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算力簡介 » 智能家居去中心化

智能家居去中心化

發布時間: 2021-04-15 12:26:16

⑴ 各方混戰智能家居 中心化還是去中心化,是個難題

智能網關扮演著家庭連接和控制的中心角色。實際上,這也是背靠寬頻運營商的智能家居產品的共同特點。
正是由於這樣的重要性,在家庭市場中,家庭網關一度成為電信運營商、互聯網企業以及一些核心家電廠商展開市場角逐的重點,除了其作為開啟家庭市場的重要入口,更是因為面向即將到來的物聯網產業浪潮,網關設備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近年來,在國外智能家居又開始流行起「解放雙手」的理念,無論是亞馬遜的echo還是谷歌Google Home全部採用了語音控制。「互聯網女皇」瑪麗·米克也在年度互聯網趨勢報告中表示,「語音才是最有效的計算輸入方式。智能家居的控制方向在未來一定會是語音為主,手機為輔」。

⑵ 物聯網的未來發展趨勢是不是會去中心化

物聯網時代到來,聯網設備數量將迎來數倍增長。移動互聯網時代,聯網設備主要是以手機為主,聯網設備數量級在 40 億左右。 高通預計到2020
年聯網設備數量有望達到 250 億以上。此外,據阿里雲也預計 2020年物聯網連接設備將達到 200
億以上。綜合來看,隨著物聯網發展加速,聯網設備數量將較現有的移動互聯網實現數倍以上增長。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物聯網行業細分市場需求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25年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到2000億美元;物聯網物件的數量將高達數十億,使得整個價值鏈受惠;物聯網在各行業的應用不斷深化,催生新技術,有助於改造升級傳統產業。
目前,物聯網應用場景中已經形成較大顆粒(年需求量在1000萬以上)市場的主要有智能表計、移動支付、智能車載、智能電網等領域。這些領域的增長引領了行業的主要增長。
物聯網擴展了移動通信的服務范圍,從人與人通信延伸到物與物、人與物智能互聯,使移動通信技術滲透至更加廣闊的行業和領域。面向2020年及未來,移動醫療、車聯網、智能家居、工業控制、環境監測等將會推動物聯網應用爆發式增長,數以千億的設備將接入網路,實現真正的萬物互聯;,並締造出規模空前的新興產業,為移動通信帶來無限生機。同時,海量的設備連接和多樣化的物聯網業務也會給移動通信帶來新的技術挑戰。

