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新算力地圖
① 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的算力究竟有多強
量子計算機是一種全新的基於量子理論的計算機。遵循量子力學規律進行高速數學和邏輯運算、存儲及處理量子信息的物理裝置。量子計算機的概念源於對可逆計算機的研究。量子計算機應用的是量子比特,可以同時處在多個狀態,而不像傳統計算機那樣只能處於二進制狀態。
② 比特斯拉FSD強7倍算力的蔚來自動駕駛NAD是什麼
焦點無疑是蔚來的ET7:蔚來首款具備自動駕駛能力的智能電動旗艦轎車。蔚來官方將之定義為
「為自動駕駛而生」的汽車。那麼ET7的自動駕駛能力會有多強呢?首先我們還是了解下ET7的基礎性能:新車最大功率 480kW,最大扭矩 850N·m,風阻系數
0.23Cd,百公里加速 3.9 秒。全系標配空懸掛和 4D 智能車身控制。
有了這么強的算力,ET7 全系標配 NAD 19 項安全與駕駛輔助功能,NAD 的完整功能將採用月租的服務訂閱模式, ADaaS(AD as a
Service),服務費為每月 680 元。雖然看得很激動,但ET7 的交付要到明年第一季度,至於 150kWh 的電池包,要到 2022
年第四季度才能開始交付。所以,在這么長的時間里,如今激烈競爭的新造車品牌中,ET7能否一直保持領先,還要看其他同學的成績了。
③ 盤點電閃雷鳴的上海車展重磅新車|中國汽車新主場
4月19日,2021上海車展如期開幕。在國內疫情愈發穩定的階段,各大車企都對這屆車展表現出了極高的關注度和參與度,重磅新車扎堆亮相,最新科技也發布了很多。
無論是傳統車企,還是造車新勢力,都在本屆車展上進行了階段性的展示。這是對艱難的2020年的一次總結,也是對充滿希望的2021年的一次啟幕。
尤其是新能源車型和智能互聯技術,在本屆車展上最受矚目。在2021年重新開始「奔跑」的全球汽車產業,正在迎來新的爆發點。
AutoR智駕編輯部為讀者簡單梳理了本次車展的部分熱門車型,排名順序不分先後。
文丨AutoR智駕 編輯部
「平視世界的中國品牌、特斯拉、數據主權、碳中和將是2021年推動世界汽車產業格局裂變的四大因素。站在2021年的開端,可以說汽車智能化的初級階段接近完成,真正具有自動駕駛功能的車輛也已被批准上路測試,甚至開始運營,未來一段時間即是完善、修補它的漏洞與不足。
「汽車與社會深度融合的階段已經到來。」
中國市場逐漸成為世界汽車產業的避風港:2020是中國步入智能汽車社會的起點,也是中國市場在智能網聯與電動化領域主導世界汽車工業的開始。
中國在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十年之後,同時也成為了世界最大的純電動汽車市場和智能汽車市場,在2021年,做為疫後世界變化的一部分,中國正在成為世界汽車創新的主場,一方面是世界汽車工業產業鏈更密集地在中國設立研發中心,一方面中國本土汽車品牌正開啟本土原創式創新,從模仿、跟隨進入到自研、自創的階段。
中國市場正成為世界汽車創新應用的展示場、測試場和應用市場。
一個由中國市場主導未來汽車技術方向的時代正在到來。2021上海國際車展以今年唯一的線下世界A級車展為這一時代的到來做了全新的注腳。
林肯Zephyr Reflection概念車亮相
2021上海車展,林肯正式亮相全新轎車——Zephyr Reflection。新車車長超過5米,採用了林肯家族全新的設計理念。據悉,林肯這款概念車的量產版本將在2021年年內於中國亮相。外觀方面,新車採用多邊形的前進氣格柵,並搭配了貫穿式的LED日間行車燈,兩側的大燈組與格柵相融合,看上去非常犀利。車尾部分,新車採用了貫穿式尾燈組,點亮後極具辨識度;後包圍則設計為多層結構,立體感十足。內飾方面,新車中控台採用了整體貫穿式的聯屏設計,從主駕駛位到副駕駛位全是液晶顯示屏。新車還採用了雙輻式多功能觸摸方向盤,搭配中央過道的撥桿式電子換擋機構,讓新車充滿了科技感。
