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算力簡介 » 小數點的算力

小數點的算力

發布時間: 2021-11-15 19:22:04

㈠ 如何提高小學五年級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

1.理論聯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一個必不可少的部分就是針對一個知識點進行的不同角度的練習。我們可以將實際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引入數學應用題中,數學學習同語文學習一樣,需要給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課堂背景才能更有效地展開課堂教學。在小數數學階段,雖然數學的整體難度不大,但是涉及到的內容分支卻非常多,基本涵蓋了我們生活中常用的數學計算、幾何計算、分數計算等,信息量還是非常大。同時,小學生的特點是比較好動,如果教學方式太過枯燥就不容易讓學生理解。數學也應該是生動形象具體的,在上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給學生演示當中涉及到的數學知識。如在學習了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小數乘法》《小數除法》以後可以提問學生,給一段公路鋪瀝青,2.5小時鋪50米,照這樣計算,鋪350米需要多少小時?通過學生對這一問題的解決,不僅鞏固了所學知識,還鍛煉了學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以及列式計算的能力,因此比簡單的50÷2.5這種計算題更加有助於學生數學綜合素質的提高。教學中,可利用學生好動,好勝的心理,設計一些數學游戲,如:開火車,奪紅旗,數學轉盤,撲克游戲等,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靈活變通,舉一反三。
在計算教學中,我們要對各種題型讓學生學會靈活變通,舉一反三;比如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數學廣角里的《植樹》問題,課本上的內容比較簡單,而我們需要將植樹問題可以演變成各種提問比如:
(1)求棵數:有一條長1600米的公路,在公路的兩側從頭到尾每隔20米栽一棵樹,需多少棵樹苗?
(2)求間距:在一條長250米的路兩旁栽樹,起點和終點都栽,一共栽了101棵,每兩棵相鄰的樹之間的距離都相等,你知道是多少米嗎?
(3)求全長:在一段公路的一邊栽95棵樹,兩頭都栽,每兩棵樹之間相距5米,這段公路全長多少米?
(4)封閉圖形:一個圓形水池周圍每隔2米栽一棵柳樹,共栽40棵,水池的周長是多少米?
通過各種對比,讓學生能夠觸類旁通,真正抓住掌握題干中有用的已知條件,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把解題過程作為最重要的授課內容,讓學生在過程中知道是如何思考的,以及為什麼要這樣思考,然後對比自己的思考過程,從而提高其邏輯能力,培養數學思維能力。
3.運用簡便的計算方法,提高運算效率。
小學生的潛能是需要老師去引導激發,尤其是在思維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方式上更是如此。在小學五年級數學計算教學中,教師需要教會學生解答問題的清晰思路,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對題目的認真研讀。在計算教學中適當採用簡便計算,讓學生掌握規律性的知識,注重歸納和總結。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簡便演算法的運用。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級上學上冊小數乘法練習中,9.5×11,這樣的計算題,很多學生仍按原來的計算方法,運用列豎式和乘法口訣進行繁瑣的運算,雖然結果也是正確的,但是在時間和精力上都是一種浪費。所以可以利用簡便演算法,例如剛才的例子就可以通過將11分解成10加1,然後用9.5分別去乘,將結果相加就可以准確的計算出結果。當然了,如果考試中時間充足,可以用列豎式進行驗算,提高准確率。對於小學生來說,學數學的一個很大誤區在於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是非常常見的錯誤。僅僅從對數的運算上,我們看到了觸類旁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想快速計算出數值,要會估計,要會判斷,還要學會驗算,還要會熟練移動小數點。
4.抓住細節,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很多中等成績的學生,往往是計算比較馬虎,缺乏驗算自查能力,細節決定成敗,要學生提高計算能力,端正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比不可少的,所以我們教師一定要從點滴抓起,嚴格要求學生做到:認真聽課,認真讀題,認真獨立完成作業。不輕易問別人或急於得到結果。而且要讓學生樹立「會做的題一定不能錯」的思想。平時作業要做到認真、書寫工整。規范的書寫格式可以輕松將計算方法和步驟以及思路記錄下來,防止錯寫數字和運算符號。同時還要培養學生演算時要用草稿紙的習慣,並書寫清楚,方便檢查。驗算習慣可以讓平時的作業正確率大大提高。驗算有很多種方法,其中,由逆運算來進行檢驗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當然了,數學題目中很多是可以一題多解的,計算時可以採用多種方法,提高准確率。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理論聯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題型的靈活變通,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在計算過程中運用簡便的計算方法,提高運算效率,同時培養學生養成自覺檢查驗算和有錯必改的習慣,為以後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㈡ 小數點乘法怎樣列豎式

小數點乘法列豎式:

1、列豎式時,是因數的尾數對齊。

2、列豎式時,為了計算方便數位多的因數一般放在上面。

3、如果有整十整百整千類的因數時,兩個因數的從右數第一位非零數對齊,然後再在得數里填上相應個數的0.

