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算力簡介 » 相對生產力怎麼算

相對生產力怎麼算

發布時間: 2021-08-01 12:49:05

❶ 勞動生產率的計算公式

勞動生產率按按不同人員的范圍計算,可分為:

(1)按全部職工計算:就是全員勞動生產率。

(2)按生產工人計算:就是生產工人勞動生產率;

生產的產品量能用產品實物產量和標准實物產量、生產工作量與產品價值量(總產值、凈產值等)等指標計算。

勞動生產率是指勞動者在一定時期內創造的勞動成果與其相適應的勞動消耗量的比值。勞動生產率水平可以用同一勞動在單位時間內生產某種產品的數量來表示,單位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越多,勞動生產率就越高。

也可以用生產單位產品所耗費的勞動時間來表示,生產單位產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越少,勞動生產率就越高。

(1)相對生產力怎麼算擴展閱讀:

勞動生產率的狀況是由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決定的。具體說,決定勞動生產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勞動者的平均熟練程度。勞動者的平均熟練程度越高,勞動生產率就越高。

具體勞動生產使用價值的能力或效率。勞動生產率水平可以用同一勞動在單位時間內生產某種產品的數量來表示,單位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越多,勞動生產率就越高。

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在不同的社會制度下有著不同的情況和意義。在資本主義制度之下,各個資本家為獲得更多的剩餘價值,競相採用新技術,以提高其勞動生產率,降低商品個別價值,以便取得超額剩餘價值;各個資本家競相追逐超額剩餘價值結果,推動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❷ 生產力的關系表達式是什麼字母如何表達生產力關系公式

根據當代科學技術與生產力之間的作用機制,可以將科學技術同生產力各要素的關系,用下列公式表示:生產力=科學技術×(勞動力+勞動工具+勞動對象+生產管理)

科學技術不僅是現實的直接生產力,而且在生產力諸要素中具有特殊地位。科學技術的乘法效應,有力地表達了在生產力中的首要地位和作用。

生產力是生產方式的內容方面,是活潑易變的,生產關系是生產方式的形式方面,是相對穩定的,因而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之間始終存在著從基本不適合再到新的基本適合的矛盾運動,如此循環往復,推動著生產方式從低級向高級的不斷發展。

(2)相對生產力怎麼算擴展閱讀: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是生產方式這個矛盾統一體中的對立雙方。它們之間既對立又統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有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其中,生產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對生產關系起著決定作用。

生產力的狀況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生產力是生產關系形成的前提和基礎。生產關系是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建立起來的,是生產力的發展形式,它的性質必須適應生產力的狀況。

❸ 生產力怎麼計算

生產力是一個虛的概念,並沒有一個實體的數值與表現,並且,生產力是指社會整體的能力,而不是一個企業或者說工廠/,,,,另, 知道出勤人數和工作小時,這與生產力無關,因為不同的組織/結構,不同的勞動態度和勞動技能,以及不同的勞動工具和勞動環境衛生勞動保護/勞動工資/勞動強度和勞動紀律/勞動組合,其效果是不相同的,是不一樣的,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❹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各自是什麼意思~簡述~(理解技巧)

1.生產力是人們改造自然以獲得物質生活資料的實際能力,由勞動對象、勞動資料和勞動者三個實體性要素構成。
生產關系是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物質關系。
2.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表現在:生產力的性質和水平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和形式;生產力的發展決定生產關系的變革。
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的反作用表現在:生產關系適合生產力狀況則促進生產力發展;反之則阻礙生產力發展。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相互作用構成了生產方式及其矛盾運動。生產力是生產方式的內容方面,是活潑易變的,生產關系是生產方式的形式方面,是相對穩定的,因而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之間始終存在著從基本不適合再到新的基本適合的矛盾運動,如此循環往復,推動著生產方式從低級向高級的不斷發展。

❺ 生產力是怎樣計算

生產力是經濟學概念,並不是物理意義上的「力」,沒有大小,是不能計算的!

