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算力簡介 » 去中心化真的那麼有用嗎

去中心化真的那麼有用嗎

發布時間: 2021-08-03 01:04:58

A. 區塊鏈的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去中心化真的重要嗎

區塊鏈是以哈希函數計算為基礎,以分布式網路為骨架,實現數據的加密、傳輸、存儲的網路系統。其核心是無中心,表現形式是網路端點以分布式布置,目的是實現數據的價值共享。其主要意義在於互聯網由過去的信息互聯轉變到價值互聯,或叫:價值互聯網。

去中心化是上個世紀70年代發明互聯網時初始的目的,但由於現實社會的金字塔結構和地區、部門之間的條塊分割,去中心化並未真正實現。去中心化重要性提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1、保障了數據的安全。因為區塊鏈數據是分布式布置,存儲在各個端點,某一個或一些端點數據丟失或損壞都可以從其它端點回復。克服了目前數據主要集中存儲在中心平台伺服器集中保管一旦損壞、丟失無法恢復的弱點。另外,區塊鏈技術將每一次產生的數據加蓋時間圖章(不能進入同一河流),防止數據被竊取。還有保障數據安全的非對稱加密(兩把鑰匙:公鑰、私鑰)等。
2、提高了經濟活動的效率。由於不同系統部門之間分割,系統內部門與系統外部門數據不能共享和平行,經濟活動的效率很低。如:進出口貿易,除了交易的雙方,還涉及到商檢、海關、銀行、運輸、保險、代理等部門,將這些部門之間的數據形成一個區塊,實現數據共享,可以極大提高交易的效率,節省交易成本。
3、打破了國家發行貨幣的唯一性。各國的貨幣由國家央行發行,區塊鏈技術(比特幣、其它數字貨幣)打破了這一中心化發行的慣例,今後貨幣將不在由中央銀行發行,而是由區塊鏈內自組織產生(價值符號),最終實現世界貨幣的統一。
區塊鏈還有其它意義和重要性因與去中心化關系不大,在此就不一一敘述。

B. 微信真的能去中心化嗎

微信官方對於去中心化也做了長期不懈的努力,限制通訊錄好友數量、封殺引導加好友的微信賬號、封殺第三方微信平台、限制html5頁面的形式……但我們還是看到一個中心倒下一個中心又堅強的站了起來。微信在去中心化道路所做基本屬於徒勞,一個個微商還是在朋友圈的小中心裏面膜做賣的火熱。

C. 去中心化只是一種營銷嗎

為什麼說去中心化是區塊鏈最根本的特徵?
從區塊鏈誕生以來,去中心化一直被業界作為區塊鏈的核心屬性之一。但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國內一些業界大佬紛紛開始否認這一點,
甚至有人聲稱去中心化這個詞是區塊鏈行業翻譯產生的重大誤導,呼籲翻譯成「點對點」,任何區塊鏈應用的規則制定者就是根本的中心。這是一種極其錯誤的傾向,可能會誤導很多區塊鏈創業者,使其在探索區塊鏈應用落地的過程中走彎路。
什麼是「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翻譯自英語單詞Decentralization,是由前綴de-、詞干central、後綴-ization組成。其中,詞干central意為「中心」,後綴-ization意為「……化」,而前綴de-則有離開、除去、取消、相反等含義。因此,將其翻譯為去中心化是非常准確的。
那麼,去中心化具體而言是什麼含義呢?
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於2017年2月發表的《The meaning of decentralization》一文中,詳細闡述了去中心化的含義。他認為應該從三個角度來區分計算機軟體的中心化和去中心化:架構、治理和邏輯。

D. 去中心化區塊鏈可靠嗎

最近去中心化區塊鏈很火,但是目前這一塊的還不成熟,感覺現階段不靠譜。

E. 所有人都在說「去中心化」,但你真的懂嗎

在科技領域的文本詞庫里,「去中心化」是個高頻詞彙,大佬喜歡說,媒體喜歡用,似乎多少有些老生常談,也難窺其深層奧義。前段時間,去參加一場發布會,突然看到羅輯思維CEO脫不花PPT上的一句話,覺得這也許是在互聯網這個維度下對「去中心化」的最佳詮釋,那就是:「每一個人的宮廷正在拔地而起。

