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力mpa如何算
A. 拉伸強度的單位MPa是什麼意思
拉伸強度的單位是N/(mm)^2。
單位N/(mm)^2(MPa)指的是單位面積內金屬材料在拉力作用下抵抗破壞的力。
金屬材料在拉伸過程中,材料經過屈服階段後進入強化階段後隨著橫向截面尺寸明顯縮小在拉斷時所承受的最大力(Fb),除以試樣原橫截面積(So)所得的應力(σ),稱為抗拉強度或者強度極限(σb)。
計算公式為:σ=Fb/So
式中:
(1)Fb--試樣拉斷時所承受的最大力,單位:N(牛頓);
(2)So--試樣原始橫截面積,單位:mm²。
(1)應力mpa如何算擴展閱讀:
國內測量拉伸強度比較普遍的方法是採用萬能材料試驗機等來進行材料抗拉/壓強度的測定。
對於脆性材料和不成形頸縮的塑性材料,其拉伸最高載荷就是斷裂載荷,因此,其拉伸強度也代表斷裂抗力。對於形成頸縮的塑性材料,其抗拉強度代表產生最大均勻變形的抗力,也表示材料在靜拉伸條件下的極限承載能力。對於鋼絲繩等零件來說,拉伸強度是一個比較有意義的性能指標。
拉伸強度很容易測定,而且重現性好,與其他力學性能指標如疲勞極限和硬度等存在一定關系,因此,也作為材料的常規力學性能指標之一用於評價產品質量和工藝規范等。
B. 抗壓強度(MPa)是怎麼計算的
這個圖中的問題,是試件抗彎強度或特定條件下試件的承載能力測試,不宜用抗壓強度這個指標來衡量。
計算方法為:應力(δ)=作用(F)/材料單位面積(A),單位為Pa。
C. 張拉初始應力MPa是指什麼怎麼算
是指的初始張拉力在預應力鋼筋上產生的應力。其值等於初始張拉力除以預應力鋼筋的截面面積。
D. 常用的應力單位是兆帕MPa還是1MPA=10³N/m²
應力的單位用kgf/mm²表示。
由於1N/m2=1Pa 1kg=9.8N 1m2=10000cm2
所以 1kg/cm2=98KPa=0.098MPa
人們近似的取1MPa=10kg/cm2
E. 如何計算材料應力比如下圖這題是3.8Mpa嗎。求詳細過程
屬於受均布力的簡支梁問題,具體見下圖。
望採納。
F. 常用的應力單位是兆帕MPa,1MPA=10³N/m²
應力的單位用kgf/mm²表示。在米制單位中,用千帕(kPa)或兆帕(MPa)表示.常見的應力單位還有Pa,N/m2,MPa,GPa,kPa,dyn/cm2,pz,bar,lat,kgf/cm2,kgf/m2,tf/m2
壓力(壓強),應力的法定計量單位為帕斯卡(Pa)。此外,還有一些壓力(壓強),應力的計量單位在某些特殊領域中可以與法定計量單位並用,國際計量委員會稱其為國際單位制以外的壓力(壓強),應力計量單位。這里向您提供了世界各地尚在習慣使用中的一些壓力(壓強),應力的計量單位名稱及其符號。
G. mpa和n怎麼換算
如果是1平方米面積,1MPa等於10^6N(1000000N)。
F=PS,沒有面積,無法計算力,現在假設是1平方米。
F=1×10^6×1=1000000N。
MPa是壓強單位,N是力的單位,它們的物理量綱不同,不能直接換算。
如果要想知道1MPa等於多少N,必須知道受力面積S。
利用公式F=PS,知道壓強和面積,可以計算壓力。
單位換算:
1帕斯卡=1牛頓/平方米(1N/㎡)
P=F/S(F為壓力,s為受力面積) P=ρgh(ρ為液體或氣體密度,g為重力加速度,約合9.8N/kg,h為深度)
1MPa(兆帕)=1000KPa(千帕)=1000000Pa(帕)
1標准大氣壓=101325牛頓/米^2,即為101325帕斯卡(Pa)=760mm 汞柱所產生的壓強。
H. 已知應力狀態如圖所示(應力單位為MPa),試用計算圖中指定截面的正應力與剪應力。
正應力 =(2*50*(根號2)/2-20*(根號2)/2)/根號2=40 Mpa(拉應力)
剪應力=20*(根號2)/2/根號2=10 Mpa
I. 抗拉強度單位GPa與MPa之間如何換算請教各位高手!
G和M都是國際標准組織的計算單位,中文念「吉」「兆」,「兆」表示10的6次方,「吉」表示10的9次方
1GPa=1000MPa1GPa=1000MPa
(9)應力mpa如何算擴展閱讀:
抗拉強度(tensile strength)是金屬由均勻形塑性變向局部集中塑性變形過渡的臨界值,也是金屬在靜拉伸條件下的最大承載能力。
抗拉強度即表徵材料最大均勻塑性變形的抗力,拉伸試樣在承受最大拉應力之前,變形是均勻一致的,但超出之後,金屬開始出現縮頸現象,即產生集中變形;對於沒有(或很小)均勻塑性變形的脆性材料,它反映了材料的斷裂抗力。符號為Rm(GB/T 228-1987舊國標規定抗拉強度符號為σb),單位為MPa。
硬度
硬度,物理學專業術語,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壓入其表面的能力稱為硬度。固體對外界物體入侵的局部抵抗能力,是比較各種材料軟硬的指標。由於規定了不同的測試方法,所以有不同的硬度標准。各種硬度標準的力學含義不同,相互不能直接換算,但可通過試驗加以對比。
彈力
亦稱「彈性力」。物體受外力作用發生形變後,若撤去外力,物體能恢復原來形狀的力,叫作「彈力」。它的方向跟使物體產生形變的外力的方向相反。
因物體的形變有多種多樣,所以產生的彈力也有各種不同的形式。例如,一重物放在塑料板上,被壓彎的塑料要恢復原狀,產生向上的彈力,這就是它對重物的支持力。
將一物體掛在彈簧上,物體把彈簧拉長,被拉長的彈簧要恢復原狀,產生向上的彈力,這就是它對物體的拉力。不僅塑料、彈簧等能夠發生形變,任何物體都能夠發生形變,不發生形變的物體是不存在的。
不過有的形變比較明顯,能直接見到;有的形變相當微小,必須用儀器才能覺察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