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堆疊化數據中心
❶ (tensorflow )基於堆疊去噪自動編碼機,來訓練和預測交通流,求大神幫忙
我給你堆疊去噪自動編碼機一篇,原創,格式符合.
❷ 華為預制模塊化數據中心怎麼樣
華為FusionMole1000B預制模塊化數據中心解決方案,集成供配電、製冷、消防、綜合布線、智能管理等子系統於預制模塊內。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包括IT設備模塊、供電模塊、製冷模塊、電池模塊、多功能模塊及各模塊核心設備在內,全部在工廠進行標准化、批量預制生產,並在發貨前進行預測試,數據中心預制化交付。工廠預制與現場場地准備同步進行,預制模塊到達現場後,僅需簡單吊裝既可完成安裝調試,實現數據中心即插即用。新建樓宇,前期報建審批手續繁瑣,長達數月,預制模塊化數據中心,利用園區空地、停車場、倉庫、大棚等現有場地即可部署,審批流程簡單快速。華為預制模塊化數據中心,相比新建樓宇節省40%的時間,有效支持數據中心快速上線。
預制模塊化數據中心,不止於快。華為預制模塊化數據中心,從 UPS不間斷電源、配電系統、空調、機櫃等核心部件到整體系統架構均採用模塊化設計和標准化介面,IT機櫃密度和容量,可以按需擴展,打造模塊化機房。同時,預制模塊可以緊貼業務需求,靈活組合,任意拼接,實現機房柔性部署。華為預制模塊化數據中心,支持最大4層堆疊部署,在相同空間內可以直接堆疊擴容。預制模塊化數據中心,還可以整體復制,按期部署,快速打造預制模塊化數據中心園區,實現真正的按需部署,降低投資風險。以中東地區為例,一個1800機櫃規模的數據中心,採用預制模塊化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相比傳統樓宇數據中心節省初期投資近40%,為客戶快速投資回報提供有力支撐。
保護關鍵業務穩定運行,是數據中心的基本要求。華為FusionMole1000B預制模塊化數據中心,為客戶提供看得見的可靠性。全系標配IP55高防護等級(選配IP65),可以有效抵抗風沙和暴雨襲擊。此外,通過國際權威UL實驗室1440小時超長鹽霧測試,具有超強的抗腐蝕性能,等效壽命達到25年。通過特別定製,壽命可以長達40年。華為預制模塊化數據中心通過UL實驗室120分耐火等級測試,並且通過麥氏9烈度抗震測試,其運行環境覆蓋-40℃~55℃超寬范圍,無論是沙漠雨林,還是高寒高熱環境,均可部署。
華為預制模塊化數據中心採用高效變頻空調,高效模塊化UPS以及密閉通道,同時,利用華為iCooling技術, 實現演算法精細化協同控制,提升製冷能效20%,全生命周期節省電費10%+,打造綠色高效的數據中心。
華為預制模塊化數據中心,載入華為DCIM+智能管理系統,採用雲化架構實現多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統一管理,本地少人值守,打通「雲化」的最後一公里,減少運維工作量,節省人力支出。此外,結合華為獨有的iCooling、iPower、iManager等技術,精細化資源管理,最大化數據中心基礎設施資源利用率。同時,供電及製冷全鏈路可視化監控,健康度實時管理,故障主動預警,實現數據中心運維從基礎監控到智能營維的飛躍,生命周期OPEX降低10%。
華為預制模塊化數據中心,可提供ISO標箱、3.6米高箱及4.15米超高箱方案,內部空間不亞於樓宇。除了機房及辦公區內部精緻裝修外,還提供定製化外觀,打造內外如一的高品質數據中心,提升客戶使用體驗。
經歷市場多年的洗禮,華為預制模塊化數據中心足跡已遍及全球,2014至2016年連續三年發貨量全球第一,已經成為行業領導者。
❸ 華為SDN解決方案中,跨子網網關在哪
前言
SDN概念一直如火如荼,若是要談到概念落地及大規模應用,一定離不開SDN在雲計算數據中心的實踐應用。雲數據中心對網路提出了靈活、按需、動態和隔離的需求,SDN的集中控制、控制與轉發分離、應用可編程這三個特點正巧能夠較好的匹配以上需求。SDN,可以看為是軟體開發和網路技術的混合領域。本文站在雲數據中心網路維護工程師的角度,給大家分享SDN與雲數據中心結合的前世今生。
一、雲數據中心為什麼要引入SDN
