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術和算力
㈠ 計算機的計算指的是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是這樣的嗎
沒錯!計算機的計算指的就是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
運算器:arithmetic unit,計算機中執行各種算術和邏輯運算操作的部件。運算器的基本操作包括加、減、乘、除四則運算,與、或、非、異或等邏輯操作,以及移位、比較和傳送等操作,亦稱算術邏輯部件(ALU)。
運算器由算術邏輯單元(ALU)、累加器、狀態寄存器、通用寄存器組等組成。算術邏輯運算單元(ALU)的基本功能為加、減、乘、除四則運算,與、或、非、異或等邏輯操作,以及移位、求補等操作。計算機運行時,運算器的操作和操作種類由控制器決定。運算器處理的數據來自存儲器;處理後的結果數據通常送回存儲器,或暫時寄存在運算器中。與Control Unit共同組成了CPU的核心部分。
運算器的處理對象是數據,所以數據長度和計算機數據表示方法,對運算器的性能影響極大。70年代微處理器常以1個、4個、8個、16個二進制位作為處理數據的基本單位。大多數通用計算機則以16、32、64位作為運算器處理數據的長度。能對一個數據的所有位同時進行處理的運算器稱為並行運算器。如果一次只處理一位,則稱為串列運算器。有的運算器一次可處理幾位 (通常為6或8位),一個完整的數據分成若干段進行計算,稱為串/並行運算器。運算器往往只處理一種長度的數據。有的也能處理幾種不同長度的數據,如半字長運算、雙倍字長運算、四倍字長運算等。有的數據長度可以在運算過程中指定,稱為變字長運算。
運算器能執行多少種操作和操作速度,標志著運算器能力的強弱,甚至標志著計算機本身的能力。運算器最基本的操作是加法。二進制加法的法則是:0+0=0、0+1=1、1+0=1、1+1=10。一個數與零相加,等於簡單地傳送這個數。將一個數的代碼求補,與另一個數相加,相當於從後一個數中減去前一個數。將兩個數相減可以比較它們的大小。
㈡ 算術和演算法的區別
演算法是指完成一個任務准確而完整的描述。也就是說給定初始狀態或輸入數據,經過計算機程序的有限次運算,能夠得出所要求或期望的終止狀態或輸出數據。
「算術」這個詞,在我國古代是全部數學的統稱。至於幾何、代數等許多數學分支學科的名稱,都是後來很晚的時候才有的。
國外系統地整理前人數學知識的書,要算是希臘的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最早。《幾何原本》全書共十五卷,後兩卷時候人增補的。全書大部分是屬於幾何知識,在第七、八、九卷中專門討論了數的性質和運算,屬於算術的內容。
現在拉丁文的「算術」這個詞是由希臘文的「數和數(音屬,shû三音)數的技術」變化而來的。「算」字在中國的古意也是「數」的意思,表示計算用的竹籌。中國古代的復雜數字計算都要用算籌。所以「算術」包含當時的全部數學知識與計算技能,流傳下來的最古老的《九章算術》以及失傳的許商《算術》和杜忠《算術》,就是討論各種實際的數學問題的求解方法。
㈢ 算術與演算法,算術與數學的區別和聯系
定義數學期望:1)離散型隨機變數的一切可能的取值xi與對應的概率Pi(=xi)之積的和稱為該離散型隨機變數的數學期望[1] (設級數絕對收斂),記為E(x)。數學期望是最基本的數學特徵之一。它反映隨機變數平均取值的大小。又稱期望或均值。如果隨機變數只取得有限個值,稱之為離散型隨機變數的數學期望。它是簡單算術平均的一種推廣,類似加權平均。2)設連續性隨機變數X的概率密度函數為f(x),若積分絕對收斂,則稱積分的值為隨機變數的數學期望,記為E(X)。2.關系算術平均是來自樣本的。是近似的。數學期望是母體的。是精確的。如果在期望值的計算中,如果用古典概率論,每個數據對應的概率是1/N,N是數據個數。那麼期望值就等於算術平均數。
㈣ 什麼是算術和
算術和是正數的和,即絕對值的和,例如2+13.5+7,各個數值皆為正且相加。
主要區別於代數和,代數和要算帶符號的,通常省略負數前面的+號。例如(-2)+(+3)+(-4)=-2+3-4,就是所謂代數和。
㈤ 計算機算數和,邏輯與,邏輯或,邏輯非分別是什麼意思
1、算術和:算術和就是所有的加數都是非負的(整數或0)得到的和。
