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疾控中心王建去那裡啦
❶ 王建中 (北京林業大學)教授的簡歷
王建中,男,1952年生,漢族,祖籍河北曲陽。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植物學、生物資源利用學、農產品貯藏與加工學資深專家。先後從事植物學(1974年-1992年)、林區多種經營(1992年-1998年)、植物資源利用與天然產物開發、農林產品貯藏與加工(1999年至今)方面的教學和科研。1992年籌建了「林區多種經營」專業,1998年主持籌建了我國林業高校第一個「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先後講授10餘門課程,指導培養研究生60餘名,其中博士研究生18名,碩士研究生50餘名。
曾任北京林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系主任、北京林業大學資源與食品研究所所長、《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編委,林業食品加工與安全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能源學會理事、中國農學會農業園區分會(常務)理事、中國農學會農產品加工分會理事、首都農產品加工科技創新服務聯盟專家組長、環境保護部生物多樣性保護專家組成員、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木本油料分會理事、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功能農產品委員會副會長等
。
教授課程:
1 《植物學》2 《樹木學》3 《森林植物學》4 《植物顯微技術》5 《植物分類學》6 《植物拉丁文》7 《綠色食品與功能食品概論》8 《食用資源學》9 《生物資源及其加工利用》10 《食品營養學》
承擔的主要研究課題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北方蕨類植物配子體發育及繁育技術研究;
2 林業部97重點研究課題「板栗粉加工及新食品開發技術研究」;
3 國家林業局1998林業科學技術研究課題「板栗仁保鮮技術研究」;
4 國家重點科技項目(部門專項)「經濟林產品貯藏保鮮及加工技術研究」子課題「板栗食品加工技術」;
5 國家林業局科技成果推廣計劃項目「板栗深加工技術示範」;
6 環境保護部「全國重點物種資源調查」項目,子專題「中國重要野生果樹物種資源調查」(I-IV期);
7 環境保護部「全國重點物種資源調查」項目,子專題「中國植物園移地保護植物-北方樹種部分調查」;
8 環境保護部全國生物物種資源調查項目:「苗嶺地區(貴州從江及榕江縣)野生植物資源調查」;
9 林業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山杏加工利用產業鏈技術體系研發」;
10 林業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重大項目:「板栗產業鏈環境友好豐產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子專題:「板栗綜合深加工技術體系研發」。
主編、參編專著
1 王建中、劉忠華主編.《中國野生果樹物種資源調查與研究》,中國環境出版社,2015年4月[3]
.
2 王建中副主編/沈熙環主編.《灌木暨山杏選育、栽培及開發利用》,中國林業出版社,2004年11月.
3 王建中參編/李書心主編.《遼寧植物志》(上冊),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年11月.
4 王建中參編/付沛雲主編.《東北植物檢索表》(第二版),科學出版社,1995年12月.
5 王建中參編/孫立元、任憲威主編.《河北樹木志》,中國林業出版社,1997年12月.
6 王建中副主編/黃金祥、李信、錢進源主編.《塞罕壩植物志》,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年8月.
7 王建中參編/王九齡主編.《中國北方林業技術大全》,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年10月.
8 王建中參編/任憲威主編.《漢拉英中國木本植物名錄》,中國林業出版社,2003年1月.
9 王建中副主編/周雲龍主編.《華南常見園林植物圖鑒》,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12月.
10 李裕久、王建中.《植物分類學教學參考資料》,北京林學院印刷廠,1984年
11 王建中、歐陽傑、王豐俊《板栗綜合加工原理與技術》,中國旅遊出版社.
