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力這么算
1. 浮力的計算公式(四種)
1、定義式:F浮=F下-F上。
2、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ρgV排;
3、F浮=G物,該公式只有在物體懸浮、漂浮於液體表面的時候才成立。ρ物<ρ液時物體漂浮,當物體懸浮時, ρ物=ρ液。
4、受力分析:F浮=G物-F拉,物體在浮力、重力、向下的壓力下處於平衡態,那麼浮力公式就是:F浮=G物+F壓。
(1)浮力力這么算擴展閱讀:
產生浮力的原因,可用浸沒在液體內的正立方體的物體來分析。該物體系全浸之物體,受到四面八方液體的壓力,而且是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
這個正立方體的前後、左右、上下六個面都受到液體的壓力。因為作用在左右兩個側面上的力由於兩側面相對應,而且面積大小相等。
又處於液體中相同的深度,所以兩側面上受到的壓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兩力彼此平衡。同理,作用在前後兩個側面上的壓力也彼此平衡。
2. 浮力的四種計算公式分別是什麼
1、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m排g=ρ液gV排。
2、露排比公式
如果該物體漂浮(這是重要前提),則:ρ物∶ρ液=V排∶V物。其中,V物=V排+V露,
它的變式:(ρ液-ρ物)∶ρ液=V露∶V物ρ物∶(ρ液-ρ物)=V排∶V露。
3、漂浮、懸浮法:F浮=G物(本質是給物體做受力分析,當物體靜止時,保持平衡狀態,即重力和浮力大小相等。)
4、壓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上下壓力差,也就是從浮力的定義出發,給物體做受力分析,物體在水中收到水上面和下面的壓強,相減即為浮力大小。)
(2)浮力力這么算擴展閱讀
浮力產生的原因:浸在液體或氣體里的物體受到液體或氣體對物體向上的和向下的壓力差。可用浸沒在液體內的正立方體的物體來分析。該物體系全浸之物體,受到四面八方液體的壓力,而且是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所以這個正立方體的前後、左右、上下六個面都受到液體的壓力。
因為作用在左右兩個側面上的力由於兩側面相對應,而且面積大小相等,又處於液體中相同的深度,所以兩側面上受到的壓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兩力彼此平衡。同理,作用在前後兩個側面上的壓力也彼此平衡。
但是上下兩個面因為在液體中的深度不相同,所以受到的壓強也不相等。上面的壓強小,下面受到的壓強大,下面受到向上的壓力大於上面受到的向下的壓力。液體對物體這個壓力差,就是液體對物體的浮力。這個力等於被物體所排開的液體的重力。
3. 浮力的計算公式(四種)
您好。浮力的定義式為F浮=G排,即物體浮力等於物體下沉時排開液體的重力
4. 計算浮力的公式
當已經知道物體的V排時,F浮=V排*ρ水*g 阿基米德定理
當知道G物,F浮時物體處於漂浮懸浮狀態,所以有:F浮=G物,只要知道G物就可以了
當物體受到彈簧的拉力F,重力,浮力時知道F拉,G,就可以求出浮力F浮了.根據F浮=G-F拉
5. 浮力如何計算
一、稱量法:F浮=G空中-G液中 用彈簧秤稱出物體在空中的重力,記為G空中,再把物體浸在液體中,讀數變小,記為G液中,減小的部分,就是物體受到的浮力。 二、阿基米德原理實驗結果法:F浮=G排液 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實驗結果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等於被物體排開的液重(G排液) 三、公式法:F浮=p液V排g 如果在阿基米德實驗中,不是稱得液重,而是量得被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根據G=mg=p液V排g,可求得排開液體的重力,即等於浮力了。 四、壓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物體浸在液體中,前後、右左的壓力可以相互抵消,而底部受到的向上的壓力大於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壓力,物體總體受到一個豎直向上的托力,就是浮力,所以可以根據壓力差來求浮力。 五、浮體的平衡條件法:F浮=G自=p物V物g 浮體包括漂浮、懸浮的物體,它們由於靜止受到向上的浮力和向下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大小相等。只要求得物體的自身的重物,就是物體受到的浮力了。 六、排水量法:F浮=排水量(千克)×g 輪船的滿載重量,一般是以排水量表示的,即是排開水的質量,船也是浮體,根據浮體平衡條件也得:船受到的總F浮=G總,而排水量(千克)×g,就是船排開水的重,即是浮力,又是船、貨的總重力。
6. 浮力,功,力學的計算式
1.浮力:一切浸入液體的物體,都受到液體對它豎直向上的力,這個力叫浮力。浮力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物體在空氣中也受到浮力)
2.物體沉浮條件:(開始是浸沒在液體中)
方法一:(比浮力與物體重力大小)
(1)F浮 < G ,下沉;(2)F浮 > G ,上浮 (3)F浮 = G , 懸浮或漂浮
方法二:(比物體與液體的密度大小)
(1) F浮 < G, 下沉;(2) F浮 > G , 上浮 (3) F浮 = G,懸浮。(不會漂浮)
3.浮力產生的原因: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
4.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於它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浸沒在氣體里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等於它排開氣體受到的重力)
5.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6.計算浮力方法有:
(1)稱量法:F浮= G — F ,(G是物體受到重力,F 是物體浸入液體中彈簧秤的讀數)
