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線晶元算力
㈠ 自研晶元,算力遠超英偉達谷歌的晶元巨頭是哪一個
必須是華為,華為現在正在自研晶元,採取的是最新的技術,目前的成功品在運算速度上已經超過同期其他晶元產品了。
㈡ 地平線征程5正式發布 以此構建智能解決方案/智能計算平台
目前,地平線是國內唯一實現汽車智能晶元前裝量產的企業,其已經成為邊緣人工智慧晶元的領導者。
㈢ 智能語音產品的本地喚醒對主控晶元的算力要求大概是咋樣的
1)目前的智能音箱,放在雲端做NLP是因為問答系統需要的知識圖譜、算力在本地無法實現 2)目前音箱用的A7和A53的晶元居多 3)根據google發布的local home kit、小米發布的小愛老師來看,A53實現本地ASR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基於ASR進行一些簡單、有限領域的NLP並執行相應回答/命令,是可以預期的 4)如果是掃地機器人,只需要簡單的命令詞的話,A7、A53可以勝任 5)對於主控晶元的要求,其實最大取決於應用場景的需求,准確度、抗干擾能力決定了對晶元的要求;如果是低功耗場景,如TWS耳機也的喚醒和命令詞功能,可以用Ambiqmicro的Apollo 2/3這種就能實現,如果掃地機器人對成本不敏感,對性能要求高(有極大的雜訊),這時候一般的MCU就不一定適合了,可以考慮A7、A53
㈣ 真爭氣!5項挑戰4項第一,來自一家中國晶元企業
[汽車之家行業]?日前,自動駕駛公司Waymo在CVPR2020自動駕駛Workshop上揭曉Waymo開放數據集挑戰賽的結果,中國邊緣AI晶元企業地平線獲得5項挑戰中的4項全球第一。
今年6月,搭載地平線征程2的長安UNI-T上市發售,地平線車規級AI晶元正式實現前裝量產。基於地平線AI晶元以及感知演算法,長安UNI-T實現了視線亮屏、分心提醒、疲勞監測、唇語識別、智能語音拍照等智能化功能,擁有優秀的車內人機交互體驗。此外,地平線還獲得中國各大車企十多款定點車型。
目前,地平線已在智能駕駛ADAS、智能座艙、自動駕駛以及AIoT等領域展開合作,包括長安、福瑞泰克、奧迪、佛吉亞、SK電訊、理想等多個企業與地平線攜手加速智能駕駛時代的到來。(文/汽車之家李爭光)
㈤ 長城汽車或將投資地平線,進軍晶元產業
2月8日,據媒體報道,長城汽車的智能化布局或將再進一步,戰略投資國內創業公司地平線,進軍智能駕駛晶元領域。未來,雙方或將在高級輔助駕駛(ADAS)、高級別自動駕駛、智能座艙等方向展開合作。
資料顯示,地平線成立於2015年7月,是全球第一家AI晶元創業企業,致力於邊緣人工智慧晶元及解決方案的研發,基於創新的人工智慧專用計算架構BPU(Brain Processing Unit),規劃了完備的研發路線圖。目前已形成覆蓋從L2到L3級別的「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晶元方案的產品布局。
據悉,地平線2021年上半年將面向L3/L4級別自動駕駛推出業界旗艦級的征程5晶元(Journey 5),該晶元基於權威機構SGS TüV Saar認證的汽車功能安全(ISO 26262)產品開發流程體系打造,具備高達96 TOPS的人工智慧算力,同時支持16路攝像頭感知計算,性能超越目前世界最領先的量產自動駕駛晶元——特斯拉FSD。下一步,地平線還會推出性能更為強勁的汽車智能晶元征程6 (Journey 6),採用車規級7nm工藝,人工智慧算力超過400 TOPS。
㈥ 自動駕駛晶元哪家強,這家中國創業公司竟然說自己超越了特斯拉
文/田忠朝
在自動駕駛量產應用上,特斯拉為何能遙遙領先?很多人認為是其強大的軟體演算法,其實軟體演算法固然重要,但擁有強大計算能力的感知和決策晶元也必不可少。
可以預見,未來自動駕駛技術必然是各國競爭的高地,而自主可控的晶元技術對於增強我國自動駕駛行業整體實力來說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㈦ 提供超過 4TOPS 算力 地平線征程 2 入選世界互聯網科技成果
在第七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中國首款車規級人工智慧晶元地平線征程2入選「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征程2代表了地平線在邊緣人工智慧晶元領域所取得的技術突破,實現了國產車規級AI晶元的前裝量產。
