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體中心去行政化管理
① 【事業單位】請問縣級融媒體中心管理崗工作忙嗎
從我個人經驗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在縣級的一些管理工作崗位事業單位上班是一點都不忙的
② 去行政化的定義
高校的行政化:行政部門對於高校的管理過多過細,大包大攬。在學校里是以一個權利為中心,而不是以學術為中心。
行政化不僅是一個習慣的問題,行政權力往往還代表真切的利益和話語權。去行政化的精髓,不僅是取消行政級別,更在於規范行政權力,督促權力恪盡職責、恪守邊界。
6月6日頒布的我國第一個中長期《人才規劃綱要》,再次提到備受關注的「去行政化」問題:要克服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傾向,取消科研院所、學校、醫院等事業單位實際存在的行政級別和行政化管理模式。(據新華社6月6日電)在近兩萬字的綱要中,媒體顯然對這一條情有獨鍾,很多報紙和網站都把它單獨拎出來,置於頭條位置。
「去行政化」,在今年兩會期間和教改規劃綱要公布時,曾激起激烈的討論。多數意見都認為,過度行政化已經成為諸多教育問題的總病根,必須盡快革除。不少大學校長也直言,並不在意學校和本人的行政級別;但也有一些高校中人對此持保留意見,認為在泛行政化的社會環境下,高校無法單獨去行政化,否則將面臨無法與社會接軌的尷尬。
此次,《人才規劃綱要》從建立科學的人才管理制度、人才選拔制度出發,重申去行政化。可見,過度行政化現象不僅在大學存在,而且在科研院所、醫院等事業單位也廣泛存在,已經影響了我國的人才戰略。綱要中明確,事業單位都要摘除「官帽」,表明中央在這一問題上已有了共識,並開始向過度行政化宣戰。
不過,去行政化的方向雖然正確,但「無法接軌」的擔憂也非常現實。統一取消行政級別或許容易,但去行政化卻非一日之功。
首先,長期形成的「學而優則仕」、「官本位」的思想基礎依然深厚,很多人還喜歡以「官位」和「級別」來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哪怕離行政權力很遠的部門,也熱衷往官本位上靠。以至於最不應該行政化的學術和科研單位,也愛上了官位。很多專業技術人員也喜歡在名片上印上「相當於正處級」,還有人推導出院士相當於什麼級別、主任醫師相當於什麼級別,真不知道是對學術的抬舉還是矮化。其他諸如奧運冠軍「集體當官」等信息,也在不斷強化這種社會思維。
最關鍵的,行政化不僅是一個思維習慣的問題,行政權力往往還代表真切的利益和特權。在高校、醫院或科研單位,行政權力不僅掌握科研項目、經費分配,還可以判定學術水平的高低。行政權力一家獨大,缺少制衡,整個社會自然要按照行政的邏輯來運轉。
其實,行政權力原本不應該成為一個「貶義詞」,大學等單位一刻也離不開行政管理。之所以要去行政化,是因為行政權力超出了一定邊界,在所有領域都成了支配力量,這樣的趨勢很可怕。權力如果越界,不受制約,缺乏規范,就會放棄自身的服務職能,明火執仗謀取私利,甚至會成為傷人的猛獸。
《人才規劃綱要》指出,改進人才管理方式的主要任務,是規范行政行為。因此,去行政化的精髓,不僅是取消行政級別,大家肩膀一般齊,更在於規范行政權力,督促權力恪盡職責、恪守邊界。同時,在學術領域,還要建立一套獨立於行政權力之外的評價體系,讓學術按照自己的標准分出高低,以其對人類的貢獻贏得尊重。這樣,學術才能擺脫行政權力的束縛,「去行政化」才能獲得有力支撐。
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孫霄兵28日在「教育部高等學校章程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制定、核准高等學校章程是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求,深化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步驟。東南大學副校長林萍華表示,章程制定有利於解決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交織、行政權力泛化等問題。
事實上,中央和政府對事業單位「去行政化」改革早有要求。1985年我國就提出「擴大高等學校的辦學自主權」。2010年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也都明確學校等事業單位「取消實際存在的行政級別和行政化管理模式」。許多教師都是持美國綠卡或國籍的「海歸」,但國家對公派出國規定必須持公務護照才能報銷,一張「綠卡」就卡住了教授們的國際交流;沒有行政級別就沒有事業編制,也沒有養老金,需要給工作人員發一種事業年金,但這一制度還沒有得到上級批准……
③ 【事業單位】請問縣融媒體中心管理崗具體工作是哪些
為各縣(市、區)企業或商家整理、編發自媒體內容,以兼職為主。 要求有良好的新媒體釆編基礎和自媒體代運營經驗,具有策劃、溝通和組織能力,責任心強。
④ 融媒體中心是什麼單位
融媒體中心是什麼單位?融媒體中心是事業單位,其工作職責是:1、負責縣廣播電視宣傳工作,指導全縣廣播電影電視機構的宣傳業務,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和創作導向;2、負責廣播電視新聞節目製作和播出;3、負責縣各新媒體平台新聞信息的采編與更新,各平台欄目、版面的設計製作維護管理工作,負責各新媒體平台的開發運用;4、統籌並整合戶外公益廣告資源,承擔戶外公益廣告宣傳平台的監管和運行,負責做好公益廣告的刊播工作;5、承辦縣委、縣政府及上級單位交辦的其他事項。
融媒體中心是近兩年新成立的事業機構,主要存在於縣區一級,部分地市級和省級部門進行了試點,暫未全面鋪開。
很多地方逐步開始試行融媒體中心。將本地的廣播電視台、報社、政府網站、新媒體、手機平台等媒體資源,整合成一個平台成立融媒體中心,作為縣區委宣傳部直接領導下專門機構,設置為公益一類(部分設置為二類),統籌負責管理轄區新聞宣傳,行政級別為正科。縣區報社和廣播電視台等原來都是獨立的科級事業機構,成立融媒體中心相當於將幾個科級單位整合成一個,既達到了整合資源的目的,也實現了機構的精簡。
⑤ 融媒體是什麼意思融媒體中心建設和政務新媒體有聯系嗎
融媒體,顧明思議,融合。主要是針對傳統電視台、電台、zf部門等媒體中心,結合傳統+新媒體渠道的一種簡稱,說的通俗一點,就是有更多的流量曝光渠道,融合在一起,由專人進行統一運營、維護、發布、管理。
而如果要做融媒體,除了本身有內容持續輸出之外,還需要有配套工具
可以考慮用:融媒體導航、易媒助手這類工具運營
⑥ 想問問融媒體模式是如何打造的
融媒體中心是要實現服務群眾客戶端的平台,而落地靠的是新媒體技術和全媒體的解決方案。技術才是實現融媒體的關鍵。每一次社會的變革都是靠技術推動變革。其實,各電視台的現有設備都是綽綽有餘,那麼既然很多拍攝設備都已經滿足拍攝的需求,但是很多硬體卻落後於新媒體時代融媒體時代的核心是解決手中手中的小屏幕,而不是家裡的大屏幕,如果作為傳統媒體的管理者和領導著這個思維不轉變,就不要搞融媒體建設了,搞了也是白搞,傷神傷心。當時通過匯隆基業那邊了解過相關的信息,他們在這方面做的不錯。屬於業內好的公司。
⑦ 融媒體中心有哪些工作崗位
媒體中心有很多的工作崗位,包括最普通的一些計算機崗位,還有一些後勤的工作崗位,就跟普通的公司一樣,它的崗位的種類還是非常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