事實上,「宮廷」這個詞無疑抓到了某種本質,今天來談談「去中心化」,以及在更為宏觀的維度上,它究竟是個啥。

直觀上看,互聯網誕生至今就是一個不斷將權力沉澱至個人的過程,一切只為「我」服務,移動時代更是如此,將每一個人擱置在世界中心,其最佳視覺案例無疑是手機地圖,就像作家尼克·比爾頓在《翻轉世界》中所言,「你朝街上任何一個方向前進,無論哪個方向,整個畫面都會隨你位置移動,這是個重大轉變,在紙張世界,地圖和位置是以地方或地標為根據,而不是你的所在地。從現在開始,你就是起點,數字世界跟著你走,而不是你跟在它後面。」

這種反轉豈止於此,如你所知,資本與技術的福祉正在惠及每一個人,用脫不花的話說:「當人成為世界中心,每一個人都變成了一位『君王』。我們這代創業者就是要為君王打造一座宏偉的宮廷。」當一個生活在大城市的普通人可以隨時調遣上百名司機,廚師,甚至說書人,委實用極低成本搭建了私人的馬廄,御膳房和翰林院——甚至有時連窘境都與君王頗為相似,譬如在資訊獲取上,當大數據編纂的私人閱讀代替了傳統編輯認為「合適的內容」,每個人都會多少掉入桑斯坦在《信息烏托邦》中所言的信息繭房之中,從而少了幾分「逆耳」之言。

嗯,不難理解的是「所有行業都是服務業」,真正令人驚喜的是,資源配置和聚合方式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從權威,國家意志,乃至資本等確定性方式上轉向每個具體的人。忘了誰說過,19世紀屬於帝國,20世紀屬於大公司,那麼21世紀無疑屬於個人——就像手機地圖上那個隨你而動的小藍點,你不必再以某個特定地標為中心,無論是被服務的諸位「君王」,還是氣宇軒揚的創業者,只需站在原地,喊一聲「我要」,若有人響應,那麼必將迎來資源的圍攏。

事實上,資源的反轉是人與人之間充分合作的一個必然結果。常識是,現代社會經濟繁榮和人類不斷推動協作細化息息相關,細化的結果自然是編織出一張日趨互為依存的網路,而這張網路也註定在演化過程中不斷放大單點價值,從而誕生脫不花所言的「君王」。

於是「去中心化」的意涵也就浮現開來:由於「中心」的分散化(最近一個好例子就是比特幣的回歸),任何領域都可以自下而上編織起一張巨網,其最終目的是——由近及遠地還原全貌。

就像比特幣將對權力的信任轉化成數學問題;在我看來,從任意節點的視角出發,以它為中心,由近及遠地拼接和還原成一個網狀世界,這是個迷人的結構,因為它發生在任何領域。看過TED上一個演講,大意是,很長一段時間,人類習慣以自上而下的樹狀結構描述不同認知系統:物種圖譜,知識體系,法律體系,組織結構等,作為一種強調對稱的視覺象徵,也許是自然地位所致,樹狀圖非常直觀地顯露出人類對秩序和可歸納性的迷戀。當然,這是一種「一切盡在掌握」的幻覺,不同中心還原成一張網狀結構也許更接近真相。

TED上這位講者就舉了幾個不同領域的例子:譬如,物種之間的密集細菌網路將看似無關的物種連接起來,交織成一張生物網路;現代神經學認為,大腦內部沒有那麼嚴格的分區,不過是一張互相關聯的神經網路;互聯網時代企業轉型也正在向恐怖組織學習,權力分散,個體獨立,編織成一張價值之網。

我個人認為,最好的例子是宇宙。

盡管宇宙有太多未解之謎,但通常認為,宇宙沒有空間上的中心概念(五道口除外),星球之間通過引力等作用互相連接成一張網路,任何一點都可宣告自己是宇宙中心(從這個角度,所謂「地心說」和「日心說」更多是數學問題),就像《大爆炸:宇宙通史》中所言:「大爆炸發生在每一個地方,這里沒有『爆心』……每一個星系群看起來都在遠離我們而去。如果有一個觀測者在這些遙遠的星星上回望我們,他也會看到同樣景象,也可能同樣地以為自己位於擴張的中心。」

