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蹲算爆發力運動嘛
『壹』 我是一名初二學生每天在家堅持做俯卧撐、仰卧起坐、下蹲各100個。這算過激運動嗎對身體有益還是有害
俯卧撐和仰卧起坐只能鍛煉肌肉的耐力對爆發力和身體的絕對力量起不到鍛煉作用,像我門教練就從不要求我們單做俯卧撐的,做了還會被罵,
一般你可以在單杠上做引體向上做十個,三個慢的一個快的,交替做。然後下來不休息,拿稍微高一點的東西墊著【磚頭也可以】,距離大概容納你的手掌稍微寬一點,然後俯身從間隙處撐跳到磚頭上。這個動作和俯卧撐時的拍掌有點類似;交替做,不能休息。
然後跳繩勻速一兩百個都可以,但是速度只能越來越快,絕對不能慢下來。還有就是杠鈴和啞鈴等器械的力量與爆發力訓練。有的話就是,杠鈴卧推15個,而後啞鈴和屈型杠鈴的練習等。
沒有器械的話,最好就是跑步和跳繩,對身體的各個肌群協調和體能爆發力的訓練都有明顯有效的幫助。
慢跑3三公里熱身的樣子,最好是在山裡有階梯的地方跑,可以在大概100米左右的階梯上下跑,或者弄個杠鈴片用帶子穿過背著跑。注意的就是開始可以慢點跑,一旦熱身好後,就要沖刺,大概來個1000米左右,就是100米沖刺,十次。休息的話,自己根據自己的負荷來調節。
這樣鍛煉還是比較適合你的,希望對你的問題有所幫助。
『貳』 下蹲跳能鍛煉什麼啊
下蹲運動主要是鍛煉下半身肌肉
下蹲運動中,站立時腳尖的方向不同會產生不同的鍛煉效果!
基本的站立姿勢,重心自然放在食趾上,腳掌均勻承受全身體重。
腳尖略微向內站立,是對腿部外側肌肉的鍛煉,對矯正外八字腳型有效。
腳頭略微向內,使大腿內側肌肉用勁,O型腿的人試一試此程站姿。
腳尖向外開立較大,鍛煉腿部外側肌肉,對X型腿有明顯的矯正作用。
下蹲跳呢主要是訓練大腿的肌肉,訓練其彈跳性及其爆發力。
『叄』 下蹲可以鍛煉什麼地方的力量
肯定會的
我覺得你想問的應該是深蹲。幫你找了點東西,看看吧
深蹲也叫全蹲,是健美運動中最復雜,練習部位最多的動作之一,也是力量舉比賽的一個動作。深蹲對整個下肢和軀干都有強烈的刺激,能鍛煉股四頭肌(股直肌、股中肌、股外側肌、股內側肌)、臀大肌、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並對豎脊肌、梨狀肌、大收肌、臀中肌、臀小肌及小腿肌等也有很強的作用。此外,深蹲對心肺功能、神經調節及激素分泌等一系列生理生化反應都有積極的影響,所以練深蹲是職業選手及業余健美愛好者的必修課。
動作過程:將杠鈴置於頸後,雙手抓握杠鈴,身體挺直,兩眼平視前方,丙腳同肩寬。屈膝慢慢蹲下至大腿平行地面或稍低於膝,保持後,股四頭肌等到收縮用力,蹬腿伸膝至還原。動作節奏:下蹲2 -3秒,靜止1-2秒,蹲起2秒。
深蹲是伸髖、膝的雙關節動作,可劃分為准備姿勢、下蹲和蹲起三個階段。
1.准備姿勢。初學者首先要明確杠鈴放置的准確部位。抬頭挺胸直腰,背部挺直,但不能過伸。肩胛收縮後,將橫杠放在隆起的斜方肌和三角肌上,調整平衡。杠鈴的重量由四點分擔,其中斜方肌承受絕大部分重量,這樣就不需要再墊海綿等緩沖物。即使身體偏瘦,三角肌、斜方肌等較薄弱,也完全能「吃重」,且不會有疼痛等不適感覺。兩手臂側抬雙手握杠起穩定作用。腳跟下墊一厚約3厘米的木板或杠鈴片。因肩部負重後,人體和杠鈴的總重心後移,而背部不能前傾,只有腳跟墊高,使重心被動前移,才能還原成穩定的支撐狀態。重新獲得的平衡還能使股四頭肌在深蹲時受力增加。將杠鈴扛起後,調整腳的位置。兩腳間距一般同肩寬,分得過開內側內收肌群受力過大而過於發達,於審美於生活不利。兩腳應呈30至45度角的自然站位。杠鈴放到頸椎骨上,造成疼痛,還會形成含胸弓腰的動作,使腰背肌的緊張性加強,使四肢伸直,背部挺直。
