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算力簡介 » 去中心化是後現代藝術的特徵

去中心化是後現代藝術的特徵

發布時間: 2021-04-18 12:24:01

區塊鏈技術中的去中心化的特徵是什麼

區塊鏈技術中的去中心化的特徵是去中心化、去信任、集體維護。

1、去中心化:整個網路沒有中心化的硬體或者管理機構,任意節點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均等的,且任一節點的損壞或者失去都會不影響整個系統的運作。因此也可以認為區塊鏈系統具有極好的健壯性。

2、去信任:參與整個系統中的每個節點之間進行數據交換是無需互相信任的,整個系統的運作規則是公開透明的,所有的數據內容也是公開的,因此在系統指定的規則范圍和時間范圍內,節點之間是不能也無法欺騙其它節點。

3、集體維護:系統中的數據塊由整個系統中所有具有維護功能的節點來共同維護的,而這些具有維護功能的節點是任何人都可以參與的。

(1)去中心化是後現代藝術的特徵擴展閱讀

區塊鏈技術從來就不排斥監管,監管節點可以方便地接入任何一個區塊鏈網路。由於區塊鏈的公開透明特性,監管機構反而可以更加方便地監控整個系統的交易數據,而且由於區塊鏈的防篡改特性。

交易一旦發生後即不可更改、不可刪除,那種數據造假蒙蔽監管的情況就不可能發生了,更有利於監管機構對市場行為進行監督。由此可見,區塊鏈將成為監管科技(RegTech)的重要工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區塊鏈

② 後現代主義特徵

後現代主義哲學的主要特點
(1)反主體性(countersubjectivity)後現代主義哲學繼尼採的「上帝死亡」的口號之後,提出「主體死亡」、「人已死亡」的口號,他們的意思是說主客二分式的主體和人的概念不現實,西方傳統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人類中心論」已破滅。
(2)反普遍性及反同一性後現代主義哲學認為差異無所不在,即使在重復中也有差異出現,無差異的世界是蒼白枯燥的世界,傳統哲學以普遍性(universality)、同一性(identity)為人的最高本質,只能使人成為喪失個性、無血無肉無情感的抽象的人。
(3)不確定性(uncertainty)後現代主義哲學認為,沒有獨立自在的世界,世界是由語言構成的。這就是說,世界本身有語言的結構,語言不是人表達意義的工具,它有其自身的體系。每一件已知的事物都是由語言來中介著的,所謂事實、真理只是語言上的。在他們看來,「不是我說語言,而是語言說我」。這樣,人就從西方傳統哲學所講的以人為中心的地位而退居到為語言所掌握的地位。但語言又總是不確定的,並且隨言說者的不穩定的情緒而動搖不定。因此,一切都是不確定的、模糊的、多元的和解構的。
(4)內在性(internality)如果說不確定性主要代表中心消失和本體論消失的結果,那麼內在性則代表使人類心靈適應所有現實本身的傾向。這表明後現代主義哲學不再具有超越性(transcendence),它不再對精神、價值或終極關懷、真理、美善之類超越價值感興趣,相反,它是對主體的內縮,是對環境、現實、創造的內在適應。
後現代主義哲學是對現代主義質疑、反思和批判的一種新的認知範式。它的矛頭指向傳統哲學中的教條主義、形式主義、經驗主義,是徹底反傳統、反權威的。它由邏各斯中心主義轉向非中心的多元主義,由深度模式轉向平面模式,由以人為中心轉向反傳統人本主義。它可以促進我們拓展視野、觀念更新,轉變以往僵化、封閉的思維方式,實現學科交融,不斷向大眾化和現實生活貼近。

③ 後現代主義思潮基本特徵

後現代主義思潮在中國的影響最直接的是青少年,從年齡的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從初中到大學的青少年中的學習落後者、性格偏激者、心理殘疾者等弱勢群體。從區域上看,主要集中在經濟較為發達的沿海地區和大中城市。其具體表象,從觀念上看,主要表現為反傳統、反權威、破壞規矩、反理