獲獎
1 「植物學教學管理建設與改革」獲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教研組集體);
2 參編的《遼寧植物志》獲遼寧省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
3 參編的《東北植物檢索表》(第二版)獲中國北方十省市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
4 參編的《中國北方林業技術大全》獲北京市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
5 「森林草原交錯帶植物多樣性及資源利用」獲河北省林業科技進步二等獎;
6 「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乾燥花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獲河北省山區開發二等獎;
7 「全國重點生物物種資源調查、編目與評估」獲2012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
團隊研發技術
1 仁用杏綜合深加工技術體系:主要包括杏肉膳食纖維、杏仁油及其衍生品、杏仁蛋白及功能肽加工等;主要研發產品有:脫苦(山)杏仁、功能性(山)杏仁、杏仁露、固體飲料、杏仁油、杏仁配方油、杏仁肽飲品、杏仁肽粉等。
2 核桃綜合深加工技術體系:主要包括核桃青皮利用、核桃殼利用、核桃油及其衍生品、核桃蛋白及功能肽加工等;主要研發產品有:青皮預混料、青皮-核殼天然產物、風味核桃仁、核桃露、核桃粉、核桃油、核桃配方油、核桃肽飲品、核桃肽粉等。
3 板栗綜合深加工技術體系:主要包括板慄慄蓬、板栗花、板栗殼、板栗仁深加工等;主要研發產品有:栗蓬預混料、栗蓬鞣花酸、板栗花露水、袋裝栗仁、板栗粉、板栗醬、板栗飲料、板栗低聚糖飲料、板栗澱粉系列改性產品(澱粉磷酸酯、抗性澱粉、氧化澱粉、羧甲基澱粉)等。
4 健康配方油加工技術:以符合相應國標的植物油脂為基礎,以脂肪酸分子組成為內涵,參照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脂肪和脂肪酸專家組相關推薦規范,根據不同人群營養需求,調配出脂肪酸組成合理的系列配方油產品。
5
植物天然產物類黃酮制備、改性與開發應用技術:以落葉松廢棄物、蛇葡萄屬植物、虎杖根狀莖、國槐花蕾等為原料,提取制備二氫槲皮素、二氫楊梅素、白藜蘆醇、白藜蘆醇苷、槲皮素、蘆丁等類黃酮天然產物,同時,根據化學結構特點進行改性,增強了上述類黃酮化合物的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開發了相應產品。
6
食源性功能肽制備與應用開發技術:以食用蛋白為原料,經過酶解或發酵、分離、純化等工藝而製成的新型蛋白水解產品。先後開展了山杏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核桃蛋白ACE抑制肽、螺旋藻蛋白ACE抑制肽、板栗功能肽栗仁、玉米乙醇脫氫酶-乙醛脫氫酶激活肽等的研究,得到相關功能肽結構序列,獲得相關專利;同時,研究了苦味肽脫苦技術,嘗試開發了膠原蛋白肽、山杏輔助降糖肽、核桃輔助降壓肽等系列產品。
7
林果業加工剩餘物高值化開發技術:針對林果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加工剩餘物,譬如核桃、核桃楸、山核桃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大量青皮(約占果實鮮重的70%),板栗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栗枝、栗蓬(約占鮮重的50%)、栗殼,山杏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大量苦杏肉、核殼、種膜進行了研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高效利用方案。