地平線征程2滿足AEC-Q100標准,可提供超過4TOPS(1TOPS=1萬億次計算每秒)的等效算力,典型功耗僅2瓦,配合高效的演算法,每TOPS的算力可以處理的幀數可達同等算力GPU的10倍以上。
2020年,征程2實現了在智能座艙領域和輔助駕駛領域國產AI晶元量產上車的突破。繼征程2在長安UNI-T上實現前裝量產,成為首個上車量產的國產AI晶元,同年9月,搭載自動駕駛中國芯的純電SUV奇瑞螞蟻正式上市,搭載地平線征程2,實現了L2級自動駕駛輔助。
地平線目前已同長安、上汽、廣汽、一汽、理想汽車、奇瑞汽車、長城汽車等國內主機廠以及奧迪、大陸集團,佛吉亞等主機廠及Tier1合作,快速搭建智能汽車「芯」生態。2020年,地平線已推出新一代高效能車載AI晶元征程3,明年還將發布更強算力、面向高等級自動駕駛的征程5,打造車載中央計算平台,助力產業智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㈧ 中國車規級邊緣計算晶元或落地日內瓦 地平線吹響車上算力集結號
雖然歐洲當下也受到疫情的影響,但截至目前,將於3月5日開幕的日內瓦國際車展,官方並沒有正式發布推遲或取消的計劃。包括中國車企在內的多家汽車產業巨頭仍將如約參展。相比往年,今年中國車企的參展作品具有特別的意義,因為搭載中國車規級邊緣計算晶元的全新車型即將在車展上亮相。這意味著,中國車企的競爭力,已不再局限於以往的發動機、變速箱、車身、底盤、外觀,而是面向著汽車更高層次的發展,面向著汽車發展的未來——人工智慧,吹響集結號。而號手——這枚車規級邊緣計算晶元的生產商,便是來自中國的地平線。
地平線在自動駕駛領域的車規級晶元量產落地,對於中國汽車業整體無疑是一個好消息。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汽車以及人工智慧產業對算力的需求是驚人的。在過去的數年裡,我們看到智能駕駛的等級每提高一級,算力差不多要提升一個數量級。如果要實現全自動駕駛,車輛需要數千個TOPs量級的算力。但當下汽車市場上的產品,其平均算力也沒能達到個位數的TOPs。所以在龐大的市場需求面前,中國企業的力量就顯得至關重要。如果我們並不注重這塊戰略高地,或許依舊會像飛機發動機、汽車的動力總成一樣受制於海外。而中國國力量的出現,不僅意味著我們的戰略高地有望得到堅守,並可能在世界市場上攻城略地。有行業內專家預計,征程晶元兩年內將有望達到百萬量級的前裝裝車量,五年內則有望完成千萬量級的目標。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㈨ 張宏志:地平線希望成為汽車行業底層賦能者
地平線副總裁兼車載智能交互產品總經理張宏志
【上海車展高端訪談】4月19日,以「擁抱變化」為主題的第十九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開幕。
車展期間,地平線副總裁兼車載智能交互產品總經理張宏志接受了汽車產經網專訪。
當汽車行業迎來智能時代,產業鏈重構也是大勢所趨。打開地平線的朋友圈,比亞迪、長安汽車、長城汽車、東風汽車、廣汽集團等主流企業都與其有深度合作。近期發布的一系列重磅車型——智己、UNI-K、廣汽傳祺GS4 PLUS等,也都搭載了地平線的技術。
為什麼這么多車企選擇與地平線合作?
張宏志表示,現在與地平線合作的上汽、長安等企業,合作模式都包括成立一個聯合實驗室,共同定義問題,共同找答案,共同往前探索去解決,而找到的問題和答案已經取得的成績會在量產車上量產出來。
「我們這一代人,都在用著自己最大的努力,最大的力量推動一個智能化時代往前走,這就是非常巨大的球,我認為每一家公司都是勢單力薄,只有大家合力坐在一起,共同往一個方向去推,那個球才稍微往前走一步,但是只要整個智能化時代稍微往前走一步,勢能起來了以後,創造的價值就會非常大。」
當軟體定義汽車的時代來臨,當算力正在慢慢取代馬力,汽車行業所迎來的智能時代,也將重新開啟它新的發展模式。
以下是訪談實錄:
汽車產經:首先請您介紹一下展台上地平線帶來了哪些新的產品和技術?
張宏志:本次地平線提供了一個整體性的智能化解決方案,我們叫做全場景整體智能方案,車內外聯動是典型特徵,因為我們要解決的問題在於給用戶提供一個足夠好的智能化產品,這個智能化產品有兩個特徵:一個是車外的自動駕駛,一個是車內的智能座艙。從根本上來講,自動駕駛的價值是在於越來越多釋放人的時間,把人的腦力思考從開車這件事情中釋放出來,而智能坐艙在於把時間釋放出來之後,更好的產生附加價值,典型的就是讓人得到更好的休息。
這次是基於地平線的晶元,包括征程二代到征程三代,包括征程五代到現在開始定義征程六代,基於我們的晶元提供整車智能化的解決方案,我們這次主要的核心點在於全車的智能化產品。
汽車產經:具體的新技術有哪些呢?
