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底板浮托力怎麼算
① 浮托力怎麼算
F=ρgV
F---浮力
ρ---液體密度
g---重力加速度
V---排水(液體)體積
② 進行擋土牆的地基承載力驗算時,在什麼條件下考慮基礎浮托力
台階式擋土牆,有車輛集中荷載,求主動土壓力時怎麼折算集中荷載呢?非常感謝。。。
③ 怎麼算筏板基礎的基礎埋深呢
地基承載力設計值的直接確定法。它是根據地基承載力標准值按照有關規范通過深度和寬度的修正得到承載力設計值,並採用原位試驗(如標慣試驗、壓板試驗等)與室內土工試驗相結合的綜合判斷法來確定岩土的特性。按照補償性基礎分析地基承載力。例如:某棟地上28層、地下2層(底板埋深10m)的高層建築,由於將原地面下10m厚的原土挖去建造地下室,則卸土土壓力達180kpa,約相當於11層樓的荷載重量。如果地下水位為地面下2m。則水的浮托力為80kpa,約相當於5層樓的荷載重量,因此實際需要的地基承載力為14層樓的荷載。即當地基承載力標准值f≥250kpa時就能滿足設計要求,如果筏基底板適當向外挑出,則有更大的可靠度。筏板基礎上分布不均勻而引起筏板基礎各部分的差異沉降較大時,可綜合考慮採用以下處理。措施:將出露地質較差的土層挖出一部分,換填低強度等級的素混凝土形成素混凝土厚墊塊,以改變和調整地基的不均勻變形.也可以採用「換填法」,墊層採用碎石、卵石等材料,經碾壓或振密處理,提高基礎的承載能力;調整上部結構荷載或柱網間距,減小基底壓力差;調整筏板基礎形狀和面積,適當設置懸臂板,均衡和降低基底壓力;加強底板的剛度和強度,在大跨度柱間設置加強板帶或暗梁等。筏板基礎抗浮錨桿的設置。不少設計人員擔心地下水位對底板的浮托力而設置抗拔錨桿,在這里作如下分析和討論。
④ 重力壩揚壓力計算方法
揚壓力
分別計算正常擋水位、其他擋水位作用下包括滲透壓力和浮托力的揚壓力。 按直線比例法計算壩基揚壓力分布,進面求作用於底板上揚壓力合力。
1、揚壓力分布
揚壓力 PU=ΥOhU=ΥO(Zi- )
浮托力 PU1=ΥOhU1=ΥO(Zi-△H)
滲透壓力 PU2=ΥOhU2=ΥO(△H- )
式中:
△H—上游水頭
Zi—計算點至上游水位高差。
Li—計算點滲經長度
Hu. hu1 hu2—分別為計算點揚壓力,浮托力及滲透壓力水頭 揚壓力合力
根據底板底為各點(i)揚壓力位,作出其分布圖,再根據分布圖求揚壓力合力,為便於計算合力作用點,一般可分塊進行。
⑤ 重力壩揚壓力計算方法
揚壓力
分別計算正常擋水位、其他擋水位作用下包括滲透壓力和浮托力的揚壓力。
按直線比例法計算壩基揚壓力分布,進面求作用於底板上揚壓力合力。
1、揚壓力分布
揚壓力
PU=ΥOhU=ΥO(Zi-
)
浮托力
PU1=ΥOhU1=ΥO(Zi-△H)
滲透壓力
PU2=ΥOhU2=ΥO(△H-
)
式中:
△H—上游水頭
Zi—計算點至上游水位高差。
Li—計算點滲經長度
Hu.