2.下蹲。做好准備姿勢後,深吸氣的同時慢慢屈膝控制下蹲。下蹲時膝關節的方向同腳尖的方向,蹲至大腿平行於地面或稍低於膝。若臀部落到踝關節,則下蹲過低,既沒有必要,又易造成膝踝等關節損傷。下蹲速度不宜過快,應掌握好節奏,起碼下蹲的速度不能比蹲起的速度快。由於肌肉被拉長後有明顯的時間效應,時間越長肌力下降越多,反之肌力下降越少。所以,舉重運動員下蹲後立即蹲起能舉起的重量,在他下蹲後停頓時間稍長就不一定能舉起。原因是他立即蹲起利用了臀肌和股四頭肌等肌群被拉長,增加了肌肉彈性,增強了肌肉力量。健美鍛煉的要求不一樣,下蹲至最低要保持1-2秒,然後再蹲起。盡管這樣做蹲起的重量要小一些,但下肢肌群的實際受力並未減小,且
相對要安全些。
3.蹲起。深蹲鍛煉價值最大的是蹲起階段,此階段注意力集中在腿部,腿部全和用力,同時呼氣。頭要抬起,想像蹬腿用力使頭能向上頂,而不要先抬起臀部後直腰。整個蹲起過程要保持重心穩定,腳不能移動。身體直立後,股四頭繼續用力,極度收縮,使膝關節保持過伸的趨向1-2秒。
練深蹲時保護與幫助非常重要,主要有「把腰」和「托杠」兩種方式。把腰:在練習者背後,同向站立,雙手環抱練習者腰部,同蹲同起。托杠:在練習者前或後站立,雙手掌心向上扶托杠鈴。
初學者宜先用15-20RM的重量體會動作,開始要量力而行,不可盲目加大重量,缺乏保護幫助時練習者要慎重。組間休息時,要走動走動,避免血液在下肢滯積。另外,深蹲時杠鈴的重量是由腰背部傳導到下肢的,要提高深蹲的重量,相關部位肌肉的力量也需要加強。
『肆』 下蹲起立可以鍛煉小腿爆發力嗎
下蹲起立練到的部位是大腿正面和屁股,也就是股四頭肌和臀大肌。
想練小腿的話得做提踵,也就是踮腳,而且得負重練
『伍』 下蹲運動算有氧運動嗎
下蹲,是的。不過就消耗熱量而言,效果不大。
如果你是在家裡做運動的話,可以推薦跳繩(這個消耗熱量很高)和做健身操(消耗也還高)。
一般來說運動半小時以上,才算有所效果。可以配一點音樂,找個朋友或者家人一起運動,這樣運動可以較好的堅持下去。
希望我的解答能幫你解惑。
『陸』 做下蹲可以鍛煉哪的肌肉
肯定會的
我覺得你想問的應該是深蹲。幫你找了點東西,看看吧
深蹲也叫全蹲,是健美運動中最復雜,練習部位最多的動作之一,也是力量舉比賽的一個動作。深蹲對整個下肢和軀干都有強烈的刺激,能鍛煉股四頭肌(股直肌、股中肌、股外側肌、股內側肌)、臀大肌、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並對豎脊肌、梨狀肌、大收肌、臀中肌、臀小肌及小腿肌等也有很強的作用。此外,深蹲對心肺功能、神經調節及激素分泌等一系列生理生化反應都有積極的影響,所以練深蹲是職業選手及業余健美愛好者的必修課。
動作過程:將杠鈴置於頸後,雙手抓握杠鈴,身體挺直,兩眼平視前方,丙腳同肩寬。屈膝慢慢蹲下至大腿平行地面或稍低於膝,保持後,股四頭肌等到收縮用力,蹬腿伸膝至還原。動作節奏:下蹲2 -3秒,靜止1-2秒,蹲起2秒。
深蹲是伸髖、膝的雙關節動作,可劃分為准備姿勢、下蹲和蹲起三個階段。
1.准備姿勢。初學者首先要明確杠鈴放置的准確部位。抬頭挺胸直腰,背部挺直,但不能過伸。肩胛收縮後,將橫杠放在隆起的斜方肌和三角肌上,調整平衡。杠鈴的重量由四點分擔,其中斜方肌承受絕大部分重量,這樣就不需要再墊海綿等緩沖物。即使身體偏瘦,三角肌、斜方肌等較薄弱,也完全能「吃重」,且不會有疼痛等不適感覺。兩手臂側抬雙手握杠起穩定作用。腳跟下墊一厚約3厘米的木板或杠鈴片。因肩部負重後,人體和杠鈴的總重心後移,而背部不能前傾,只有腳跟墊高,使重心被動前移,才能還原成穩定的支撐狀態。重新獲得的平衡還能使股四頭肌在深蹲時受力增加。將杠鈴扛起後,調整腳的位置。兩腳間距一般同肩寬,分得過開內側內收肌群受力過大而過於發達,於審美於生活不利。兩腳應呈30至45度角的自然站位。杠鈴放到頸椎骨上,造成疼痛,還會形成含胸弓腰的動作,使腰背肌的緊張性加強,使四肢伸直,背部挺直。
