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重力算集中力
① <最大彎矩>與<集中力>的關系
重力Q是均布載荷,在這里你不能簡化為集中載荷,會出問題滴!
② 圖紙上怎麼看出梁的集中力
圖紙上樑的集中力:
舉例說明如:集中標注KL11(1)200×700Φ8@100/200(2) 2Φ20;2Φ25 N4Φ12(+0.250)
解讀:框架梁,編號是11;一跨;梁的斷面尺寸是寬200,高700;箍筋Φ8,間距200,加密區是間距100,雙肢箍;上部受力筋是2根通長筋Φ20,下部鋼筋是2根通長筋Φ25的;梁側4根抗扭鋼筋Φ12(每側2根);梁的頂標高高於樓面0.25米。
③ 一簡支梁,樑上有均布荷載和集中力,集中力不在中心點,算梁的鋼筋時怎麼求彎矩和剪力
彎矩----------
設所選截面距A點為x,列彎矩方程
x<a : M=(qL/2+Pb/L)x-qxx/2
x>a : M=(qL/2+Pb/L)x-qxx/2-P(x-a)
然後求導,找到彎矩的極值點對應的x,求解選個大的M,
剪力----------
若a>b, Q=qL/2+Pb/L
若a<b, Q=qL/2+Pa/L
完了啊, 就這樣
④ 框架結構柱子上的集中力怎麼算的。
樓板傳遞的荷載傳到樑上。
梁的荷載傳遞到柱子上。
板的荷載根據單向板或者雙向板,把恆載活載組合後根據系數分配給梁。
⑤ 框架梁傳遞給柱的集中力怎麼算
採用手算時有局限性,無法對框架結構進行空間協同計算,所以對較為簡單、規則的框架結構往往只對起控製作用的橫向框架(主受力方向)進行平面框架計算,對平面外(也就是你說的另一方面的框架)也就不再計算,也就是假定為在平面外框架樑柱節點力矩平衡,只傳遞豎向力,該豎向力採用單跨兩端為固端梁,求出梁支座反力後疊加到橫向框架節點上。由此可見,從框架結構空間體系角度上看,手算的誤差是極大的。不好意思,因為你的兩個問題分開來說不太好解釋得清楚,我按我的思路揉在一起說了,條理不是很清晰,也不知這樣解釋能不能說清楚了。
⑥ 計算主梁自重簡化為集中力的時候為什麼要乘以次梁間距
兩端直接搭在柱或剪力牆上的是主梁,有一端或者兩端搭在其他樑上的就是次梁。在框架梁結構里,主梁是擱置在框架柱子上,次梁是擱置在主樑上。
計算要點和構造特點:
主梁除承受自重外,主要承受由次梁傳來的集中荷載。為簡化計算,主梁自重可折算成集中荷載計算。
2.與次梁相同,主梁跨中截面按T型截面計算,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計算。
3.主梁支座處,次梁與主梁支座負鋼筋相互交叉,使主梁負筋位置下移,計算主梁負筋時,單排筋h0=h-(50~60)mm,雙排筋h0=h-(70~80)mm。
4.主梁是重要構件,通常按彈性理論計算,不考慮塑性內力重分布。
5.主梁的受力鋼筋的彎起和切斷原則上應按彎矩包絡圖確定。
6.在次梁與主梁相交處,次梁頂部在負彎矩作用下發生裂縫,集中荷載只能通過次梁的受壓區傳至主梁的腹部。這種效應約在集中荷載作用點兩側各0.5~0.6倍梁高范圍內,可引起主拉破壞斜裂縫。為防止這種破壞,在主梁兩側設置附加橫向鋼筋,位於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圍內的集中荷載應全部由附加橫向鋼筋(吊筋、箍筋)承擔。附加橫向鋼筋應布置在長度為S=2h1+3b的范圍內。
⑦ 梁的集中荷載處彎矩計算公式!
