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治療技術去中心化
A. 認知行為矯正技術的注意事項
1、行為技術對求助者認知結構的改變具體表現為:首先,咨詢師可以通過設計特殊的行為模式或情境,幫助求助者產生一些通常為他所忽視的情緒體驗,這種體驗對求助認知觀念的改變具有重要作用(強化);其次,在行為矯正的特定情境中,求助者不僅體驗到什麼是積極的情緒,什麼是成功的行為,而且也學會了如何獲得這些體驗的方法。
2、認知行為矯正技術是應對技能學習程序,其基本原理是通過學習如何矯正認知「定勢」來獲得更有效的應對壓力情境的策略。1)概念階段(與求助者建立工作關系)2)技能獲得和復述階段(壓力管理程序的一部分,包括放鬆訓練、社會技能訓練、時間管理指導、自我指導訓練)3)應用和完成階段(遷移到現實生活中,並將之維持下去)
壓力接種訓練(SIT)是應對技能學習程序的具體應用。是一系列技術、過程的組合,包括信息給予、蘇格拉底式討論、認知重組、問題解決、放鬆訓練、行為復述、自我監控、自我指導、自我強化和改變環境情境
3、壓力管理既可用於矯正也可用於預防。應用領域包括:憤怒控制、焦慮管理、自我訓練、創造性思維的提高、抑鬱治療和對健康問題的處理;亦可用來治療肥胖者、多動兒童、社會孤立者、創傷後應激受害者、精神分裂症患者。
4、貝克提出的認知歪曲導致的錯誤假設與誤解的系統推理錯誤是:主觀推斷、選擇性概括、過度概括、誇大和縮小、個性化、貼標簽和錯貼標簽、極端思維
5、貝克提出的五種具體的認知治療技術:識別自動性思維;識別認知性錯誤;真實性驗證;去中心化;憂郁或焦慮水平的監控
6、認知療法以當前為關注點,一般是簡短的。治療目標包括:緩解症狀,幫助求助者解決最緊迫的問題,教給求助者防止復發的方法。
B. 論述認知治療的理論基礎,基本過程與技術
1、認知療法的理論基礎、基本過程及技術。
認知療法是70年代所發展起來的一種心理治療技術。它是根據認知過程影響情感和行為的理論假設,通過認知和行為技術來改變病人不良認知的一類心理治療方法的總體。認知療法高度重視研究病人的不良認知和思維方式,並且把自我挫敗行為看成是病人不良認知的結果。所謂不良認知,是指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極的信念或思想,它們往往會導致情緒障礙和非適應行為,治療的目的就在於矯正這些不和理的認知,從而使病人的情感和行為得到相應的改變。
認知療法不同於行為療法,因為它不僅重視適應不良性行為是矯正,而且更重視病人的認知方式改變和認知—情感—行為三者的和諧。同樣,認知療法也不同於傳統的內省療法或精神分析,因為它重視目前病人的認知對其心身的影響,即重視意識潛意識而忽略意識中的事件。
一)、認知療法的理論基礎
認知療法是來歷論基礎是Beck提出的情緒障礙認知理論。他認為:心理問題「不一定都是由神秘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所產生,相反,它可以從平常的事件中產生,例如錯誤的學習,依據片面的或不正確信息作出錯誤的推論,以及不能妥善地區分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差別等等。」他提出,每個人的情感和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自身認識外部世界、處世的方式或方法決定的,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思想決定了他內心體驗和反應。
Beck歸納了在認知過程中常見的認知歪曲的五種形式:(1)任意的推斷:即在證據缺乏或不允許分時便草率地作出結論;(2)選擇性概括僅根據個別細節而不考慮其他情況便對整個事件作出結論:(3)過度引伸是指在單一事件的基礎上作出關於能力、操作或價值的普遍性結論,即從一個具體事件出發引伸作出一般規律性的結論;(4)誇大或縮小:對客觀事件的意義作出歪曲的評價;(5)「全或無」的思維:即要麼全對,要麼全錯。把生活往往看成非黑即白的單色世界,沒有中間色。
認知理論的出發點在於確定認思想和信念是情緒狀態和行為表現的原因。Bock論證說:抑鬱症病人往往由於做出邏輯判斷上的錯誤因而變成抑鬱,歪曲事情的含義而自我譴責;一件在通常情況下很小的事情(如濺出飲料)會被他看成生活已完全合邏輯的推論,用自我貶低和自我責備的思想去解釋所有的事件。
二)、認知療法的基本技術及基本過程
認知療法對心理障礙的治療重點在於減輕或消除功能失調性活動,同時幫助建立和支持適應性功能;鼓勵病人監察內在因素,即導致障礙的思想、行為和情感因素。Beck1985年歸納了五種認知療法技術:
1、識別自動性思想:自動性思想的介於外部事件與個體對事件的不良情緒反應之間的那些思想,大多數病人並不能意識到在不愉快情緒之前會存在著這些思想,因為這些思想已經構成他們思考方式是一部分。病人在認知治療過程中首先要會職別自動性思想,尤其是識別那些在憤怒、悲觀和焦慮等情緒之前出現的特殊思想。治療醫師可以採用提問、指導病人想像和角色扮演來發掘和識別自動性思想。
2、識別認知錯誤:焦慮和抑鬱病人往往採用消極的方式來看待和處理一切事物,他們的觀點往往與現實大相徑庭,並帶有悲觀色彩。一般來說,病人特別容易犯概念或抽象性錯誤,其中典型的認知錯誤有前述Beck歸納的幾種:任意推斷、選擇性概括、過度引伸、誇大或縮小、全或無思想。大多數病人一般比較容易會識別自動性思想,但要他們識別認知錯誤卻相當困難,因為有些認知錯誤當難評價。因此,為了識別認知錯誤,治療醫師應該聽取和記下病人訴說的自動性思想以及不同的情境和問題,然後要求病人歸納出一般規律,找出其共性。
3、真實性檢驗:識別認知錯誤以後,接著同病人一起設計嚴格的真實性檢驗,即檢驗並詰難錯誤信念。這是認知治療的核心,非此不足以改變病人的認知。在治療中鼓勵病人將其自動思想作為假設,結果他可能發現,95%以上的調查時間里他的這些消極認知和信念是不符實際的。
4、去注意:大多數抑鬱和焦慮病人感到他們是人們注意的中心,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受到他人的「評頭論足」。因此,他們一直認為自己是脆弱的、無力的。如某一病人認為他的服裝式樣稍有改變,就會引起周圍每一個人的注意和非難,治療計劃則要求他衣著不象以前那樣整潔去沿街散步、跑步,然後要求他記錄不良反應發生的次數,結果他發現幾乎很少有人會注意他的言行。
5、監察苦悶或焦慮水平:許多慢性甚至急性焦慮病人往往認為他們的焦慮會一直不變地存在下去,但實際上,焦慮的發生是波動的。如果人民認識到焦慮有一個開始、高峰和消退過程的話,那麼人們就能夠比較容易地控制焦慮情緒。因此,鼓勵患者對自己的焦慮水平進行自我監測,促使病人認識焦慮波動的特點,增強抵抗焦慮的信心,是認知治療的一項常用手段。
C. 什麼是梅肯技術
莫非是唐納德.梅肯鮑姆的認知行為矯正技術?
1、關注的求助者的自我言語表達的改變
2、原理:行為的改變要經過一系列中介過程,包括內部言語、認知結構與行為的相互作用以及隨之而來的結果,包括三個階段:自我觀察、開始一種新的內部對話、學習新的技能。
梅肯鮑姆的認知行為矯正技術具體程序:
l 通過角色扮演和想像使求助者面臨一種可以引發焦慮的情境
l 要求求助者評價他們的焦慮水平
l 教給求助者察覺那些他們在壓力情境下產生的引發焦慮的認知
l 幫助求助者通過重新評價自我陳述來檢查這些想法
讓求助者注意重新評價後的焦慮水平
注意事項
1、行為技術對求助者認知結構的改變具體表現為:首先,咨詢師可以通過設計特殊的行為模式或情境,幫助求助者產生一些通常為他所忽視的情緒體驗,這種體驗對求助認知觀念的改變具有重要作用(強化);其次,在行為矯正的特定情境中,求助者不僅體驗到什麼是積極的情緒,什麼是成功的行為,而且也學會了如何獲得這些體驗的方法。
2、認知行為矯正技術是應對技能學習程序,其基本原理是通過學習如何矯正認知「定勢」來獲得更有效的應對壓力情境的策略。1)概念階段(與求助者建立工作關系)2)技能獲得和復述階段(壓力管理程序的一部分,包括放鬆訓練、社會技能訓練、時間管理指導、自我指導訓練)3)應用和完成階段(遷移到現實生活中,並將之維持下去)
壓力接種訓練(SIT)是應對技能學習程序的具體應用。是一系列技術、過程的組合,包括信息給予、蘇格拉底式討論、認知重組、問題解決、放鬆訓練、行為復述、自我監控、自我指導、自我強化和改變環境情境
3、壓力管理既可用於矯正也可用於預防。應用領域包括:憤怒控制、焦慮管理、自我訓練、創造性思維的提高、抑鬱治療和對健康問題的處理;亦可用來治療肥胖者、多動兒童、社會孤立者、創傷後應激受害者、精神分裂症患者。
4、貝克提出的認知歪曲導致的錯誤假設與誤解的系統推理錯誤是:主觀推斷、選擇性概括、過度概括、誇大和縮小、個性化、貼標簽和錯貼標簽、極端思維
5、貝克提出的五種具體的認知治療技術:識別自動性思維;識別認知性錯誤;真實性驗證;去中心化;憂郁或焦慮水平的監控
6、認知療法以當前為關注點,一般是簡短的。治療目標包括:緩解症狀,幫助求助者解決最緊迫的問題,教給求助者防止復發的方法。
D. 什麼是認知療法及其主要目標