2.下蹲。做好准備姿勢後,深吸氣的同時慢慢屈膝控制下蹲。下蹲時膝關節的方向同腳尖的方向,蹲至大腿平行於地面或稍低於膝。若臀部落到踝關節,則下蹲過低,既沒有必要,又易造成膝踝等關節損傷。下蹲速度不宜過快,應掌握好節奏,起碼下蹲的速度不能比蹲起的速度快。由於肌肉被拉長後有明顯的時間效應,時間越長肌力下降越多,反之肌力下降越少。所以,舉重運動員下蹲後立即蹲起能舉起的重量,在他下蹲後停頓時間稍長就不一定能舉起。原因是他立即蹲起利用了臀肌和股四頭肌等肌群被拉長,增加了肌肉彈性,增強了肌肉力量。健美鍛煉的要求不一樣,下蹲至最低要保持1-2秒,然後再蹲起。盡管這樣做蹲起的重量要小一些,但下肢肌群的實際受力並未減小,且
相對要安全些。
3.蹲起。深蹲鍛煉價值最大的是蹲起階段,此階段注意力集中在腿部,腿部全和用力,同時呼氣。頭要抬起,想像蹬腿用力使頭能向上頂,而不要先抬起臀部後直腰。整個蹲起過程要保持重心穩定,腳不能移動。身體直立後,股四頭繼續用力,極度收縮,使膝關節保持過伸的趨向1-2秒。
練深蹲時保護與幫助非常重要,主要有「把腰」和「托杠」兩種方式。把腰:在練習者背後,同向站立,雙手環抱練習者腰部,同蹲同起。托杠:在練習者前或後站立,雙手掌心向上扶托杠鈴。
初學者宜先用15-20RM的重量體會動作,開始要量力而行,不可盲目加大重量,缺乏保護幫助時練習者要慎重。組間休息時,要走動走動,避免血液在下肢滯積。另外,深蹲時杠鈴的重量是由腰背部傳導到下肢的,要提高深蹲的重量,相關部位肌肉的力量也需要加強。
『柒』 下蹲運動是鍛煉什麼的
下蹲運動主要是鍛煉下半身肌肉 下蹲運動中,站立時腳尖的方向不同會產生不同的鍛煉效果! 基本的站立姿勢,重心自然放在食趾上,腳掌均勻承受全身體重。 腳尖略微向內站立,是對腿部外側肌肉的鍛煉,對矯正外八字腳型有效。 腳頭略微向內,使大腿內側肌肉用勁,O型腿的人試一試此程站姿。 腳尖向外開立較大,鍛煉腿部外側肌肉,對X型腿有明顯的矯正作用。 下蹲跳呢主要是訓練大腿的肌肉,訓練其彈跳性及其爆發力。 參考資料: www.wusport.cn 上海加華國術館
『捌』 反復完全蹲下再站起來算有氧運動嗎
先粘貼一些基本概念給你看看:
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是指人體在氧氣充分供應的情況下進行的體育鍛煉。也就是說,在運動過程中,人體吸入的氧氣與需求相等,達到生理上的平衡狀態。簡單來說,是指任何富韻律性的運動,其運動時間較長(約15分鍾或以上),運動強度在中等或中上的程度(最大心率之75%至85%)。是不是「有氧運動」,衡量的標準是心率。心率保持在150次/分鍾的運動量為有氧運動,因為此時血液可以供給心肌足夠的氧氣;
因此,它的特點是強度低,有節奏,持續時間較長。
無氧運動
無氧運動是指肌肉在「缺氧」的狀態下高速劇烈的運動。無氧運動大部分是負荷強度高、瞬間性強的運動,所以很難持續長時間,而且疲勞消除的時間也慢。無氧運動的最大特徵是:運動時氧氣的攝取量非常低。由於速度過快及爆發力過猛,人體內的糖分來不及經過氧氣分解,而不得不依靠「無氧供能」。這種運動會在體內產生過多的乳酸,導致肌肉疲勞不能持久,運動後感到肌肉酸痛,呼吸急促。要是想讓自己的身體更強壯一些,可以到健身房去參加無氧運動。不過,在鍛煉的時候,最好聽從教練的指導,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訓練計劃。
常見的無氧運動項目有:如賽跑、舉重、投擲、跳高、跳遠、拔河、肌力訓練等
據此分析一下你所說的幾個問題:
深蹲30分鍾,如果你是負自身體重做運動,可以算是有氧運動了,如果你負中等甚至大重量做(中間應該有休息),這個就是無氧運動。
仰卧起坐也是一樣的道理,因為它也可以負重做。在沒負重情況下,我可以連續做20分鍾的仰卧起坐,當時的感覺就是有氧運動。