張宏志:其實我們的新技術分成三類:
第一,在於把計算資源瓶頸打開的晶元。我們會基於征程三代晶元為車外智能駕駛提供更多的解決方案,包括Mono、Pilot和FSD,還有一個是基於智能座艙發布了Halo3.0,這是核心晶元一類的。
第二,在於演算法。從我們對整個行業的預判和整個智能化發展的預判來講,我們認為整個座艙在接下來的發展中需要上百個演算法的。目前來講,在上一代Halo2裡面支持了50個演算法,這次Halo3我們支持100個。
第三,我們全線升級了開放賦能的平台和工具,把AI的開發效率再次大幅度的做了提高,從我個人實際的工作感受來講,我認為會有50%以上的提高。第三,我們全線升級了開放賦能的平台和工具,把AI的開發效率再次做了大幅度提高,從我個人實際的工作感受來講,我認為會有50%以上的提高。這個提升主要源於兩點:一個是算力的解放,整個晶元計算生產力的解放;二是開發工具的升級,提升了整個開放賦能的效率。一個生產力的解放加上生產工具,把整個效率提高以後,我認為很快就會迎來整個智能產業爆發式的升級,而這是一個很大的標志性的點。
軟體定義汽車的時代真的來臨,軟體工程師使用工具,然後在AI的晶元上開發沒有以前那麼難了,不會像我們在原來的時候。我們為什麼要去創業,是因為我們發現這個問題要被解決掉,需要創造一個新的公司來解決。我們自己在公司工作的時候,也會依然受到很多的限制,但是我們自己切身的感覺到這些限制在逐漸的消失,軟體定義汽車時代真的來臨。
第二,整個從計算資源,晶元的算力到演算法的發展,BI演算法的發展,包括到整個AI開發工具提高的效率,能夠極大快的加速到整個智能化中,從感知到認知到決策這些環節非常多的細節問題會被修正掉,所帶來的力量就是機器人的時代很快就會到來,所以說我認為車的智能化進程被按下了加速鍵。
汽車產經:您也是負責車載智能交互產品的,您剛剛介紹了Halo3,關於這個產品的合作落地情況是什麼樣的?
張宏志:Halo的本意來講是一個光環,我們認為整個智能化的發展、演進的瓶頸其實是計算資源問題,軟體起到延伸的作用,解決核心問題在於計算算力的晶元,但是再往外的價值呈現出來的會是軟體的價值,所以我們從合作的角度來講,我們在你所看到的長安UNI-T、UNI-K和廣汽的GS4 PLUS,包括我剛剛參加完戰略合作簽約的江汽集團,整個都搭載了地平線座艙的能力。所以說從合作的角度來講,我們跟很多車企都是一個偏向於深度聯合合作的方式,所以我們拿到落地的機會是比較多的。今年2021年,將近會有幾十款車把整個座艙落地下去。
汽車產經:今天我也是看到傳祺GS4 Plus智能座艙他用的是咱們的Halo3是嗎?
張宏志:他用的Halo2。
汽車產經:其實地平線跟很多主機廠和企業都有深度合作,您覺得這些企業看中地平線的原因是什麼?
張宏志:我個人覺得是在於整個產業,整個汽車行業對整個智能化的認知已經逐漸達到了一個非常高的水平,對於整個智能化的核心能力、核心所面臨問題的認知已經越來越深刻了,從這一點上來講,他們就會選擇在這個產業裡面更早一批解決了這些問題,意識到了這些問題,並探索出來找到解決方案的玩家作為合作夥伴,然後一起面向未來,更好的解決這些問題。
地平線在2015年開始創立的時候,我們就有一個核心的思路和想法,就是在於把AI的技術能力落地到AI晶元裡面,讓整個AI晶元在整個感知和決策和交付方面能夠提供算力做加速。這個價值經過地平線過去五年的相關摸索,我們產出了一些產品,比如說晶元、Halo這些解決方案,還有天工開物整個賦能平台,車企看重地平線的就是大家整個的認知是對齊的,大家面臨同樣的問題域,這是第一個。
第二,我認為車企看中地平線的是地平線解決智能化底層問題的決心和所取得的一些經驗,因為這樣可以共同走向未來。
第三,我認為車企看中地平線的是地平線開放的整個能力、心態和整個合作的方式,我認為最後一點,車企會和地平線在整個快速量產和合作中能夠共同把這個事情往前推進。
汽車產經:現在也有很多車企選擇投資晶元公司,在您看來原因是什麼呢?