8 沉香、降香、血竭、虎杖等誘導結香增產技術:依據植物免疫理論和繁衍生存策略,開展了沉香、降香、血竭、虎杖等名貴資源誘導結香增產技術,上述技術的研發為植物次生代謝天然產物速增技術體系完善奠定了相關基礎。
9 秀真乾燥花加工技術:以立體仿生姿為目標,開展了秀真乾燥花加工技術研究,主要研究了以谷穗、麥穗、高粱、燕麥、青稞等為材料的「五穀秀真乾燥花」,以及以荻、芒、蒲葦、巴茅、蘆葦為代表資源的「飄逸秀真乾燥花」加工技術,部分技術已用於生產。
獲得授權專利
一種營養支持型要素膳及其制備工藝 ZL 200810094171.X[6]
系列護視營養素餐粉及其制備工藝 ZL 200810094169.2
食用花椒香脂加工制備方法 ZL 200810094168.8
一種快速液壓榨油機 ZL 200820114082.2
具有高體內活性的降血壓肽及其制備和純化方法 ZL 200910076204.2
原味栗粉制備工藝 ZL 201010187298.3
復合栗醬及其制備工藝 ZL 201010187307.9
一種核桃種皮去除機 ZL 201020046842.8
食用油物理精煉裝置 ZL 201020608612.6
監測植物花芽分化或開花過程中溫度變化的活體成像方法 ZL 201110094369.X
高活性降血壓肽及其制備方法 ZL 201210142379.0
山杏多肽飲料製品及其制備方法 ZL 201210183896.2
對樣品的顏色進行量化的方法
山杏果肉膳食纖維製品及其制備方法
板栗澱粉磷酸單酯及其制備方法
高活性α-葡葡糖苷酶抑制肽及制備方法和用途
山杏α-葡葡糖苷酶抑制肽及制備方法和用途
制備板栗蛋白質的方法
一種核桃種皮干法去除機
利用冷榨山杏仁粕生產速溶型山杏仁粉的方法
利用冷榨山杏仁粕生產山杏仁分離蛋白粉的方法
團隊技術支撐建設的農林產品深加工基地
1 河北武安晶品果業有限公司深加工基地
2 山西飛鶴三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核桃深加工基地
3山西黎城三泰科技實業有限公司木本油料加工基地
4 露露集團北京國芝香食品有限公司山杏綜合深加工基地
5 世紀潤和品牌管理(北京)有限公司配方油加工基地
6 山東古樹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核桃精深加工基地
7 湖南潤農生態茶油有限公司」油茶配方油加工基地
8 山西蘭蕊投資有限公司核桃深加工基地」(在建中)
9 秦皇島市滿堂紅食品有限公司板栗深加工基地(在建中)
10 唐山東辰食品飲料有限公司板栗深加工基地(在建中)
❷ 王建19800股票服務誰買過真的好嗎
你不要輕易的去相信,投資的話都要去謹慎充值,買股票一定要嗯,自己去多了解多功夫去去查看,不要輕易相信誰?股票能給你帶來很好的收益,你想如果股票能夠獲得很好的收益,為什麼要提供給你呀?對不對?所以說一定要自己去把握自己去,了解自己去了解!投資一定要謹慎啊,投資有風險啊,入市要小心!
❸ 泰始王建長期那時中國總人口有多少
人口總數大約在2500萬至3000萬之間(前210年),甚至三千多萬人;
軍隊數量多時達到「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
官吏最多是達到2000人。
❹ 中國叫王建民到有幾個
30276個。
- <!--
北京市(898人)
-->北京市(898人) - <!--
天津市(558人)
-->天津市(558人) - <!--
河北省(4854人)
-->河北省(4854人) - <!--
山西省(1730人)
-->山西省(1730人) - <!--
內蒙古(966人)
-->內蒙古(966人) - <!--
遼寧省(620人)
-->遼寧省(620人) - <!--
吉林省(590人)
-->吉林省(590人) - <!--
黑龍江(919人)
-->黑龍江(919人) - <!--
上海市(436人)
-->上海市(436人) - <!--
江蘇省(1141人)
-->江蘇省(1141人) - <!--
浙江省(742人)
-->浙江省(742人) - <!--
安徽省(916人)
-->安徽省(916人) - <!--
福建省(302人)
-->福建省(302人) - <!--
江西省(360人)
-->江西省(360人) - <!--