林肯冒險家PHEV首發
2021上海車展,長安林肯發布冒險家PHEV(插電混動)版,該車基於現款燃油版冒險家打造,是國產林肯品牌的首款新能源車型。外觀方面,林肯冒險家PHEV延續了燃油版的造型設計,外觀上與燃油版的主要不同可能就是充電口等細節部位。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615mm/1887mm/1630mm,軸距2711mm,與燃油版車型保持一致,內飾方面與燃油版冒險家沒有明顯差異,座艙用料考究,營造出美式豪華感。配置方面,新車可選裝ETC車載裝置、自適應前大燈、前霧燈、外後視鏡下攝像頭、前攝像頭、內後視鏡座等等。動力方面,新車搭載由1.5T發動機+前後雙電機組成的動力系統,其中1.5T發動機最大功率125kW。前軸驅動電機最大功率為96kW,峰值扭矩為235Nm;後軸驅動電機最大功率為50kW,峰值扭矩為151Nm。在續航方面,該車搭載鎳鈷錳鋰離子電池,NEDC純電續航里程為64km。此外,冒險家PHEV在B狀態(電池饋電下的油耗測試)下的油耗為5.4L/100km。
賓利添越插混Mulliner版首發
2021上海車展,賓利添越PHEV Mulliner車型正式亮相。新車作為one of one版本,採用了定製的墨綠漸變色車漆,動力上使用了3.0T發動機加電動機的混動系統。該車獨特的車漆可以說是其最大的亮點之一,通過不同的光照角度分別呈現出藏藍、墨綠兩種顏色,其效果十分奪目,豪華感爆棚。內飾方面,新車將使用全液晶儀表盤,中控多媒體顯示屏為內嵌式設計,三輻式多功能方向盤造型非常有質感,整體內飾包裹與菱形的真皮面料都讓新車的豪華感劇增。動力方面,新車將搭載3.0T雙渦輪增壓V6發動機與單電機的混動系統,其中電動機最大功率128Ps,最大扭矩350Nm,系統綜合功率為449Ps,綜合扭矩為700Nm,傳動系統匹配8速手自一體變速器與四驅系統,官方0-100km/h加速時間為5.5秒。
新款XC60首次亮相,沃爾沃&滴滴深化自動駕駛合作
在2021上海車展期間,新款XC60首次亮相。新款XC60搭載獨有的 Pilot Assist智能領航輔助系統和City Safety城市智能安全系統,其中,第二代 Pilot Assist 智能領航輔助系統,已實現全速域覆蓋,主動前行、輔助轉向、彎道巡航等功能一應俱全,無論低速、高速,都能放心使用,不僅大幅降低駕駛疲勞感,也履行了安全承諾。City Safety城市智能安全系統再次迎來進化,後向自動剎車、緊急停車輔助等ADAS功能的升級,可幫助用戶有效消除車身周圍的安全盲點。本屆上海車展,沃爾沃汽車與滴滴出行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承諾為滴滴出行的自動駕駛技術研發提供車輛。滴滴也於今日發布了其全新硬體平台——滴滴雙子星,在電子元件、整車和體驗等多重維度全面升級煥新,可在核心高性能感測器、車載自動駕駛系統、遠程協助系統和前裝量產車型深度兼容四個方面實現多層冗餘,沃爾沃XC90將成為首款集成滴滴雙子星自動駕駛硬體平台的車型。這是繼去年雙方在上海共同推出XC60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後跨出的全新一步。
原生安卓車載系統,極星2全新產品系列亮相上海車展
今日,極星2(Polestar2)全新產品系列亮相2021上海國際車展,首次與中國的媒體和消費者見面。極星2全新產品系列為用戶提供了更多選擇,單電機和雙電機兩個版本,搭配64kWh標准續航和78kWh長續航,共三款車型。基於原生安卓車載系統搭建的數字化信息娛樂平台,讓用戶感受到熟悉的安卓手機操作體驗,易學易用;開源系統,可兼容海量應用,無縫連接互聯生態圈,使用戶真正享受移動數字生活。在中國,極星攜手高德地圖、科大訊飛、騰訊、華為、阿里等中國移動互聯領域中諸多頂尖合作夥伴,強強聯合,為用戶帶來更符合中國市場需求的數字化體驗。
