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gn和扭距力怎麼算
『壹』 扭矩和力的換算
以185/60R14的輪胎為例,半徑為41公分,210/41=512N的驅動力
『貳』 扭矩和力的關系怎麼計算
扭矩是使物體發生轉動的一種特殊的力矩。發動機的扭矩就是指發動機從曲軸端輸出的力矩。在功率固定的條件下它與發動機轉速成反比關系,轉速越快扭矩越小,反之越大,它反映了汽車在一定范圍內的負載能力。外部的扭矩叫轉矩或者叫外力偶矩,內部的叫內力偶矩或者叫扭矩。
扭矩也稱為轉矩,在物理學中就是特殊的力矩,等於力和力臂的乘積,國際單位是牛米N·m
『叄』 扭矩力的扭矩力的單位與計算
扭矩在物理學中就是力矩的大小,等於力和力臂的乘積,國際單位是牛米Nm,此外我們還可以看見kgm、lb-ft這樣的扭矩單位,由於G=mg,當g=9.8的時候,1kg=9.8N,所以1kgm=9.8Nm,而磅尺lb-ft則是英制的扭矩單位,1lb=0.4536kg;1ft=0.3048m,可以算出1lb-ft=0.13826kgm。在人們日常表達里,扭矩常常被稱為扭力(在物理學中這是2個不同的概念)。現在我們舉個例子:8代Civic 1.8的扭矩為173.5Nm@4300rpm,表示引擎在4300轉/分時的輸出扭矩為173.5Nm,那173.5N的力量怎麼能使1噸多的汽車跑起來呢?其實引擎發出的扭矩要經過放大(代價就是同時將轉速降低)這就要靠變速箱、終傳和輪胎了。引擎釋放出的扭力先經過變速箱作「可調」的扭矩放大(或在超比擋時縮小)再傳到終傳(尾牙)里作進一步的放大(同時轉速進一步降低),最後通過輪胎將驅動力釋放出來。如某車的1擋齒比(齒輪的齒數比,本質就是齒輪的半徑比)是3,尾牙為4,輪胎半徑為0.3米,原扭矩是200Nm的話,最後在輪軸的扭力就變成200×3×4=2400Nm(設傳動效率為100%)在除以輪胎半徑0.3米後,輪胎與地面摩擦的部分就有2400Nm/0.3m=8000N的驅動力,這就足以驅動汽車了。
若論及機械效率,每經過一個齒輪傳輸,都會產生一次動力損耗,手動變速箱的機械效率約在95%左右,自排變速箱較慘,約剩88%左右,而傳動軸的萬向節效率約為98%。整體而言,汽車的驅動力可由下列公式計算:
扭矩×變速箱齒比×最終齒輪比×機械效率
驅動力= ————————————————————
輪胎半徑(單位:米)
小結:1kgm=9.8Nm 1lb-ft=0.13826kgm 1lb-ft=1.355Nm
一般來說,在排量一定的情況下,缸徑小,行程長的汽缸較注重扭矩的發揮,轉速都不會太高,適用於需要大載荷的車輛。而缸徑大,行程短的汽缸較注重功率的輸出,轉速通常較高,適用於快跑的車輛。簡單來說:功率 正比於 扭矩×轉速
補充一點:為什麼引擎的功率能由扭矩計算出來呢?
我們知道,功率P=功W÷時間t 功W=力F×距離s 所以,P=F×s/t=F×速度v
這里的v是線速度,而在引擎里,曲軸的線速度=曲軸的角速度ω×曲軸半徑r,代入上式得:功率P=力F×半徑r×角速度ω ; 而 力F×半徑r=扭矩
得出:功率P=扭矩×角速度ω 所以引擎的功率能從扭矩和轉速中算出來
角速度的單位是弧度/秒,在弧度制中一個派代表180度
、「扭矩」和「功率」是表徵發動機動力性能的重要指標
發動機通過飛輪對外輸出的扭矩稱為有效扭矩,用Te表示,單位為N·m。有效扭矩與外界施加於發動機曲軸上的阻力矩相平衡。發動機通過飛輪對外輸出的功率稱為有效率,用Pe表示,單位為kW。它等於有效轉矩與曲軸角速度的乘積。
發動機的有效功率可以用台架試驗方法測定,即用測功器測定有效轉矩和曲軸角速度,然後運用以下的公式便可計算出發動機的有效功率。
Pe=Te·(2∏·n/60)/1000=Te·n/9550(kW)
其中:Te——有效轉矩,N·m n——發動機轉速,r/min
有效扭矩的最大值稱為最大轉矩,有效功率的最大值稱為最大功率。
報刊上在介紹某一車型時,其技術參數中的扭矩和功率通常就是最大扭矩和最大功率。而發動機銘牌上標明的功率及相應轉速則稱為額定功率和額定轉速,額定功率一般要小於最大功率,按照汽車發動機可靠性試驗方法的規定,汽車發動機應能在額定工況下能連續運行300—1000h。