2、邏輯與:邏輯與即1101 & 0100,就是按位相與,與的概念可以同俗的理解為,一個電路有兩個串聯的開關,只有同時關閉兩個開關電路才通,打開任意一個開關電路都不通,所以那兩個數邏輯與的結果是0100。
3、邏輯或:邏輯或即1101 | 0100,就是按位相或,也可以理解為,一個電路有兩個並聯的開關,只要有一個開關是關閉的,那就電路就可以連通,只有兩個開關同時打開電路才不通。結果為1101。
4、邏輯非:邏輯非 即 !1101,這個簡單,就按位取反,為0010。
(5)算術和算力擴展閱讀:
1.邏輯常量與變數:邏輯常量只有兩個,即0和1,用來表示兩個對立的邏輯狀態。邏輯變數與普通代數一樣,也可以用字母、符號、數字及其組合來表示,但它們之間有著本質區別,因為邏輯常量的取值只有兩個,即0和1,而沒有中間值。
2.邏輯運算:在邏輯代數中,有與、或、非三種基本邏輯運算。表示邏輯運算的方法有多種,如語句描述、邏輯代數式、真值表、卡諾圖等。
3.邏輯函數:邏輯函數是由邏輯變數、常量通過運算符連接起來的代數式。同樣,邏輯函數也可以用表格和圖形的形式表示。
4.邏輯代數:邏輯代數是研究邏輯函數運算和化簡的一種數學系統。邏輯函數的運算和化簡是數字電路課程的基礎,也是數字電路分析和設計的關鍵。
如果任一操作數或兩個操作數為true,則邏輯「或」運算符 (||) 返回布爾值true;否則返回false。操作數在計算之前隱式轉換為類型bool,結果的類型為bool。邏輯「或」具有從左向右的關聯性。
or運算符是||的等效文本。
邏輯「或」運算符的操作數不需要是同一類型,但是它們必須是整型或指針類型。操作數通常為關系或相等表達式。
第一個操作數將完全計算,並且在繼續計算邏輯「或」表達式之前將完成所有副作用。
僅當第一個操作數的計算結果為 false (0) 時計算第二個操作數。在邏輯「或」表達式為 true 時,這將消除對第二個操作數的不必要的計算。
在決定一事物的若干條件中,只要有一個條件能滿足時,結果就會出現;只有當所有條件都不滿足是,結果才不出現,這種因果關系就稱為「邏輯或」。
譬如說兩個開關並聯電燈電路中,兩個開關S1、S2中只要有一個閉合時,電燈EL就會亮起;只有兩個開關都不閉合,電燈EL才不會亮。
參考資料:邏輯運算_網路
㈥ 算術和數學是一回事嗎
你也許聽過爸爸媽媽把「數學」說成「算術」。那麼,算術和數學是一回事嗎?
實際上,算術和數學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算術包括整數、小數、分數的加減乘除法和它們在日常生活、生產中的應用。算術里不講負數,也不講用字母組成的代數式的運算。如果講到負數、方程,那就是代數的內容了;如果講到有關圖形的許多性質,則是幾何的內容了。算術、代數、幾何都是數學的一門學科。數學還有很多分支學科,如微積分、數論、集合論、概率論等等。
現行小學數學課本中除了算術外,還有代數、幾何等方面的初步知識,所以小學課本不叫算術,而叫數學。
㈦ 算術平均數與幾何平均數有什麼區別
算術平均數與幾何平均數區別如下:
1、二者公式的形式不同:
參考資料:
算術平均數-網路
幾何平均數-網路
㈧ 請高人解答:算數和與算術和的區別
算術是數學的一個分支,是數學的最初形式。從事研究實數的性質,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和運算規則,主要包括加、減、乘、除。
算術也是指作為學校的一門課程,早期小學教科書有國語、算術……,後改為語文、數學……。即現行教材數學中的內容,不僅包括算術,還有代數、幾何等內容。
至於「算數」一詞,不是屬於數學領域的詞彙。請看詞典截圖:
㈨ 有什麼益智玩具能幫助兒童學習算數嗎
好多啊,要先認識數字,然後再算術,網上一找,好多類型。
但是個人認為,要教孩子算術,最好是家長和老師同步教學,平時生活多加練習,經常鼓勵孩子,這樣孩子學得開心,方法也能掌握,又能通過溝通與孩子增進感情,何樂而不為吧?
希望能幫到你,請採納!
㈩ 計算機是怎樣進行算術和邏輯運算的
當運算結果沒有產生溢出時,運算結果等於邏輯結果(即應該得到的正確的結果),此時SF表示的是邏輯結果的正負,當運算結果產生溢出時,運算結果不等於邏輯結果,此時的SF值所表示的正負情況與邏輯結果相反,即:SF0時,邏輯結果為負,SF1時,邏輯結果為非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