4、如果得數的末尾有0,先點完小數點再去0。

5、如果小數的位數不夠,需要在前面補0佔位。

(2)小數點的算力擴展閱讀

乘法,是指將相同的數加起來的快捷方式。其運算結果稱為積,「x」是乘號。

小數,是實數的一種特殊的表現形式。所有分數都可以表示成小數,小數中的圓點叫做小數點,它是一個小數的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的分界號。其中整數部分是零的小數叫做純小數,整數部分不是零的小數叫做帶小數。

㈢ 帶小數點的進制轉換

一、R進制數 → 十進制數

位權法:把R進制數按權展開求和

㈣ 如何提高小數除法計算能力

(一) 加強思想教育,引發學生增強提高計算正確率的願望. (二)要讓法則融入心中. (三)學生在發現自己計算錯誤後,往往馬上擦掉 .為了讓學生有正確的學習態度,我在每次做題後,要學生找出錯誤所在,並分析錯誤原因.通過及對出錯原因的分析,對於小數乘除法經常會點錯小數點,要分析是不理解算理還是因為對方法掌握得不夠熟練.如果是不理解算理,則應進行相應知識的補習.如果是方法掌握得還不夠熟練,就進行專項練習(如給豎式添上小數點).如是由於不認真審題,字跡潦草,不檢驗等一些不良習慣所造成的,要養成良好的習慣,計算時細心、耐心,計算後回頭檢驗.

㈤ 小數點除法怎麼算

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先按照整數除法算出商,商的小數點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先把除數變成整數,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幾位,被除數的小數點也向右移動相同的位數(位數不夠時用0補足),然後按照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進行計算。

小數除法的運演算法則是怎樣規定的?
(1)除數是整數的小數的除法
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可按照以下步驟進行計算:
①先按照整數除法的法則去除;
②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③除到被除數的末尾仍有餘數時,就在余數後面添0,再繼續除。
例1:117÷36=3. 25

(2)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
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可按照以下步驟進行計算:
①先把除數的小數點去掉使它變成整數;
②看除數原來有幾位小數,就把被除數小數點向右移動相同的幾位(位數不夠時補0);
③按照除數是整數的除法進行計算。

(3)取商的近似值
在實際生活和生產中,常常遇到小數除法不能除盡或所得的
商的小數位數太多,但實際又不需要,可以根據要求和具體情況取商的近似值。
例 3:122÷16≈7.6(得數保留一位小數)

給我採納謝謝~

㈥ 如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對於小學生來說,培養運算能力無非是培養小學生三個方面的能力:口算、筆算和心算。下面我就這三個方面說說我在教學活動中的幾點經驗。 1、關於加強口算的方法。口算也稱心算,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能力之一。對發展學生的注意、記憶、思維能力均有直接的作用。口算能力的培養,我認為發展口算重在平時,貴在堅持。在計算課每節課前進行3—4分鍾的口算練習,形式可以活潑多樣,方法要簡單易行。在四則計算中要使學生先學好20以內的口算加減法、表內乘法和相應的除法,要求口算準確、熟練。
2、通過驗算加強筆算。筆算是根據一定的計演算法則,用筆在紙上進行計算。筆算有利於學生發現和檢查計算過程中的錯誤。為了保證計算的正確率,在教學中要指導學生掌握驗算方法,培養學生自覺驗算的好習慣。
3、加強估算意識,培養估算能力。新課程標准提出「重視口算,加強估算,提倡演算法多樣化」。的確,估算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無數事例說明:一個人在一天活動中估計和差積商的次數,遠比進行精確計算的次數多得多。同時,估算的學習對培養學生的數感具有重要的意義。
數學離不開計算,我們要通過課課算、天天練,培養學生的良好計算習慣。習慣的培養也是非常重要的。習慣的培養並不是抽象的、看不見摸不著的。而是實實在在的,既能看得見又能摸得著。所以,習慣的培養不能當口號,需要腳踏實地從一點一滴抓起。計算的錯誤原因很多,計算習慣不好是造成計算錯誤的重要原因。所以培養良好的計算習慣是提高學生計算能力主要途徑和措施:首先是培養學生認真、細致、書寫工整、格式規范。其二是認真演算後一定要強調驗算。其三就是定時開展改錯訓練。將大家平時容易犯錯的題目陳列出來自己對照自己的實際,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㈦ 如何提高小數除法的計算能力

