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全網算力與難度調整
Ⅰ 比特幣能被仿造嗎
比特幣是不可能被仿造的。它是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利用區塊鏈技術構建而成,總量恆定2100萬枚,永不增發。比特幣的產出是通過挖礦進行,所謂的挖礦就是運用算力進行哈希碰撞,算力越大,挖到比特幣的概率就越大,算力即權力。而且比特幣具有不可篡改性,如果想要篡改需要掌握51%以上的算力,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想要仿造比特幣無異於天方夜譚。
算力挖礦是現在各大礦場、交易所等推出的新業務,通過算力租用他們的礦機來進行挖礦,這樣自己就不用管理礦機、電費、雜訊等了,非常方便。算力挖礦能產出多少,一是看你租用多少算力,二是看你全網的算力難度。全網算力上升迅速,會增大挖礦難度,從而減少挖礦數量,因此購買算力挖礦一定要考慮全網每月的增速比例與產出比。
Ⅱ 比特幣挖礦如何提高效率
目前全網P2POOL節點礦池的算力是20T左右,但是實際利用率僅有10-15T算力,浪費了很多算力。
全網的算力以及出塊情況在這里看http://www.taobtc.net/
算力被浪費了很多,造成這個原因還的從P2POOL礦池的結構說起,P2POOL節點礦池會根據工人挖礦設備的算力自動調節礦池的難度,而這個過程是相當快的,幾分鍾就會調整一次難度,導致挖礦的設備很容易報錯,就是產生大量的R,效率降低。而P2POOL礦池是PPLNS模式,需要提交一個有效的SHARE,才會有有收益,提交有效SHARE後,24小時內產生的塊你都可以分到。有效SHARE的難度比較大,在我的池子里反應出來的是1G的算力根本挖不到有效SHARE。
如何提高P2POOL礦池的效率呢?
1.首先作為節點礦池,礦池建設的本身需要添加節點文件,顯示在比特幣錢包下方的連接數,增加節點後連接數能達到幾十個連接甚至更多,要看你添加的節點有多少,有效減少無效的SHARE。
2.礦工需要固定挖礦設備的算力難度,要怎麼做呢?在你的挖礦設備啟動bat裡面設置即可。
比如你的單個挖礦設備是10G,你就在bat文件里,用戶名(既錢包地址)後面加
/1000+10。比如我的bat里
-u
/1000+10
-p
1,這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說你的這個設備是10G算力,你在P2POOL礦池挖礦使用固定難度10G的難度。如果你是1G的設備就在後面寫/1000+1,這樣難度就固定了,有效提高了設備效率。
Ⅲ 比特幣有什麼api或者方法可以從客戶端去獲取每個歷史block產生的時候的全網算力
1、比特幣是採用去中心機制的,所謂的創建者挖幣過程,其實是通過礦機算力和時間而獲得的一個block的過程,新的block中的比特幣會隨著全球算力的增多而減少。所以,不歸創建者所有的幣,就是你還沒有去挖或者還沒有挖出來的比特幣,這些還沒產生哦。
2、沒有人挖礦,就沒有算力,也不會有block產生,比特幣自然就不會產生,目前的情況是隨著挖礦的人越來越多,專業的礦機增多,算力加大,也許不到2140年就會把設定好的2100W個比特幣全部挖光。
Ⅳ 比特幣為什麼還沒挖完
根據比特幣的相關文獻,在2140年,會產出2100個比特幣,並不再增長。根據比特幣的原理,在經歷33次減半期後,每區塊的挖礦產出將達到0.58聰,小於最小單位一聰。而每次減半的間隔是210000區塊,上述文獻給出的全部產出時間(2140年)是由每區塊產出時間10分鍾推算出來的。(210000*10/60/24/365=3.9954年*33=132年,從比特幣產生的2008年起,132年之後即是2140年)。
但是,上述推算方法所使用的「每區塊產出時間為10分鍾」是一個理想狀態,這個假設僅在全網算力和難度不發生改變的情況下成立。查閱比特幣區塊鏈,不難發現,比特幣的全網算力長期處於增長狀態,挖礦難度也隨之增漲。於是,不難得出,上述推算不成立,有巨大誤差。
Ⅳ 比特幣礦機1 Ghash/s的算力,按照現在的全網算力,每天的收益是多少
0.03個比特幣 約人民幣17塊錢
Ⅵ 比特幣為什麼還沒挖完
比特幣系統靠調節難度系數保證比特幣不被太快挖完。
每10分鍾,全網礦工共同計算一道難題,競爭記賬權及比特幣獎勵。如果全網算力不斷增長,比特幣將很快被挖完。
為了保證比特幣穩定在約10分鍾挖出一個區塊,中本聰設計礦工挖礦獲得比特幣的難度每過2016個區塊(約2周時間)動態調整一次,調整後的難度使得每生成一個區塊的預期時間為10分鍾。
現在的難度系數約為480PH/s,大約是創世區塊的680億倍,也就是說,以現在的算力,全網礦工需要經過約3000萬億億次哈希運算才能找到一個符合條件的答案,生成新的區塊。
Ⅶ 比特幣到2140年可達到2100萬個,全網每十分鍾產生一個block,block含有的一定數額的比
補充一下,由於比特幣客戶端的源代碼中包含一個自動調節計算難度的代碼,能夠控制每10分鍾生成1個block,所以不會出現提前挖完的情況
Ⅷ 比特幣挖機如何挖到比特幣
一、挖礦原理
最初的時候,我們用電腦CPU就可以挖到比特幣,比特幣的創始人中本聰就是用他的電腦CPU挖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創世區塊。然而,CPU挖礦的時代早已過去,現在的比特幣挖礦是ASIC挖礦和大規模集群挖礦的時代。