後現代主義的表現 (1張)
性、反教育、公德差。從心理上看,主要表現為追求舒適,尋找感覺,內心焦慮,好發泄。從行為上看,追趕時髦,玩世不恭,好表現,強調自由,不願拘束,甚至觸犯刑律。 更具體的則表現為「無厘頭」式的特徵: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不承諾,沒有年齡感,不為健康犧牲嗜好,對喜歡的東西不計較價錢,特別喜歡「追新」,無法停止幻想,思維具有跳躍性,時不時人間蒸發,老找不著東西,夏天找麻辣燙,冬天尋冰淇凌,還嫌不過癮,懶得存錢,認為晚上比白天好,喜養寵物,喜歡自由自在,天馬行空,勇於藐視權威,看淡功利,不願思考、追求享受、講派頭、打扮怪異、言談失禮、故作幽默、盲目模仿、追星、沉湎於卡通、游戲和網上聊天、互叫綽號、紋身等。 所有這些,對當前的學校教育構成了強烈的沖擊,這種沖擊已經使學校正統教育陷入困境,使部分青少年在信念、意識、倫理、品行等方面出現了嚴重的混亂。

④ 後現代主義風格特點

1、注重前史與現代技術的融合

後現代特性建議繼承傳統文明,在懷舊思潮的影響下,後現代特性在尋求現代化潮流的一同,將傳統的典雅和現代的新穎相融合,創造出融合時尚與典雅的群眾計劃。

2、多元化的共同

後現代特性以凌亂性替代了現代特性簡練單一的特性,用非傳統的混合、疊加等手法,營造出空間凌亂、多遠的空氣,替代了現代特性共同明晰的特性,在藝術特性上更多的多元化。

3、注重人性化和自由化

後現代主義是對現代主義的純理性和功用主義的反叛,在後現代特性的計劃中側重以人為本的計劃原則,側重人在技術中的主導地位,更加註重人性化和自由化。

4、注重特性和文明內涵

後現代特性作為一種計劃潮流,將現代主義蒼白的千人一面用浪漫主義、個人主義替代,在推重天然、典雅的日子情味中,更加側重人性化的主導地位,出色計劃的文明內涵。


(4)去中心化是後現代藝術的特徵擴展閱讀

後現代主義風格在建築上的發展:

後現代建築在造型方面打破了常規,在設計中求新意、求不同、求變化。

後現代主義建築主張:建築設計應從滿足人的心理需求出發,力圖溝通傳統與現代的聯系,形成兼收並蓄、豐富多彩的設計風格,追求裝飾的含義,文脈和象徵性。在當今,後現代主義建築成為了現代建築的主流趨勢。

⑤ 後現代藝術美學特徵 什麼是美

後現代主義藝術的美學特徵
【摘要】:後現代主義藝術的美學特徵周來祥在《文藝研究》1995年第6期發表《荒誕和荒誕的後現代主義》一文,他指出,近兩年來,「後現代」逐漸成了一個熱門的話題,什麼「後現代文學」、「後現代文化」,頻頻在報刊上出現,還有人進一步把這一概念,與當前的文化現狀聯系起來...
【關鍵詞】: 現代主義藝術 後現代主義美學 後現代文化 美學特徵 後現代文學 根本特徵 後現代理論 基本特徵 「後現代」 極端主義
後現代主義藝術的不確定性所包涵的隨機性、偶發性與東方禪宗精神有著內在的聯系,禪宗境界的標志之一便是萬物同一,梵我同一,心物同一,一切皆空。禪的目標是把握生命的中心事實,否定「無明」(邏輯二元主義),在言筌不逮之處,在意識尚未覺醒的地方,捕捉人生具體而自由的各方面的價值。
後現代的寓言性方法拒斥單純機械地使用歷史題材、宗教神話,藝術家們並非僵硬地挪用生活或歷史場景的片斷,而是以卓越的想像力對一切虛假意識和真理面具明快而雋永地揭示。

⑥ 西方後現代藝術的特徵是什麼

首先,後現代反對中心性、真理性的觀念,堅持不確定性的主張。在現代主義那裡把人看成主體,把社會看成客體,認為人的認識能力是認識自然的必然的邏輯過程。在後現代主義看來用邏輯來概括生活世界是錯誤的。在生活世界中,人的認識和人的活動一樣,沒有普遍運用的邏輯,不能把某一種有效的思維方法看成是普遍有效的。後現代主義認為沒有永恆不變的和普遍價值的東西,放棄了對「終極真理」追求。真理是相對的,因為真理是建構而成的。所有的真理性的東西都是通過語言構成的,必須回到語言上去,因為語言具有塑造現實觀念的作用。人不是語言的中心,不是我們控制語言,而是語言控制我們。如詹姆遜所說不是「我說語言,而是語言說我」。由於把語言問題作為文化的主題,這樣社會關系主要是語言關系而不是物質利益的關系。德里達也認為要打碎原來的語法結構,重新建構語言。語言和表達的扭曲,導致了語言的不確定性和意義的差異性。意義也是差異造成的,這樣在意義中沒有絕對真理。福柯認為理論的功能不再去探討真理,只對現象進行批判並認為理論只是語言的游戲。在《物與詞》中認為要創建新的語言,寫那些別人看不懂的語言,這是一種沒有規則的游戲。反對中心的結果必然導致「不確定性」的特徵。哈桑認為「不確定性」是中心和本質消解後的產物。這種「不確定性」將一切現存的事物都納入總體的懷疑之中,構成對一切事物的消解,也是對一切權威合法性的消解。

