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參觀音樂培訓中心的觀後感
㈠ 學習音樂欣賞課後的感想和啟發,1000字左右
音樂欣賞是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音樂興趣,擴大音樂視野,提高音樂感受、理解、鑒賞能力以及發展想像力,豐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徑與手段。音樂欣賞的能力不僅是一個人的審美修養重要標志之一,也是文化素質水平的標志之一。音樂欣賞對學生的教育作用是其它任何教學手段所不能替代的。下面就針對新教材談幾點心得。
一、由表及裡,由淺入深教學
音樂欣賞教學程度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經過一個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的發展過程我們的音樂前輩黃自先生認為音樂欣賞時,欣賞者要經過這么一個心理反應過程:感知外部音響→開展想像聯想→得到情感共鳴→理解認識。所以欣賞教學時必須遵循這一心理反映過程,引導學生逐漸由低層次的直覺欣賞向高層次的情感欣賞,理智欣賞方面發展。這樣既符合心理反映過程,也有利於欣賞教學。
二、欣賞教學時精講多聽
首先欣賞是通過聽覺來感受的。要使學生理解音樂作品,首先對音樂表現手段要有靈敏的感知能力,達到這一要求必須要通過大量的音樂欣賞才能完成。語言是不可能代替音樂,表現作品的,因為音樂作品都可以從不同高度、角度和深度去領悟。我們知道,即使是同一首作品,同一觀眾(聽眾)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心境之下對作品的感受都回有所不同。所以在教學中,不能離開音樂的藝術形象而作繁瑣冗長的講述,因為如果講述過多,必然把學生的注意力分散,同時也阻礙了學生的獨立思考。必要的作品分析和知識介紹應該主動、精練、富有啟發性,目的在於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音樂上來,通過師生間的討論,聽賞等共同活動,使學生深入體會作品的思想內容。
三、對比教學,靈活多變地設計不同課型
將題材,演唱(奏)形式及作品曲式與題裁等異同點明顯,易於對比地安排在一起進行教學。這樣能使學生比較准確地感受領會不同音樂作品所表達的不同思想感情,同時還能使學生更為深入地理解音樂,並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了解音樂表現的規律。
1.以題材為中心設計課型 以某一題材為中心,將不同表演形式的音樂、音樂作品組合在一起,進行音樂欣賞教學。能使學生從不同表演形式的音樂作品欣賞中,集中體會,理解音樂家是如何運用不同音樂表現手段來表現共同的音樂與主題的。
2.以演唱(奏)形式為中心設計課型 這一課型將同一音樂表演形式、內容、主題不同的音樂作品組合在一起開展音樂欣賞教學。如以「獨唱」為中心的音樂欣賞課,就可將男聲、女聲、童聲等不同聲,不同歷史時期,不同風格等形式的獨唱曲組合起來進行教學。這樣除有利於學生學習,了解不同表演形式的經典音樂作品,拓寬音樂視野。
3.以作品曲式與體裁為中心設計課型 這一課型將同一曲式結構或樂曲體裁的音樂作品組合在一起進行教學。如以「一段體」為中心或以「進行曲」、「變奏曲」等為中心開展音樂欣賞教學。這樣做有助於學生了解曲式、體裁等有關音樂知識,同時還可以使學生充分了解到音樂內容與音樂表現形式的相互關系,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音樂的形式美。
四、音樂欣賞教學時充分調動學生的想像,聯想等能力
想像和聯想是音樂欣賞者必然產生的心理現象,是欣賞教學中帶有創造性的心理活動。在欣賞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啟發他們對音樂的豐富想像力,引導他們准確地體驗音樂情感。