❻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關系是什麼(詳細)

一、兩者的關系:

1、自然實踐(生產力)的先進性程度決定了社會實踐(生產關系)的統一范圍。

2、從每代進程及每代進程內部宏觀的整合上看,東西方在社會實踐上和自然實踐上呈交互促進關系。

3、從每代進程內部整合的微觀機制上看,一國的社會實踐變革和自然實踐變革要受到每代兩極世界秩序的大格局決定。

4、社會實踐越來越先進,社會實踐差別越來越小直到社會實踐消亡。

5、自然實踐越來越先進,自然實踐差別越來越小。

5、兩極進程中間環節越來越少,周期越來越短,地理上越來越整合。

6、秩序斷裂帶條數越來越少,斷裂層次越來越低,斷裂帶逐漸長合。

二、兩者介紹:

1、生產關系,人們在物質資料的生產過程中形成的社會關系。它是生產方式的社會形式。包括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形式;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和相互關系;產品分配的形式等。其中,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形式是最基本的,起決定作用的。

2、生產力,狹義指再生生產力,即人類創造新財富的能力。從橫向來看,生產力分為個人生產力、企業生產力、社會生產力;從縱向來看,生產力分為短期生產力、長期生產力;從層次來看,生產力分為物質生產力、精神生產力。

生產力是生產力系統的功能,組成生產力系統的要素包括勞動者、勞動工具、勞動對象、社會文化制度體制環境,生產力系統的結構就是組成生產力系統的要素之間的關系。

(6)相對生產力怎麼算擴展閱讀: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作用

一、生產力的狀況決定生產關系。

首先,生產力的狀況決定著生產關系的性質。有什麼樣的生產力,最終就會形成什麼樣的生產關系,生產力的性質、發展水平以及發展要求決定著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因而決定著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決定著人們對產品的分配關系。

其次,生產力的發展和變化規定著生產關系的發展和變化。生產力是生產方式中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它處在不斷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

二、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 。

當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相適合的時候,它就有力地推動生產力的發展;當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不相適合的時候,它就阻礙甚至破壞生產力的發展。要隨著生產力的不斷變化去變化生產關系,讓生產關系時刻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規律

網路--生產關系(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關系)



❼ 求生產力與生產率的區別及關系

一、區別

1、概念不同

生產力在狹義上指再生生產力,即人類創造新財富的能力。從橫向來看,生產力分為個人生產力、企業生產力、社會生產力;從縱向來看,生產力分為短期生產力和長期生產力;從層次來看,生產力分為物質生產力和精神生產力。

生產率一般指單位設備(如一台機床或一條自動生產線)或設備的單位容量(如高爐的每立方米容積),在單位時間(如一小時、一晝夜)內出產的合格產品的數量。

如果指每個工人在單位時間內生產的合格產品數量,則稱為勞動生產率,它是衡量生產技術的先進性、生產組織的合理性和工人勞動的積極性的指標之一。

2、考核標准不同

生產力的考核標準是產品的勞動量,即勞動時間。生產率的考核標準是生產時間。但是,勞動時間只是生產時間的一部分。

二、關系

生產力是生產的自然物質方式,生產關系則是生產的社會方式,二者的對立統一,構成社會的生產方式。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辨證關系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反作用於生產力。

生產力起決‎定性作用:一方面生產‎力的狀況決‎定了生干關‎系的性質。類型,生產關系一‎定要使用生‎產力的狀況‎,它是社會生‎活中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另一方面生‎產力的發展‎變化必然引‎起生產關系‎的變更。生產力狀況‎的如何,決定或要求‎有什麼樣的‎生產關系。

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的反‎作用:當生產關系‎的新變革同‎生產力發展‎要求相適應‎時就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反之,如果生產關‎系滯後或超‎前於生產力‎的發展狀況‎,就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

(7)相對生產力怎麼算擴展閱讀:

生產率分類:

由於所考察的生產要素或測定方法的不同,生產率可分為若干不同的種類。

1、按生產要素的種類分類

單獨考察某一種生產要素,用其投入量作為生產率公式的分母,所得到的生產率稱為該要素生產率。舉例如下:

(1)勞動生產率:用勞動消耗量作為總投入計算的生產率,如多少元/(人·年),多少台/(人·年);

(2)資本生產率:用折舊費或者固定資產面值作為總投入計算的生產率;

(3)原材料生產率:以投入原材料量作為總投入計算的生產率,如多少元/噸(鋼材);

(4)能源生產率:以投入能源量作為總投人計算的生產率,如多少元/度(電)。

2、按生產要素的數量分類

根據所考察的生產要素數量多少,生產率可分為以下幾種。

(1)單要素生產率:只考慮一種資源投入所計算出的生產率,即產出量與這種資源投入量之比。可以看出,前面所述的勞動生產率、資本生產率、原材料生產率和能源生產率均屬於單要素生產率。