(2)壓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
(4)平衡法:F浮=G物 (適合漂浮、懸浮)
7.浮力利用
(1)輪船:用密度大於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開更多的水。這就是製成輪船的道理。
(2)潛水艇:通過改變自身的重力來實現沉浮。
(3)氣球和飛艇:充入密度小於空氣的氣體。
功:.機械效率: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
計算公式:P有/W=η
7.功率(P):單位時間(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計算公式:。單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力 :11. 重力的計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與質量的比值:g=9.8 牛頓/千克,在粗略計算時也可取g=10牛頓/千克);重力跟質量成正比。
12.重垂線是根據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原理製成。
13.重心: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
14.摩擦力: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生或 已經發生相對運動時,就會在接觸面是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就叫摩擦力。
15.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大小 有關系。壓力越大、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16.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壓力和使接觸面粗糙些。
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觸面光滑和減小壓 力;(2)用滾動代替滑動;(3)加潤滑油;(4)利用氣墊。(5)讓物體之間脫離接觸(如磁懸浮列車)。
7. 浮力怎麼計算
浮力1.浮力及產生原因:浸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或氣體)對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豎直向上;原因:液體對物體的上、下壓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於物體排開液體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 3.浮力計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壓力差 4.當物體漂浮時:F浮=G物 且 ρ物<ρ液 當物體懸浮時:F浮=G物 且 ρ物=ρ液 當物體上浮時:F浮G物 且 ρ物<ρ液 當物體下沉時:F浮<G物 且 ρ物ρ液浮力F浮(N) F浮=G物—G視 G視:物體在液體的重力浮力F浮(N) F浮=G物 此公式只適用 物體漂浮或懸浮浮力F浮(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開液體的重力 m排:排開液體的質量 ρ液:液體的密度 V排:排開液體的體積(即浸入液體中的體積)
8. 浮力的所有計算公式
1、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m排g=ρ液gV排。
2、露排比公式
如果該物體漂浮(這是重要前提),則:ρ物∶ρ液=V排∶V物。其中,V物=V排+V露,
它的變式:(ρ液-ρ物)∶ρ液=V露∶V物ρ物∶(ρ液-ρ物)=V排∶V露。
3、漂浮、懸浮法:F浮=G物(本質是給物體做受力分析,當物體靜止時,保持平衡狀態,即重力和浮力大小相等。)
4、壓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上下壓力差,也就是從浮力的定義出發,給物體做受力分析,物體在水中收到水上面和下面的壓強,相減即為浮力大小。)
(8)浮力力這么算擴展閱讀
應用:
橋墩作為橋梁的主要支撐點,它的堅固性要求非常的高,每一根橋墩的受力情況經過精心的設計。把橋墩深深嵌入河底,一方面可以使它緊密接觸到河道下方的較為密實堅固的土壤層或岩層;另一方面就是避免橋墩下方存在水壓而產生浮力。
其上表面沒有水壓而下表面與河床緊密接觸也不存在水壓,這樣一來就完全不會受到水流浮力的影響了。或許同學們覺得反正混凝土本身就能沉在水裡,而且上邊還有沉重的橋面壓著,也不在乎這點兒浮力了。
其實別小看這點兒浮力,混凝土密度約為2.6噸每立方,而這些沉在水裡的混凝土每立方卻可以產生高達1噸重的浮力。相當於水下的橋墩一下子輕了40%,這會對橋梁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帶來十分惡劣的影響。
9. 浮力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當物體是懸浮或漂浮時,F浮=G重=mg
當物體是完全在水裡就用F浮=pgV排
10. 浮力的計算公式
如下:
1、定義式:F浮=F下-F上。
2、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ρgV排;
3、F浮=G物,該公式只有在物體懸浮、漂浮於液體表面的時候才成立。ρ物<ρ液時物體漂浮,當物體懸浮時, ρ物=ρ液。
4、受力分析:F浮=G物-F拉,物體在浮力、重力、向下的壓力下處於平衡態,那麼浮力公式就是:F浮=G物+F壓。
浮力的應用:
橋墩作為橋梁的主要支撐點,它的堅固性要求非常的高,每一根橋墩的受力情況經過精心的設計。把橋墩深深嵌入河底,一方面可以使它緊密接觸到河道下方的較為密實堅固的土壤層或岩層;另一方面就是避免橋墩下方存在水壓而產生浮力。
其上表面沒有水壓而下表面與河床緊密接觸也不存在水壓,這樣一來就完全不會受到水流浮力的影響了。或許同學們覺得反正混凝土本身就能沉在水裡,而且上邊還有沉重的橋面壓著,也不在乎這點兒浮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