山東省(3525人)
-->山東省(3525人) - <!--
河南省(4913人)
-->河南省(4913人) - <!--
湖北省(382人)
-->湖北省(382人) - <!--
湖南省(595人)
-->湖南省(595人) - <!--
廣東省(184人)
-->廣東省(184人) - <!--
廣西(94人)
-->廣西(94人) - <!--
海南省(54人)
-->海南省(54人) - <!--
重慶市(99人)
-->重慶市(99人) - <!--
四川省(378人)
-->四川省(378人) - <!--
貴州省(86人)
-->貴州省(86人) - <!--
雲南省(186人)
-->雲南省(186人) - <!--
西藏(3人)
-->西藏(3人) - <!--
陝西省(2964人)
-->陝西省(2964人) - <!--
甘肅省(943人)
-->甘肅省(943人) - <!--
青海省(97人)
-->青海省(97人) - <!--
寧夏(239人)
-->寧夏(239人) - <!--
新疆(371人)
-->新疆(371人) - <!--
其他(131人)
-->其他(131人
❺ 想知道中國到底有多少個王建(王健,
以下回答怎麼一點專業水準都沒有,怎麼沒有一個准確的回答呢?這種答案也能放到網上去,網上回答應該是很專業的,這種亂七八糟的答案不能放上面,這樣會誤導人家
❻ 請教王建高麗的具體歷史
麗太祖 - 高麗太祖
(877年-943年;在位期間:918年-943年),姓王諱建、字若天(약천),是中世紀時東亞朝鮮半島國家高麗的開國君主。有關他的生平不詳,現存有多種說法。不過,已知他應該是開城出生。他原是後高句麗建國者弓裔的將領,家族是朝鮮半島西南岸專門作貿易和商業活動的豪族,死後廟號太祖,謚號應運元明光烈大定睿德章孝威穆神聖太皇帝,後改應運光烈大定睿德章孝威穆仁勇神聖大王,葬於顯陵。
編輯本段 回目錄
高麗太祖 - 生平
朝鮮半島的首個統一王朝新羅在經歷近千年國祚之後開始國力衰退,全國各地都有叛亂興起。王建是當時其中一支由弓裔領導的叛軍的副將。王建智勇雙全,在軍中活躍非常。可是,由於弓裔對部下非常傲慢及粗暴,使他的部下拒絕再由弓裔領導,轉而擁立王建。918年,王建推翻弓裔,自立為王,並定都於開京(今朝鮮開城),改國號為高麗。935年,高麗終於降伏新羅。不過,對後百濟的戰爭卻打得很辛苦,雙方經常爭持不下。但是,後百濟很快陷入內亂,936年,王建巧妙利用其內亂滅後百濟,統一朝鮮半島。
之後王建致力於鞏固國家的內部統一,抑制新羅時代地方豪強的勢力,結束了國內的混亂局面,確立了府、州、郡、縣的行政區劃體系。對外,王建接收了部分被遼滅亡的渤海國的遺民,與中國五代時期的諸王朝都保持了良好的關系,接受他們的冊封。他還兩度派遣使者前往日本要求建立友好通商關系,但是為日本方面拒絕。
943年,王建去世,享年67歲。他開創了長達400多年的統一的王氏高麗,在歷史上得到了很高的評價。
高麗〔918-1392〕,簡稱麗,是亞洲中世紀時一個位於東亞朝鮮半島的王國(西元918年-1392年),由王建所建立。1287年起高麗王兼任征東行省達魯花赤,成為元朝屬國,1356年恭愍王回復獨立。 13世紀至14世紀時曾向元朝稱臣,被元朝劃為行省之一,全稱為「征東行中書省」,直到元朝滅亡為止。為免與高句麗混淆,在中國大陸又稱之為王氏高麗。
9世紀末,同北方的渤海(698—926)並存的後期新羅(670—935),由於農民反對封建殘酷剝削的斗爭,逐漸衰落下去。在此過程中,西南地區的甄萱和北部地區的弓裔,分別成立了後百濟國(900—936)和泰封國,從而朝鮮半島被分裂成了「後三國」。
後三國各自擴張領土,展開角逐,空前加強封建剝削和壓迫。
在這種情況下,松岳(開城)地方的大封建勢力、原弓裔的泰封國臣下王建(高麗始祖王)趁弓裔因殘酷暴政喪失民心的機會,918年6月夥同洪儒、裴玄慶、申崇謙、卜智謙等人發動政變,推翻泰封國,建立了新王朝。國號定名為高麗,定都於開京。 還有當歐洲進入黑暗時代後,高麗人被分為了三個對立的王國:北部的Koguryo,西南部的Paekche和東南部的Shilla。在中國的幫助下,Shilla於公元七世紀征服了其它兩個王國,後來又消除了以前與中國人的關聯。然而在當地領主的壓迫下,Shilla的中心政權在公元8、9世紀被分裂。公元十世紀,高麗族人又一次聯合起來,組成了Koryo,之後,在公元993年,恢復之後的領土,以Amnok河與中國接壤。公元1170年,一場軍事政變將平民貴族趕下了台,這一軍事統治長達60年之久。