其次,後現代批判「元話語」,反對「宏大敘事」。在後現代看來那些傳統哲學中的基本范疇如理性、整體、財富的創造以及人的解放等都屬於「元話語」、「宏大敘事」,都在消解之列,因為它們都是為與日常話語不同的科學活語尋找合理性而存在的。後現代體現為對「元話語」和「宏大敘事」的不信任,把對其消解作為自身的主要任務。利奧塔在《後現代狀態》中不點名地批評了哈貝馬斯的「整體論」,認為他的「元話語」和「宏大敘事」沒有意義,並指出今天是消解「無話語」的時代。他認為有兩種國家神話:一種是法國啟蒙主義傳統的政治式的關於人性解放的神話;另一種是在德國思辨傳統的普遍性原則建構起來關於知識的統一性的神話。這兩種神話都使用「元話語」使自身合法化。所以說現代性的危機就是「元話語」的危機。「為科學立法」是「元話語」的任務。科學理論存在的合理性為各種學說做合理的論證,建立了各種「元話語」。這樣的任務一開始就存在著了危機。科學知識是話語系統,所有的先進科技都與語言有關。但是,在後現代那裡「合法化」已經失效,具有單一話語權的「無話語」已經被瓦解,也就是說追求「宏大敘事」「合法性的神話已經消失。

再次,後現代轉換知識的功能和消解知識的權力。知識成為了商品,知識不是由心靈的訓練而獲得,而是通過復制來完成。知識也隨著「電腦霸權」的確立而成為冷冰冰的外在化的符號。在知識領域由自由、公平和正義等「宏大敘事」轉向了「微小敘事」——語言游戲。由語言游戲的異質性和否定性取代了思想的同一性。知識的功能發生了變化,由知識的啟蒙變成為專家控制。啟蒙以來西方的知識分子一直在追求普遍性,他們的理論也在追求普遍性的話語權,實際就是權力。因為在現代主義那裡知識成了權力的象徵。權力構成社會統治的基礎,隱藏在各種文化形式和社會關系之中。福柯認為權利與知識結成了聯盟,它利用知識來達到控制社會的目的,因此,知識也不再是客觀和中立的。知識以真理為特徵,實施為意識形態服務的功能。外表是知識,實際是權力。

⑦ 後現代主義的風格特點

1、注重人性化和自由化,也許很多人不了解這種家居裝飾風格,並沒有太多接觸。事實上,它與現代風格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它具有更大的人性化和自由化,它是現代主義的純粹理性和功能。該學說的反叛強調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注重個性,表達自己,因此後現代風格在現代年輕人中非常流行。

2、注重個性和文化內涵,作為一種流行的家居裝飾風格,很多人在8090年後很久就欣賞它。與現代風格相比,它放棄了現代主義的消失,但卻以浪漫和個人主義取代它,尊重自然和優雅。在生活品味中,重點放在人性的主導地位,突出了設計的文化內涵。

3、多元化的單位,在這種家居裝飾風格中,它具有更多的裝飾物和各種裝飾技術。隨意混合和混合,使後現代化的多樣化和復雜性取代了獨特的現代簡約設計。它採用非傳統的混合,疊加等手段營造出復雜而強大的氛圍,而不是現代風格的統一和清晰的特徵,更加多元化的藝術風格。因此,在後現代風格中,房間的整體外觀看起來非常迷人。這就是大家喜歡該風格地主要原因吧。