(2)多要素生產率:考慮多種資源投入所計算出的生產率,即產出量與多種資源投入量之比。

(3)總生產率或全要素生產率:考慮全部資源投入所計算出的生產率,即產出量與全部資源投入量之比。

3、按測定方式分類

在進行生產率測定時,我們不僅要測定現期生產率水平,而且將現期生產率同歷史上最好水平或某一特定時期生產率水平進行比較,以考察生產率是否提高,變動趨勢如何。於是,又將生產率分為靜態生產率和動態生產率指數。

(1)靜態生產率:某一給定時期產出量與投入量之比,也就是一個測定時期的生產率絕對水平。

(2)動態生產率:一個時期(測定期)的靜態生產率與以前某個時期(基準期)靜態生產率的比值即稱為動態生產率指數。動態生產率反映了不同時期生產率的變化。指數大於1,表示與基準期相比,現期生產率提高了;指數小於1,表示與基準期相比,現期生產率降低了。

❽ 生產效率計算公式怎麼算

生產效率=(生產數量÷生產實際人數)÷(標准小時產能×生產時長÷標准人數)

實際產量:生產部、財務計算生產效率/生產力時以實際入庫量計算。

擋產工時:因外部門或受客觀條件影響造成停線或返工工時。

加班工時:為增加產量而延長的工作時間。



(8)相對生產力怎麼算擴展閱讀:

生產狀況,定期反饋於相關部門,由相關部門及時了解並快速調整生產計劃。可以通過工作結果定期反饋機制進行保證落實。

增強作業技能及作業經驗,增加員工舉一反三的能力,以減少效率浪費針對性培訓……針對突出不良及特殊事項進行培訓,同樣的錯誤不重犯。

❾ 生產效率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生產效率:(實際產量×標准工時)/(實際人力×(8.00小時-擋產工時+加班工時))

備註:

實際產量:生產部、財務計算生產效率/生產力時以實際入庫量計算;

擋產工時:因外部門或受客觀條件影響造成停線或返工工時;

加班工時:為增加產量而延長的工作時間;

生產效率=(實際產量×標准工時)/(實際人力×8.00小時-擋產工時+加班工時)。

生產效率講的是快慢,是速度,它是實際產出與標准產出的比率;生產力講的是效益,它講的是產出與投入之比。效率可低於100%,效益低於100%時,你就等著關門破產吧。

生產效率=(當天實際產量×標准工時)/(當天出勤工時-除外時間-人力支援時間。

(9)相對生產力怎麼算擴展閱讀

影響因素

1、勞動者平均熟練程度。勞動者平均熟練程度越高,勞動生產率就越高。勞動者平均熟練程度不僅指勞動實際操作技術,而且也包括勞動者接受新生產技術手段,適應新工藝流程的能力。

2、科學技術的發展程度。科學技術越發展,其成果運用於生產越普遍,就越能促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3、勞動組織和生產管理等的好壞,對勞動生產率的高低有重大作用。


4、生產資料的規模與效能,對勞動生產率有決定性作用。主要指勞動工具有效使用程度,對原材料和動力燃料等利用程度。


5、自然條件。包括對自然資源和自然力的利用程度,都會直接影響勞動生產率特別是農業和采礦業的勞動生產率。

熱點內容
應用層是區塊鏈產業鏈的上游層級對嗎 發布:2025-09-11 06:29:59 瀏覽:402
eth礦機可以挖etc嗎 發布:2025-09-11 06:20:58 瀏覽:37
幣圈的錢怎麼轉出來 發布:2025-09-11 06:13:48 瀏覽:71
省廣股份是區塊鏈 發布:2025-09-11 06:08:06 瀏覽:611
為什麼每天零點整幣圈就大起大落 發布:2025-09-11 06:02:07 瀏覽:65
虛擬貨幣為什麼etc比eth 發布:2025-09-11 05:56:37 瀏覽:36
區塊鏈的兄弟 發布:2025-09-11 05:36:16 瀏覽:560
doge小表情的意思 發布:2025-09-11 05:33:58 瀏覽:284
怎麼提前注銷合約卡 發布:2025-09-11 05:29:09 瀏覽:235
沒有比特幣有區塊鏈嗎 發布:2025-09-11 05:27:43 瀏覽: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