雲計算近十年來受到互聯網、IT和電信業共同的關注,雲計算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使得數據中心的業務形態產生了很大的變化。目前數據中心業務聚焦在Iaas層,即雲計算數據中心利用自身所擁有的計算、存儲、網路、軟體平台等資源向租戶提供Iaas虛擬資源出租。典型的IaaS資源包含雲主機(虛擬機)、對象存儲、塊存儲、VPC專用網路(VPC,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虛擬私有雲)、公網IP、帶寬、防火牆、負載均衡等產品。
在網路層面,假設暫不考慮公網IP、帶寬等衍生網路產品,僅是雲主機,網路上最基本的技術要求就是可遷移性和隔離性。可遷移性,通常是指雲主機在數據中心具備自動恢復能力。當雲主機所在宿主機(物理伺服器)出現宕機時,雲主機能夠自動遷移至另一台正常運行的物理伺服器上且IP保持不變。隔離性通常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一是不同租戶間的網路隔離,鑒於安全考慮,不同租戶間內部網路不可達;二是同一租戶內部不同子網(vlan)間的隔離,為業務規模較大的租戶提供的多層組網能力。
因雲主機遷移IP不能變,進而要求網路需處於二層環境中,早期雲數據中心在組網上通常是採用大二層技術。大二層技術,簡單理解就是整個數據中心是一個大二層環境,雲主機網關都位於核心設備上。一想到二層環境,肯定離不開廣播風暴,也離不開遏制廣播風暴的生成樹協議。全網都用生成樹協議,勢必會阻塞較多的網路鏈路,導致網路鏈路利用率不足。為了解決利用率不足的問題,思科VPC(這個跟上文的VPC不一樣,virtual port channel虛擬埠轉發)技術和華為華三的IRF堆疊技術應運而出。簡單的理解,上面兩種技術都是對生成樹協議的欺騙,最終使被生成樹協議阻塞鏈路轉變為可使用狀態,提升鏈路使用率。結合大二層技術使用的租戶隔離方式有兩種常用的,一個是vlan隔離,一個是VRF(Virtual Routing Forwarding虛擬路由轉發)隔離。若是採用vlan隔離,通常需要把雲主機網關終結在防火牆上,這樣才能滿足租戶間安全隔離的需求。這種模式下,一般是一個租戶對應一個vlan;針對同一租戶有多子網的需求,則需要在網關設備防火牆上通過較為復雜策略來實現。若是採用VRF隔離的方式,通常是把雲主機網關終結在高端交換機或者路由器上,一個租戶對應一個VRF。針對同租戶有多子網的需求,則是一個VRF+多個vlan的模式。
受限於vlan/VRF規模,無論是「大二層+vlan」還是「大二層+VRF」,都存在雲數據中心租戶數量不超過4096個的限制,同時也不允許租戶間的IP地址段沖突。在加上傳統IP網路架構在虛擬化、靈活配置和可編程方面能力不足,在雲數據中心網路服務業務鏈編排上也有所制約。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出現了在雲數據中心網路中引入了SDN的技術潮。
二、SDN在雲數據中心的系統架構
SDN的3+2架構模型,從上到下分為應用層、控制層和轉發層。以控制層為基準點定義了兩個外部介面,其中,向上為應用提供自定義業務功能的API稱為北向介面,向下控制使用底層網路資源的API稱為南向介面。常用的北向介面標準是Restful,常用的南向介面標準是Openflow。
SDN的3+2架構模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SDN在雲數據中心跟雲管理平台(以Openstack為例)整體融合考慮時,比較常見的系統架構如下所示。針對下圖進行幾個說明,說說為什麼常用這種模式:
❹ 銳捷s6000交換機怎麼實現堆疊
這是一款數據中心交換機,本身支持虛擬化,也就是VSU.配置參考。
核心交換機1:
Switch1# configure terminal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Switch1(config)# switch virtual domain 1
Switch1(config-vs-domain)# switch 1
Switch1(config-vs-domain)# switch 1 priority 200 ------>默認優先順序為100,配置為較高的優先順序,VSU建立成功後將會成為管理主機。
Switch1(config-vs-domain)# exit