⑧ 後現代藝術的特點

後現代藝術是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衍生出的區別於當代和現代藝術的一種新藝術。其要旨在於摒棄現代性的基本前提及其規范。在後現代主義藝術中,這種摒棄表明其拒絕現代藝術作為一個分化了文化領域的自主價值,並拒絕現代藝術形式限定原則與意識形態傾向,其實質是超越主觀表現主義,尊重自然回歸自然。
後現代藝術在藝術創作中所表現的突破一切禁忌和界限,追求自由的精神是其基本思想。這也是其對現代藝術進行批判的一個出發點,其不滿現代藝術對形式、體系、觀念的束縛,不願藝術創作和創新停滯不前。後現代藝術所顯現的「不確定性」,體現了後現代藝術顛覆傳統無止境的精神,表現了藝術對於顛覆舊的文化所表現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後現代藝術否定傳統藝術之目的不是不要藝術,而是在尋求沒有任何限制的新藝術和大自由,是先解構而後再建構的過程。
後現代藝術不是一個風格概念,可以說是對現代藝術的超越,因為它的哲學理念發生了根本變化。
後現代藝術的特點概括總結有以下幾個主要特徵(趨勢)
1.自由性
後現代藝術因為突破了原有藝術的所有束縛和一切禁忌,追求返璞歸真、超越自然,體現藝術創作的無限自由和不斷創新。
2.虛擬性
由於「所指」也處於「標記」的領域,社會現實也是由符號解釋構成的,不存在符號解釋之外的赤裸裸的事實,藝術生產因此就具有現實生產的意義。在後現代社會,藝術不再是現實的反映;相反,現實是由藝術構成的,現實成了一種虛擬的、構造出來的實在。圖
像或影像製作,成為一種普遍的藝術生產方式,同時也是後現代現實的生產方式。我們可以在威爾什(w.welsch)和鮑德里亞
(j.baudrillard)等人的理論可以解釋這種現象。
3.事件性
由於取消了永恆的本質,一切偶發的事件自身就具有意義。後現代行為藝術突出了事件的不可重復性,用令人震驚的現場效果,瓦解日常生活中的因果關系和理性秩序。阿多諾(t.adonor)和利奧塔等人的理論可以解釋這種現象。
4.觀念性
現代藝術的自律觀念遭到了顛覆,藝術單憑自身不足以構成藝術,藝術總是「關於什麼」的藝術,有關藝術的理論解釋也參與藝術的構成之中,藝術越來越接近哲學,成為一種思想觀念。丹托(a.danto)的理論可以解釋這種現象。
5.拼貼性
後現代的藝術也被認為是後歷史的(post-historical)藝術。在後現代藝術界中,
將以往出現的各種藝術聯系起來的時間脈絡已經失效,藝術的歷史沒有了「時間之箭」。藝術不再古今之分、內外之別,一切曾經出現過的藝術都可以成為後現代藝
術家挪用和拼貼的對象,後現代藝術也因此不再要求獨創性。舒斯特曼(r.
shusterman)的理論可以解釋這種現象.
6.流行性
後現代藝術不再追求永恆的價值,同時反對高雅與通俗、精英與大眾之間的區別,這就使得藝術像消費社會的商品一樣,具有時尚、流行等特徵。藝術界中流行的都是歷史上曾經出現的各種風格的改頭換面,但不管何種改頭換面的風格都不可能在藝術界中佔有持久的位置。

⑨ 去中心化都有哪些特點及內容

「去中心化」是一種現象或結構,其只能出現在擁有眾多用戶或眾多節點的系統中,每個用戶都可連接並影響其他節點。通俗地講,就是每個人都是中心,每個人都可以連接並影響其他節點,這種扁平化、開源化、平等化的現象或結構,稱之為「去中心化」。
同時「去中心化」是區塊鏈的典型特徵之一,其使用分布式儲存與算力,整個網路節點的權利與義務相同,系統中數據本質為全網節點共同維護,從而區塊鏈不再依靠於中央處理節點,實現數據的分布式存儲、記錄與更新。而每個區塊鏈都遵循統一規則,該規則基於密碼演算法而不是信用證書,且數據更新過程都需用戶批准,由此奠定區塊鏈不需要中介與信任機構背書。
去中心化的特點:
去中心化首先體現在多樣化上,在網路世界不再是有幾個門戶網站說了算,各種各樣的網站開始有了自己的聲音,表達不同的選擇,不同的愛好,這些網站分布在網路世界的各個角落裡張揚著個性。
去中心化其次體現在人的中心化上,去內容中心化成為趨勢,人成為決定網站生存的關鍵力量。以缺乏互動的個別人建站變成了以圈子的形式來聚合人才貢獻自己的智慧,這是一個巨大的變革。即用戶為本,人性化。
去中心化的內容:
去中心化是互聯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社會化關系形態和內容產生形態,是相對於「中心化」而言的新型網路內容生產過程。
相對於早期的互聯網(Web1.0)時代,今天的網路(Web2.0)內容不再是由專業網站或特定人群所產生,而是由全體網民共同參與、權級平等的共同創造的結果。任何人,都可以在網路上表達自己的觀點或創造原創的內容,共同生產信息。
隨著網路服務形態的多元化,去中心化網路模型越來越清晰,也越來越成為可能。Web2.0興起後,Wikipedia、Flickr、Blogger等網路服務商所提供的服務都是去中心化的,任何參與者,均可提交內容,網民共同進行內容協同創作或貢獻。
之後隨著更多簡單易用的去中心化網路服務的出現,Web2.0的特點越發明顯,例如Twitter、Facebook等更加適合普通網民的服務的誕生,使得為互聯網生產或貢獻內容更加簡便、更加多元化,從而提升了網民參與貢獻的積極性、降低了生產內容的門檻。最終使得每一個網民均成為了一個微小且獨立的信息提供商,使得互聯網更加扁平、內容生產更加多元化。