嗯,無論微觀尺度上每一個「正在拔地而起的宮廷」,還是宏觀尺度上每一個星球,所謂「去中心化」也許只是一種可被嵌套的模型,也許真有可能是萬物規律,誰知道呢,但可以確定的是,只有將認知升級到這一層,才能對「去中心化」有更好的理解。

李北辰/文(知名科技自媒體,致力於為您提供文字優雅的原創科技文章;微信公號:李北辰)

F. 去中心化的優缺點是什麼

優點:

1、系統安全性高:在去中心化的區塊鏈網路中,無中心節點可攻擊。

2、交易安全性高:去中心化的交易方法便捷而簡單,無第三方介入,不需要擔心信息的泄露。

3、節約性好:由於去中心化處理方式較傳統處理方式更為簡單與便捷,因此在大數據量交易同時進行時,去中心化的方式會節約資源。

4、自主高效性: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技術,無需第三方介入,點對點直接交互,使得高效率、無中心化代理、大規模的信息交互方式成為現實。

缺點:

如果「去中心化」廣泛使用,權威中心將逐漸被淡化,節點之間傳遞的信息的可信性與准確性將面臨問題。例如,在一個「去中心化」的系統中,有部分節點壞掉,他們可能向外傳播錯誤甚至不傳播信息,如此一來無法驗證信息傳輸的准確性。准確性下降,自然無法獲得可信性。



去中心化計算

相比之下,集中式計算則是將大部分計算功能從本地或者遠程進行集中計算。去中心化計算是一種現代化的計算模式。 與之相反的集中計算,則普遍存在於早期的計算環境當中。 一個去中心化的計算機系與傳統的集中式網路相比有很多優點。

台式計算機發展迅猛,潛在的性能遠遠超過要求的大多數業務應用程序的性能要求。結果,大多數桌面計算機存在著剩餘的閑置計算能力. 一個去中心化的計算系統,可以發揮這些潛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 然而,它是否增加了整體網路的有效性依然值得商榷。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去中心化

G. 到底要不要去中心化,聽聽他們怎麼說

這個不是我們考慮的事情
這樣的事情的話,那都是大事
只有國家級別的領導人才需要考慮的

H. 你認為什麼才是真正的去中心化

可以以周邊人的意志為轉移,不要以中心意見為要求。不斷做出改變,實現更長遠的目標。

I. 點對點通訊是去中心化的嗎有什麼優勢

點對點通訊組網方式有很多種,一般在通信行業我們更加強調是媒體流的點對點通訊。控制還是集中化的。如sip協議和rtp的關系。

如果說區塊鏈技術,它是去中心話的,也就說沒有一個中心伺服器來負責統一管理。
點對點加密主要是秘鑰實現點對點的交換。這個技術做到絕對的安全還是很難的。未來點對點加密會為我們營造更加私密的通訊模式。
最後,安全是相對的,有代價的。越安全越復雜。

熱點內容
BTD領取體驗礦池圖片 發布:2025-09-10 14:44:50 瀏覽:918
先生之夜元宇宙是什麼 發布:2025-09-10 14:38:55 瀏覽:694
螞蟻礦機b3怎麼使用 發布:2025-09-10 14:34:01 瀏覽:47
能投資以太坊嗎ETh 發布:2025-09-10 14:13:14 瀏覽:985
區塊礦機系統 發布:2025-09-10 14:02:13 瀏覽:356
元宇宙物聯網技術 發布:2025-09-10 13:53:42 瀏覽:766
元宇宙沙盒下載 發布:2025-09-10 13:41:35 瀏覽:169
有幾個元宇宙 發布:2025-09-10 13:31:26 瀏覽:672
怎麼舉報btc收款碼 發布:2025-09-10 13:30:23 瀏覽:661
美國的數字貨幣交易 發布:2025-09-10 13:04:21 瀏覽: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