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國做養老服務中心
1. 我想移民到美國養老怎麼辦
你如果沒有雄厚的經濟實力
你如果沒有維生的一技之長
你如果懶惰,不想辛苦勞動
那麼千萬不要移民到美國,美國絕不是個養老的國家
你的生活會很悲慘的
2. 中國去美國養老申請怎麼辦
美國是移民大國,同時也是老年人安享晚年之地。在改革開放以後大批的「50 後」丶「60後」到美國留學丶移民,並且定居到了美國。
一丶做好准備
不論是以孝敬之心邀請父母來美養老的子女,還是准備接受邀請赴美養老的「銀發族」,在事前都要做好充分准備,知己知彼,方能做到未雨綢繆。子女要了解和尊重父母的意願,幫助父母權衡利弊丶消除顧慮,同時要了解所在州丶市有哪些相關的移民政策丶醫療保險以及其他養老福利等。老人在出國前,要從經濟狀況丶身體狀況丶幸福指數丶生活習慣丶性格丶與子女(兒媳或女婿)之間的和睦程度等方面做一個評估,看是否有把握適應長途飛行和與子女在一起的新生活,做好「既來之則安之」的心理准備。
二丶申請綠卡
父母到美國養老的第一步,就是盡快為他們申請美國綠卡。根據美國移民法,21歲以上的美國公民可以為自己的父母申請綠卡,而持有綠卡的永久居民則不能夠為自己的父母申請綠卡。如果夫婦之中有一方是美國公民,那麼他(她)可以為自己的父母申請綠卡,而不能為配偶的父母申請綠卡。如果子女是美國公民,幫助父母申請綠卡通常並不困難,審批時間一般也不長。按照美國法律,美國公民的父母屬於直系親屬,符合獲得綠卡成為美國永久居民的基本要求,不受移民簽證名額限制,隨時辦理。換句話說,21周歲以上的美國公民有權幫助父母申請獲得在美國永久居留的合法資格,是最優先的,不需要等排期。
三丶申請「白卡」
在美國看病就醫,一般沒有醫療保險是承受不起的。因此,老人到美國定居後,若符合條件的話,讓子女幫助申請「白卡」很有必要。所謂「白卡」,其實是美國政府給符合條件的低收入或者無收入的公民和永久居民等提供的免費醫療保險卡,正式名稱是Medicaid卡。在華人較多的加州,其「白卡」的正式名稱是 Medi-Cal。享受「白卡」福利的,既有美國本土低收入或者無收入的美國人,也有包括華人在內的各國移民。據統計,僅美國加州就有大約200萬「白卡」持有者,享受免費醫療。
從來沒有在美國工作過且沒有資產的「銀發族」,一樣有資格申請「白卡」,其先決條件是,申請人必須持有美國綠卡,是美國「永久居民」。以前,美國加州和其他州一樣,申請「白卡」者需65歲以上才符合條件,如今加州降低了年齡門檻,主要看申請人的收入和經濟狀況。
申請「白卡」的程序很簡單,只要按照各州政府網站的相關要求,如實申報就可以了。從提出申請到獲得批准丶收到「白卡」通常只需要二三個月時間。美國賓州是由當地保險公司Keystone First將「白卡」郵寄給被批准人。「白卡」上面除了有持卡人姓名丶出生日期丶性別和編號信息外,還有與持卡人一起選定的附近家庭醫生姓名和電話,預約門診很方便。去「白卡」上指定的醫生那裡看病通常是免費的,看急診和住院也是基本免費,需要自費的只是一小部分,徹底為「老漂一族」在美國看病解除了後顧之憂。
四丶養老方式
據報道,在美國一些州,符合條件的65歲以上老人還有權申請政府福利性質的養老公寓。這種專門為低收入和無收入老人准備的養老公寓,住房丶環境都不錯,還有政府食品補貼。但令人擔心的是「老漂一族」的「中國胃」,喝不慣剛從冰箱里拿出來的涼奶和涼果汁,吃不慣帶乳酪的漢堡和比薩餅等。而且,大多數老人無法用英文與其他居住在養老公寓的房客交流,時間久了恐怕會產生孤獨感,影響健康。老最好還是和自己的子女住在一起比較穩妥。因為養老的關鍵在於心情好丶不孤獨丶少生氣。老人與子女共同生活,可以一起說說話丶一起看看中文電視劇丶一起出去散散心丶一起享用家鄉飯什麼的,生活會更有情趣。
五丶規劃生活
老人出國後失去了以前的朋友圈和熟悉的環境,一閑下來難免會生出寂寞和鄉愁,從而帶壞自己的心情。所以,要盡量規劃好自己的日常生活,如每天花點時間散散步丶打打太極拳等,讓自己的身心都得到鍛煉。
3. 想去美國養老如何選擇合適的地點
生活成本
退休後收入會減少,年長者應該對赴美生活有個明確的預算。在美國,各個地方的居住成本差別很大,包括租房 和買房的成本,所以如果老年人日後不想和子女共同居住的話,應該提前考慮在美國的居住方案。
氣候因素
老年人一般不適合居住在氣候惡劣的地方,像美國東北部冬天有暴風雪,南部夏天有颶風。如果老年人有慢性病像關節炎等,就不適合住在潮濕的地區。
醫療條件
通常,基本的醫療服務涵蓋美國各地,不過如果對醫療服務有比較高的需求,想看一些醫療專家,在美國大城市選擇較多。像在洛杉磯就有著名的UCLA 和 USC 大學醫院,以及Cedar Sinai Hospital, St. Jude Medical Group等優質醫療資源。
老人的適應能力
老年人英語水平有限,有些也不開車,到美國後建議住在華人年長者聚居的區域比較容易適應,這些社區也有不少老年人組織定期舉辦各種活動,豐富老年人的退休生活。
4. 老年後去美國如何養老保險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在中國買了社會保險,移民美國後一般不能用,移民可以辦理一次性支付。