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要求學生把自己體驗到的音樂情感、想像到的音樂形象或意境,用寫詩、寫散文、寫聽後感、畫圖畫等方式表現出來。這種方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聯想、想像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及藝術表現能力。採用這種方法,一定要精心引導,而且還要有較充裕的時間。在教學中,既要注意啟發學生的想像、聯想能力,又應注意教師的指導作用。由於學生的年齡、知識水平、審美經驗等的限制,他們的聯想和想像往往會與音樂的基本情緒和內容有一定的差異,這就需要教師的精心指導。
㈡ 游覽文化藝術中心有感大學生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生命力和影響力的直接體現。如果說,一座城市是一本書的話,那麼,閱讀文登就從市民文化中心開始。
市民文化中心,2010年由上海現代設計集團設計,堅持建築藝術與地方文化相結合、建築風格與城市品位相適應、建築功能與群眾需求相吻合的理念,總投資3.1億元,建築面積3萬多平方米,歷時1年建成。造型獨特,設計優雅的市民文化中心如一朵奇葩,4個別具一格的花瓣式建築環繞在主體建築周圍;圖書館、文化館、科技館、藝術館、音樂廳、青少年宮、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老年活動中心8個場館分列其中;場館功能齊全,設施完備,在全國縣級市中處於前列,可充分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市委、市政府為全市人民精心打造的休閑娛樂場所。
浮雕壁畫展風采
拾級而上,走進市民文化中心共享大廳,置身於這座文化殿堂,到處花木扶疏,樹影婆娑,給人以藝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視覺感受。迎面是宏安集團的兩塊藏石,左首的是一塊長方形的大黃玉,渾然天成,古樸厚重;右首的是一塊橢圓形的圖畫石,脈絡分明,巧奪天工;大廳西面牆上的大型石浮雕壁畫牢牢地抓住了人們的眼球。
由山東壁畫研究院著名壁畫家林強設計製作,名為《風采》的這幅石浮雕壁畫,是目前我省最大的單體高浮雕花崗岩壁畫。浮雕壁畫長30米,高4.5米,石材全部選用文登特有的文登白花崗岩,整幅作品莊重大氣,集中展現出文登歷史悠久、一脈相承的「文登學」精神和文登人民勤勞、婉約的文化氣質。
文登美麗的傳說化就於神奇的汩汩溫泉,又孕育出一個個美麗的傳說。「脈脈源通何處邊,丹青勾漏豈知年。溫生湯谷雲如沸,氣成清流火欲然……」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為文登天賜福地,一處處汩汩涌動的溫泉,不但讓文登百姓在勞作之餘盡享天成,就連天上的七仙女,也下得凡間,在此流連忘返。你看,七仙女輕舒美妙的身姿,幻化於壁畫中央;淳樸善良的抱龍女用偉大的母性孕育出獨特的李龍文化,「禿尾巴老李」的美麗傳說為文登這塊神奇的土地增添了新的內容;「海上仙山之祖」的昆嵛山,峰巒疊嶂,勇敢的女媧曾在這里煉石補天,壁畫上傳神地體現了地陷東南,女媧補天的傳說;泉水清洌,雲蒸霞蔚,王母娘娘在眾仙女的前呼後擁下來到爽身潭,把腳慢慢伸進潭水中,雙腳輕輕撩撥潭水,頓覺心中一爽,面露桃花;雲深不知處,道教全真七子之一的孫不二曾在莽蒼蒼的昆嵛仙境之中潛心悟道,修得正果。
鍾靈毓秀,壁畫左邊描繪的是海邊織網的漁家姑娘,巧手飛梭,體現了膠東漁家女子勤勞的獨有魅力,心靈手巧,飛針走線的綉女和藝女為文登帶來了魯綉之鄉的美譽和有著深厚民間文化底蘊的剪紙和布玩具;造化使然,壁畫的右邊部分刻畫的是農家女和現代女性,巧手的農家女做出的大餑餑造就了文登濃郁的地域特色,體現文登地方女子多才多藝的才華,知性而才華橫溢的女子,則體現了文登當代女性的風采。