hu1
hu2—分別為計算點揚壓力,浮托力及滲透壓力水頭
揚壓力合力
根據底板底為各點(i)揚壓力位,作出其分布圖,再根據分布圖求揚壓力合力,為便於計算合力作用點,一般可分塊進行。
⑥ 地下水的浮托力怎麼計算
F=水的密度*物體排水的體積*g
⑦ PKPM怎麼考慮地下水對地下室浮托力的作用
在JCCAD中的樁筏有限元計算中勾選「抗浮設計」和「各工況考慮水浮力」,並輸入水頭標高後計算。在輸出結果總可以看到水浮力的作用,如果抗浮不足會發現底板位移為負值。
⑧ 弧形閘門閉門力計算是否考慮浮托力
規范中計算閘門啟閉力的閘門自重W,是指在水中的浮重。
⑨ 熊啟鈞灌區建築物的水力計算中水閘底板揚壓力的計算怎麼算出來的7KN和13KN,求高手解釋,感激不盡啊!
首先明白揚壓力由浮托力和滲透壓力組成,浮托力指水閘上下游水位在相同水位部分對水閘造成的浮力,可以理解為水閘是放在某一個水深的水中,當然會受到向上的浮力,在受力圖上是矩形部分;滲透壓力則是由於上下游水位差造成的,所以受力圖是三角形部分。
有的時候計算揚壓力是要乘揚壓力系數的,你說的這本書我以前看過,在我同事那裡,記不清怎麼算的了,不過方法肯定只有一個···
我才去翻了,在那個算例中揚壓力是當作條件給出來的,單純靠他給的條件是無法計算出揚壓力的,因為要計算滲透壓力的話涉及到上游鋪蓋和閘底板一系列的滲透計算,水閘的穩定計算實際上是在滲透計算結果出來之後才能進行的。
⑩ 壓力計算方法
垂直作用於流體或固體界面單位面積上的力。
界面可以是指流體內部任意劃分的分離面,也可以是流體與固體之間的接觸面。
任意流體元表面都受到來自外界的作用力,稱表面力。
對於流體質點所受的表面力,可以用通過該點任意3個互相垂直表面(其外法線方向分別為x、y、z)上的應力表示。
σx、σy、σz為3個面上的法應力,由於流體不承受拉力,法應力必為負值,即指向內法線方向。
τxy、τyx、τyz、τzy、vzx、τxz為剪應力(如vxy為垂直y表面上沿x方向應力),即流體層之間的摩擦應力或粘性應力,取決於流動狀態。若流體處於靜止狀態,或雖處於運動狀態,但流體是理想的(即完全忽略其粘性),則所有剪應力都為零,流體質點僅承受各方向相等的法應力。對於運動的粘性流體,6個剪應力不會同時為零,3個法應力也不會都相等,通常定義質點壓力為3個法應力平均值的負值,即p=-(1/3)(σx+σy+σz),同樣是與方向無關的。
運動流體中質點實際承受的壓力為靜壓。若流體速度為v,當流體等熵地減速至零時所能具有的壓力稱為總壓。(1/2)ρvsup>2(ρ為密度)具有壓強量綱,可視為流體具有的一種潛在的壓力,稱為動壓。根據伯努利方程,不可壓縮流體的總壓等於靜壓與動壓之和。
在國際單位制中,壓強的單位為帕斯卡(簡稱帕),1帕=1牛頓/米2。標准條件【溫度T=288.15開(K),空氣密度ρ=1.225千克/立方米】下海平面高度大氣壓力為101325帕,稱為標准大氣壓。工業上採用1千克力/厘米2為1個工程大氣壓,其值為98066.5帕。氣象學中定義106達因/厘米2為1巴,1巴=105帕,接近1個標准大氣壓。流體的壓力與溫度、密度等參數有關。理想氣體壓力p=ρRT,式中R為氣體常數,與氣體種類有關,空氣的R=287.0焦/(千克·開/攝氏度)【J/(kg·K/℃)】。液體壓力隨密度而增加。
在中學物理教科書中,將壓力和壓強作為兩個不同的物理量來對待。但是在熱力學、流體力學等專業和工程中,壓力和壓強是作為一個物理量來對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