張宏志:我個人認為是大家對這個問題的認知越來越對齊,越來越有共同的認知,解決整個智能化往前發展中的問題,特別是深層次的問題,包括計算資源不足的問題,以及演算法持續的往前創新,整個演算法達到世界級的才能解決的問題,整個開發的過程要是足夠高效率的,這些問題是難以由一家公司解決的,非常需要整個產業界、行業進行開放、合作、共贏式的合作才能推動。
我有一個感覺,我們這一代人,都在用著自己最大的努力,最大的力量推動一個智能化時代往前走,這就是非常巨大的球,我認為每一家公司都是勢單力薄,只有大家合力坐在一起,共同往一個方向去推,那個球才稍微往前走一步,但是只要整個智能化時代稍微往前走一步,勢能起來了以後,創造的價值就會非常大,而這個價值更多的程度就是新的機器人時代的來臨,能夠把人的時間,把人從體力勞動,從低附加值的勞動中解放出來。
汽車產經:現在智能時代產業鏈也跟著變革了,地平線現在的商業合作模式是什麼樣的呢?
張宏志:我們的商業合作模式其實是一個非常開放的生態合作方式,地平線追求的是要成為這個行業底層的賦能者,我們的使命是要賦能萬物,讓人的生命更加的安全和美好,我們就要成為一個底層賦能者,甚至說商業模式就是一種開放共贏式的開放模式,助力智能汽車未來草木繁榮。從目前來講,我們和行業產業合作來講,地平線就是底層的技術能力提供的技術供應商。從合作的角度來講,核心的合作方式是在於把我的能力開放給到車企,讓車企具備AI能力,推動這個時代往前走。
不管是在上汽、長安,我們合作的時候都有一種合作的方式是成立一個聯合實驗室,共同定義問題,共同找答案,共同往前探索去解決,而找到的問題和答案已經取得的成績就會在量產車上量產出來。
汽車產經:比如說拿您最擅長的車載智能交互產品為例,在這么多車上搭載使用,每一款產品怎麼來做,你們怎麼和主機廠做個性化他們自己產品匹配呢?
張宏志:這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是五彩斑斕的,每款車也是這樣的,每款車是做這款車的人和買這款車的人,在很多精神層面,很多共同的喜好、愛好追求層面共鳴的結果。整個汽車行業裡面,在做一款車的時候,汽車產業里頭,關於這個車型有非常多有想像力,有創意,有產品力的人,把自己的聰明才智放在一款車上,所以每款車做出來都是適合他的,對他產生深度共鳴的人。這個裡面來講,我們要實現不同的產品和不同的創意和想法的時候,核心受限制的點是在技術,整個合作過程當中,地平線通過晶元,通過我們的Matrix?、Halo解決方案,把共性底層的技術問題解決掉了,再通過開放賦能的工具鏈和開發者社區和開發者平台,我把每一個汽車,每一款車中個性化、差異化的那些智能化的功能,我把能力給到了產業裡面,由他們來做到充足靈活的定製。我們在已經發布量產和在這次車展上搭載了地平線Halo能力的車企上,有非常大的差異性,但是對於適應的人群都有好玩的東西。比如說在UNI-K上做的事情,和廣汽GS4PLUS做的事情就截然不一樣,但是每一次都是對那個人群呈現出了好玩的部分。
汽車產經:這部分是你們主導還是主機廠主導的?
張宏志:整個的底層技術能力的建設和開放是地平線貢獻,而整個產品定義、產品創意、交互體驗的創意以及相關的開發是由主機廠來做到的。
汽車產經:現在像特斯拉、通用還是自己在做智能交互,他們是做自研,不是合作,你怎麼評價這些企業和產品呢?
張宏志:我個人這樣認為,我們站在不同智能化的時代發展的時候,每個階段所面臨的問題和困難都是不一樣的,當前這個階段很大的部分在於我們的技術問題、技術瓶頸沒有被突破,沒有被打開,但是這個階段很快就會過去,伴隨著地平線從J3走向J5、J6這只是兩年時間發生的,讓我們清晰的預判到未來兩年內技術往前進步,跨過那個鴻溝是可見的。技術的鴻溝被跨過去以後所帶來的就是產品以及交互體驗和整個智能化的差異化蓬勃的發展,我認為這個蓬勃化的發展是需要很多很多人的智慧,他的創意,他的能力,他的貢獻。所以我認為整個是一個開放式的,共贏式的合作方式,是能夠更快的給消費者,給到客戶,給到產業帶來價值,而不是單純封閉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