壁畫上33位女性,不論是歌者、舞者、樂者,還是耕者、織者,抑或是當代的文登知性女子都似飛天樂舞,衣袂飄飄,神采飛揚。整幅浮雕壁畫作品,線條流暢,筆力雄厚,情景交融,呼之欲出;一個個美麗的神話傳說,演繹了文登悠久的歷史;一個個線條優美、體態豐盈的美麗女子,深入刻畫了文登的民間習俗和濃厚的傳統文化,展示了文登作為魯綉之鄉、中國工藝家紡名城、溫泉養生之都的獨特魅力和文登作為沿海開放城市和經濟文化強市的蓬勃朝氣和美好前景。
文化奇葩群爭艷
中間共享大廳的東面為文化館、藝術館、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和老年活動中心,西面為音樂廳,南面為正在建設中的科技館,設置海洋搖籃、探索發現、創造文明、和諧發展、兒童未來等主題板塊,同時設有國內先進的環幕電影,北面為圖書館。
圖書館共分6個區域,分別為文學藝術、社科、自然科學、哲學等,館藏以社科類圖書為主,兼有部分的自然科學類圖書。而且採用了國內先進的自動化RFID智能圖書管理系統和24小時自助圖書館、電子閱報機、動漫點擊書等高科技設備,可以為廣大市民提供自助借閱、自助查詢等智能化服務。
圖書館的二樓閱覽區窗明幾凈,錯落有致地擺放著400多個座位,一排排的書架和書櫃或像列隊的士兵,排成方陣,或倚牆而立,環形布陣;左側是少兒閱覽區,圓形的、三角形的、菱形的白色書桌和小椅子占據了閱覽區的空間;右側是數字閱覽區,裡面擺放著60台電腦,可憑借書證預約上網;在少兒閱覽區和數字閱覽區的前邊分別是期刊閱覽區和古籍閱覽區,近百種期刊、報紙可滿足人們不同閱覽需求。
據了解,目前圖書館藏書40多萬冊,其中古籍書4萬多冊,居全省縣級圖書館之首。
音樂廳位於市民文化中心中間共享大廳的西面,建築面積8000平方米,融合了「傳統文化」與「音樂」兩大元素,造型優雅獨特,裝修尊貴大氣,設有1000個座位和包廂,廳內燈光、音樂、升降舞台等專業設施全部按頂級配置,整個空間聲場分布均勻,建築聲學設計合理,舞台後部設置了可活動的音樂罩,舉辦音樂會時不用話筒,觀眾在任何位置都能享受到均勻、飽滿、自然的聲音感受、聽覺震撼。
這里,可以承辦高水平的音樂會,還可以進行綜合性文藝演出和學術交流活動;
這里,不僅設置了環形座椅和升降舞台,還設置了殘障人士專用通道,盡顯人文關懷;
這里,擁有價值百萬元的義大利法奇奧里的三角鋼琴、美國萊茵河西里的47弦豎琴、美國路特維格的專業頂級定音鼓……經常舉辦的各種藝術活動,免費向市民開放。
文化館位於市民文化中心二樓的東面,達到國家一級標准,館內設有高檔的錄音棚、排練廳、琴房等設施。毗鄰文化館的是藝術館、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老年活動中心,在全省縣級均屬一流;中間的圓球形建築為球幕影院,可以播放動感和3D電影。采訪中,記者在球幕影院得以親身體驗。首先,它的整個球體上方就是一個超大的放映屏,然後是觀眾身下的座椅,可以根據影片故事情節來震動和調節,讓觀眾在看電影的時候,彷彿自己也走進了銀幕,有一種身臨其境的特別感受。
歷史名城滿園春
根植於文登這片廣袤的沃土,文登的群眾文化繁花似錦,百姓放歌、為我喝彩·文登達人秀、激情廣場大家樂等群眾文化遍地開花,碩果累累;走進社區、走進校園等送文化下鄉活動多姿多彩;龍石曬字、「文登學」的由來、禿尾巴老李的傳說等一批省地縣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充分挖掘和保護,「龍魂文脈」的源頭活水生生不息。
走進音樂世界,盡享藝術盛宴。6月26日,「昆嵛講壇」走進音樂的世界專題講座為音樂廳揭開了面紗。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周海宏對音樂的一番妙解,讓市民茅塞頓開,原來,高雅、美好、享受,這些藝術感受離尋常百姓並不遙遠。
夢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9月17日,中央音樂學院的藝術實踐基地在這里隆重揭牌,文化底蘊深厚的千年古縣贏得了音樂最高學府的青睞,文登,迎來了一個劃時代的集音樂教育和地方文化互促共進、融合發展的歷史機遇;這一天,中國青年交響樂團在此為市民帶來了盛大的交響音樂會,文登市民在家門口與交響樂這種高雅藝術進行了第一次的親密接觸。