全球限量25台,極星1(Polestar 1)的金色臻藏版發布
今日,Polestar極星發布了極星1(Polestar 1)的金色臻藏版車型。高性能電驅混合動力GT轎跑——極星1金色臻藏版的車身採用定製啞光金色噴漆,配啞光金色卡鉗和亮光黑色車輪。車內座椅的金色縫線讓這款車的內飾別具一格。極星1金色臻藏版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開始生產,全球限量25台。
17.98萬元起,WEY摩卡開啟預售
在上海車展期間,WEY旗下首款率先應用「咖啡智能」的全新旗艦車型摩卡,正式開啟預售,全系共推出特香版、特濃版、特濃版四驅、特醇版以及特醇版四驅共五款車型,預售價格分別為17.98萬元、18.98萬元、20.48萬元、20.58萬元以及22.08萬元。作為同級首個實現高階自動駕駛的量產車型,「全球首款智能汽車人」摩卡搭載了全球首款真正量產的車規級、全固態激光雷達,配合行業領先的高算力高通AI晶元,可在極短時間內完成對周圍環境的圖像繪制,純固態激光雷達的應用,可使自動駕駛系統在130米遠距離輕松識別散落在地面上的輪胎或者修路用的雪糕筒,從根源上為智能駕駛保駕護航。本次發布會,WEY品牌邀請WEY品牌全球代言人、摩卡首席智能體驗官姚安娜與摩卡一同登台,以新穎「自動駕駛走秀」驚艷登場,展現出<a class="hidden" href="https://car.yiche.com/moka/" title="摩卡" data-keyType="Serial" data-id="7356"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AutoR智駕,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④ ETH今日全網算力是多少
據蜘蛛礦池數據顯示:
BTC全網算力153.280EH/s,挖礦難度21.72T,目前區塊高度672055,理論收益0.00000690/T/天。
ETH全網算力418.403TH/s,挖礦難度5380.94T,目前區塊高度11923460,理論收益0.00709464/100MH/天。
BSV全網算力0.544EH/s,挖礦難度0.08T,目前區塊高度675889,理論收益0.0081/T/天。
BCH全網算力1.596EH/s,挖礦難度0.20,目前區塊高度676209,理論收益0.00056395/T/天。
鏈喬教育在線旗下學碩創新區塊鏈技術工作站是中國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開展的「智慧學習工場2020-學碩創新工作站 」唯一獲準的「區塊鏈技術專業」試點工作站。專業站立足為學生提供多樣化成長路徑,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產學研結合培養模式改革,構建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
⑤ 爭相上線的導航輔助駕駛真的有價值嗎
燈桿、車道線、建築物邊緣、交通指示牌等元素都可用於視覺高精定位
無論是NOA還是NOP,以及一些其他廠家號稱是L3級ADAS的產品,目前為止都停留在第一層,即基於GNSS定位信息來匹配高精地圖上的數據,這就有點殺雞用牛刀的意思了。因為高精地圖的數據精度通常在橫向分米級,縱向亞米級,如果高精度的數據信息,與之匹配參照的位置信息卻是定位精度十米級的GNSS,浪費了高精地圖的數據精度與維度。
那麼直接用高精度的GPS設備來實現定位是不是可行?
