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中心手工編程如何去餘量
Ⅰ cnc加工中心用50r5的刀掃平面250*140如何手工編程啊要掃到高度 餘量有3mm
以工件一個角上表面為0點設置:
%
T1M06
G43H1
G00Z100
X-5Y2
z3 (保留3mm)
M02S1000
#1=0
N100 G01Y[2+[#1*5*0.8]]
G01X[250+5] F1000
IF [2+[#1+1]*5*0.8] GE 140 GOTO200
G00Y[2+[#1+1]*5*0.8]
G01X-5
#1=#1+2
IF #1LT36 GOTO100
N200 Z50
M30
Ⅱ 加工中心編程,怎麼在刀具上加減餘量,
看床子精度和加工材料,刀具決定,我現在用的床子有一台是大橋的,因為先前撞刀現在刀口錐形套劃傷,我一般干鑄鐵模具,留10絲餘量也差不多了。要根據實際情況,看看對工件精度要求而定。
Ⅲ cnc加工中心手工編程銑平面,怎麼編500*500程序
字數最少的 G0G90G54XY0。
X(自己找個刀剛好能飛到的點)M3S25002 G43H0Z10M8 M98P123L5(這個就看餘量了如果餘量太大L就多給幾次)子程序O123G90 G00 XY0 G91Z-1。F1000Y-500 X-100 Y500 M99 就可以了。
注釋 L循環次數 比如說 400的大面 餘量有10MM 那就L10。
Ⅳ 加工中心手工編程內洗圓弧怎麼編程,舉例說明,謝謝
1、原理和圓規畫圓差不多,把圓規張開(圓半徑),針插在圓心,筆頭從起點轉到終點。
2、機床畫圓是先移動到起點(筆頭的起點)G1 x..y..
3、然後給出銑圓的R值,也就圓心到起點的距離,程序是G2(或G3) i..(或是J..圓規張開距離) X..Y..(筆頭結束的位置)。
4、i和J是對應銑圓的方向,i對應X方向,J對應Y方向。
5、例:以X軸往負方向銑個直徑10的半圓:
(1)G1 X0 Y0:
(2)G3i-5. X-10. Y0:
(4)加工中心手工編程如何去餘量擴展閱讀
具體步驟
數控手工編程的主要內容包括分析零件圖樣、確定加工過程、數學處理、編寫程序清單、程序檢查、輸入程序和工件試切。
1、分析零件圖樣和工藝處理
首先根據圖紙對零件的幾何形狀尺寸、技術要求進行分析,明確加工內容,決定加工方案、加工順序,設計夾具,選擇刀具、確定合理的走刀路線和切削用量等。同時還應充分發揮數控系統的性能,正確選擇對刀點及進刀方式,盡量減少加工輔助時間。
2、數學處理
(1)編程前根據零件的幾何特徵,建立一個工件坐標系,根據圖紙要求制定加工路線,在工件坐標繫上計算出刀具的運動軌跡。對於形狀比較簡單的零件(如直線和圓弧組成的零件),只需計算出幾何元素的起點、終點、圓弧的圓心、兩幾何元素的交點或切點的坐標值。
(2)對於形狀復雜的零件(如非圓曲線、曲面組成的零件),數控系統的插補功能不能滿足零件的幾何形狀時,必須計算出曲面或曲線上一定數量的離散點,點與點之間用直線或圓弧逼近,根據要求的精度計算出節點間的距離。
3、編寫零件程序單
加工路線和工藝參數確定以後,根據數控系統規定的指令代碼及程序段格式,逐段編寫零件程序。
4、程序輸入
以前的數控機床的程序輸入一般使用穿孔紙帶,穿孔紙帶上的程序代碼通過紙帶閱讀裝置送入數控系統。現代數控機床主要利用鍵盤將程序輸入計算機中;通信控制的數控機床,程序可以由計算機介面傳送。
5、程序校驗與首件試切
(1)程序清單必須經過校驗和試切才能正式使用。校驗的方法是將程序內容輸入到數控裝置中,機床空刀運轉,若是平面工件,可以用筆代刀,以坐標紙代替工件,畫出加工路線,以檢查機床的運動軌跡是否正確。若數控機床有圖形顯示功能,可以採用模擬刀具切削過程的方法進行檢驗。
(2)但這些過程只能檢驗出運動是否正確,不能檢查被加工零件的精度,因此必須進行零件的首件試切。首次試切時,應該以單程序段的運行方式進行加工,監視加工狀況,調整切削參數和狀態。
Ⅳ 求解答數控銑編程和去餘量
什麼去餘量,是粗加工餘量么,還有一些進給量進給速度么,你加工的是什麼材料,
Ⅵ 數控銑手工編程如何去除加工餘量,修改刀補,比例縮放,宏程序那個好用
比列縮放編程時容易出錯,縮放的比例與你需求還要你去計算畫圖驗證什麼的比較麻煩,數控系統計算也比較大不合適。
修改刀補這個方法運用的領域比較廣,在有宏程序編寫起來很少只要你能夠熟習宏程序非常容易運用的領域更廣。我在這里要說的宏程序也能改變刀補來去費量。我就編寫一個簡單的宏程序吧!