公元1231年,蒙古入侵,引發了一場30年之久的戰爭。蒙古族經常被他們在中國的戰爭所干擾,但最終還是積聚了足夠的權力以承擔Koryo與入侵者在1258年達成的和平協議。在蒙古族的領導下,Koryo保留了他們特有的文化,並以一場旋風式的藝術成就向征服者們展示了自己的優越性。
土地改革,新官僚機構的形成,佛教的衰弱,以及儒教的形成,這些發生在15世紀初的事件都是新王國誕生的一部分。Choson將統治高麗一直到20世紀。公元1234年,高麗已成為學習和木版印刷技術的重要中心。
歷史
918年後高句麗國弓裔王的部將王建被部將擁立為王,推翻弓裔,定都於遷都至自己的家鄉松岳,並改稱為開京(即今朝鮮開城),改國號為高麗。935年滅新羅,936年滅後百濟,建立高麗王朝。 高麗王朝成立後,採用了中土國家的皇室制度,直到1275年向元朝稱臣為止。這與後來朝鮮王朝採用比中國低一級的名稱的諸侯制度區別很大。例如: 首都被稱為「皇都」;
首都的皇宮被稱為「皇城」;
國王的命令稱為「詔」;
國王的繼任人被稱為「太子」,而不是「王世子」或「元子」;
國王的母親被稱為「太後」,而不是朝鮮王朝的「大妃」。
官制與中原相同,尚書省、中書省、六部、樞密院等。
993年,高麗被遼國擊敗,被迫斷絕和北宋的關系,向遼國稱臣。此後為防入侵,高麗在北方修築了千里長城。1127年被迫臣服金國。1135年西京平壤發生「妙清之亂」,引發全國范圍內的農民暴動。 在抵禦契丹和女真期間,軍人勢力大增,1170年和1173年,以武將鄭仲夫為首,發生兩次政變。政變軍人廢立國王,大殺貴族文官,最終建立了武將崔忠獻挾持國王的「都房」政權。1231年蒙古軍進攻高麗,國王和王室貴族遷都江華島,高麗三別抄義軍抵抗蒙古和元朝軍隊至1273年。 1275年,元朝命令高麗更改官職爵號,尚書省和中書省改為僉議府,樞密院改為密直司,御史台改為檢察司,吏部和禮部改為典理司,刑部改為典法司,侍中改為中贊,平章事改為贊成事,朕改為孤,奏改為呈等等。同時廢止了高麗的廟號制度。之後的李氏朝鮮亦繼承了高麗向中原稱臣之後的官職及習慣。 1280年元朝為了進攻日本在沈陽設置征東行省,干涉高麗國政。1281年隨著進攻日本失敗解散征東行省,1287年再設征東行省,這以後高麗王兼任征東行省達魯花赤,成為元朝屬國,1356年恭愍王時回復獨立。 1359年紅巾軍侵入高麗。1368年明朝推翻元朝,1387年朱元璋要收復原東北元朝屬地,高麗國王仍然依附蒙古殘余勢力北元,拒絕歸還,派都統使李成桂進攻遼東。李成桂反對出兵,發動政變,1392年在開城廢黜國王自立,改國號為朝鮮,高麗滅亡。
高麗 (314 至 1598)
當歐洲進入黑暗時代後,高麗人被分為了三個對立的王國:北部的Koguryo,西南部的Paekche和東南部的Shilla。在中國的幫助下,Shilla於公元七世紀征服了其它兩個王國,後來又消除了以前與中國人的關聯。然而在當地領主的壓迫下,Shilla的中心政權在公元8、9世紀被分裂。公元十世紀,高麗族人又一次聯合起來,組成了Koryo,之後,在公元993年,恢復之後的領土,以Amnok河與中國接壤。公元1170年,一場軍事政變將平民貴族趕下了台,這一軍事統治長達60年之久。
公元1231年,蒙古入侵,引發了一場30年之久的戰爭。蒙古族經常被他們在中國的戰爭所干擾,但最終還是積聚了足夠的權力以承擔Koryo與入侵者在1258年達成的和平協議。在蒙古族的領導下,Koryo保留了他們特有的文化,並以一場旋風式的藝術成就向征服者們展示了自己的優越性。
土地改革,新官僚機構的形成,佛教的衰弱,以及儒教的形成,這些發生在15世紀初的事件都是新王國誕生的一部分。Choson將統治高麗一直到20世紀。公元1234年,高麗已成為學習和木版印刷技術的重要中心。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46401.htm
❼ 這是中國疾控中心的報道,說尖銳濕疣不能根治,真的嗎
純屬扯淡!!!!!!!!!我就是患者!!!想在都康復一年多了!!!沒有任何問題啊!!千萬別擔心!!!堅持治療,這個病其實就像腳氣一樣很難治療,但是只要堅持絕對能治好!!!