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不能提前支取,但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辦理一次性支付:
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累計繳費不足15年(含依照第二條規定延長繳費),且未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個人可以書面申請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收到申請後,應當書面告知其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權利以及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的後果,經本人書面確認後,終止其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並將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個人在達到法定的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前離境定居的,其個人賬戶予以保留,達到法定領取條件時,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其中,喪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可以在其離境時或者離境後書面申請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收到申請後,應當書面告知其保留個人賬戶的權利以及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的後果,經本人書面確認後,終止其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並將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5. 我想帶著老人一起去美國,養老怎麼解決
綠卡持有者在退休前沒有累計十年的交稅記錄時,只要轉成美國公民
6. 美國養老院和中國養老院的區別
那國養老不說別的,都需要有錢,沒錢是養不了老的。因此沒有社保發養老金,沒有醫保,要養老善終很難。
中國是由國家來統籌醫保和社保!也是說中國是由政府統籌醫保資金來報銷民眾的醫療費,由政府來統籌社保資金,給民眾發養老金。必要時政府要用財政收入來補充醫保基金和社保基金。
在美國沒有這個,政府不負責任何醫保和養老社保。美國人根本沒有免費醫療,只有歐州部份國家有。美國人看病需要自己購買醫療保險,美國醫療奇貴,若沒有醫保,醫院免進,因為自費根本看不起。許多貧窮的美國人根本買不起醫保,進不了醫院看病,有病要麼自行到葯店買葯自己治,要麼用麻醉品或鎮痛葯來控制病痛,所以濫服濫用鎮痛葯、麻醉品已成了美社會問題。美國仍有4千萬多窮人沒有醫保,所佔美國3億多人口比例很高。美前總統奧巴馬的醫改,想給這部份中的一些人解決醫保,但遭到了共和黨把持的參眾兩院的激烈反對,現特朗普更是揚言廢除奧巴馬的醫保舉措,可見,說什麼美參眾兩院就代表全體美國人民是多麼可笑,代表更多還是保險公司,大集團財閥,醫葯行業巨頭等的利益。
美國人老了也沒有政府機構專門發放終事養老金。都是過去在保險公司買的各種保險來支取各種費用。美國人基本不存款,收入的一半支付各種帳單和交取保險公司各種費用,美國人的收益主要都在股市,美國的股市擁有起碼一半以上美國人買的各種基金,醫療保險,養老險等產品。所以美國股市承載了大部份美國人全部身家,如果股市跌的太慘,對美國人來說要命的事,和中國股市不是一個概念,如果股市老跌,美國現政府有下台的風險。
像中國這樣,由政府來籌措保證醫保和養老資金的發放,全世界並不多,只有少數歐州國家,澳新,日本等國才有。亞州的韓國,印度、中國香港等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根本沒有退休金,很大歲數還要工作掙錢。也沒有醫保,管自己掙錢買保險。
所以做為中國人還是比較幸運的!
7. 移民養老去美國好不好
你好,對於低收入的退休老人,不僅有醫療保險的白卡可以申請,還有老年救濟金領,但這些福利對於非美國公民,即綠卡持有人來說,有諸多的限制。
美國公民只要符合領取社保金 的資格,不論是退休後居住在美國或者回國,都可以按時領取到這筆錢;但是美國綠卡持有人,一旦離開了美國,社保金將被取消。此外,美國聯邦醫療保險補助對於美國公民沒有限制,只要年滿65歲即可;但綠卡持有人需要在美國居住滿5年,並且報稅滿40點。
望採納謝謝! 本司加拿大技術移民30萬人民幣,不成功不收費!!