第三個問題,如果按上面有氧運動的說法,不一定指全身運動
『玖』 坐下蹲能鍛煉百米嗎
能!短跑就是靠爆發力!短跑技術要求特別高,是一項要求全身配合,反應快,靈活性高,強度大的激烈運動項目。我在平時的訓練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發展爆發力練習
爆發力由兩個有機組成部分確定,即速度與力量。因此,可採用以下練習方法:1、跳深;、2、縱跳;3、負重縱跳;4、負重蹲跳起;5、負重深蹲;6、負重弓箭步交換跳。
二、柔韌的練習
柔韌素質是指人的各個關節活動的幅度,肌肉韌帶的伸展能力。它在短跑運動中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對於增大運動員的步幅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在訓練中通常採用以下方法:1、體前屈練習;2、把桿拉腿;3、縱、橫臂叉;4、肋木體前後快速屈伸;5、踢腿(正、側面以及外擺內合四個方面),盤腿坐膝等;6、快速的蹲立練習。
三、動作速度的訓練
這個環節是短跑訓練的關鍵,我通常採用的方法是輔助練習法、重復法、比賽法和游戲法。其中比賽法是進行速度訓練經常使用的方法,由於速度練習時間短,經常使用比賽法,能使運動員情緒高漲,表現出最大速度。和比賽法作用一樣,可以激發運動員高漲的情緒,同時,由於游戲過程中能引起各種動作變化,還可以防止因經常安排表現最大速度的練習而引起的「速度障礙」的形式。
星期一,四,1、跳深;15組*10次
星期二、負重弓箭步交換跳10組*30次
星期三,30米沖刺-60米沖刺-80米沖刺,10組,關鍵在於提高步頻,下坡路跑提高成績效果顯著
星期五,柔韌的練習、踢腿10組*30次,負重縱跳10組*15次
星期六,負重深蹲15組*10次;30米沖刺-60米沖刺-100米沖刺全程6組
星期日 積極性的休息:比如打球等
每次訓練准備活動和放鬆活動不可少。
提高短跑成績的幾個重要因素
與短跑成績相關的因素有很多:步頻、步幅、速度、速度能力、爆發力,以及肌肉、關節的柔韌性和協調性;還有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和技術水平等。其中有三個因素與提高短跑成績最相關。
(一)合理正確的技術動作
運動員能否掌握好合理、正確的技術動作要領,是今後能否達到高水平所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因為短跑是一項周期性的運動,全程要反復跑幾十步。一點微小的錯誤,反復出現,就變成了大問題。假如每一步的步幅能夠加長5厘米,那麼,50步就可以贏得2.5米的優勢。因此,應花大力氣去改進技術。技術動作的規范合理主要表現在跑的動作結構上要更加符合運動生物力學的原理,使跑的技術更好地表現出節省化和效率化。具體在跑的技術形式上的表現是:跑的動作平衡、重心上下起伏較小;上下肢動作配合協調,上肢擺臂積極有力,下肢蹬擺結合、以擺促蹬;跑的向前性和直線性好,並且全程有良好的節奏感等。總之,能夠使運動員掌握好合理、正確的技術要領,我們在訓練中將會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專項力量能力
力量是基礎。幾乎所有的競技性體育項目都離不開基礎力量的訓練。在短跑運動的力量訓練中,教員 要把一次性力量練習(爆發力)和多次性力量練習(專項力量能力)有機地結合好。以往我們在力量訓練中,採用比較多的手段一般是大重量、重量次數少的絕對力量訓練。這種方法對爆發力的發展比較好。但在短跑運動中,我們更應該看重專項力量能力的發展。因為一般的力量訓練,重量次數不會超過10次。而根據項目的特點(短跑是一個周期性的運動項目),如果跑100米,至少也需要用45步~48步左右(男子),200米就更多了。因此,我們在短跑的訓練過程當中更需要的是力量持續作用於肌肉的能力,也就是專項力量能力。具體到訓練的方法手段上可以採用的有:橡筋擺腿、負重高抬腿、100~200米段落的跨步跳等等。