❽ 王建是哪個朝代的人吶
王建
五代十國人
從開明到昏庸的王建
少年無賴
王建,許州(今河南舞陽)人,字光圖。年輕時是個無賴之徒,殺牛、偷驢、販賣私鹽,在百姓眼裡是個不務正業的人,大家都很討厭他,正巧他姓王,又排行第八,所以鄉里人給他起了一個不好聽的外號:賊王八。
雖然名聲極壞,但王建的相貌卻很出眾,人也很強壯,在戰亂時期,他也和其他人一樣投軍去了,他先參加了本地的忠武軍,等秦宗權重金招募勇士的時候他又投奔了秦宗權,不久就升為隊長。
護駕立功
黃巢攻佔長安後,唐僖宗被迫出逃,到了蜀地。秦宗權開始讓監軍楊復光率領鹿晏弘等將領一起鎮壓黃巢起義軍,擊潰黃巢後,楊復光將所率八千軍隊分成八都,每都一千人,王建和鹿晏弘都被任命為都將。楊復光死後,鹿晏弘就率領八都人馬到成都護駕。後來,王建和鹿晏弘發生了矛盾,鹿晏弘就領一部分軍隊向東發展去了,王建比他有點遠見,他和晉暉、韓建等人領兵直接去投靠唐僖宗。正愁無人救駕的皇帝大喜過望,先重賞了他們,然後又將他們率領的軍隊分為五都,賜號「隨軍五都」,讓他們歸最高統帥觀軍容使田令孜指揮,田令孜是個掌握重權的宦官,他為了擴充自己的勢力,就將王建他們五人全部收為養子。
等長安收復後,唐僖宗又回到了故都,王建等人因為護駕有功,被任命為禁軍的將領,負責宮廷的護衛。當初投奔唐僖宗這一步算是走對了,王建在皇帝身邊積累了很豐富的軍事和政治經驗。
安定的日子並沒有太長,田令孜因為和河中節度使王重榮爭奪鹽利,王重榮便聯合河東兵進攻長安,唐僖宗只得再次出逃,先到了鳳翔(今陝西鳳翔),後又轉到興元(今陝西漢中),王建被任命為清道使,擔負起保護玉璽和唐僖宗的重任。逃亡途中,山中的棧道被火燒得幾乎要斷了,濃煙中路也看不清了,王建就奮不顧身地沖在前面,為唐僖宗開路。休息的時候,唐僖宗累得枕著王建的腿就睡著了,唐僖宗醒來後,見王建為保護他自己也沒有休息,感動得流下了熱淚,當即脫下御衣賜給了他。
占據西川
到了興元,田令孜心裡害怕唐僖宗懲罰他,因為他覺得這次皇帝的出逃和他有很大的關系,於是就主動提出來去他弟弟西川節度使陳敬宣軍中去任監軍。田令孜走後,宦官楊復恭接任了觀軍榮使的職務,王建被他視為和田令孜一夥的人,於是把他調出京城,到外地去當了一個小刺史。王建的刺史任地是蜀地的壁州(今四川通江),當地是個民族雜居的地方,有個溪洞部落驍勇善戰,王建便將他們收歸自己屬下,擴建成了一支八千人的部隊,王建以此為資本,又攻下了附近的兩個州:閬州(今四川閬中)和利州(今四川廣元),這樣他的地盤就逼近了西川的地界。
當時的川蜀分為兩部分,即東川和西川,東川被顧彥朗控制,西川就是王建養父田令孜的弟弟陳敬宣的領地。王建想向四處發展,就勢必和他們發生磨擦。但他和顧彥朗早在長安一帶作戰時就有了一些交情,所以王建暫時無法用兵,只好靜觀事態發展,等待時機。
沒等王建行動,陳敬宣就坐不住了,他非常擔心王建對西川構成的威脅,就和田令孜商量對策,田令孜不慌不忙地說:「王八,是我的兒子,沒什麼可擔心的,他現在做賊也是被迫不得已。只要我寫封書信派人送去,他便自會過來投奔在你手下。」正愁沒機會發展的王建看見養父的書信,非常高興,立刻派人去告訴顧彥朗:「監軍阿父來信招我去,我很想去成都看望阿父,只要能在陳敬宣手下得到一個大郡我就很滿足了。」王建將自己的家屬委託顧彥朗照顧,就領兵三千出發了。