8. 中國老人去美國養老院養老悲慘嗎
看你進的是什麼等級的養老院了
那高級的養老院是非常舒服的
但是得有錢啊。。。。。。。
9. 美國著名的養老機構有哪些
一、太陽城中心
在美國,人們不把老年人稱做夕陽,而是叫做太陽,太陽城中心(Sun City Center)因此得名。美國佛羅里達州「太陽城中心」是聞名世界最為成熟的老年社區之一,也是全美最大最好的老年社區之一。該中心坐落在佛羅里達西海岸,現有來自全美以及世界各地的住戶1.6萬戶,並一直處於持續增長的態勢。
在太陽城,無論那種年齡段的老人,選擇哪種住宅,都會享受到積極活躍的老年生活方式。佛羅里達太陽城整個社區由包括「太陽城中心」(獨立家庭別墅)、「國王之殿」(連體別墅)、「湖中之塔」(輔助照料式住宅和家庭護理機構)、「庭院」和「阿斯頓花園」(出租的獨立居住公寓)以及「自由廣場」(輔助照料式住宅和家庭護理機構)六大居住社區。
以上各社區共同享用一個郵局、超市、醫療機構、銀行。每人每年繳納一定費用,就能享受室內和室外游泳池、網球、推圓盤游戲場、草地保齡球、健身和娛樂中心等設施。
另外,在社區內,還有各種各樣的俱樂部,是老年大學的組成部分,開設的課程和組織的活動超過80種,包括木匠活、縫紉坊等,甚至還有中國畫。太陽城的建築、管理、經營一切以老人為中心。
在收益方面,太陽城的收益主要來自於一次性銷售收益和長期性收益,長期性收益包括公寓出租收益及配套設施的使用收益。太陽城中心的長期性收益是太陽城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僅以每年配套設施的收益為例:會所佔用224萬美元,高爾夫球會費900萬美元,相當於賣掉50多套別墅(按均價17.5萬美元計),並且這兩種設施是對社會公開經營。
太陽城現在已經發展成為美國養老地產的著名品牌,保持著年均300個單位的開發速度,開發商已在美國10多個州開發了20多個以太陽城命名的老年社區,所建房屋超過100,000個單位,並由此成功上市,成為美國建設老年社區最專業、規模最大的養老地產開發公司。
二、Terraces護理社區
Terraces是亞利桑那州的一處老舊小區,招進地產商進行分期改建升級後成為富有特色的老人護理社區,專業化老人護理是其特色。這里的護士都是最高級別的注冊護士,儼然一所「醫院+療養院」的「保障型」老年住區。
這里針對老年人的康復護理配套十分完善。除了擁有幾所專為老人服務的大型康復院外,心臟病中心、眼科中心等數百個醫療診所遍布大街小巷,療養所鱗次櫛比,老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經濟承受能力選擇各種檔次的服務。
Terraces護理社區入住率達到92%,每月有許多老人需要更高級別的護理,又興建了幾座高級公寓。亞利桑那州政府的負責人表示,在土地越來越稀缺的市場行情下,養老地產的開發趨勢必將重視「鑲嵌式」養老住宅和老舊小區的升級改造。
三、大學老年村
近年來,美國的養老地產開始走另類化趨勢,比如有人把養老社區搬進了大學。美國1947年以後出生的「嬰兒潮一代老人」們受教育水平普遍較高,針對這個特點越來越多的高等院校參與養老地產開發,掀起一股「返回母校度晚年」的熱潮。
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校園里就有一個名為「大學老年村」的退休社區,招收本學校的校友,目前住戶平均年齡77歲。現在,有的社區通過與周邊的知名大學建立合作關系,可使用大學休置的地產建成「大學老年村」,並使用大學的教學設施,提供終身學習項目,從而吸引了大量高知文化的老人,使其老有所為,老有所學。
美國的「大學老年村」現在有多種運營類型,主要模式包括活力老年村、獨立生活老年村、協助生活老年村、專業護理老年村等。若是55~65歲之間的健康老人會進入活力老年村養老,65歲後可進入協助生活老年村養老。獨立生活老年村主要是居家式的自主養老方式,主要包括住宿、餐飲、娛樂活動等功能。
大學內的協助生活老年村與專業護理老年村主要針對75歲以上老人,居民從中得到3個級別的護理,提供包括各階段所需的服務,專門為住戶提供持續照顧服務。村中的護工需要護士執照才可上崗。據調查,居住在持續照護大學村的老人平均壽命比美國其他社區高8歲,且在醫療平均花費上減少30%。