首先求支座反力 ΣMA=0。83.3×2.085+83.3×3.505+82.32×5.925+105.35×7.8+105.35×9.15+58.8×10.55-RB×15.6=0。
解出RB=215.33KN(B支座)。又:ΣY=438.42,解出 RA=223.09(A支座)。
反之構件上部受拉為負,下部受拉為正。在土木工程中,彎矩圖習慣繪於桿件受拉一側,在圖上可不註明正負號)。比如說一個懸臂梁,當梁端力為2kN,梁長為3m,剛固端彎矩為-6kN·m,而梁的跨中彎矩為-3kN·m。
(7)梁重力算集中力擴展閱讀:
彎矩圖是一種圖線,用來表示梁的各橫截面上彎矩沿軸線的變化情況。總結規律如下:
(1)在梁的某一段內,若無分布載荷作用,即q(x)=0,由d²M(x)/dx²=q(x)=0可知,M(x)是x的一次函數,彎矩圖是斜直線。
(2)在梁的某一段內,若作用分布載荷作用,即q(x)=常數,則d²M(x)/dx²=q(x)=常數,可以得到M(x)是x的二次函數。彎矩圖是拋物線。
(3)在梁的某一截面內,若Fs(x)=dM(x)/dx=0,則在這一截面上彎矩有一極值(極大或極小)。即彎矩的極值發生在剪力為零的截面上。
⑧ 框架梁自重是集中荷載嗎
連續作用在構件表面的較大面積上,不能看成集中荷載,且任意兩個荷載的大小方向均相同的荷載稱為均布荷載
集中荷載是對應於均布荷載的一個概念,其作用面積相對於被作用的面來說很小,可以簡化成一個點的荷載就是集中荷載了。
在PKPM中,梁、牆間都可能有均布荷載,舉例說,框架結構,樓層梁之間,要砌隔牆,隔牆的位置,從柱間、梁間封閉成的一個面上都有,這樣就簡化成了均勻布置在樑上的均布荷載。
而集中荷載要看具體情況,比如說某個樑上起小柱,而在模型中不打算建這個小柱或者標高不在樓層上,那就把柱子上的力轉化為集中力,
載入位置看作用位置,載入在哪就加在哪~
所以,要看是載入位置,就知道了
⑨ 怎樣將梁的均布荷載轉化成集中荷載
一、將梁的均布荷載轉化成集中荷載:
1、M=(q*x^2)/2,x是均布載荷的長度。其來歷是:q*x是作用在結構上的合力F,單位為N,合力的作用點位於載荷作用的中點,故F的力臂為x/2米,從而彎矩M=(q*x^2)/2。
2、將均布荷載長度L和均布荷載強度q相乘,可以得到集中荷載強度P,把這個集中荷載放在原來均布荷載的中點(L/2)即可得到;
(9)梁重力算集中力擴展閱讀:
均布載荷,一般用 q 表示,簡單的說,它就是均勻分布在結構上的力(載荷),均布載荷作用下各點受到的載荷都相等。其單位一般是牛每平方米。有時候也將壓強當作均布載荷。
比如說固支梁受到的重力就是均布載荷,或者物體受到的壓強在壓強作用面上也是均布載荷。
通過對試驗資料的統計分析 ,選取合理的計算參數和計算模式 ,提出了形式簡捷且具有明確物理概念的集中荷載鋼筋混凝土梁受剪承載力計算公式 ,由於該公式的計算精度很好 ,可用於評估集中荷載鋼筋混凝土梁的實際受剪承載力。
提出的集中荷載鋼筋混凝土梁受剪承載力設計公式 ,合理地反映了混凝土強度、剪跨比和箍筋的影響規律 ,可供工程設計應用。
⑩ 請問鋼結構中的橫梁受集中載荷和均布載荷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具體怎麼選材料我不怎麼清楚,我倒是知道確實是集中載荷在梁的最中央時所計算的是最大受力,還應該加上安全系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