在測試環境下可行,因為高精度GPS的采購價格可以滿足測試需求,但用作量產車型使用,目前不存在可能性,價格對於量產車來說過於昂貴。
因此基於低成本硬體與一定開發成本的軟體高精定位方案就顯得至關重要了,硬體足夠便宜才能保證每一台車都用得起,軟體開發的成本則可以被產量攤薄。
在目前已知的技術環境下,SLAM()被認為是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但這意味著自動駕駛團隊需要同時具備視覺演算法、視覺建圖、定位融合等研發能力,要求不可謂不高。
前面提到,在功能層面,導航輔助駕駛與L3已經沒有太大差異,區別在於對地圖數據的應用而導致的用戶體驗差異。
所以這就已經決定導航輔助駕駛功能的開發是有意義的,包括但不限於功能與場景驗證、用戶體驗迭代、地圖數據的功能驗證、數據收集與迭代等,做成了導航輔助駕駛,離L3就不再遙遠。
因為L3需要的基礎能力與數據都在導航輔助駕駛的應用中可以進行驗證,甚至可以說在核心層面兩者差距就是高精定位能力。
而基於視覺結果與高精地圖的高精定位能力對於目前已經交付使用的導航輔助駕駛來說,理論上都是具備升級空間的,前提是你的感知演算法完全握在自己手中,而恰好平台算力又有富裕。
存在升級空間就意味著現階段的開發都不會被浪費,選擇先期入場的車企又能先人一步獲得大量的實際用戶數據來持續改進產品,為真正意義上的L3夯實地基。
這就相當於導航輔助駕駛是你吃的1到4個饅頭,而L3則是第五個饅頭,要吃飽必須5個饅頭都吃,只吃第五個是不可能吃飽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⑥ 同樣是領航輔助,為什麼蔚來要用高精地圖,特斯拉就不需要
隨著蔚來推送自動導航輔助功能NavigateOnPilot(NOP),高精地圖這一在自動駕駛系統中一度引起爭議的元素,再次因為NOP與NoA(NavigateonAutopilot,特斯拉自動導航輔助)的比較而受人關注。在事實上已經接近於L3級別自動駕駛的技術環境里,高精地圖是否一定是必須?
自動駕駛有四大關鍵研究領域:環境感知、路徑規劃、決策控制、定位導航。在L2輔助駕駛階段,環境感知與決策控制是被討論最多的部分,導航的作用並沒有與輔助駕駛產生過多的關聯。
但是一旦到了L3及以上級別的自動駕駛,自動駕駛地圖就成了必備選項。它既是路徑規劃的基礎,為自動駕駛提供定位、決策、交通動態新信息等依據,又能在惡劣環境或者車輛自動駕駛系統發生故障時,成為單車智能之外的另一保障。
L3以上自動駕駛一定要用高精地圖嗎?這件事情目前沒有定論,大家各自的技術路線選擇,也都是基於自身資源稟賦的結果。
如果特斯拉的單車智能與感知能力真的強大到與高智商人類無異,那麼確實對於高精度地圖甚至以後V2X的依賴都會減弱。反過來說,如果在中國,我們有了可以民用的、實時動態的高精地圖,我們的新基建又能強大到鋪滿V2X的通訊設備,我們所有的國產車型自動駕駛方案都基於此,那麼特斯拉到時還會如此堅持嗎?
所以,技術路線的選擇沒有對與錯,很多時候也並不只是一個技術問題。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⑦ 我國人工智慧的發展現狀
人工智慧現在備受大家關注,各個國家的科技團隊都開始並致力於鑽研人工智慧,人工智慧產品層出不出,讓我們大呼驚奇。在美國,人工智慧的發展處於頂尖狀態,而我國的人工智慧也已經位於第一梯隊,不管是從融資規模和新增企業數量上,中國排名僅位於美國之後位居第二。那麼我們當前的人工智慧的發展狀況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問題。
可以說中國的人工智慧領域在世界排名第二,這是由於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國際科技論文發表量和發明專利授權量已居世界第二,依託於龐大的網路和用戶,國內擁有先進的語音、視覺、感測等人工智慧相關領域的技術優勢。中國人工智慧的產業十分的發達,並且有極大的優勢可以發展人工智慧。但是中國的人工智慧還是存在著很多的瓶頸問題,這些問題包括人工智慧原創性理論基礎不強,重大原創成果不足;在基礎理論、核心演算法以及關鍵設備、高端晶元、重大產品與系統、基礎材料、元器件、軟體與介面等方面,與以美國的人工智慧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當然,人工智慧產業結構布局還不完善,人工智慧人才隊伍,特別是尖端人才不能滿足發展需求等。可以用一個詞來總結中國的人工智慧,那就是大而不強。
而中國的人工智慧開始被很多國家限制,這是因為中國的人工智慧發展前景十分好,好的讓這些國家眼紅,而美國政府正在考慮採取類似的措施,原因也是出於對中國可能獲得珍貴的人工智慧知識的擔憂。中國對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的興趣尤其令人擔憂,並揚言要對中國投資技術企業進行立法上的限制。
