識英雄,她說服了國王,甚至要拿出自己的私房錢資助哥倫布,使哥倫布的計劃才得以實施。
1492年8月3日,哥倫布受西班牙國王派遣,帶著給印度君主和中國皇帝的國書,率領三艘百十來噸的帆船,從西班牙巴羅斯港楊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經七十晝夜的艱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終於發現了陸地。哥倫布以為到達了印度。後來知道,哥倫布登上的這塊土地,屬於現在中美洲巴勒比海中的巴哈馬群島,他當時為它命名為聖薩爾瓦多。 1493年3月15日,哥倫布回到西班牙。此後他又三次重復他的向西航行,又登上了美洲的許多海岸。直到1506年逝世,他一直認為他到達的是印度。後來,一個叫做亞美利哥的義大利學者,經過更多的考察,才知道哥倫布到達的這些地方不是印度,而是一個原來不為人知的新的大陸。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但是,這塊大陸卻用證實它是新大陸的人的名字命了名:亞美利加洲。後來,對於誰最早發現美洲不斷出現各種微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結論是不容置疑的。這是因為當時,歐洲乃至亞洲、非洲整個舊大陸的人們確實不知大西洋彼岸有此大陸。至於誰最先到達美洲,則是另外的問題,因為美洲土著居民本身就是遠古時期從亞洲遷徙過去的。中國、大洋洲的先民航海到達美洲也是極為可能的,但這些都不能改變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事實。
9. 哥倫布是如何偶然發現新大陸的
義大利航海家哥倫布從小喜歡學地理,少年時期,偶然讀到一本書,上面講整個地球是圓形的。他就大膽地設想,向西航行也許可以到達東方的國家。
公元1476年,24歲的哥倫布向葡萄牙國王建議,向西環行探索通往東方印度和中國的海上航路。當時,許多有學問的教授和哲學家,都譏笑這位大膽的年輕人,說他向西方行駛,只能掉進地球邊緣的深淵,而企圖到達東方的印度和中國,簡直是傻子說的瘋話。
哥倫布相信自己是正確的,可是,沒有當局的支持,自己一無船,二無錢,是沒法實現這個計劃的。1485年,他移居西班牙,繼續宣傳西行主張,羅馬教皇知道他有這種大志,並且已經等了十幾年,就慫恿西班牙的王後,請她幫助哥倫布。教皇送給哥倫布65元錢,作為去見王後的路費。哥倫布用這點錢買了一套衣服、一匹驢,一路上連吃飯的錢都沒有,全靠乞討過日子。
西班牙王後和統治者抱著試一試的想法,給了哥倫布三隻船,但沒有水手,誰都不願去冒險。哥倫布沒有辦法,就跑到海邊去拉住幾個人,先是哀求,後是說服,要他們答應一起去。他又請王後釋放獄中的死囚,答應他們如果航海成功,就給他們自由。
1492年8月3日,42歲的哥倫布終於領著87名水手,分乘三隻船從巴羅斯港出航了。他們同驚濤駭浪搏鬥,經歷了千難萬險,橫渡大西洋,到了巴哈馬群島和古巴、海地等島嶼。之後,哥倫布又率領船隊分別於1493年、1498年、1502年三次西航,到了牙買加、波多黎各等島嶼以及中美、南美洲大陸沿岸等地方。當時他誤認為這就是亞洲,直到他去世時,還不知道這是一個從未被人知曉的「新大陸」。所以,加勒比海一些島嶼至今還被稱為西印度群島。
偌大一個美洲,在當時還不為世人所知。所以,人們稱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哥倫布雖然沒有繞地球一周,但他勇於開辟新航路的探險精神,幾百年來一直鼓舞和激勵著人們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10. 哥倫布在西班牙是怎麼樣開啟輝煌的航海事業的
哥倫布帶著他的兒子從熱那亞先到了西班牙的·巴羅斯港。由於天色已晚,不便趕路,父子倆就住進了附近的一座修道院。這修道院院長正是西班牙頗有聲望的人文主義者胡安·佩雷斯。這胡安·佩雷斯學識淵博,思想敏銳,與哥倫布一見如故。聽了哥倫布的宏偉計劃和不幸遭遇,動了俠義心腸,立即動筆給西班牙女王伊麗莎白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推薦信,讓哥倫布去見女王並且把哥倫布的小兒子收養在修道院里。
哥倫布留下兒子,帶上佩雷斯院長的信,叩見了伊麗莎白女王,並當面陳述了自己的航海計劃。他的計劃一講完,女王的部下就急了,紛紛指責哥倫布違反教義,異想天開。因為按《聖經》的說法,除了亞當的後裔之外,地球上就沒有別人了。因此,地球的「背面」根本沒有人類,所以轉到地球的「背面」去找通往東方的路,純粹是瘋子的想法。但是那女王可不這么想。這位女王真乃是巾幗不讓須眉。她在位期間先統一了整個西班牙,又勵精圖治,使小小的西班牙成了威震歐洲的海上強國。她可沒有聽部下的胡言亂語,而是一邊安頓哥倫布的生活,一邊組織了一個由天文學家、地理學家和其它學者組成的「審議會」來討論哥倫布計劃的可行性。沒想到這個審議會里都是十分保守的傢伙,他們從《聖經》上給哥倫布的計劃判了死刑。眼看計劃落空,哥倫布心急如焚。
然而,哥倫布真不愧為一代英豪,屢遭挫折,仍舊不改初衷。他見西班牙已無意實現自己的航海計劃,立即打點行裝,告別摯友,准備轉赴英法,再展宏圖。據說,當時哥倫布已經登程啟航了,伊麗莎白女王派來的信使才趕到,當他聽到信使的傳令:克里斯托弗爾·哥倫布先生,女王陛下已准奏,請您回宮時,他幾乎都有點兒不相信了,多年的夙願終於實現了。
伊麗莎白女王何以力排眾議,接受了哥倫布的計劃呢?有人說是德高望眾的胡安·佩雷斯院長親見女王,勸說成功。恐怕最重要的是由於女王為了西班牙的利益,不能讓英法或其它國家先打通東方的航道,那可能會影響西班牙的海上優勢。因此,女王對這件事下了極大的決心,甚至當眾表示:「若國庫空虛,願將朕所佩珠寶變賣,支付航海費用。」為此哥倫布感動得熱淚滾滾,恨不得去吻女王走過的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