回顧挖礦歷史,比特幣挖礦總共經歷了以下五個時代:
CPU挖礦→GPU挖礦→FPGA挖礦→ASIC挖礦→大規模集群挖礦
挖礦晶元更新換代的同時,帶來的挖礦速度的變化是:
CPU(20MHash/s)→GPU(400MHash/s)→FPGA(25GHash/s)→ASIC(3.5THash/s)→大規模集群挖礦(3.5THash/s*X)
挖礦速度,專業的說法叫算力,就是計算機每秒產生hash碰撞的能力。也就是說,我們手裡的礦機每秒能做多少次hash碰撞,就是算力。算力就是挖比特幣的能力,算力越高,挖得比特幣越多,回報越高。
在比特幣的世界裡,大約每10分鍾會記錄一個數據塊。所有的挖礦計算機都在嘗試打包這個數據塊提交,而最終成功生成這個數據塊的人,就可以得到一筆比特幣報酬。最初,大約每10分鍾就可以產生50個比特幣的比特幣報酬。但是該報酬每4年減半,現在每10分鍾比特幣網路就可以產生25個比特幣。
而要成功生成數據塊,就需要礦工需要找到那個有效的哈希值,而要得到正確的哈希值,沒有捷徑可以走,只能靠猜,猜的過程就是計算機隨機hash碰撞的過程,猜中了,你就得到了比特幣。
二、挖礦方法
1、挖礦方式:從一台礦機到大規模礦場
如果你開始嘗試挖礦,你需要准備一台礦機、一台能聯網的電腦、一個AUC、一個樹莓派、電源及各種連接線等。各種設備的連接順序為網線->樹莓派->MicroUSB線->AUC->4PIN連接線->礦機和電源。
圖3:礦場圖(成千上萬台礦機規模)
如今,抱一台礦機回家或者部署一個家庭小作坊挖礦(幾十台礦機)的中小曠工盈利空間非常有限,挖礦行業也正逐漸向有廉價電資源、有專業化部署能力的企業和團隊集中。
影響挖礦收益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礦機的性能和功耗、全網的算力和難度、礦場的部署和運維能力、有沒有廉價電的資源、以及幣價和政策的導向等等。目前優秀的礦企,他們擁有晶元研發的能力、大量的算力、專業的礦場部署和運營經驗等,在未來,資源、算力會越來越向這些礦企集中。
2、礦池
除了上面的裝備,你還需要一個必備的工具——礦池。礦池的作用是集合大量礦機算力,增大你得到比特幣的幾率,同時將你未來能得到的比特幣收益提前平均分配到你的賬戶里。
簡單的解釋如下:現在比特幣全網每10分鍾產生一個區塊,這個區塊包含25個比特幣。假設全球有1W人參與挖礦,那麼在這10分鍾內,只有1個幸運兒拿走了這25個比特幣,其它人則顆粒無收。而礦池的原理是大家組隊開采,並按約定的分配方式分配,使得礦工的比特幣收益趨於穩定,減少礦工的風險。在此以最常用的PPS分配方式為例,假設你的算力是10T,而整個礦池的算力是100T,你的算力占礦池算力的1/10,假設礦池一天能產生10個比特幣,那你每天就能拿到1個比特幣。
3、雲算力
在現實情況下,挖礦礦機常常供不應求,同時,礦機發貨需要很長的等待期。礦機安裝、調試、維護等流程非常復雜,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礦工們還要忍受礦機的噪音和熱量。對礦工來說,最大的成本還不是這些,是挖礦所消耗的高昂的電費,中小礦工的盈利空間越來越小甚至為負。
三、挖礦收益與風險
挖礦收益可以通過以下公式來計算:
挖礦收益=產生的比特幣*幣價-礦機成本-電費-託管費
如果你只是一個小礦工,一般情況只要扣除礦機成本和電費即可。
挖礦風險如下:
比特幣數量目前不足450萬枚 用不增發
比特幣幣價波動,價格回調就會導致回本周期延長。
挖礦難度的提升 目前我們的機子是可以滿足市場的需求
斷電 斷網的風險
Ⅸ 比特幣什麼時候會挖完
預計2140年可以挖完,總計2100萬枚。
根據比特幣的相關文獻,在2140年,會產出2100個比特幣,並不再增長。根據比特幣的原理,在經歷33次減半期後,每區塊的挖礦產出將達到0.58聰,小於最小單位一聰。而每次減半的間隔是210000區塊,上述文獻給出的全部產出時間(2140年)是由每區塊產出時間10分鍾推算出來的。(210000*10/60/24/365=3.9954年*33=132年,從比特幣產生的2008年起,132年之後即是2140年)。
但是,上述推算方法所使用的「每區塊產出時間為10分鍾」是一個理想狀態,這個假設僅在全網算力和難度不發生改變的情況下成立。查閱比特幣區塊鏈,不難發現,比特幣的全網算力長期處於增長狀態,挖礦難度也隨之增漲。於是,不難得出,上述推算不成立,有巨大誤差。上述方法的注意缺陷是,無法准確地預測比特幣全網算力的變化,無法准確地預測比特幣的開采速度。上述計算方法所使用的11.3天的數據,僅是從2013年5月2014年4月5日的平均值,代表性有待商榷。大家可以綜合大數據分析結果和礦機生產情況等建立更准確的數學模型。
Ⅹ 全世界第一台比特幣礦機算力 年份,和最初難度
2013年1月Avalon發布了60G/s的礦機規格並接受了預訂。2013年1月Avalon交付了世界上第一台商用比特幣ASIC礦機,比特幣網路核心開發者Jeff
Garzik有幸成為了第一個商業ASIC礦機的擁有者.
最處的挖礦難度為0,在2013年初算力為2P左右,目前達到了10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