⑶ 物聯網智能家居論壇會有哪些啟示

問題由德諾邁斯智能家居為您專業解答

智能家居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智能家居是最近幾年物聯網行業運用最成熟的產業,也是此次論壇現場大家都很關注的話題。正如江蘇省科學技術廳曹蘇民廳長所介紹的一樣,國家「十二五」規劃將物聯網行業作為發展的重點,國家將出台一系列的鼓勵政策推動物聯網行業的發展。而智能家居行業作為物聯網行業發展的重點,也會在接下來的時間得到重點發展和普及。
在論壇現場,南京物聯感測技術有限公司總裁朱俊崗先生分享了智能家居雲端化、家庭中心化和泛連接化的相關問題,並分析了智能家居未來的發展趨勢。Atmel 副總裁 Reza Kazerounian博士則分享了與智能家居相關的穿戴、車聯網、醫療保健方面的認識等。
在圓桌論壇上,也有嘉賓提問:智能家居這個行業再經過多少年的發展,智能家居的滲透率可以達到爆發式增長的節點?阿里雲方面給出的答案是:阿里雲已經著手在做數據共享平台,當數據共享平台打通以後,智能家居行業會在一到兩年有一個爆發式的增長。而軟通動力方面認為,一旦智能家居剛需生產出來,物聯網智能家居則會在未來兩年普遍被大眾接受。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此次論壇關注的物聯網智能家居行業未來的前景廣闊,是未來的發展趨勢,要不了多久終會走進尋常百姓家。
物聯網標准終將融合
此次論壇大家還有一個關注的話題就是,物聯網行業標準定製的問題。關於物聯網標準定製的問題,現場的嘉賓都有共識,出台物聯網行業標准無疑能夠推動行業的進步,促進行業的發展。
正如國際ZigBee聯盟總裁Tobin Richardson先生所介紹的一樣:「為什麼要採用全球的標准,採用ZigBee的標准,毫無疑問我們的基礎是很扎實,可以給消費者帶來好處,進行全球的布局,而且有真正互操作性,而且更快的進入市場的時間,以及更小的成本,這都是我們帶來的一些好處。」
在圓桌論壇上,大家也就「物聯網技術標準的爭鳴」展開了探討,圓桌論壇上指出,物聯網行業標准不是行業巨頭和高層制定出來的,而是市場競爭的選擇,需要物聯網行業的各大企業共同參與進來,加入到市場的競爭中,一起壯大這個行業,構建良好的物聯網生態系統。而且在競爭的過程中,合作也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各大企業就不同技術、不同標准之間展開溝通與交流,物聯網的標准才能夠成功。在競爭與合作的市場環境中,各大企業都參與進來,物聯網的標准將會形成全球化的趨勢,形成融合的趨勢。
雲平台的建立是物聯網發展的重要方式
物聯網行業特別是智能家居行業,需要雲平台的支撐,雲平台是建立物聯網發展的重要方式。在論壇現場,南京物聯感測技術有限公司總裁朱俊崗先生提到了,智能家居未來的發展是雲端化,即智能將和大數據、雲端結合在一起,通過數據的分析與處理實現居家智能化。
華為、阿里雲也談到了雲的重要性以及在物聯網行業的運用。華為核心網產品線首席架構師朱浩鵬生介紹,華為在消費者場景下做的新的嘗試,包括智慧家庭,這一切背後都會用統一平台,對這個統一平台進行架構和規劃,而這個平台就是雲端。
包括華為目前所聚焦的智能家居、車聯網、遠程醫療行業,都需要一個平台把數據等非常碎片化的東西整合起來,通過一個平台,通過一個SDK整合起來,做到物聯網快速應用。而阿里雲則通過一些具體案例,介紹了雲上面的物聯網是什麼樣子,以及阿里在物聯網行業的實踐和阿里在物聯網行業扮演的角色。阿里通過雲平台,將物聯網行業的相關數據運用起來,通過雲平台,承擔硬體的埠、雲端和雲端的介面,雲在物聯網行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物聯網行業發展將會越來越旺盛
通過此次論壇也可以看出,物聯網行業正在不斷壯大,將來的發展也會越來越旺盛。物聯網行業不僅是國家「十二五」規劃的重點,而且各行各業也參與進來,推動行業的發展。
參加此次論壇的不僅有通信行業巨頭華為、互聯網行業巨頭阿里,還有中興、魅族、騰訊、長虹、TCL、美的、海爾、國美、蘇寧、綠地集團、施耐德、霍尼韋爾、Landis+Gyr、LEGRAND、三星、LG、Atmel、Marvell、義大利電信等海內外世界知名企業。在這些企業中,有很多企業的業務原本是和物聯網行業沒有關系的,但也來到了論壇現場,了解物聯網行業的相關資訊。而且,與會的很多企業,已經將業務轉向了物聯網行業,足以可見物聯網的魅力。各大企業通過競爭與合作,讓物聯網這個圈子越來越大,產品越來越豐富,讓千家萬戶享受到物聯網帶來的便利。

⑷ 智能家居哪個品牌好

Control4成立於2003年3月,總部位於美國猶他州鹽湖城,是一家專業從事智能家居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的知名企業。Control4 一改傳統智能控制產品乏味單調的功能,將功能的演進依託與一套不斷升級完善並發展的軟體系統(類似於蘋果的iOS),從而在家居智能化領域獲得了類似於蘋果 iPhone和iPad 一般的成功。通過對Zigbee 工業自動化無線傳輸和自組網技術的成功家庭化應用,使得智能化控制系統終於可以如此簡單的安裝和擴展,並隨著與影音娛樂系統的深度整合,使得家庭智能化越來越輕松和有趣。

霍尼韋爾國際是一家營業額達300多億美元的多元化高科技和製造企業,在全球,其業務涉及:航空產品和服務,樓宇、家庭和工業控制技術,汽車產品,渦輪增壓器,以及特殊材料。霍尼韋爾感測與控制部提供超過5萬種的產品,包括快動、限位、輕觸和壓力開關,以及位置、速度、壓力、溫濕度、電流和氣流感測器,是感測與開關產品涵蓋范圍最廣的廠商之一。