四、老年公寓
在美國,老年公寓屬於養老地產中的公租房廉租房類型。近十年來,養老地產在美國各地城鎮的開發與發展已經進入成熟階段,不僅開發程度與形式多樣,其運營模式也是多種多樣。比如在紐約,大大小小的老年公寓有數百座分布在曼哈頓、布魯克林等5個行政區,大約每三個街道(按國內行政稱呼)就有一棟老年公寓。其中有市政府投資的、區政府集資的、街道合資的、非盈利組織團體私募的與開發商財團建造的。例如曼哈頓黃金地段第九大道54街的柯林頓花園(Clinton Garden)是美國聯辦政府提供援助建造的老年公寓。
負責人哈曼拉·弗里亞斯介紹,柯林頓花園老年公寓有100套房間,根據聯邦房屋條例第202條,該老年公寓接受紐約市收入低於25,100美元/年(夫婦),2,2000美元/年(單身)62歲以上的老人申請。入住之後,每月的房租將占房客月收入的1/3,例如,一位退休老人的每月社保金是750美元,居住在這里每月需付250美元左右。如果你把750美元都交給老年公寓,那麼老年公寓除了提供三餐之外,還會組織外出旅遊、看戲等活動。
又比如紐約斯坦倫島區的喬治花園老年公寓,屬於紐約一個非盈利組織「養老地產基金會」下的一個公寓。這個基金會開發有9座老年公寓。喬治花園是大型老年公寓,有六七棟大樓,中間與四周是草坪與花園。喬治花園的入門處有個數千平方米的老人中心,老人中心有餐飲館、圖書閱覽室、撞球室、健身室等等。該中心除了供應早餐與午餐之外,還開辦健身操班、唱歌班、陶器班、繪畫班、舞蹈班、太極拳班等,滿60歲的老人,只要是該公寓中的老人,不管貧富都可以來參加,享受一到兩美元的早中餐。該花園住了近千老人,形成一個人性化服務的老人社區。
了解國內各地區養老機構信息,建議訪問養老信息網,提供了專業全面的養老信息,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0. 中國老人去美國如何養老
美國的養老保險分為三個部分,即聯邦退休金制度、私人年金計劃、個人退休金計劃。
(一)聯邦退休金制度
聯邦退休金制度是美國最基本的養老保險制度,始建於1935年,以當年美國國會通過的《社會保障法》為起點,以後經過不斷補充、修訂,基本條款沿用至今。美國聯邦政府的法律規定,職工退休年齡不分男、女都是65歲,同時必須納稅40個季度(具有10年繳費年限),才能享受待遇。養老保險費完全由僱主和雇員繳納,政府不予負擔。養老保險的費用,國家以徵收社會保障稅的方式籌集,由僱主和雇員按同一稅率繳納。雇員應繳納的數額,按照本人年薪的多少,採取分段辦法計算。年薪在5。5萬美元以下的部分,按照7。65納稅,其中6。2%用於養老、遺屬和傷殘保險,1。45%用於65歲以上老人的醫療保險;年薪在5。5~13萬美元的部分。投入1。45%(用於醫療保險)納稅;年薪在13萬美元以上的部分則不需要納稅。僱主按其雇員應繳納稅率納稅。所得每一美元稅金,其中73美人用於養老,19美人用於醫療,8美分用於傷殘。
聯邦退休制度通過法規規定65歲可能享受全額養老金,同時,允許提前退休,但養老金減額發給,雇員最多可以提前到62歲退休,但每提前一個月退休,養老金減發0。56%;如62歲退休只能拿到相當65歲正常退休人員退休金的80%;63歲退休能拿到86%;64歲退休只能拿到93%。年滿65歲後最多可再推遲5年退休,養老金增發0。25%。如66歲退休,可拿到相當65歲正常退休人員退休金的103%;67歲退休可享到106%……70歲退休可拿到130%,年滿70歲以後退休者,養老金不再增加。聯邦退休金制度的替代率平均約在50%左右。
(二)私人年金計劃
私人年金計劃各企業自願建立。美國政府向僱主提供稅收優惠措施以鼓勵僱主為雇員建立「私人年金計劃」。如企業從年營業額100萬美元中提取10萬美元作為雇員的「私人年金計劃」,這10萬美元可以免稅。在這種稅收優惠政策之下的「私人年金計劃」是美國聯邦退休制度的一個強有力的補充。目前全美有60%的雇員參加了私人年金計劃。
「私人年金計劃」主要有兩類:
第一類是確定待遇方式,即僱主對雇員允諾雇員退休後給予多少退休金,並根據允諾由精算家計算確定每年儲存金額。大分數企業採取這種辦法。