國際家紡博覽會歌舞晚會、大型歷史舞台劇《一代帝師》、省京劇院專場演出、東北「二人轉」……音樂廳內好戲連台,異彩紛呈的文化活動,讓市民聽到了天籟之音,過足了戲癮,充分滿足了多樣化、多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同時,隨著圖書館開館,「快樂閱讀」系列活動啟動,小筆繪文登、兒童書畫攝影剪紙等18項活動同步展開,為「書香文登」再續新篇;7月中旬,市文聯在這里舉行老年書畫展,展出了老幹部們的100幅書畫作品,楷書、行書、草書,一幅幅書法作品,或遒勁有力,或瀟灑飄逸;山水人物、花鳥蟲魚,一幅幅國畫作品,栩栩如生,充滿神韻,令觀眾流連忘返。
國慶節期間,音樂廳里天天有文化演出,市民免費觀賞;圖書館推行「零門檻」服務,和「你讀報、我買單」的自選服務,將訂購權交給讀者;文化館的琴房內美妙的樂曲,如春風拂面,優美的歌聲,似泉水叮咚;婦女兒童活動室內,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像長了翅膀,飛到哪裡,哪裡都是一首歌。
文化大餐,全民共享。在文登,無論是居民、農民還是外來的打工人員,只要你心中有夢,在閑暇時,來到市民文化中心,這里都能給你的夢想找到一個可以寄託的地方。
文登,與文結緣,因文而生;文登,文化底蘊深厚,文化資源豐富,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千年文化古城。如今,在市民文化中心、文登學公園、博展中心等一批批硬體支撐下,古老的「文登學」活力迸發,「龍魂文脈」在這里生生不息,源遠流長。
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大氣魄、大手筆實施的一項項文化惠民工程,不但樹立了文登的文化品牌,發展了文登的文化產業,而且全方位提高了文登的城市文化品位,充分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在文登,文化軟實力已經成為推動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硬實力。
文登,一個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時代已經到來!
㈢ 老師帶我們去參觀技校,怎麼寫觀後感或心得體會
首先 表面的觀察,對技校的環境、 基礎設施等方面的介紹;
第二 結合自己所在的學校與其對照,有哪些地方不一樣, 哪些地方需要加強
第三 現在技校整體面臨的問題及現行的國家政策
最後 表達自己的心聲,見解獨到,創新
㈣ 參觀學校觀後感
一進校門,大家就被校園的整潔而感到震撼。這是一所區級學校,校園能保持這么干凈,這得有多少後勤工作人員才能做到這整潔度啊?當我們問及這個問題時,該校的教導主任告訴我們,學校的衛生、綠化只有一個校工在做這項工作。教導主任的回答再次讓我們震撼,這太不可思議了。有一個細節讓我不得不提,走廊貼的東西竟然那麼整潔。沒有半點的皺。
㈤ 參觀地鐵培訓基地的觀後感
自己去關注地鐵吧吧
㈥ 參觀學習觀後感
[參觀學習觀後感]在清鎮高速安順東站從事收費管理工作一年多以來,通過對收費窗口文明用語使用的深入探究,特別是去到文明服務做得比較好的關興路參觀學習完後,感觸頗深,參觀學習觀後感。安順處管轄的路段是連接幾個國家級風景區的交通要道,接待任務重;是滬——瑞線中間的一段,車流量比較大;征費員素質參差不齊,新老結合,職工疲的思想較嚴重,管理難度大。這些特點造成全面推廣使用文明用語有一定難度,安順處黨委針對這些特點採取了一些措施,比如為每名職工專門製作了文明禮貌用語十八條的卡片,作為收費窗口文明用語的規范性語言,取得一定成果。下面就文明用語方面的一些問題結合站上的實際談談本人的看法。文明用語是收費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使用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收費工作質量的好壞。