快思聰為世界領先的控制和自動化系統的製造商,擁有超過40年經驗,不斷創新科技及重新塑造人類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快思聰產品透過智能集成設計提供全面的技術解決方案。快思聰把樓宇及家居的所有系統及設備整合在同一個平台,使它們能互相配合運作。無論何時何地,快思聰都能透過單一平台監察、管理及控制所有科技設備。

中國海爾創立於1984年,經過30年創業創新,從一家資不抵債、瀕臨倒閉的集體小廠發展成為全球家電第一品牌。海爾秉承銳意進取的海爾文化,不拘泥於現有的家電行業的產品與服務形式,在工作中不斷求新求變,積極拓展業務新領域,開辟現代生活解決方案的新思路、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引領現代生活方式的新潮流,以創新獨到的方式全面優化生活和環境質量。

施耐德電氣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強企業之一, 1836年由施耐德兄弟建立。如今,它的總部位於法國呂埃,施耐德電氣公司是全球能效管理領域的領導者,為100多個國家的能源及基礎設施、工業、數據中心及網路、樓宇和住宅市場提供整體解決方案,住宅應用領域也擁有強大的市場能力。

這幾款智能家居的品牌都是非常值得信賴的好品牌,在以後如果需要購買使用 智能家居的話,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購合適品牌的 智能家居使用,這樣才能給我們大家帶來最好的使用效果,幫助我們有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

⑸ 未來的家電會往什麼方向發展

原標題:2019年中國家電行業市場分析:AIoT技術將是競爭破局點,5G技術帶來顛覆式變革機遇

5G與AI已成家電業兩大熱詞

5G商用的加速落地和AIoT的不斷融合,使得新的技術變革、產業應用場景、商業機會,紛紛從試驗階段開始走向應用戰場,引領家電業走向更多的「無人區和深水區」。

1、家電企業聚焦人工智慧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不斷推進,彩電業在智能化和物聯網的道路上正加速狂奔。近日,老牌彩電企業康佳推出了人工智慧新品K1電視,用全時語音革新了傳統電視的交互體驗。作為康佳旗下最新的產品系列,K1電視最吸引市場關注的就是它獨特的語音和人臉識別技術。據了解,K1電視搭載了AI全程語音、AI畫質、AI音質、AI音箱、AI智能家居、AI情感交互六大技術,其擁有的智能識別功能已能實現模糊匹配,不需要指向性指令,從而徹底甩掉了遙控器。

同時,康佳K1電視支持電視控制、網路信息、影視搜索、O2O服務、智能家居等多項功能,涵蓋衣食住行和娛樂各個方面,實現全場景覆蓋和全生態語音操控。此外,藉助攝像頭,以人臉識別、手勢識別、聲紋識別等多種識別技術為基礎,康佳智能交互系統還大大提升了大屏展示的優勢,讓電視更智能,讓溝通更順暢。

康佳電子科技公司總裁常東表示,AI將成為康佳重回彩電第一陣營的重要契機。按照規劃,康佳2019年將圍繞語音和智能互聯,打造一個以電視為核心的家庭AIoT(人工智慧與物聯網融合)控制和顯示中心。為了契合品牌年輕化的轉型,康佳甚至邀請了流量明星鹿晗擔任品牌代言人。

近年來,智能化已成為彩電業主推的方向之一,在這條新賽道上,眾多廠商已陸續就位。與康佳一樣,長虹也希望能通過AIoT戰略助其品牌實現復興。在今年的CES(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以及AWE(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兩大行業展會上,長虹均以電視為智能中心,展示了AIoT的生態應用;TCL也在今年的春季發布會上宣布全面進入AIoT賽道。

借AI浪潮煥發生命力的不止彩電業。前不久,海爾洗衣機發布了基於衣聯網的「纖合」洗衣機、「頤人」免清洗洗衣機、卡薩帝融合纖洗護理機、Leader2洗衣機等新品,集中展示了海爾洗衣機在不同洗護場景下的差異化智慧解決方案。

在海爾看來,新時代生活場景多變,用戶的需求也在變。為了讓消費者的洗護體驗更智慧更便捷,海爾洗衣機推出了衣聯網生態平台,構建了陽台、衛生間、玄關、廚房、兒童房、衣帽間等6大智慧洗護場景。