第二是交費方式,即先確定交費多少,退休時按照累積金額(包括本金、利息、投資利潤等)確定退休金額數,這類方式不需要向退休金擔保公司擔保。
(三)個人退休金計劃即個人儲蓄保險
個人退休金計劃,自願參加,儲金一般個人出3/4,企業出1/4;聯邦政府通過免徵所得稅予以扶持和鼓勵。在儲存時不納稅,在支取時再納稅,也是一種延期納稅辦法。此項計劃的最高存款額為每年2000美元,並且必須在每年的4月15日前存入。所存款項,連同利息在退休後即可領取,也可繼續存入銀行,但到達70歲時必須起用。對於年薪超過一定數額的,不能參加這項計劃。具體標準是:未婚者年薪超過3。5萬美元,已婚者年薪超過5萬美元。
二、美國社會保險管理體制和經費保障
美國的社會保險由聯邦政府的社會安全(保障)部署集中管理,辦法統一,機構垂直領導。全國共有社會安全(保障)工作人員65000餘名,分10個大地區設立社會安全(保障)局,下屬13000個辦公室,負責辦理社會安全(保障)業務。各縣、州(市)地方政府只負責附加保障計劃。
全國設立了40個電話咨詢中心,負責接受公民的查詢、咨詢電話。在網際網路上使用11種文字、開發10000餘頁資料供居住在國內外公民查詢。
全國每年徵收社會保障稅5684億美元,每年提取管理費用38億美元,提取比例約為7%。按全國6。5萬名工作人員計算,每人每年管理費用近6萬美元,為開展社會安全(保障)業務提供了保證。
三、美國養老保險制度的優點
(一)社會保障機制比較完善,管理高度統一,約束力強。
美國的基本養老保障由聯邦政府集中統一管理。聯邦政府設立社會安全(保障)總署,負責全國社會養老保險有關法律的制訂和對全國政策業務的指導。全國劃分為10個大地區,分設社會安全(保障)局,並在各縣、州(市)分設辦公室,具體承辦社會養老保險事務。形成了一個社會保障網路,上下職責分明。各縣、州(市)地方政府,不承擔國家養老保險,只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制訂補充養老計劃。美國所有公民都有一個相互不重復的社會保障號,對從業人員和退休者實施社會保障關系的管理。社會安全(保障)機構的日常管理費用,從社會保障稅中按比例提取,每年確保到位,保證了各項社會保險業務的開展。
(二)使用法律和經濟雙重手段調控退休年齡,力度大,效果好
美國的法律規定,凡年滿65歲退休時,才能享受100%養老金;同樣,如果年滿65歲仍不領取養老金者,每延遲領取養老金一年,增加全額養老金的5%,直至年滿70歲,開始領養老金時,每周可領取全額養老金的130%;對於有的企業為雇員在55歲62歲之間辦理提前退休的,其養老金由企業全額交付。這一政策,既引導從業者不要提前退休,又保護了希望晚退休、推遲領取養老金者的利益。這對於減輕基金支付壓力是有利的。
(三)基本養老待遇替代率控制在較低的水平,有利於多層次保障的發展
據有關資料介紹,美國的養老金替代率為:總替代率為51%,凈替代率為65%,分別低於法國(62%、77%)、德國(52%、72%)、義大利(81%、95%)、瑞典(81%、82%)、西班牙(82%、89%)等國,略高於日本(49%、59%)和英國(47%、61%)。基本養老金替代率調低,可能發揮第二支柱(企業補充保險)和第三支柱(個人養老儲蓄)的作用。美國的商業人壽保險十分活躍。企業老闆為了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留住人才,推出企業年金計劃等多種形式的補充保險。使國家組織的養老保險在保證其基本生活的前提下,真正體現了由國家、僱主和個人三個層面共同承擔的完整的養老保險體系。
(四)充分利用高新技術,社會化程度高
美國的高科技發展水平是舉世公認的。將其運用在社會保障系統的運作和管理上,大大提高了社會保障管理服務的社會化程度。凡是持有社會保障號的美國公悄行之有效美國內的哪一地區流動就業,只要按規定在當地繳納一定數額的社會保障稅,就能自動接續社會保險關系。同樣,退休者在國內任何一地方死亡,醫院將其死亡信息輸入電腦,即可確保及時將其銷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