有效的使用文明用語不但可以提高我們的服務質量,進一步樹立收費站的窗口形象,還可以吸引更多的車輛上路,創造最大的經濟效益。對我們征費員來講,講好文明用語關鍵是看自己是否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和端正的態度。每天面隊形形色色的司乘人員,工作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如果我們能夠將心比心,用心理解,體諒司乘人員的旅途之勞苦,真誠地為顧客送上一句祝福您好…使顧客感到出門的愉悅,回家的溫暖,那一定能夠化解一切不悅。人常說:愛心無價,愛是人與人心靈溝通的橋梁,愛能夠融化一切堅冰,付出自己的愛,把心中的愛留給從自己身邊走過的每一位人,這需要我們每名征費員要有一種認真的態度和不懈努力的精神。只有這樣,我們的工作才會做得更好,我們的事業才會輝煌!市場經濟條件下,服務質量顯得尤為重要,而服務質量的好壞直接體現在語言方面,正所謂語言生財和氣生財就是這個道理。具體到我們的收費工作中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文明用語。我們的收費工作制度中規定的您好,歡迎通行、請慢走等文明用語,為我們在開展工作時提供了很多服務術語,但在使用過程中,總覺得有點形式化,缺乏人情味。其實,文明用語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關心別人,快樂自己的同時感動別人,因此在講文明用語時我覺得重在關心顧客,將文明用語情景化,人性化,講一些關心對方的語言,要不拘一格,觀後感《參觀學習觀後感》。如:發現顧客的車有毛病,及時告知他修理,他一定會感激於你;發現司機心情不好,對他講您好,祝您有個好心情或許他的煩惱會立刻煙消雲散,對你另眼相看。總之,人性化的語言任何人都愛聽,只要將文明用語說到顧客的心坎上,真正讓司乘人員感覺到你在關心他,那麼必將收到你意想不到的效果。文明用語是收費員和司乘人員溝通的一種途徑,它能為企業招攬更多的顧客,也能為我們招攬更多的車輛上路行駛。而我們目前使用的文明用語比較單一,收費人員每天面隊諸多的顧客,每個顧客的需求程度都不相同,文明用語對他們也是一樣,有的顧客只需你一聲您好就足夠了,而有的顧客則不然。這就要求我們在講文明用語時要有所創新和突破,在保持原有風格的基礎上靈活地講文明用語。在收費人員端正工作態度的同時,還需要制定一些科學合理的制度和考核辦法來保證它的實施,相信只有這樣,我們的文明用語才會更加精彩、豐富。文明用語講得好壞,是否能收到滿意的效果,語氣尤為重要。中國人的語言豐富多彩,不同的語氣產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語氣的高、低、軟、硬都非常關鍵,表達的意思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語氣的高、低、軟、硬與人的面部表情是息息相關的,我們作為窗口行業人員來講,不妨與司乘人員做個換位思考,站在顧客的立場上看需要用怎樣的語氣來講文明用語,從中找出立足點,從而找出我們的差距,讓我們以滿足顧客的需求為出發點,大膽加強語言技巧,將文明用語盡量貼近顧客的需求。在我們的收費過程中大都有這樣的經歷,你滿懷信心向司乘人員問好時,卻迎來一句難聽的話語或不屑一顧的鄙視,這的確讓人尷尬。但在這時候,你絕不能發火,應該像個愈挫愈勇的戰士,耐著性子講好文明用語,為他提供一系列的優質服務,使我們的優點得以展示,這就需要收費人員具備一定的口才和韌性,針對顧客的心理,把話說到重點上,講到火候上,使顧客信服,從而提高我們的服務質量。要做好這點,我認為做好以下三點很重要:一、弄清顧客說不的原因,對症下葯,適當處理;二、對顧客採取友善的態度,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三、用溫情的語言打動顧客的心。相信做好這三點,必將使我們的文明用語更加有效,服務質量自然提高。文明用語要想講好,必須發自內心去說,而不是應付差事。一句普通的問好,能體現一個人的素質和修養。