G54G17G40G90
M3 S_
G0Z20;
X0Y0
#1=5 (刀具半徑)
#2=0 (刀補變數值)
#3=10 (刀補最大變數值)
#4=1 (刀補補償值的遞增值)
WHILE[#2 LE #3] DO1
#4=#1+#2 (刀補值)
G10 L12 P1 R#4 (改變刀具補償值)
M98 P1 (這個子程序里只要你編寫一個圖形輪廓即可)
#2=#2+#4
END1
GOZ200
MO5
M30
(備註:子程序里邊要有G41/G42也要有取消G40 ,你要有+刀補走圖的輪廓編程然後銑出來最後取消刀補到原點這樣一個封閉式的程序 說簡單點就是編寫仍和圖形的輪廓即可)
希望我淺薄知識能夠幫助你!
Ⅶ 數控加工中心的手動編程如何操作
一、G90/91絕對/增量尺寸編程
(1)G90(模態),G90是絕對尺寸輸入,所有數據對應於實際工件零點。
(2)G91(模態),G91是增量尺寸輸入,每一尺寸對應於上一個輪廓點。
二、G70/G71英制/公制編程
G70英制,G71米制,根據零件圖紙的需要,在編制零件加工程序時,可以在英制和米制之間切換。
三、G54~G57設置零點偏移,建立工件坐標系
G54/G55/G56/G57:調用第1至第4可設置零點偏置。
四、G17/G18/G19平面選擇指令
(1)G17:加工平面X/Y;
(2)G18:加工平面Z/X;
(3)G19:加工平面Y/Z;
加工平面的劃分用來決定要加工的平面,同時也決定了刀具半徑補償的平面、刀具長度補償的方向和圓弧插補的平面,一般在程序的開始定義加工平面;當使用刀具半徑補償命令G41/G42時加工平面必須定義,以便控制系統對刀具長度和半徑進行修正,加工中心種默認加工平面位XY平面,G17可省略,如不在默認平面,G17、G18不可省略。
五、G0快速移動指令
(1)編程格式。G0 X__ Y__Z__;
(2)意義:X__ Y__Z__:直角坐標系內的終點坐標;
可以用G00去快速移動刀具到工件表面或換刀點;這個指令不適合工件的加工。執行G00指令時刀具以盡可能快的速度(快速)運動,這個快速移動速度是在機床參數內為每個軸定義好的,但受進給速度修調開關的倍率調節。
六、G1直線插補指令
(1)編程格式:G1 X__Y__ Z__ F__;
(2)含義
X、Y、Z:直角坐標系內的終點坐標
F:進給速度,單位:mm/min。
G1指令可以沿平行於坐標軸,傾斜於坐標軸或空間的任意直線運動,直線插補可以加工3D曲面及槽等。可以用直角坐標系或極坐標系輸入目標點,刀具以進給速度F沿直線從目前的起刀點運動到編程目標點,沿這樣的路徑工件就被加工出來。
G1是模態指令,主軸轉速S及主軸轉向M3/M4必須在加工之前被指定。
七、G2/G3/CIP圓弧插補指令
(1)編程格式。
1)G2/G3 X—— Y—— Z—— I—— J—— K——;
2)CIP X—— Y—— Z—— I1=—— J1=—— K1=——。
(2)含義。
G2:刀具以順時針沿圓弧運動;
G3:刀具以逆時針沿圓弧運動;
CIP:通過中間點的圓弧插補;
X——Y—— Z——:直角坐標系中的終點;
I—— J—— K——:直角坐標系中的圓弧中心點坐標(在X Y Z方向);
I1=—— J1=—— K1=——:直角坐標系中的圓弧中點坐標(分別在X Y Z方向上);
注意:使用半徑R法編程時,若加工圓弧圓心角小於180度,R後跟數據為正的圓弧半徑值,如加工圓弧圓心角大於180度,R後跟數據為負的圓弧半徑值,當加工整圓時,不可使用半徑R法,必須使用指定圓心法。
八、G94/G95進給速度控制指令
(1)G94:確定進給速度的單位為m m/min、inches/min、degrees/min,為模態指令;
(2)G95:確定進給速度的單位為mm/r、inches/r,與主軸轉速有關,為模態指令;
(3)F :確定進給速度值,具體單位由G94/G95確定,為模態指令;
九、G41/G42/G40刀具半徑補償指令
G40:取消刀具半徑補償;
G41:刀具半徑補償被激活,沿切削方向看,刀具在工件輪廓的左邊;
G42:刀具半 徑補償被激活,沿切削方向看,刀具在工件輪廓的右邊
Ⅷ 請問在數控銑床手工編程中:怎麼去掉凸出輪廓外的毛胚餘量
准確的說你應該用的刀具半徑補償
g41和g42
這樣話說加大減小補償才有效
不然的話自己計算刀具偏置的節點很麻煩
加大磨耗其實就是改變了刀補
至於你的意思
我不是太明白
建議在磨耗里該
這樣很方便
大了多少就補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