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咨詢是去社會保障中心嗎
A. 咨詢有關工傷賠償到勞動局找哪個部門
現在已經不是勞動局了,而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找工傷科!
首先必需申報工傷認定http://ke..com/view/8658150.htm,只有收到社保局下達的工傷認定決定書才屬於國家認可的工傷,才具備法律保障!社保局才會安排下一步的傷殘等級鑒定。
B. 工傷認定可以在任何社保局去認定嗎
1,是到公司所在地的社保局申請。
2.工作中發生的傷害,是工傷。 具體可以先申請工傷認定,公司申請工傷認定應在事故發生後一個月內,員工個人申請工傷認定應在事故發生後一年內。
工傷認定後再做勞動能力鑒定,根據鑒定結果賠償。根據當地標准和實際應賠: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住院伙食補助,一次性傷殘補助。辭職或解除合同的,還要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要等傷情穩定後就可以做工傷級別鑒定。
如果單位為你繳納了工傷保險,該工傷賠償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如果單位沒有為你繳納工傷保險,全部工傷保險賠償,由單位全額賠償。
3 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
工傷期間的工資應按正常工作時間的工資標准發放。
C. 申報工傷是到勞動局還是社保局報的
社保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第十八條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
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照書面告知要求補正材料後,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D. 出工傷去社保局咨詢,應該咨詢什麼
1.首先要到當地勞動部門申請工傷認定,這是所有問題的前提,不申請工傷認定,就無法通過工傷獲得賠償,如果單位不申請的話,職工個人就必須在受傷之日起一年內申請;
2.如受傷被認定為因工受傷,拿到有勞動部門出具的工傷認定決定書後,醫葯費由用人單位全額墊付,停工留薪期內(工傷治療、康復期間)工資按原待遇發放。停工留薪期內需要護理的由單位負責、住院期間伙食補助費按由工傷職工所在地標准發放;
3.等傷情穩定後可以申請勞動能力鑒定,鑒定工傷等級,然後按照傷殘等級計算傷殘賠償數額;
4.如果用人單位不履行上述的義務,工傷職工可以到當地勞動監察大隊投訴或直接去勞動仲裁委員會提請仲裁申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追問或直接撥打12333咨詢一下當地勞動部門!
E. 工傷申請是到勞動局還是社保中心
它們都隸屬於人社局,隸屬於社保機構。
F. 工傷認定後是否到社保中心理賠個人直接到社保中心理賠可以嗎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後,用人單位開具離職證明,並支付勞動者一次性就業補助金,並開具財務記賬憑證,加蓋財務鮮章,勞動者再配合其他的材料到勞動局工傷保險賠償窗口申請領取其他一次性賠償金。
勞動者也可以將資料交由用人單位代為申請工傷賠償金,賠償金到單位賬號,然後勞動者離職的時候向單位申請領取所由的工傷賠償金。
G. 申請工傷認定是去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嗎
申請工傷認定是去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申請工傷認定時需要提供工傷認定申請表;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八條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
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照書面告知要求補正材料後,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7)工傷咨詢是去社會保障中心嗎擴展閱讀: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H. 工傷認定是去社保局嗎
1,是到公司所在地的社保局申請。 2.工作中發生的傷害,是工傷。 具體可以先申請工傷認定,公司申請工傷認定應在事故發生後一個月內,員工個人申請工傷認定應在事故發生後一年內。 工傷認定後再做勞動能力鑒定,根據鑒定結果賠償。根據當地標准和實際應賠: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住院伙食補助,一次性傷殘補助。辭職或解除合同的,還要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要等傷情穩定後就可以做工傷級別鑒定。 如果單位為你繳納了工傷保險,該工傷賠償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如果單位沒有為你繳納工傷保險,全部工傷保險賠償,由單位全額賠償。 3 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 工傷期間的工資應按正常工作時間的工資標准發放。
I. 工傷鑒定是去勞動局還是社保局
步驟是先申報工傷,
再傷情穩定之後,申請傷殘等級鑒定。
憑鑒定結果,可以享有賠償。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七條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第二十一條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後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第二十三條勞動能力鑒定由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並提供工傷認定決定和職工工傷醫療的有關資料。
第二十四條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和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分別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衛生行政部門、工會組織、經辦機構代表以及用人單位代表組成。
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建立醫療衛生專家庫。列入專家庫的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醫療衛生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二)掌握勞動能力鑒定的相關知識
(三)具有良好的職業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