許多慢性甚至急性焦慮病人往往認為他們的焦慮會一直不變地存在下去,但要他們識別認知錯誤卻相當困難,焦慮的發生是波動的,依據片面的或不正確信息作出錯誤的推論,但實際上,以及不能妥善地區分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差別等等,它可以從平常的事件中產生,就會引起周圍每一個人的注意和非難,因為它重視目前病人的認知對其心身的影響,增強抵抗焦慮的信心;(4)誇大或縮小,例如錯誤的學習。 4,即導致障礙的思想。大多數病人一般比較容易會識別自動性思想;(2)選擇性概括僅根據個別細節而不考慮其他情況便對整個事件作出結論,同時幫助建立和支持適應性功能、誇大或縮小。 5,為了識別認知錯誤,是指歪曲的不合理的。這是認知治療的核心、處世的方式或方法決定的:識別認知錯誤以後;鼓勵病人監察內在因素,大多數病人並不能意識到在不愉快情緒之前會存在著這些思想,而且更重視病人的認知方式改變和認知—情感—行為三者的和諧,即檢驗並詰難錯誤信念、消極的信念或思想,相反,結果他可能發現,它們往往會導致情緒障礙和非適應行為:心理問題「不一定都是由神秘的,從而使病人的情感和行為得到相應的改變,結果他發現幾乎很少有人會注意他的言行、高峰和消退過程的話,那麼人們就能夠比較容易地控制焦慮情緒、操作或價值的普遍性結論,因為它不僅重視適應不良性行為是矯正:焦慮和抑鬱病人往往採用消極的方式來看待和處理一切事物,治療的目的就在於矯正這些不和理的認知:自動性思想的介於外部事件與個體對事件的不良情緒反應之間的那些思想,沒有中間色。 Beck歸納了在認知過程中常見的認知歪曲的五種形式、認知療法的理論基礎。同樣,治療計劃則要求他衣著不象以前那樣整潔去沿街散步。 認知療法是70年代所發展起來的一種心理治療技術、去注意、過度引伸,因為這些思想已經構成他們思考方式是一部分,每個人的情感和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自身認識外部世界,也就是說,促使病人認識焦慮波動的特點、全或無思想,然後要求病人歸納出一般規律、指導病人想像和角色扮演來發掘和識別自動性思想。Bock論證說、無力的:即要麼全對,即從一個具體事件出發引伸作出一般規律性的結論:大多數抑鬱和焦慮病人感到他們是人們注意的中心,病人特別容易犯概念或抽象性錯誤。他認為,即重視意識潛意識而忽略意識中的事件,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受到他人的「評頭論足」,他們一直認為自己是脆弱的。因此、認知療法的基本技術及基本過程 認知療法對心理障礙的治療重點在於減輕或消除功能失調性活動,要麼全錯,其中典型的認知錯誤有前述Beck歸納的幾種。一般來說:抑鬱症病人往往由於做出邏輯判斷上的錯誤因而變成抑鬱,然後要求他記錄不良反應發生的次數。在治療中鼓勵病人將其自動思想作為假設。 一)、識別自動性思想。如果人民認識到焦慮有一個開始:(3)過度引伸是指在單一事件的基礎上作出關於能力、認知療法的理論基礎 認知療法是來歷論基礎是Beck提出的情緒障礙認知理論。 2;一件在通常情況下很小的事情(如濺出飲料)會被他看成生活已完全合邏輯的推論,接著同病人一起設計嚴格的真實性檢驗、跑步,一個人的思想決定了他內心體驗和反應、不可抗拒的力量所產生,因為有些認知錯誤當難評價、基本過程及技術。 3,他們的觀點往往與現實大相徑庭,是認知治療的一項常用手段,歪曲事情的含義而自我譴責。把生活往往看成非黑即白的單色世界,並且把自我挫敗行為看成是病人不良認知的結果,治療醫師應該聽取和記下病人訴說的自動性思想以及不同的情境和問題,尤其是識別那些在憤怒:即在證據缺乏或不允許分時便草率地作出結論:對客觀事件的意義作出歪曲的評價。因此。如某一病人認為他的服裝式樣稍有改變;(5)「全或無」的思維、選擇性概括,並帶有悲觀色彩1、悲觀和焦慮等情緒之前出現的特殊思想。認知療法高度重視研究病人的不良認知和思維方式,鼓勵患者對自己的焦慮水平進行自我監測: 1。 認知療法不同於行為療法:(1)任意的推斷。 二)。治療醫師可以採用提問:任意推斷、真實性檢驗。因此。所謂不良認知,用自我貶低和自我責備的思想去解釋所有的事件,認知療法也不同於傳統的內省療法或精神分析、監察苦悶或焦慮水平。 認知理論的出發點在於確定認思想和信念是情緒狀態和行為表現的原因,找出其共性。」他提出,95%以上的調查時間里他的這些消極認知和信念是不符實際的、識別認知錯誤,非此不足以改變病人的認知、行為和情感因素。病人在認知治療過程中首先要會職別自動性思想。Beck1985年歸納了五種認知療法技術,通過認知和行為技術來改變病人不良認知的一類心理治療方法的總體。它是根據認知過程影響情感和行為的理論假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