還沒等他到成都,陳敬宣就反悔了,西川的參謀李義提醒陳敬宣:「王建乃是一個有虎狼之心的奸雄,一心想奪取他人的土地,等他來了,公打算怎樣任用?他來了也不會長期安居在公的手下,假如讓他做名將校,恐怕對您極為不利!」陳敬宣聽信了李義的話,下令前方阻擋王建。遠道而來疲憊不堪的王建聽說後,勃然大怒,領兵就攻陷了漢州(今四川廣漢),然後揮師直指成都。到了城下,田令孜上城牆勸慰王建,王建在城下跪下大聲說:「現在已經沒有歸路了,我今天辭別阿父去做賊啦!」
王建又派人請顧彥朗來援助他,東川軍隊到了之後,王建指揮大舉攻城,但成都城牆堅固難攻,苦戰三日也沒能攻進城內,王建沒有戀戰,下令撤兵,以漢州為根據地,向四處發展。後來,王建又一次兵臨成都,但這時的顧彥朗怕王建佔領成都後對自己也構成了威脅,就出了個主意,他對王建說:「我在軍中時,看見用兵的人如果不用天子的名義,大家就不容易團結。現在我們不如向皇帝奏報陳敬宣的罪行,讓朝廷另派大臣來統帥,我們一同輔佐他,那樣或許能有所收獲。」
等宰相韋昭度奉命到達後,陳敬宣又拒絕交出兵權,韋昭度指揮王建和顧彥朗攻成都也沒能成功。王建見韋昭度來也沒能如願,他不願受他管制,於是勸他回去輔佐皇帝辦大事,陳敬宣只是個小問題,由他自己處理就足夠了。韋昭度猶豫不決,王建就使出流氓式的手段:暗中命人將韋昭度的親信屬吏抓住殺死,然後割碎吃了。王建卻對韋昭度說軍士飢餓,要以此為食,嚇得韋昭度把印信交給了王建就啟程回去了。王建又親自送行,還和韋昭度灑淚而別,戲演得很像,五代時期許多稱帝的人都演過哭戲,比如朱溫派人殺死唐皇帝後大哭,以示自己無過。
有了節度使的印信,王建出兵四處征討,打得理直氣壯,在解決了周圍的地區之後,王建又率兵來攻已經是一座孤城的成都。在田令孜的說合下,陳敬宣只得出城投降。王建終於如願進入成都,他沒有饒恕陳敬宣,給他扣上一個謀反的罪名殺死了,就連他的養父田令孜他也沒有放過,先是告發他私通鳳翔的李茂貞,然後關進牢房將他餓死。
西川已經到手,王建不知足地又打起了東川的主意。但顧彥朗畢竟對自己有恩,況且又幫助他攻打成都,還有,他和顧彥朗有姻親關系,更讓他難以發兵。但不久顧彥朗病故,他的弟弟顧彥暉繼承了他的職位。割據鳳翔的李茂貞這時和顧彥暉結盟,共同對付王建,這給王建提供了出兵的機會,於是他發兵進攻東川,但顧彥暉有李茂貞的支援,王建一時無法取勝,雙方對峙起來。
稱霸兩川
王建一方面發展生產,一方面尋找時機吞並東川,幾年後,時機果然來了。李茂貞和顧彥暉有了隔閡,顧彥暉竟然慌不擇路地向王建求救來了,王建忙不迭地派兵出征,在打敗李茂貞的軍隊後,順便將東川的統治中心梓州(今四川三台)也佔領了,顧彥暉被俘後自殺。
西川和東川都到手了,王建的目的終於達到了。王建的軍隊戰鬥力很強,紀律嚴明,所向無敵,有意思的是他的軍中還有很多隱語,比如劍叫做奪命龍,槍叫做肩二,弩叫百步王,箭叫飛郎,鼓叫聖牛兒,鑼叫響八。
這時的中原地區正是朱溫和李茂貞爭奪控制唐昭宗的時候,朱溫發兵圍困鳳翔,李茂貞挾持唐昭宗在鳳翔城內抵抗。王建也趁機大撈好處,對朱溫他痛斥李茂貞,對李茂貞他又鼓勵他堅守,必要時他王建會出兵相助。事實上他卻趁李茂貞無力他顧的有利時機把李茂貞的許多領地都佔去了。等朱溫撤退後,李茂貞也沒法再收回了。
