隅撐算軸力如何知道滿足要求
⑴ 做強度計算,為什麼要以桿的數值最大軸力為依據,為什麼不是數值最小軸力,我認為以最小的來算,可以得...
校核不是給你個零件看怎麼使用 而是根據實際使用 計算可能施加的力 看極限情況下是否滿足要求 只要在極限力下就是安全的
本來計算出軸力就是指實際軸力在這個范圍內變化 你取個最小的豈不用不來了 好比一個人每天需要吃3-6份食物 你卻規定每天吃的不能超過3份
⑵ 鋼結構中的隅撐怎樣算
計算方法:圖紙上的實際長度乘該隅撐的每米理論重量即可。隅撐應按照軸心受壓構件設計。
為了保證構件的平面外的穩定性,減小構件平面外的計算長度。當橫梁和柱的內側翼緣需要設置側向支撐點時,可以利用連接於外側翼緣的檁條或牆梁設置隅撐。
2、為了防止受壓翼緣(梁下翼緣和柱的內側翼緣)屈曲失穩,增加受壓翼緣的穩定性而設置的。隅撐的設置是用來保證梁的下翼緣受壓部分的局部穩定。
(2)隅撐算軸力如何知道滿足要求擴展閱讀
對於門式剛架和鋼框架來說,梁的上翼緣在支座位置上翼緣是受拉的,但在跨中則為受壓。所以梁的上翼緣的穩定性有與之連接的檁條或樓面板來保證其平面外穩定性。
隅撐的作用為約束I型截面遠端翼緣板,起到遠端翼緣板平面內支座作用,避免形成局部屈曲;或出平面支點作用,減小翼緣板的出平面計算長度,從而控制出平面穩定性。
水平支撐設置的最佳位置應考慮在每個溫度單元居中設置,並要求屋面梁間和柱間水平支撐須設在同一開間,同時支撐間距按規程規定不宜大於60m(有吊車時),無吊車時,支撐間距宜為30~45m。
⑶ 隅撐的計算方法
圖紙上的實際長度(節點大樣圖可以查到其長度)乘該隅撐的每米理論重量即可.(隅撐一般都為角鋼,其每米理論重量可以從五金手冊中查到).
隅撐應按照軸心受壓構件設計,軸心力N可按下列公式計算:
N=A*f*(fy/235)^0.5/(60*cosθ)
當隅撐成對稱布置時,每根隅撐的計算軸壓力可取上述公式計算值的一半
隅撐宜採用單角鋼製作
⑷ 如何判斷地基是否達到承載力要求
一般情況下是採用釺探法來判定。 釺探法是建築物基礎開挖後,基坑驗槽的方法之一,是用錘將鋼釺打入坑底以下的土層內一定深度,根據錘擊次數和入土難易程度來判斷土的軟硬情況及有無古井、古墓、洞穴地下掩埋物等的一種方法。
⑸ 我是做工程的,經常會遇到計算用工字鋼或者鋼管架作為支撐,但不知道如何根據結構自重來確定支撐是否滿足
你可以參考看一下鋼結構工字鋼規范要求
⑹ 如何用計算判斷一根梁是否滿足承載能力要求
判斷一根梁是否滿足承載能力要求鋼-混凝土組合梁由於能充分發揮鋼材和混凝土各自的材料特性,使其在橋梁結構中大量被採用,成為第五大類結構。鋼-混凝土組合梁最初的計算方法是基於彈性理論的換算截面法,即假設鋼材與混凝土均為理想彈性體,兩者連接可靠,完全共同變形,通過彈性模量比將兩種材料換算成一種材料進行計算。
⑺ 計算圖示桁架結構桿1、2的軸力
如圖所示:
力學可粗分為靜力學、運動學和動力學三部分,靜力學研究力的平衡或物體的靜止問題;運動學只考慮物體怎樣運動,不討論它與所受力的關系;動力學討論物體運動和所受力的關系。
現代的力學實驗設備,諸如大型的風洞、水洞,它們的建立和使用本身就是一個綜合性的科學技術項目,需要多工種、多學科的協作。
(7)隅撐算軸力如何知道滿足要求擴展閱讀:
計算方法
圖紙上的實際長度(節點大樣圖可以查到其長度)乘該隅撐的每米理論重量即可(隅撐一般都為角鋼,其每米理論重量可以從五金手冊中查到)。
隅撐應按照軸心受壓構件設計,軸心力N可按下列公式計算:
N=A*f*(fy/235)^0.5/(60*cosθ)。
⑻ 輕型觸探實驗中,前面30厘米都滿足設計要求,但是後面的都不滿足,請問怎麼判斷該地基承載力符合嗎
輕型觸探是地質勘測的手段之一,地基承載力是大自然生成不是打到多深「打出來」的。地質勘測的成果是反映客觀存在實像,設計來利用地基承載力。哪有先設計要求後靠「打出來」滿足的?輕型觸探錘重10kg,打不了多深,說不準能否找到你想要的層位。
⑼ 試驗算地基承載力是否滿足要求
根據錘擊次數查表得出地基承載力,如果是輕型觸探儀:地基承載力=N8-20,大於等於設計承載力即滿足要求。
⑽ 若基礎尺寸為bxh,承載力特徵值為f,基礎埋深為d,怎樣計算來驗正是否滿足PKPM中JCCAD生成的對應基礎軸力
按《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第5章第2節要求:
1.承載力特徵值為f先修正為fa;
2.(Fk+Gk)/(bxh)≤fa;.Fk≤fa(bxh)-Gk
3.求出Fk進行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