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中力做的功怎麼算
『壹』 初中物理中,怎麼計算汽車牽引力和牽引力做的功
看狀態,勻速的牽引力等於摩擦力,勻變速的就:初中的忘了,貌似是:F牽=ma+f。做的功就是W=FS就行啦
『貳』 大學物理質量為m的物體其力f做的功怎麼算
因為恆力不要考慮力的變化,可以像我圖里這么積分
『叄』 大學物理,力矩做功的問題
沒必要用角位移來求功,因為那是自找麻煩。用動能定理會很容易實現。1/2*mgl=1/6*m*l^2*w^2,解此一元一次方程即可。
如果用做功的方式,則需要注意力矩是個隨角度變化的量:M(α)=mg*(l/2)*cosα,所以dW(α)=M(α)dα,對此左右積分,從0到π/2。
『肆』 物理力做的功怎麼算
W=F*V*T
W為功(W)F為力(N) V為速度(M/S) T為時間(S)
『伍』 物理中功和力的計算
解:拉力是1000N.
因為是勻速提升,所以物體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拉力與重力是一對平衡力,F拉=G=1000N
你不求功嗎?
『陸』 初三物理 牽引力怎麼算 牽引力所做的功怎麼算
牽引力是指傳動系統對主動輪施加的力。誠然,發動機通過傳動系統對主動輪施加的力,促進主動輪的轉動,對於整個汽車的正常行駛,這個力具有根本的重要性。 但所謂「牽引力」不是指這個力。
計算方法,舉個例子說明:
在下面的敘述中,用f ,f1 ,f2 ,f3 , f3' , F合 表示力的大小,它們都是正值。
發動機不工作而汽車繼續向前行駛時,空氣對它的力f1向後,地面對從動輪的水平
牽引力控制系統
力f2向後,對主動輪的水平力f3向後. 汽車受到的阻力f滿足:
f=f1+f2+f3 (1)
發動機工作,汽車加速行駛、勻速行駛的時候,空氣對它的力f1向後,地面對從動輪的力f2向後,地面對主動輪的力f3'向前. 這時合力F合滿足:
F合=f3'-(f1+f2) (2)
如果我們把f3'定義為牽引力的大小,把(f1+f2)定義為發動機工作時汽車受到的阻力的大小,似乎也是有道理的。但事實上,牽引力和阻力的定義不是這樣的。
(2)式可化為 F合=(f3'+f3)-(f1+f2+f3) (3)
事實上,(f3'+f3)被定義為牽引力的大小,(f1+f2+f3)被定義為阻力的大小。
根據這個定義,如果f3'=3000N,f3=2000N,那麼牽引力大小為5000N.
這樣定義,道理不是顯而易見,所以一般書上也避而不講。
發動機工作的效果,不是使主動輪受到的水平力,由零變為f3:而是使主動輪受到的水平力,由向後的f3變成向前的f3. 認識到這一點,也許有利於我們理解這個定義。
在談論牽引力的功時,整個汽車是作為一個質點對待的,這樣,牽引力的功,等於牽引力跟汽車路程的乘積。
把牽引力做了以上定義後,發動機的輸出功率(跟汽油消耗量和效率有關),才等於牽引力的功率。這是採用以上定義的根本理由。
以上沒有提到發動機以很小的功率工作,汽車(原來速度較大)減速運動的情況。這種情況下,f3有可能向後。如果向後的話,那麼一定小於f3。如果向後的話,物理上仍說,有牽引力——牽引力的大小為f3-f3.
『柒』 物理初中求功是需要求的力,是什麼力,
計算功的公式是W=FS,指的就是力和力方向上移動距離的乘積。根據所求的是什麼力做功,就是什麼力,所以你問的問題說明對物理做功的概念不清。
『捌』 高一物理,這個慣性力做功怎麼求的
這個是奧賽難度的吧,你可以這樣想,慣性力是離心慣性力,表達式是mrw² 指向為徑向向外,利用W=FS 注意力與位移相反 用平均作用力 W=1/2mrw²乘r =原式 做負功 實在不明白網路搜 離心勢能。
『玖』 物理關於力的所有公式
三、力(常見的力、力的合成與分解)
1)常見的力
1.重力G=mg (方向豎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點在重心,適用於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復形變方向,k:勁度系數(N/m),x:形變數(m)}
3.滑動摩擦力F=μFN {與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數,FN:正壓力(N)}
4.靜摩擦力0≤f靜≤fm (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fm為最大靜摩擦力)
5.萬有引力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6.靜電力F=kQ1Q2/r2 (k=9.0×109N?m2/C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7.電場力F=Eq (E:場強N/C,q:電量C,正電荷受的電場力與場強方向相同)
8.安培力F=BILsinθ (θ為B與L的夾角,當L⊥B時:F=BIL,B//L時:F=0)
9.洛侖茲力f=qVBsinθ (θ為B與V的夾角,當V⊥B時:f=qVB,V//B時:f=0)
注:
(1)勁度系數k由彈簧自身決定;
(2)摩擦因數μ與壓力大小及接觸面積大小無關,由接觸面材料特性與表面狀況等決定;
(3)fm略大於μFN,一般視為fm≈μFN;
(4)其它相關內容:靜摩擦力(大小、方向)〔見第一冊P8〕;
(5)物理量符號及單位B:磁感強度(T),L:有效長度(m),I:電流強度(A),V:帶電粒子速度(m/s),q:帶電粒子(帶電體)電量(C);
(6)安培力與洛侖茲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則判定。
2)力的合成與分解
1.同一直線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 反向:F=F1-F2 (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餘弦定理) F1⊥F2時: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圍:|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為合力與x軸之間的夾角tgβ=Fy/Fx)
註:
(1)力(矢量)的合成與分解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2)合力與分力的關系是等效替代關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圖法求解,此時要選擇標度,嚴格作圖;
(4)F1與F2的值一定時,F1與F2的夾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線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線取正方向,用正負號表示力的方向,化簡為代數運算。
『拾』 大學物理中如何求變力做功
變力F通常可以表示為時刻和位置的函數F=F(t,x)
根據功的定義,F對質點做的元功dW=Fdx(數量積)
因此需要將F表示為位置x的單值函數F=F[t(x),x],寫出元功的形式
做定積分x:x1-x2
W=inf(dW,x=x1..x2)
就求出了變力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