據工作人員介紹,通過衣聯網生態平台,海爾不僅實現了智能化單品的互聯互通,還打破了產業邊界,讓用戶獲得了貫穿洗、護、存、搭、購全流程的智慧洗護體驗。

2、AI成產業競爭破局點

在積極加持人工智慧的同時,家電業卻是在焦慮中度過的。奧維雲網(AVC)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家電市場全品類零售額3968億元,同比下跌3.2%,成為自2012年以來的新低點。從7月前兩周情況來看,大盤失速正在加快,預計下半年的市場情況不容樂觀,家電行業整體步入「寒冬」。

2019年上半年中國家電市場分品類規模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以彩電為例,近年來,國內彩電市場趨近飽和,加上娛樂方式的多元化,手機等智能終端分流了原先電視的大部分用戶,盡管各企業仍在暗中較勁大打「價格戰」,但已很難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望。

面對整體萎縮的市場,彩電企業絞盡腦汁想讓電視機重新成為「家庭娛樂中心」,其中智能化被彩電行業視為「救命稻草」。但一開始,彩電的智能化幾乎沒有應用場景,既不能與其它設備互聯互通,也無法實現人機交互。隨著AI技術的推進,智能電視在「認知」層面出現了進化,開始參與到家庭生活的全部場景中。

常東表示,現在的電視解析度越來越高、屏幕越來越大,HDR越來越精細,但這些進步都只是「錦上添花」,只有AI和以AI為基礎的IoT(物聯網)技術,才能讓電視變得更加聰明、更人性化,並以此為基礎構建家庭核心中樞,形成前所未有的新應用生態。

和彩電業一樣,洗衣機市場的增速也出現了停滯局面。根據奧維雲網發布的推總數據,今年前4個月,中國洗衣機市場零售額達215億元,同比下跌2.0%。不過,頭部品牌海爾線上和線下渠道的銷售額均獲增長,其中海爾洗衣機今年前5個月線下渠道的市場佔有率高達34.26%,而線上渠道的市場佔有率也達到了32.09%。

業界表示,海爾洗衣機之所以逆市增長,主要得益於其強大的產品創新能力以及對AIoT等前沿科技領域的積極布局。

知名行業專家、帕勒咨詢公司資深董事羅清啟認為,目前大部分洗衣機企業的焦點都停留在「洗」上,圍繞「洗」進行各式各樣的產品升級,而海爾卻通過鏈接服裝、家紡、洗滌等多個產業形成衣聯生態,洗衣機由洗滌設備變成了衣物管理平台,為用戶提供圍繞「衣」的全生命周期的智慧解決方案。

在他看來,AIoT技術將是產業跳出同質化競爭的決定性因素和破局點。對洗衣機行業來說,未來的趨勢不是賣出了多少件產品,而是通過洗衣設備管理了多少件衣物,全生態的核心也會轉移到「衣物的流動」這一場景上來。

3、5G加速產業變局

如今,人工智慧儼然成為家電企業的「兵家必爭之地」,而5G商用的加速落地,更是讓這一新賽道充滿了想像空間。

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預示著我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

通俗地說,5G就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與2G到4G呈現出的跨越發展不同,5G並不是一種獨立的、全新的無線接入技術,而是對現有的無線接入技術的演進,以及一些新增的補充性無線接入技術集成後解決方案的總稱。

對普通用戶而言,5G網路帶來的最直觀的沖擊是網速的巨大提升。當前,4G網路的峰值傳輸速率可達到每秒100M,5G的峰值傳輸速率理論值則將達到每秒10G。

從技術角度看,除了高網速,5G還擁有大帶寬、低時延、高可靠、廣聯接等特點,這些優勢都為物聯網時代的萬物互聯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基礎條件。

業界普遍認為,5G網路下無處不在的高速連接,使得智能終端設備的「去中心化」趨勢非常明顯,未來與用戶高頻交互的,是不同場景中現實存在甚至是虛擬存在的各種屏幕,而非再去用手指低效地觸屏單一設備和簡單遙控。與此同時,不斷優化革新的AI技術,可以助力企業實現智能家電產品的語音交互、端與端間的相互協作等更高水平體驗的升級,進而重構用戶需求。

眼下,受制於時延、網速、連接數量等因素,智能家電產品多通過手機進行操控,尚不能完全實現語音控制,仍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未來,在5G網路下,這些制約都將不復存在,而5G
與AIoT的聚合,則給整個家電業帶來了顛覆式的變革機遇。

