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算力簡介 » 持力層高程怎麼算

持力層高程怎麼算

發布時間: 2021-08-07 11:13:11

❶ 水準儀高程計算公式是多少

水準儀高程的計算公式如下:

1、已知高程+高差=待測高程 (高差法) ; 高差=前視度數-後視覺讀數。

2、已知高程+已知高程點讀數=H; H - 待測點讀數=待測高程 (等高法)。

    ❷ 什麼是高程高程怎麼測算

    高程是由國家建立一個高程網,然後由各地區進行引設,比如吳淞高程系,那麼這個地區所有的高程式控制制點都是由這個基點引設而來。計算很簡單,假如提供你一個控制點高程,那麼只要知道這兩個點高差,與控制點高程相加便得出求點高程,看看書吧!這些都是很簡單的基礎東西!希望能幫到你!!

    ❸ 高程計算

    你知道中樁的高程,然後知道偏離中樁的距離,那樣你就可以用橫坡1.5%乘上距離(M)就可以算出中樁和偏離距離(M)處 的高差一般都是負值。最後用該斷面處的中樁高程加上高差就是偏離(M)處的高程。

    ❹ 入岩深度=持力層層頂標高-樁底標高 請問公式中的標高指的是設計標高還是實際標高

    一樣的,設計標高和實際標高是有換算關系的,一般設計標高是0.00標高等於實際多少標高,其他標高都是換算來的。你的入岩深度是相對高差,無論用實際標高還是設計標高,算出來不會有差異的,除非你標高換算錯了。習慣上,用實際標高計算來的直接點。持力層層頂標高是地勘報告提供的,樁底標高是施工打樁結果的實際標高。

    ❺ 如果持力層層頂設計標高是9.0米而實際測得值是9.5米,請問是用設計的還是實際的值計算入岩深度

    這個問題應該由結構設計師來定;結構設計師會根據他計算的情況來選擇的;現場條件與原有資料不符的時候,應該及時跟設計師溝通的。

    ❻ 施工現場具體怎麼判斷是持力層

    施工現場具體判斷持力層,這個要看建築結構採用的是什麼基礎,淺基礎的話對得地基承載力要求較高,如住下獨立基礎很經濟但對持力層的承載力要求搞一點的。

    一般的建築物,樁都是打到全風化。至於比較重要的建築物,可能是中風化或者弱風化。

    持力層的承載能力特徵值,是工程地質勘察單位根據勘察委託書要求,提供的勘察成果報告文件的結論。房屋基礎結構所受到的荷載效應的組合值是結構設計師進行整體力學分析,分配到基礎傳遞給可用持力層的。

    拓展資料

    土木工程結構設計中,在地基基礎設計時,直接承受基礎荷載的土層稱為持力層。

    在土力學計算中,持力層受到的壓力是持續減少的,到若干深度以後壓力就可以忽略不計,具體深度要經過計算才知道。承受壓力的這一部分叫做持力層,持力層以下的部分叫做下卧層。也就是說,根據承受荷載的不同,持力層和下卧層也是不同的。

    ❼ 怎麼計算測量高程

    1
    表格設計有毛病,但還可以猜出來;
    2
    沒有已知點(起算點)高程,沒法推算其它點的高程。

    ❽ 如何算實測高程

    比如設計高程1477.169m,後視讀數0.550
    視線高=設計高程+後視讀數
    前視讀數=視線高—實測高程
    轉點時也是使用這倆個公式 先算出實測高程 已知的直接填上 後視讀數可以隨便編

    ❾ 高程計算公式

    這段應該是在緩和曲線超高變坡段上,具體計算橫坡的話你要查看下圖紙里超高漸變那一頁,應該都有詳細說明,比如超高形式、超高坡度,漸變長度,超高漸變率等。如果是只計算一個中樁的高程,查下縱坡和豎曲線就是了。

    ❿ 高程測設怎麼計算

    選D
    兩處高差為4.5-3.5=1.000m
    由於讀出n點的讀數比m點的讀數小,證明n點比m點高,所以就是多1m,即13m

    熱點內容
    工商銀行區塊鏈app 發布:2025-08-30 02:46:35 瀏覽:225
    eth分析及建議 發布:2025-08-30 02:42:14 瀏覽:327
    數字貨幣交易交易流程 發布:2025-08-30 02:27:39 瀏覽:644
    區塊鏈的數據如何存儲 發布:2025-08-30 02:21:36 瀏覽:746
    比特幣支付綁金 發布:2025-08-30 01:56:24 瀏覽:58
    幣世界區塊鏈 發布:2025-08-30 01:55:02 瀏覽:112
    區塊鏈最早的也是最成功的一個大規模應用 發布:2025-08-30 01:41:10 瀏覽:547
    ltc幣3倍做空什麼有的 發布:2025-08-30 01:23:28 瀏覽:810
    節點區塊區塊鏈區別 發布:2025-08-30 01:16:41 瀏覽:942
    doge幣挖礦商城 發布:2025-08-30 01:16:39 瀏覽: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