在這里需要給大家說明的是,人工智慧中的10%在於演算法,20%在於技術,70%在於應用場景和落地。這一推斷沒錯,但是如果在前面30%失去技術優勢,後面的70%就沒有了什麼意義。因此,增強人工智慧基礎,必須在大數據分析、深度學習、自主協同等方面進行學科理論梳理和研究,開展類腦智能計算、生物模擬等基礎技術的研究,以實驗室和研究院等形式專注研究成果的產品轉化。
當然我們需要意識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基礎理論是根本,基礎技術是主幹,應用是枝葉。只有根底深厚龐大,主幹強勁,人工智慧產業才能日益興榮昌盛。目前人工智慧共享技術包括知識計算引擎技術、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群體智能關鍵技術、自主無人系統智能技術、虛擬現實智能建模技術,以及智能計算晶元與系統等。中國人工智慧的未來前景還是比較樂觀的,但是這些樂觀還是多少有一點悲觀的,不過相信我們的國家會解決這些問題。
⑧ 人工智慧未來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人工智慧產業鏈分為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基礎層是人工智慧產業鏈的基礎,為人工智慧提供算力支撐和數據輸入,中國在此領域發展時間較短,基礎層發展較為薄弱。目前,中國的人工智慧企業主要集中在北京、廣東、上海和浙江,北京的人工智慧發展已經步入快車道。
人工智慧產業鏈全景梳理:基礎層發展薄弱
基礎層主要提供算力和數據支持,主要涉及數據的來源與採集,包括AI晶元、感測器、大數據、雲計算、開源框架以及數據處理服務等。技術層處理數據的挖掘、學習與智能處理,是連接基礎層與具體應用層的橋梁,主要包括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等。應用層針對不同的場景,將人工智慧技術進行應用,進行商業化落地,主要應用領域有駕駛、安防、醫療、金融、教育等。
——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人工智慧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⑨ 中國IPFS算力排行榜
令許多投資者愛恨交加的分布式存儲龍頭項目Filecoin將於今年九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正式上線主網,北京時間8月25日凌晨6點,大礦工測試網的正式開啟也暗示著官方上線主網的決心,市場上也是鬧得沸沸揚揚的。
算力幫也是我們最關心的,我們要看一個公司是否有實力,不光要看算力高低,還得從單T爆塊率、24小時的一個挖礦效率來判斷,畢竟出幣量直接關繫到我們的利益。
隨著Filecoin主網上線的臨近,Filecoin熱度在全球范圍內持續增高,FIL期貨價格自從5月下旬以來上漲迅猛,有人說Filecoin主網上線後,FIL幣價將會暴漲。
我們也知道,從Filecoin分配模型上看,Filecoin總共發行20億枚,其中70%獎勵給礦工,而這70%獎勵是用於提供數據存儲服務、維護區塊鏈等;剩餘30%給團隊、投資者和基金會,有6個月至6年不等的解鎖期。從分配模型上可知早期的FIL流通代幣較少,這也是很多人猜測FIL上線之後將會暴漲的原因所在。
下面我給一點關於如何參與的建議。中國ipfs公司有哪些?如何選擇公司和礦機
(1)首先還是硬體這塊。一定要關注性價比,而不是一味選擇價格高或者低,價格高不一定就能給你帶來與價格匹配的收益,價格低可能沒法參與,血本無歸。
(2)第二個就是要關注挖礦策略,專業高效的挖礦策略能提高我們的挖礦效率。好的礦機配上一個好的挖礦策略,就可以獲得一個很好的收益。
(3)第三個建議就是必須具備一個專業的運維團隊。我們的礦機是放在專業IDC機房,我們也有自己專業的運維團隊,那當然是沒問題的。
如果你想自己管理,那麼就必須要考慮環境因素,比如帶寬、運維等。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員去做,才能獲得更好的收益。還有一個就是前期存儲是由官方或者自己提供,但是後期這個網路要產生真實的市場存儲訂單來獲取有效算力,也得有專門的交易網路來提供這項服務。這就對存儲環境和運維有了更高要求。
(4)第四個建議就是資金配置收益最大化。怎麼理解呢?就是說不要過度追求高性能和高存儲容量,因為前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去積累有效算力,如果前期一次性投入大量硬碟,佔用了資金,但是又對收益的提升沒有作用,那就是浪費。與其如此,還不如前期買更多礦機,後期存滿了再擴容。這樣才能在投入同等資金的情況下,使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