其一,知識點掌握的不牢固。可能是基本的概念與算理不清晰,或者是口算與筆算不準,計算時必定會錯誤百出。數學知識是建立在一系列數學概念的基礎上的。小數乘除法的計演算法是建立在整數計算的基礎上的,是由「數位」、「個位」、「相加」、「滿十」、「前一位」、「進一」等一系列數學概念組成的。如果概念不清,就無法依照法則、定律、性質、公式等數學知識正確計算。20以內數的加減、100以內數的乘除口算是小數四則運算的基礎。因為任何一道小數四則運算都可以分解成一些基本口算題。如果口算不熟,計算時必然會出現錯誤。只要計算中有一步口算出錯,就會導致整道題的計算結果錯誤。
其二,應該是學生心理上的原因。學生常用「粗心」兩個字解釋計算的失誤,但除了由於不良學習習慣所造成的錯誤以外,更多是心理上的原因。
計算題的形式單調,是由一系列數據與符號所組成的算式。但是,小學生感知事物特徵時往往較籠統,因此,將數字或小數點抄錯的事經常發生。學生的感知還具有較強的選擇性,從而忽略了全面、整體的認識。學生會將一些感興趣的數字特徵首先攝入腦海,而掩蓋了其他的。 小學生注意的穩定性較差,如果要求他們在同一時間內,把注意分配到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對象上時,也往往會出現顧此失彼、丟三落四的現象。而且,當遇到計算題里的數據較大、小數位數較多,或算式的外形顯得過繁時,就會產生排斥心理,表現為不耐煩,不能認真地審題,也不再耐心地去選擇合理的演算法,這樣,錯誤率必定會升高。

㈧ 有小數點的豎式計算數學計算

你得先看是什麼法,加減法你就先加(減),加(減)完了之後就直接加小數點就行了。

乘法呢,也是不管小數點,乘完後,看算式的兩個數的小數點後面一共有幾位,然後再加到結果中。如:3.2×0.3=0.96

除法就是先看除數,看除數小數點後有幾位,然後把她們擴大,變成整數,除數擴大了幾倍,被除數也要擴大幾倍。之後就可以算了。算完後不用把小數再出回去了。如3.2÷0.08=320÷8=40

㈨ 如何提高學生除法的計算能力

小數計算能力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能力,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離不開計算,特別是小數除法的計算,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幾乎無處不有、無處不在。 小學四年級小數除法是學生學習小數計算的重點,也是學生學習時的難點。小數除法由於計算時既要用到整數除法的計演算法則,又要考慮到小數點位置變化,給老師的教學帶來困惑和苦惱。那麼如何提高小學生學習小數除法的計算能力呢? 一、充分創設情境,培養學生計算的興趣 計算教學是很枯燥的,通過創設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的生活情境,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世界的緊密聯系,激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老師要創設條件,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學習,要善於引導學生把課堂中學到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與生活實際相聯系。

熱點內容
比特幣挖礦不是浪費錢 發布:2025-05-18 03:51:32 瀏覽:403
usdt如何賣出人民幣 發布:2025-05-18 03:43:08 瀏覽:417
元宇宙區塊鏈代幣yyz 發布:2025-05-18 03:42:28 瀏覽:419
測繪次新元宇宙 發布:2025-05-18 02:37:55 瀏覽:970
比特幣轉讓幣手續 發布:2025-05-18 02:37:53 瀏覽:204
比特幣玩家趙東因為其賣房炒比特幣發家致富 發布:2025-05-18 02:37:50 瀏覽:783
usdt場外交易平台推薦 發布:2025-05-18 02:27:49 瀏覽:64
虛擬幣停止運營礦機還能用嗎 發布:2025-05-18 02:26:58 瀏覽:107
xrp價格最高 發布:2025-05-18 02:10:40 瀏覽:24
提高pi算力 發布:2025-05-18 02:05:50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