青島海爾洗衣機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洋表示,5G不只是一場技術革命,更是一場觀念革命,藉助5G和AI技術,家電行業將迎來新一輪進化。雖然5G全面普及還需要時間,但人們會認為所有家電聯入網路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而越來越高的聯網率和智能家電由此生成的海量數據,又會促使家電變得越來越智能、越來越好用,最終的結果就是家電智能化的水到渠成。

羅清啟則認為,在5G帶來的物聯網時代,產消關系會發生顛覆性變化,必須把用戶的需求信息持續大規模地向生產端廣播。更重要的是,5G屬於基礎設施建設,它最令人期待的地方,就是帶來了無數令人意想不到的創新應用,引領產業走向更多的「無人區和深水區」。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智能家電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⑹ 智能家電如何走向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的目的,是實現家電、家居聯動控制系統的高度自動化,即不需要用戶打開手機指指點點,就可以自動偵測用戶預先設定的場景程序進行電器操作。在去中心化、去手機化的如今,智能家居迫切希望擁有一個更加智能、更加人性化的服務中樞來滿足此類要求。對此,人工智慧機器人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近年來,不斷上升的勞動力成本迫使企業「機器換人」,產業結構正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人才密集型、資金密集型轉變,為機器人產業帶來了巨大商機。隨著計算機、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不斷成熟,機器人更多地被應用到家庭生活領域。據了解,到2017年,服務機器人領域市場規模將達500億美元,成為當今最具有潛力的增長市場。
經歷了從實驗室、商業化、產品化到平台化的變遷過程,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與互聯網的崛起讓機器人有了新的「交互模式」。同時,服務機器人在智能家居領域的商用價值也逐步顯現,成為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等產業協同發展的重要終端入口。

⑺ 有一種機器人,可以和他聊天,他可以管理家庭的無線傢具,分普通版和智慧版買。白顏色。這種機器人叫什麼

昨天在 36 氪上看到了一篇《深圳札記:為什麼我們認為小米做智能家居的思路是錯的》,內容非常有趣,文中關於小米模式是否能夠在智能家居市場成功的討論,讓我發現原有自己非常想討論這個話題:智能家居的未來是什麼呢?
當開始想一些未來發展話題時,就會想起 2007年D5 峰會上喬布斯與蓋茨關於 5年 後智能設備發展的對話。當時莫博士詢問兩人五年後他們會使用怎樣的便攜設備,喬布斯說是 iPhone,蓋茨說是平板設備。站在 2014年 看,似乎是喬布斯贏了,不過蓋茨未來也有機會獲勝。
2007年,那時喬布斯剛剛發布 iPhone,微軟第一次公布了 Surface 這個名稱,雖然那時只是針對企業用的桌面電腦解決方案(有點像如今在微軟各個公司擺著的 PixelSense),不過那時的蓋茨就在佈道他關於智能設備的遠見。他所說的平板設備不僅僅是如今擺在人們眼前的 Surface RT 或者 Pro。而是一系列的應用場景的集合。
蓋茨原話如是:「我認為未來你不僅擁有一個設備,我認為你走到哪都會有個全屏設備(Full Screen),她會有語音功能,某種意義的鍵盤……她可以放進口袋,但你回家,她會是一個至少 60 寸的大屏幕,你可以看電影玩游戲,這些都會跟互聯網相連,而你在卧室或辦公室會有類似的設備出現……我的觀點是每一個水平或垂直表面,都會有一個投影儀,你能把信息放上去。你的桌子會成為一個操作界面……」