Switch1(config)# vsl-aggregateport 1 ------>VSL鏈路至少需要2條,一條鏈路可靠性較低,當出現鏈路震盪時,VSU會非常不穩定。
Switch1(config-vsl-ap-1)# port-member interface TenGigabitEthernet 1/1 ------>配置VSL鏈路,VSU主備核心之間的心跳鏈路和流量通道
Switch1(config-vsl-ap-1)# port-member interface TenGigabitEthernet 1/2
Switch1(config-vsl-ap-1)# exit
核心交換機2:
Switch2# configure terminal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Switch2(config)# switch virtual domain 1 ------>domaind id 必須和第一台一致
Switch2(config-vs-domain)# switch 2 ------>第二台設備必須更改ID為2
Switch2(config-vs-domain)# switch 2 priority 150
Switch2(config-vs-domain)# exit
Switch2(config)# vsl-aggregateport 1 ------>VSL鏈路至少需要2條,一條鏈路可靠性較低,當出現鏈路震盪時,VSU會非常不穩定。
Switch2(config-vsl-ap-1)# port-member interface TenGigabitEtherne 1/1 ------>配置VSL鏈路,VSU主備核心之間的心跳鏈路和流量通道
Switch2(config-vsl-ap-1)# port-member interface TenGigabitEthernet 1/2
Switch2(config-vsl-ap-1)# exit
❺ 華為s9306 業務板卡做css就集群 需要license 么
業務板卡需要,用堆疊卡不用。
❻ 銳捷s6000交換機怎麼實現堆疊
這是一款數據中心交換機,本身支持虛擬化,也就是VSU.配置參考
核心交換機1:
Switch1# configure terminal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Switch1(config)# switch virtual domain 1
Switch1(config-vs-domain)# switch 1
Switch1(config-vs-domain)# switch 1 priority 200 ------>默認優先順序為100,配置為較高的優先順序,VSU建立成功後將會成為管理主機。
Switch1(config-vs-domain)# exit
Switch1(config)# vsl-aggregateport 1 ------>VSL鏈路至少需要2條,一條鏈路可靠性較低,當出現鏈路震盪時,VSU會非常不穩定。
Switch1(config-vsl-ap-1)# port-member interface TenGigabitEthernet 1/1 ------>配置VSL鏈路,VSU主備核心之間的心跳鏈路和流量通道
Switch1(config-vsl-ap-1)# port-member interface TenGigabitEthernet 1/2
Switch1(config-vsl-ap-1)# exit
核心交換機2:
Switch2# configure terminal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Switch2(config)# switch virtual domain 1 ------>domaind id 必須和第一台一致
Switch2(config-vs-domain)# switch 2 ------>第二台設備必須更改ID為2
Switch2(config-vs-domain)# switch 2 priority 150
Switch2(config-vs-domain)# exit
Switch2(config)# vsl-aggregateport 1 ------>VSL鏈路至少需要2條,一條鏈路可靠性較低,當出現鏈路震盪時,VSU會非常不穩定。
