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摩擦力怎麼算加速度
Ⅰ 加速度與摩擦力的關系
要建立加速度與摩擦力之間的關系,需要藉助:F=m×a。加速度是反映一個物體原來狀態變化快慢的度量,而摩擦力為兩個物體之間相互作用的接觸力。兩者之間的關系只有在特殊條件下,才可討論。
Ⅱ 如何計算加速度運動中物體所受到的摩擦力
設物體B加速度為y,那麼摩擦力=B(公斤)X(9.8-y)。
或者摩擦力=B(壓力)X摩擦系數
Ⅲ 有摩擦力情況下上滑下滑的加速度的推導公式
一、物體沿粗糙斜面向下滑動
如下圖,此時物塊受到三個力(圖中紅色部分):重力G=mg(豎直向下)、斜面對物塊支持力N(垂直於斜面向上)、斜面對物塊摩擦力f(沿斜面向上)。
圖中G1與G2是重力G的兩個分力。其中G1=Gsinθ =mg sinθ……①
f=μN=μG2=μGcosθ=μmg cosθ……②
由圖可知,當G1>f時,物塊將勻加速下滑。設物塊質量為m,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和上面①②兩式可求出下滑的加速度:
a=(G1-f)/m
=(mg sinθ-μmg cosθ)/m
=gsinθ-μg cosθ
=g(sinθ-μcoaθ)
二、若物體沿粗糙斜面向上滑動
(參照上圖自己畫出本圖)
從斜面底部沿斜面向上給滑塊施加一個推力,使滑塊獲得一個沿斜面向上的初速度,撤掉推力後滑塊將向上減速滑動。
此時滑塊還是受到三個力:
重力G=mg、斜面支持力N、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f=μN。
把重力G正交分解G1、G2兩個分力:
G1=mgsinθ(沿斜面向下)
G2=mgcosθ(垂直於斜面向下)
以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得到:
a=-(G1+f)/m
=-(mgsinθ+μmgcosθ)/m
=-g(sinθ+μgcosθ)
a為負值說明與速度方向相反,滑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
這是兩個最簡單的,除此之外,還可以對物塊施加平行於斜面的向上的拉力F、水平推力F等各種情況。解題時,任何一種情況都不要死記套用最後的式子,要根據具體題目分析推導。
Ⅳ 摩擦力加速度公式
f=ma
Ⅳ 摩擦力產生加速度
1、不一定(靜止的時候也可能有摩擦力)
2、對,放在斜坡上靜止的物體,沒運動,或者勻速,但是有摩擦力
Ⅵ 有摩擦力有重力怎麼求加速度
豎直方向:若摩擦力=重力,那麼加速度=0,即靜止或勻速;若摩擦力大於重力,則物體不動;若摩擦力小於重力,那麼加速度大於0,但不超過10米/每秒。
Ⅶ 理論力學求加速度和摩擦力。
與地面的接觸點只是速度的瞬心,但並不是加速度的瞬心。沒錯,但與法一不矛盾。因為轉動方程成立就是針對速度瞬心,對加速度瞬心反而不成立。故法一正確無誤。
法二 認為」題目中說無滑動,那麼摩擦力就等於F=24N「顯然毫無根據。 無滑動只有一個:相對速度為0,和力矩平不平衡沒任何關系。而且即使引入用來平衡的摩擦力之後加速度也應該算 (24+24)/8=6
Ⅷ 加速度和摩擦力的定義及計算公式
加速度即;描述物體速度變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如果物體的速度變化大而用的時間又短,則速度變化快,也就是加速度大,反之則小.可見,加速度是速度對時間的變化率.單位:m/s2
加速度的定義式a=Δv/Δt
摩擦力的定義: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如果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的趨勢,則在兩個物體的接觸面上會產生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叫做摩擦力.若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有相對滑動的趨勢但尚未滑動,在接觸面上產生的阻礙運動的力叫靜摩擦力.若兩個接觸著的物體有相對的滑動,在接觸面上產生的阻礙運動的力叫滑動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與相互接觸的物體接觸面的材料及表面的光潔程度有關,還與物體間的正壓力有關.
計算摩擦力的大小時,應先判斷該摩擦力是滑動摩擦力還是靜摩擦力.再用相應方法求出.
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計算公式為f =μN ,式中的μ叫動摩擦因數,也叫滑動摩擦系數,它只跟材料、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注意跟接觸面積無關;N為正壓力
Ⅸ 知道摩擦力如何求加速度
看來你是沒有明白摩擦力定義。
摩擦力肯定是阻礙物體運動的,所以摩擦力肯定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
其次由於重力始終向下,所以重力沿斜面上的分力向下。
所以沿斜面上滑時,合外力為重力和摩擦力沿斜面向下的合力。但有與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所以加速度為負值。
Ⅹ 知道摩擦力如何求加速度
(1)
以為物體受到的是動摩擦力
所以:
摩擦力:f=mgu=1kg*10m/(s^2)*0.2=2N
拉力:F=5N
合力:F(合)=F-f=5N-2N=3N
加速度:a=F(合)/m=3N/1kg=3m/(s^2)
(2)
因為初速度為0
所以S=1/2at^2=0.5*3m/(s^2)*4^2s=24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