看到了嗎?這就是蓋茨眼裡的未來智能生活,也許在 2012年 微軟沒有實現這些,但是致力於做物聯網樞紐的 Windows10 似乎正在努力做到這些事: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屏幕,都會成為你的操作界面,比如一款可穿戴設備,或者是物聯網下的智能桌子。特別是微軟為 Xbox360 帶來了 Kinect 後,似乎有了這么一個關於智能家居的定義——讓家居第一次看到使用者,並為其服務。
在中國,智能家居的製造者現在大體上分兩派。
以小米為首的中心派,小米主推 「智能家庭」 概念,從 Wifi 路由器為中心變為以智能插座為入口,谷歌大概也屬於這個行列,他們都在行業里進行激進的並購。這些互聯網巨頭認為未來智能家居將以一件傢具或一個系統為中心。
另一派則是標准派,以深圳硬體廠商為首,他們認為智能家居間需要有通信標准,比如 ZigBee,需要有無線充電標准,也需要有統一的人機交互標准,比如利用深度攝像頭的體感操作以及語音識別。我更傾向於標准派,不過不完全是。
未來十年甚至數十年,智能家居將努力去中心化,就像蓋茨當初預言一樣,未來的世界你將擁有多個設備,無數個操作界面,為你提供統一的服務。這時你用來完成互聯網搜索或者智能服務的設備,將不僅是一台電腦或者 iPhone,很可能是一個桌子或者一台冰箱。
在這樣的未來,一個極力充當服務中心的恆溫器或者智能插座似乎有點違和了。就像消費者不會刻意去購買一個萬能遙控器,大多數廠商也不會屈服於生產一個中心設備的附屬品。專注生產洗衣機的廠商,會生產性能更好更方便的智能洗衣機,這台洗衣機將能自動識別衣物、自動分類清洗,專注生產空調的廠商,也會生產會更具恆溫性能的中央空調,某種程度上這樣的產品才會大量被普及。這些智能家居唯一的共性,也許是他們能夠具備更好的計算能力,她們都連結到互聯網上,他們都能 「看到」 和 「聽到」 使用者,並 「理解」 使用者的意圖。
但是並不意味著小米或者谷歌就徹底錯了,未來是很難預料的,即便是這些頂級公司,他們也認為在智能家居領域要快速試錯,各類嘗試我想他們都會去做。谷歌的立足點是美國家庭都習慣於使用恆溫器,而中國家庭不可或缺的就是插座。這些商業洞察都對,只是讓他們變成智能家居的中心,看起來非常難。試想一下吧,也許上一刻,你還開著特斯拉在回家路上,通過特斯拉向你家裡的智能空調發去了開機的命令,下一刻你回到家,就在用手機來讓智能空調調試至舒適的溫度。
人們選擇所謂智能家居或者智能設備追求的是方便,是易用性。就像阿里巴巴徹底改變了交易的場景一樣,智能家居承擔的一大功能點,就是改變所謂的服務場景。以前只能在某個場景下做的事情,在其他場景下也能用了。阿里讓人們在任何地方都能買賣東西,那麼智能家居很大程度上,也要完成類似的任務。
讓人可以在任何人,在任何場景下,用任何方式都能享受到智能化服務,或許是智能家居一個可見的未來。要實現這樣一個去中心化,任意場景下的標准化服務,或許需要更多的圖形圖像技術和語音識別技術,比如 NLP(語義識別)和行為監測。未來或許所有帶上這類攝像頭的智能家居都會被我們植入相關的軟體,通過對使用者的行為監測,來提供服務。
那麼未來的智能家居里,會不會出現接近 「中心」 的產品呢?一個超級智能手錶?家庭機器人或許會成為一類特別重要的智能家居。家庭機器人不會是智能家居的中心,而是未來家庭的新成員。這是智能家居承擔的第二大功能點——擬人。
哆啦 A 夢、星球大戰里的 C-3PO 和 R2-D2,還是機器人總動員里的瓦力和伊娃?這些不再是科幻,而會變為可見的現實,家庭機器人就是下一個 「克拉克軌道」。這些機器人也許會遵循阿西莫夫的機器人三定律。
事實上,利用圖形圖像和仿生學的機器人、機械臂早被利用在工業上。我因工作關系多次接觸的德國圖形圖像老牌廠商 LMI,相關技術早就發展了幾十年,他們的圖形圖像技術被應用在各類工業機器人中,比如富士康用來組裝產品的超級機械臂。現在,這個世界上有大大小小不少硬體廠商正在將這些工業技術轉為民用,他們正在努力為他們的客戶們提供新的家庭成員。
有一位叫 Kevin Ochs 的極客值得關注,他不是機器人領域的專家,也不是智能家居業的創業者,他是 Dreamworks 的 Character Technical Director Supervisor。在夢工廠待了 12年,曾參與製作功夫熊貓和馴龍記等知名 3D 動畫。這個充滿幻想的超級極客有一個愛好——蛛型機器人(spiderlike octopod robot)。下面這段視頻可以看到 Kevin Ochs 在這方面的工作。