⑩ 簡述後現代主義的特徵

1、人性化、自由化,後現代主義作為現代主義內部的逆動,是對現代主義的純理性及功能主義、尤其是國際風格的形式主義的反叛,後現代主義風格在設計中仍秉承設計以人為本的原則,強調人在技術中的主導地位,突出人機工程在設計中的應用,注重設計的人性化、自由化。

2、體現個性和文化內涵,後現代主義作為一種設計思潮,反對現代主義的蒼白平庸及千篇一律,並以浪漫主義、個人主義作為哲學基礎,推崇舒暢、自然、高雅的生活情趣,強調人性經驗在設計中的主導作用,突出設計的文化內涵。

3、歷史文脈的延續性,後現代主義主張繼承歷史文化傳統,強調設計的歷史文脈,在世紀末懷舊思潮的影響下,後現代主義追求傳統的典雅與現代的新穎相融合,創造出集傳統與現代,融古典與時尚於一體的大眾設計。

4、矛盾性,復雜性和多元化,後現代主義以復雜性和矛盾性去洗刷現代主義的簡潔性、單一性。採用非傳統的混合、疊加等設計手段,以模稜兩可的緊張感取代陳直不誤的清晰感,非此非彼,亦此亦彼的雜亂取代明確統一,在藝術風格上,主張多元化的統一。

(10)去中心化是後現代藝術的特徵擴展閱讀:

在審美領域,後現代主義特徵傾向於解決現代主義審美的某些問題。按John Hill(1998,P99)的歸納,現代主義審美的表達主要面臨兩個問題,一方面它正走向思源枯竭的失敗;另一方面,由於過度宣揚高雅藝術並缺乏與少數精英以外的公眾進行溝通,現代主義審美表達正逐漸失去大眾市場的關注與支持。

面對這些問題,電影的審美表達在後現代那裡顯現出三個變化性特徵:

其一,對大眾欣賞口味與俗文化表現出熱衷的態度並淡化高端品位與大眾文化之間的界限以揭露高雅藝術的偽善;

其二,在熱衷的基礎上顯露出折衷主義的痕跡,不拒絕(甚至鼓勵)不同風格的類型、藝術手法之間的混合以形成文體的雜揉或強調並置、拼貼和挪用的策略;

其三,應對現代主義的文化枯竭,電影的後現代表達傾向於淡化對文藝原創性的強調,轉而為戲仿、拼貼創造機會以尋求原始文本的新意。

熱點內容
北京數字貨幣交易員 發布:2025-07-11 04:46:09 瀏覽:246
國外對元宇宙的積極探索例子 發布:2025-07-11 04:41:13 瀏覽:872
以太坊錢包地址在哪兒顯示 發布:2025-07-11 04:33:32 瀏覽:852
比特幣的上限真的不能改嗎 發布:2025-07-11 04:33:23 瀏覽:233
原價usdt 發布:2025-07-11 04:31:51 瀏覽:643
緬交所怎樣充值usdt 發布:2025-07-11 04:31:49 瀏覽:602
雲閃付是央行的數字貨幣嗎 發布:2025-07-11 04:31:11 瀏覽:748
uki元宇宙 發布:2025-07-11 04:30:34 瀏覽:703
司法區塊鏈為什麼用哈希 發布:2025-07-11 04:30:30 瀏覽:435
元宇宙系列虛擬幣有哪些 發布:2025-07-11 04:24:56 瀏覽: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