在工作中,如果大家把文明用語都當作應付差事,應付稽查科,應付站長、處長,這只能說明你的工作態度不端正,當然,顧客就感受不到你的熱情服務了。其實文明用語很重要,尤其是對我們收費窗口更顯重要,說得好或許就會改變司機旅途的心情。我相信只要用心去對待每一輛車,每一個司機,說好每一句文明用語,你不再會感到它是枯燥無味的,不再是例行公事的,你會在工作中找到它的快樂,司乘人員也會對你的優質服務給予肯定。司乘人員是我們的上帝,需要我們用心去服務。文明用語是我們與司乘人員溝通的一種重要方式,通過它可以拉近與司乘人員的距離。一句親切的問候,一句暖人的話語,一個會心的微笑,可以讓我們由陌生到相識,可以帶給他們一份驚喜,帶給我們一份快樂,也讓我們增添了工作的信心,所以文明用語只要用心去講,就絕不會給顧客造成冷漠,不熱情的印象。讓我們講好文明用語,用心靈喚起顧客的愛心,拉近彼此的距離,其實也就抓住了市場,這樣必將提升我們的高管形象,提高我們的收費品牌和經濟效益。
㈦ 音樂會觀後感50字
音樂會觀後感
8月12號晚上有幸在廣州星海音樂廳聽了一場音樂會,奧地利經典與民謠——《奧地利威爾頓童聲合唱團音樂會》,這個合唱團是我的最喜歡的童聲合唱團,也是世界著名的合唱團,嚮往已久,當然不能錯過,聽完,果然讓我感動,那些孩子就是上天派來傳播世間最美的音樂的天使,形容成天籟之音一點都不為過。
蒂羅爾州長曾經這樣說過:「作為蒂羅爾州長的我,很高興在茵斯布魯克有《威爾頓合唱團》的存在,它遠近聞名,聽過他們演唱後的觀眾都無不為之喜悅。特別受人尊敬的是《威爾頓合唱團》是在神聖的威爾頓教堂內用動聽的歌聲同上帝說話。」蒂羅爾是音樂之鄉,大多數文化景點不僅具有豐富的歷史和傳統底蘊,並且在民族音樂多個層面中含有古老及現代音樂,自然風光也絕倫無比。《威爾頓合唱團》就含有這樣的風格。他們以出色的演出及特有的音色被譽為蒂羅爾音樂大使。天籟之音,轉換音色,自然的舞台表演是他們顯著的特徵。
整場音樂會的過程,都讓我很感動,每一首作品的演繹都無不讓我贊嘆,現場都響起了熱烈而激動的掌聲,完美的音色,和聲,舞台表演,配上特有民俗風情的音樂作品,每個作品都被演繹得淋漓盡致,簡直就是美的化身。合唱團里每個孩子都有獨立表演的能力,不僅會唱,還會樂器表演,這點是最讓我佩服的。在他們的歌聲里感受不到一點社會的雜質,純凈而優美,聲音氣息運用自由,音色圓潤而通透,表現力極強……
1/2
他們今天的音樂成就,是怎麼獲得的,是我最感興趣,我猜想應該有如下幾個原因:1、好的藝術指導;2、正確的音樂教育理念,或許在他們看來,音樂不是用來練習的,是用來玩和享受的;3、生活的的環境氛圍,奧地利有過太多的著名音樂家,維也納是世界的音樂之都,音樂文化深入人心,已經跟他們的生活密不可分,音樂不是音樂工作者的專利,是一種普及的大眾文化,生活中無處不洋溢著音樂的美。4、政府的重視,奧地利不僅重視文化教育和普及,而且特別注意把自己的優勢文化推向世界。5、還有最重要的遺傳基因。6、他們的語言習慣,他們的語言發聲方法,就是最好的歌唱狀態。
想想在我們中國,音樂在校園中也是成了一種快餐文化,比如要參加一個合唱比賽了,才趕緊組團,進行簡單的發生練習後直接進入作品排練,在隊員中的水平摻差不齊,包括演唱能力和音樂素養,沒有比賽,音樂就是一個閑置的課程,可能有好作品嗎?作為一名普通的音樂的老師,這么好的教育資源被浪費,實在惋惜和難受,音樂是最能美化和提高人的素養的一門藝術,而且入門容易。市場經濟的環境下,好的能沉澱下來的音樂作品是越來越少了,音樂逐漸只成了音樂家門獲取經濟利益的手段了,真的是一種恥辱和罪過。可能我這樣的想法比較偏激,但我真的沒有看到什麼音樂教育的希望,音樂只成了城裡孩子的專利,特別是在農村,這里的孩子很淳樸,更加需要音樂的滋潤,音樂可以讓他們更健康快樂地成長。這種現狀何時能改善?!
天籟之音,讓我沉醉!期待我們的國家能音樂之聲遍地流淌!
㈧ 求一篇關於《歌舞青春》的觀後感,主要是音樂鑒賞課的考察類容,大概在500~800字左右
嗯,我倒是看了這部電影,可是我英文不好,都不知道歌詞什麼意思,幫不了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