Switch2(config-vsl-ap-1)# port-member interface TenGigabitEtherne 1/1 ------>配置VSL鏈路,VSU主備核心之間的心跳鏈路和流量通道
Switch2(config-vsl-ap-1)# port-member interface TenGigabitEthernet 1/2
Switch2(config-vsl-ap-1)# exit
❼ 交換機虛擬化技術VRRP、堆疊、M-LAG分別是是什麼,並說說區別
交換機虛擬化技術VRRP就是把幾台設備組成一台虛擬路由設備,將虛擬路由的地址作為用戶的默認網關來實現與外部網路通信;堆疊就是幾台交換機組合成一齊,組合成整體設備;M-LAG就是跨設備的鏈路聚合組。VVRP解決網路冗餘,堆疊增加埠的密度和帶寬,充分發揮交換機的性能,M-LAG的網路可信度非常高,設備控制層面獨立,能單獨獨立升級且不影響其他交換機。
❽ 在一些大型的機房中,什麼叫做TOR交換機什麼叫做節點
TOR交換機是一種交換機在數據中心的布線方式。節點是一個連接點,表示一個再分發點或一個通信端點(一些終端設備)。節點的定義依賴於所提及的網路和協議層。在數據通信中一個物理網路節點可以是數據電路端接設備,如數據機、集線器、橋接器或交換機都可以是一個節點;以是一個數據終端設備,如數字手機,列印機或主機也可以看做為一個節點。
TOR接入方式就是在標準的42U的伺服器機櫃的最上面安裝接入交換機。伺服器的網口都接入到機櫃上部的交換機上。這個接入交換機再通過銅纜或光纖接入到網路機櫃的匯聚或核心交換機上。這種組網的好處是簡化布線,從伺服器機櫃到列頭櫃只有很少的電纜。
(8)去堆疊化數據中心擴展閱讀:
TOR交換機能提供更高速更快捷的寬頻處理能力,充分滿足網路機房中數據快速傳輸的需求。TOR交換機採用高集成電路設計,具有優異的安全性能,能有效減少信號串擾。TOR交換機電源模塊支持熱插拔高能效比,能實現更低的總擁有成本冗餘和冷卻及熱和冷通道的氣流選擇。
TOR交換機能提供先進的L2/L3/MPLS,支持多樣化的管理介面,可為傳統的L2/L3網路提供快速的服務部署和管理。OR交換機具有802.1X,MAC和網路認真模式,能夠為企業提供優質的安全風險管理。
❾ 硬體在網路堆疊和虛擬化中發揮什麼作用
這點很重要,而且絕不會變。無論是否部署網路虛擬化,都一定要有硬體才能在數據中心的系統之間傳輸數據包。 雖然許多網路堆疊解決方案主要通過通道協議連接虛擬交換機,如虛擬可擴展LAN(Virtual Extensible LAN),但是也可以使用硬體替代網路堆疊。如果在網路堆疊中使用虛擬交換機,那麼它們還需要整合基於硬體的交換機,將硬體作為一個網關。這樣物理和虛擬伺服器環境之間就可以實現無縫整合,這是硬體在網路虛擬化中的另一個重要作用。一定要記住,硬體交換機上還要求使用一些特殊的應用程序專用集成線路(ASIC)替代網路堆疊。 關於生產環境網路虛擬化部署細節公開並不多。對於作為大量虛擬交換機通道的物理伺服器,我們不知道網路虛擬化對物理伺服器容量(CPU、內存等)的影響有多大,也不知道它們對於網路性能的影響有多大。如果這些方面的影響很大,那麼數據中心最終可能需要使用一種網路虛擬化解決方案,替代每一個頂級機架交換機和每一個虛擬交換機的硬體網路堆疊。在這種情況下,硬體在網路虛擬化解決方案中發揮更大的整體作用。 此外,在部署網路虛擬化的數據中心內,硬體將繼續在實現端到端網路流量的可見性中發揮重要作用。想像一下,由於無法通過跟蹤自己的企業數據中心路由來查看兩個虛擬機之間的網路,因此擁有API和通過可編程代理實現實時可見性的硬體,對於數據中心而言是非常寶貴的。同樣重要的是,還要使用一個後台分析引擎分析所收集的數據,理解流量與應用程序的行為。此外,這個引擎還要優化網路,創建一種開放反饋環路。 雖然硬體仍然重要,但是客戶也要關注於整體解決方案。例如,是否有一個支持雙向通信的反饋環路?它是否很容易操作和管理?虛擬和物理環境之間是否有集成和可見性?等等。並非每一個客戶環境都需要前面介紹的所有功能,但是在支持業務的數據中心更新和重新設計中,一定要考慮這其中的一些功能。責編:王珂玥
❿ 華為交換機 什麼時候用數據中心級別什麼時候用園區級別的
華為CE6800系列交換機,大多數使用在數據中心,主要用於虛擬化及堆疊,支持三層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