(三)速度能力
速度能力是核心。就短跑而言,過去的觀點一般都認為速度訓練是核心。但我認為速度能力才是自始至終都需要緊緊抓住的核心。所謂速度能力,即是保持速度的能力,它跟通常所說的速度耐力是有區別的。具體到訓練手段來講,速度能力是指以最大強度或者是接近最大強度來完成的100~200米段落跑;它的特點是重復次數不多,間歇時間較長,強度很大。而速度耐力是指強度稍低(80%~90%)的250~500米段落跑;其特點是重復次數較多,要求跑平均強度,間歇時間相對要短一些。有些運動員的後程能力不好,其結果是專項成績也不會很好,分析的結果是該運動員的步頻能力不好。但實際上很有可能該運動員50米以內的短程節奏很好,強度也很高。那麼,該運動員的絕對步頻應該是不錯的;只不過是相對的步頻不好,也就是說他保持速度的能力不夠好。
『拾』 做下蹲運動的好處
下蹲是指膝蓋向下彎曲,頭部到腰部的軀干要始終保持筆直伸展的狀態,臀部要向身後撅起的一種運動。做下蹲運動的好壞處如下:
一、做下蹲運動的好處
1、可以改善血管功能。下蹲可以擴張下肢微、小動脈血管,減少心臟外周阻力,可以改善微、小動脈血管壁的彈性,有效地降低血壓。
2、可以強健關節和骨骼。下蹲能增強膝關節的靈活性,延緩膝關節的老化。
3、促進新陳代謝。下蹲運動加快下肢的靜脈血液流向心臟,血液循環加強,回心血量增加,有效地改善心肌的血液供應和新陳代謝。
4、能充分活動膝股關節周圍的肌肉。常做下蹲運動可以增強肌肉力量,兩條腿的力量增強,可有效預防跌倒,走路時會感到更輕松。
5、可以延緩大腦的衰退。加強腿的活動能力,增強和外界接觸,感到生命充滿活力。
二、做下蹲運動的壞處
1、傷害膝蓋。深蹲可鍛煉腿部力量、塑造體型、減肥,但錯誤的姿勢和盲目的加重量會導致膝蓋損傷。膝關節不能內收,站起來時膝關節不要鎖死,這樣會把壓力施加到關節和骨骼上,長時間訓練必定會受到磨損。
2、導致肌溶解。長期不運動,陡然過猛運動造成肌肉損傷,導致肌肉溶解,釋放出大量肌紅蛋白和一些酶,引起醬油尿,如不及時治療,會引發急性腎衰竭,甚至死亡。
3、做深蹲,姿勢很苛刻。保持上身的挺直,可稍微前傾,不能弓腰;下蹲時膝關節盡量不要超過腳尖;保持膝關節始終向前,和腳尖方向一致,不能內扣或晃動;發力時要有意識讓臀部先用力;整個過程保持勻速。這個練習對心臟的刺激很大,心臟不好、血壓高的人練習前,要先咨詢醫生。
(10)下蹲算爆發力運動嘛擴展閱讀
下蹲運動的分類及練習時間如下:
1、借物蹲——練習時間為1-5分鍾
用自己的背部、腰部靠在牆壁上,或手握欄桿,藉以分解身體重量,使下蹲訓練變得容易進行。
2、踮蹲——練習時間為30秒-1分鍾
兩只腳的前腳掌著地,腳後跟抬起離開地面。雙膝彎曲,身體軀干下沉,大腿緊緊壓在小腿上。踮蹲有一定難度,初次練習不要太勉強。
3、跟蹲——練習時間為30秒-1分鍾
跟蹲與踮蹲正好相反,即腳跟落地,同時足弓部分也可以著地,前腳掌懸空,即腳底的後2/3部分接觸地面。由於前腳掌懸空,身體重心後移,掌握不好容易後倒,因此初次練習要注意安全。
4、弓箭蹲——練習時間為1-5分鍾
左腳著地,右腳呈踮蹲狀態,下蹲時將身體重量落在右腳,每30秒調換一次左右腳,以改變兩腳的受力情況。
5、八卦蹲——練習時間為1-5分鍾
八卦蹲是從太極蹲演化而來的,即將太極蹲的下肢並攏變化成下肢分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腳平行,雙膝彎曲小於90度,臀部不要左右扭曲,距地不超過10厘米,八卦蹲比太極蹲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