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文凱利去中心化
1. 為什麼凱文·凱利《失控》中描述的未來,機器會生物化,而生物會工程化
因為在凱文凱利的描述中,人類為了尋找自己發展的方向,開始向大自然學習建造一些基本裝置,隨著時間的發展,這些基本裝置也會逐漸改進,不斷吸收人類的生物邏輯,而人類為了進一步節省時間,又會改進這些裝置,這就是在他的描述中,機器會生物化,而生物會工程化的原因。
書籍信息:
這是一本關於機器、系統、生物和社會的「大部頭」;這是一本誕生於1994年的關於社會進化、特別是互聯網發展的「先知預言」;它曾是《黑客帝國》主要演員的必讀物之一;它被《長尾理論》作者克里斯·安德森稱作「過去十年,公認最具智慧和價值的一本書」——這部《失控》(Out of Control),在經過一年多的翻譯之後,終由新星出版社推出中文版。
2. 求凱文凱利《必然》pdf版,謝謝
你好,如果是你想要的電子書,麻煩你才拿一下,謝謝!
3. 凱文·凱利的核心觀點有哪些
凱文·凱利的核心觀點,人造物與自然生命之間有兩種趨勢正在發生:
1. 人造物表現得越來越像生命體;
2. 生命變得越來越工程化。
技術是生命體的第七種存在。人類目前已定義的生命形態包括植物、動物、原生生物、真菌、原細菌、真細菌,而技術應是之後的新一種生命形態。
這些機器人是我們的孩子。由於機器人具有繁殖能力,我們需要更強大的責任心。我們應該有目的地培養我們的機器人孩子成為好公民。要逐漸為他們灌輸價值觀,以便在我們放開手時,他們能夠做出負責任的決定。」這是KK的核心觀點——其實這不是KK的觀點,KK只是闡述了他觀察到的自然法則。
4. 《凱文凱利KK三部曲全套3本書籍 必然+科技想要什麼+失控
凱文凱利KK三部曲全套3本書籍 必然
有
5. 求凱文凱利的主要事跡
凱文·凱利經歷:
1952年,凱文·凱利出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1971年在羅得島大學念書一年後即輟學,後成為自由攝影師。
20歲至27歲間,凱文·凱利遠足亞洲,在日本、韓國、中國台灣、菲律賓、泰國、緬甸、印度、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泊爾、阿富汗、伊朗等地游歷。27歲在耶路撒冷,凱文·凱利經歷了一次神奇的體驗,他覺得自己的壽命只有6個月,於是孝順父母,廣為布施,看望親友,然後在萬聖節之夜「死」去。
回到美國後,這個在精神上經歷過一次「死亡」的人,騎自行車跋涉5 000英里,橫穿整個美國,體驗生命的光輝。
在接下來的30年裡,他用自己的方式熱烈擁抱著這個飛速發展、眼花繚亂、日益技術化的世界,用自己獨到的眼光和智慧,在思想光輝的盡頭、在人跡罕至的邊疆,發掘著暗藏在強大技術力量背後的生命之音。
1981年,凱文·凱利創辦了自己的雜志《步行》(Walking Journal)。他曾是《全球評論》、《信號》、《全球概覽》的編輯和重要的撰稿人,他的文章在《經濟學人》、《紐約時報》、《時代》周刊、《科學》雜志等重量級媒體上廣受贊譽。他參與創辦的全球電子鏈接WELL(Whole Earth eLectronic Link)迄今仍然是最具人氣、最有智慧的社區之一。
1999年,著名導演沃卓斯基在拍攝大片《黑客帝國》(Matrix)時,凱文·凱利的著作《失控》(Out of Control)曾被指定為全體演職人員必讀的三本書之一。
6. 凱文·凱利的書《必然》中有一句話「即使是我們孰知的事物中最具吸引力的那個―比特。」請問:這句話中的
《必然》原版PDF網頁鏈接
7. 凱文·凱利的人物簡介
凱文·凱利(Kevin Kelly,1952~,人們經常親昵地稱他為 KK),《連線》(Wired)雜志創始主編。在創辦《連線》之前,是《全球概覽》雜志(The Whole Earth Catalog,喬布斯最喜歡的雜志)的編輯和出版人。1984年,KK發起了第一屆黑客大會(Hackers Conference)。他的文章還出現在《紐約時報》、《經濟學人》、《時代》、《科學》等重量級媒體和雜志上。
凱文·凱利被看作是「網路文化」(Cyberculture)的發言人和觀察者,也有人稱之為「游俠」(maverick)。
8. 凱文凱利新書《必然》怎麼樣
《必然》,凱文·凱利(Kevin Kelly)的新書,全面介紹了科技這個新物種的基因特徵、所思所想、行為規則和未來走向。
雖然可以容易地在網上找到碎片化的以上內容,但是正如本書所提出的紙質書相比於電子內容的優勢,這本書的優勢在於權威和系統。
《必然》是凱文·凱利「觀察·反思·展望」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中文版先於英文版出版,前兩部《失控》和《科技想要什麼》在中國出版後,曾引起很大反響。
9. 凱文凱利
凱文·凱利(Kevin Kelly,1952~,人們經常親昵地稱他為 KK),《連線》(Wired)雜志創始主編。在創辦《連線》之前,是《全球概覽》雜志(The Whole Earth Catalog,喬布斯最喜歡的雜志)的編輯和出版人。1984年,KK發起了第一屆黑客大會(Hackers Conference)。他的文章還出現在《紐約時報》、《經濟學人》、《時代》、《科學》等重量級媒體和雜志上。
凱文·凱利被看作是「網路文化」(Cyberculture)的發言人和觀察者,也有人稱之為「游俠」(maverick)。
失控:全名為《失控:機器、社會與經濟的新生物學》(Out of Control: The New Biology of Machines, Social Systems, and the Economic World)。其中文版將於2010年11月由新星出版社出版發行。
《失控》成書於1994年,作者是《連線》雜志的創始主編凱文·凱利。這本書所記述的,是他對當時科技、社會和經濟最前沿的一次漫遊,以及藉此所窺得的未來圖景。
1999年的電影《黑客帝國》(Matrix)在某種程度上是對凱文·凱利對網路文化的觀察和預言的一種隱喻。《失控》也是該片導演要求主要演員必讀的三本書之一。
書中提到並且今天正在興起或大熱的概念包括:大眾智慧、雲計算、物聯網、虛擬現實、敏捷開發、協作、雙贏、共生、共同進化、網路社區、網路經濟,等等。說它是一本「預言式」的書並不為過。其中必定還隱藏著我們尚未印證或窺破的對未來的「預言」。
2010年10月14日,凱文·凱利(Kevin Kelly)的第三部作品《WhatTechnology Wants》由Viking Alt出版社出版,比起他的上一部作品《Out of Control: The New Biology of Machines, SocialSystems,& the Economic World(失控:機器、社會與經濟的新生物學)》要薄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