⑻ 物聯時代,手機是中心還是去中心化是趨勢

我覺得這個問題要看具體的應用場景,首先我學歷不高,但一直從事與IT、數碼有關的工作,因此對物聯、智能家居等設備比較感興趣,所以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如果有什麼錯誤的地方,別見笑。
個人認為這個問題,需要看手機的發展方向。如果手機還是以現在的方向發展的話,就會變成去中心化。
一、在家裡洗澡時,手機來了一條信息,你需要回復,你可能直接通過浴室內的物聯節點(智能語音控制等設備),控制手機,回復信息。
這時,浴室內的物聯網節點,就成了控制中心,而手機就成為了被操控的設備。
二、當你在外辦公時,發現外面起了大風,家裡窗戶沒關,這時你可能會通過手機,操控門窗自動關閉。
這時,手機就成了控制中心,家裡的智能傢具就成了被操控的設備。
因此,在這個情況下,手機是去中心化的。但是,當手機發展成一個晶元,直接植入人體,或者變成一個小型穿戴設備時,手機就有可能變成正個物聯網的中心。
比如上面舉的第一個例子,你在浴室洗澡時,手機來了信息,你完全可以直接通過語音操控手機,回復信息,這時手機依然是控制中心。
再舉一個新的例子,比如,你回到家,只需要喊一聲:開燈,這時燈就會打開,手機依然是控制中心。
所以,綜合以上結論,手機在未來究竟是中心還是去中心化的趨勢,要看手機的發展方向,以及物聯網的組成。
語音控制將是物聯網的未來,當不同場景都存在獨立的語音智能控制設備時,手機就是去中心化的,當不同場景都存在與手機相連,但是只有一個手機可以進行語音控制時,手機就是物聯網的中心。
如果手機能夠被人類隨身攜帶,那麼就沒有必要安裝那麼多語音控制設備。
因此,當手機能夠被人類隨身攜帶時,手機成為中心的可能大於去中心化。
純手打,想起什麼說什麼,如果你是想對科技公司做出一個發展規劃的話,那麼請記住一個詞「閉合」。

⑼ 智能家居「入口」之爭 何時結束各自為戰局面

近年來,在國外智能家居又開始流行起「解放雙手」的理念,無論是亞馬遜的echo還是谷歌Google Home全部採用了語音控制。「互聯網女皇」瑪麗 米克也在年度互聯網趨勢報告中表示,「語音才是最有效的計算輸入方式。智能家居的控制方向在未來一定會 是語音為主,手機為輔」。付強回應說:「其實不管是網關、手機還是音箱,都可以(成為入口)。入口就是24小時開機不斷電、穩定可靠,其實智能音箱就是個帶了喇叭和麥克風的網關。」
與此同時,傳統家電廠商卻又對此「不服」。在今年3月的2016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上,美的集團就宣布,2016年美的智慧家居最重要的戰略是「去中心化」。據了解,美的將公開其智慧家居SDK,供給第三方企業用戶下載並接入,從而實現對美的家電產品的控制。京東智能副總裁劉子豪則持智能家居「多入口、去中心化」觀點,他表示:「現在智能家居的入口肯定不是單一入口,現在比較明顯的趨勢是多入口、去中心化,強調智能感官和智能交互體驗。你可以理解冰箱也是一個入口,音箱也是一個入口,手機也是一個入口,這是非常正常而且健康的現象。」

熱點內容
幣圈交易量越大越漲嗎 發布:2025-07-05 09:41:19 瀏覽:665
為什麼usdt掉價 發布:2025-07-05 09:30:10 瀏覽:81
幣圈投資學習方法 發布:2025-07-05 09:23:50 瀏覽:223
ht的幣怎麼轉到usdt 發布:2025-07-05 09:23:44 瀏覽:333
區塊鏈節點不會滿嗎 發布:2025-07-05 09:23:05 瀏覽:495
我的世界刷礦機怎麼用 發布:2025-07-05 09:13:10 瀏覽:643
流量幣llt和比特幣 發布:2025-07-05 09:01:32 瀏覽:674
btc原來多少錢 發布:2025-07-05 08:54:45 瀏覽:520
2016年eth多少錢 發布:2025-07-05 08:51:48 瀏覽:654
去青島世界貿易中心 發布:2025-07-05 08:31:00 瀏覽: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