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輪蝸桿力怎麼算
① 蝸桿軸向力怎麼判斷
左旋蝸桿使用左手法則,右旋蝸桿使用右手法則,手握蝸桿,四指指向蝸桿旋轉方向,則大拇指的反向即為蝸輪在蝸桿與蝸輪嚙合點的旋轉方向
蝸桿看旋向,桿沿螺旋升角方向旋轉,輪齒向升角方向轉動;
輪齒面受蝸桿軸向推力,另一分力垂直作用於輪中心,
桿同樣,受兩個方向力,
桿軸方向水平力(表現桿竄動),垂直於桿軸方向壓力(表現桿彎曲)
各分力的方向:首先需要知道蝸桿和蝸輪的相對轉動方向,用左右手定則判斷蝸輪的轉向。
當蝸桿主動時,
切向力:Ft1----與n1方向相反,Ft2----與n2方向相同。
徑向力:Fr1、 Fr2----各自指向自己的輪心。
軸向力:Fx1=-Ft2 ,Fx2=-Ft1 ,Fx1也可用左右手定則來判斷。
蝸桿的三個分力與蝸輪的三個分力構成三對作用力、反作用力,記住它們的關系,有助於判斷各分力的方向。
② 蝸輪蝸桿傳動(是人力傳動的) 輸出扭矩如何計算
蝸輪蝸桿傳動機構的輸出力矩,從能量守恆定律來看,輸入功率=輸出功率+摩擦損失,而摩擦損失取決於材料(蝸桿--渦輪)摩擦系數、潤滑條件、蝸桿螺旋角、嚙合齒廓的粗糙度等, 因為功率P(kw)=扭矩T(Nm) ×轉速n(rpm)/9549,所以輸出扭矩T(Nm) =9549 x η x P(kw) / n(rpm).
一般減速傳動的機構都可以「放大」輸出力矩,因為他們傳輸的功率不變,而功率=k力矩x轉速,轉速降低,力矩就大了。齒輪傳動機構的減速比一般遠小於渦輪蝸桿傳動,所以渦輪蝸桿傳動機構的輸出力矩更大。
在蝸桿傳動中,規定蝸桿的軸向模數和蝸輪的端面模數為標准模數。蝸桿傳動的正確嚙合條件是:蝸桿的軸向模數和軸向壓力角與蝸輪的端面模數和端面壓力角應分別相等,且為標准值;同時,蝸桿分度圓柱上的導程角應等於蝸輪分度圓上的螺旋角,且旋向相同。
蝸輪傳動的最大優點:傳動比大、自鎖性能好、運行噪音小,傳動比較小的傳動基本不太適合用蝸輪傳動(因為傳動比太小)蝸輪齒數:Z2=i Z1式中:Z1:蝸桿齒數(也稱頭數、線數)Z2:蝸輪齒數;i:傳動比,蝸桿的頭數一般選擇1-5.
③ 蝸輪蝸桿傳動徑向力公式中的tana是指什麼
從能量守恆定律來看,輸入功率=輸出功率+摩擦損失,而摩擦損失取決於材料(蝸桿--渦輪)摩擦系數、潤滑條件、蝸桿螺旋角、嚙合齒廓的粗糙度等,現有給出的題設條件無法滿足計算要求。初步判斷,如此大的減速比240:1,一般要兩級減速,且摩擦損失相當大,傳動效率η較低。
因為功率(kw)=扭矩(Nm)
×轉速(rpm)/9549,所以輸出扭矩(Nm)
=9549
x
η
x
輸入功率(kw)
/
轉速(rpm).
具體數值計算要補充條件。
④ 蝸輪蝸桿減速機扭力怎麼計算公式
速比=電機輸出轉數÷減速機輸出轉數 ("速比"也稱"傳動比")
應該是這樣的,專業的你問問 台 機 這樣減速廠 家吧
⑤ 怎樣計算蝸輪蝸桿
蝸輪、蝸桿的計算公式:
1,傳動比=蝸輪齒數÷蝸桿頭數
2,中心距=(蝸輪節徑+蝸桿節徑)÷2
3,蝸輪吼徑=(齒數+2)×模數
4,蝸輪節徑=模數×齒數
5,蝸桿節徑=蝸桿外徑-2×模數
6,蝸桿導程=π×模數×頭數
7,螺旋角(導程角)tgB=(模數×頭數)÷蝸桿節徑
⑥ 蝸輪蝸桿傳動的力距怎麼計算,求專業人士解答..
從能量守恆定律來看,輸入功率=輸出功率+摩擦損失,而摩擦損失取決於材料(蝸桿--渦輪)摩擦系數、潤滑條件、蝸桿螺旋角、嚙合齒廓的粗糙度等,現有給出的題設條件無法滿足計算要求。初步判斷,如此大的減速比240:1,一般要兩級減速,且摩擦損失相當大,傳動效率η較低。
因為功率(kw)=扭矩(Nm) ×轉速(rpm)/9549,所以輸出扭矩(Nm) =9549 x η x 輸入功率(kw) / 轉速(rpm).
具體數值計算要補充條件。
⑦ 蝸輪的計算公式
蝸輪、蝸桿的計算公式:
1,傳動比=蝸輪齒數÷蝸桿頭數
2,中心距=(蝸輪節徑+蝸桿節徑)÷2
3,蝸輪吼徑=(齒數+2)×模數
4,蝸輪節徑=模數×齒數
5,蝸桿節徑=蝸桿外徑-2×模數
6,蝸桿導程=π×模數×頭數
7,螺旋角(導程角)tgB=(模數×頭數)÷蝸桿節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