王建向北得了些好處後,又趁人之危佔領了東面荊南的四州。這年荊南節度使死後內部發生戰亂,王建便趁機出兵攻佔了和東川相臨的夔州(今重慶奉節東)、施州(今湖北恩施)、忠州(今重慶忠縣)和萬州(今重慶萬縣),又大大擴充了領土。第二年,唐朝廷封王建為蜀王,等於承認了他在兩川的地位。
朱溫稱帝的時候,派使者去見王建,想讓他歸附,王建沒有答應,反而四處散發檄文討伐朱溫,其實也是做做樣子,根本沒有出兵。幾個月後,在當年的九月,王建也學著朱溫的樣子在成都稱帝,建國號蜀,後來曾改為漢。為和以後孟知祥建立的後蜀區別,史稱前蜀。
為民做好事
王建在稱帝之後,也做了一些好事,他在蜀地下詔勸農桑,發展生產,命令官吏不得侵擾百姓,以使他們能安居樂業。政治上的成就來自於王建對文臣的重視和重用。他對於唐朝大臣的後代都予以重用,而且禮遇很重,屬下有人提出這樣有點過分,但王建卻說:「你們這些人見過什麼,當初我在禁軍時,負責宮門守衛,見皇帝對待翰林學士的態度比一般人的朋友關系還要親密,現在我對待文臣只是當初皇帝的百分之一,又怎麼說過分呢!」因為禮遇文臣,所以對於他們的意見王建也經常聽從。對於鳳翔的態度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屬將們見李茂貞的力量削弱了許多,就極力主張趁機奪取,王建問節度判官馮涓,馮涓說:「用兵要慎重,不能任意地消耗國力,使民遭難。現在梁晉爭雄,假如兩家以後合為一處,發兵攻蜀,即使諸葛亮再生也不能阻擋。而鳳翔是蜀地的屏障,不如與之和親通婚,無事就務農練兵,堅守疆界,有事則靜觀其變,待機而動,這樣可保萬無一失。」王建聽從了馮涓的意見,實行保境安民的政策。後來馮涓還勸諫王建,罷去了一些重賦。當時其他人不敢說,馮涓就趁一次給王建祝壽的機會獻頌表,表中先頌功德,然後再說百姓疾苦。王建看後贊嘆道:「像君這樣忠諫,功業就沒什麼可擔憂的了!」接著王建便下令減輕了賦稅。
還有一次,王建登上興義樓,有個和尚挖出一隻眼珠獻給王建,王建感動得下令供一萬名僧人飯食相報。翰林學士張格阻止說:「小人無故自殘,赦免他的罪過已經是寬恕了,不應該再這樣重賞飯食,導致不良風俗泛濫。」王建聽了醒悟過來,就收回了成命。
憑借著內部安定,以及地勢易守難攻,王建才能和後梁對峙,毫不示弱。後梁派使臣到前蜀,官文落款是「大梁入蜀之印」,將前蜀當夷狄等落後的少數民族對待,王建很生氣,後來朱溫被殺,王建派使臣去弔唁,在後梁辦喪事的時候也不忘報當初的一箭之仇,王建的落款是「大蜀入梁之印」。
兒子荒淫 前蜀滅亡
王建死時七十二歲,廟號高祖。他的兒子王宗衍繼位,即前蜀後主。後主不如王建,既奢侈又荒淫,每天和太後、太妃到大臣家裡遊玩,吃喝作樂,太後和太妃又經常賣官取財。後主喜歡艷體詞,還搜集二百首編成《煙花集》。有一次他見一個民女貌美,也不管人家就要出嫁強奪過來霸佔,然後賜給夫家帛一百匹,被奪走心上人的未婚夫氣得慟哭而死。
後唐李嚴出使前蜀,見蜀國衰敗,王宗衍荒淫無度,就回去建議攻打前蜀。結果郭崇韜只用了七十天就滅了前蜀,王宗衍獻城投降,後來也被殺於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