關於扭矩和功率的含義,通俗一點講,扭矩好比百米賽跑選手在起跑點蹲撐,蓄勢待發,准備沖向前那一剎那的沖勁;而功率就是維持這股勁可以越跑越快,一直跑到終點的能力。增大發動機的排量,就能提高Te和Pe。為了增大發動機排量,可增加氣缸數(如3缸變4缸),或者增加單位氣缸的容積(如增大氣缸內徑)。
二、正確理解發動機的「扭矩」和「功率」關系
簡單的說:發動機的扭矩象徵其氣缸一口氣所能吸進的油氣量,這個吸氣量是會隨油門開度的加大和發動機轉速的逐漸升高而增加的,但是它不會一直變大上去,到了某一轉速它就會達到顛峰,這就是平時人們所說的最大扭矩。發動機的轉速再上升,它就會逐漸下降,這是汽油發動機等內燃機在扭矩上的特色,也是最不理想的地方。 功率等於扭矩乘以轉速,它象徵在單位時間里發動機可吸進的油氣量。所以,當發動機轉速逐漸上升到最大扭矩點時,每口氣吸進的油氣量和單位時間里的吸氣次數都在增加,因此功率一直上升;當轉速超過最大扭矩點後,盡管每口氣吸進的油氣量減少,但由於降幅不大且吸氣次數在增加,所以一直增加到最大功率點為止;當轉速超過最大功率點後,每口氣吸進的油氣量減少幅度要大於吸氣次數的增加幅度,所以功率開始減少。
三、如何比較不同發動機的優劣或強化程度
汽車所要求的發動機動力性指標Te和Pe是在一定轉速下得到的。不同汽車的使用要求不一樣,車速也不一樣(如載貨汽車和轎車使用的車速就不一樣),所對應的發動機轉速就不一樣,因此不同用途的發動機,即便在有效功率相等的情況下,它們所對應的轉速也是不一樣的,反言之即功率相等的發動機並不能符合所有車型的要求,還必須在考慮功率和扭矩的同時看其所對應的轉速,這樣才能全面看出發動機的動力性能指標Te和Pe是否符合要求。
而Te和Pe這兩項動力性指標並不能直接用來評價不同排量發動機的優劣或強化程度,即不是功率和扭矩大的發動機就好或強化程度就高,而是要看單位氣缸工作容積所發出的功率和扭矩。
TL和PL就是表示單位氣缸工作容積的扭矩和功率,使用這兩項指標才能比較出不同發動機的優劣或強化程度。
汽車發動機TL和PL的范圍:
汽油機:TL=600kPa—1000kPa PL=22kW/L—55kw/L
柴油機:TL=600kPa—900kPa PL=11kW/L—26kw/L
在額定工況下,發動機每升氣缸工作容積所發出的功率叫升功率。
PL=Pe/(Vh·i)(kw/L) 其中:Vh——氣缸工作容積(L) i——氣缸數
升功率標征單位氣缸工作容積的利用率,PL越大表示單位氣缸工作容積發出的功率越大,那麼當發動機功率一定時,PL越大發動機就越小,材料質量越小。
提高升功率的途徑主要有4個:
(1)增加充氣量燃料燃燒需要空氣,相對燃料而言,空氣更難進入氣缸。採用增壓技術或改善換氣過程(如減少進氣阻力)可提高充氣量。
(2)改善混台氣質量和燃燒質量在一定的空氣量下,空氣與油料混合均勻,燃燒充分,單位氣缸容積供熱量增多。
(3)提高發動機機械效率 減少機械損失才能增加有效功率的輸出。減少機械損失主要是減少各摩擦副的摩擦損失,其次是減少輔助機構的功率消耗和泵氣損失。
(4)適當提高轉速 主要是增加作功(或充氣)頻率,即增加單位時間的充氣量。但是提高發動機轉速除應考慮機械強度外,轉速增加,每循環的充氣量減少、機械損失增大、燃燒過程難以組織,即轉速提高,會使Pe下降,因此,增加轉速也要適度。
『肆』 扭力怎麼換算 120kgf.cm等於多少N.m
120kgf.cm=1.2kgf.m。
1kgf.cm=9.8N×(0.01m)=0.098(Nm)
其中:1kgf = 9.8N
1cm = 0.01m
所以:1kgf.cm = 9.8N×0.01m = 0.098(N.m)
如果取:1kgf ≈ 10N
那麼:1 kgf.cm ≈ 0.1 N.m
或者:1 N.m ≈ 10 kgf.cm
(4)10kgn和扭距力怎麼算擴展閱讀:
基本概念
扭力,使材料產生扭轉變形時所施加的力距,單位N。在測材料的扭轉剛度或扭轉模量等力學量時,在以扭轉方式測材料動態力學性能時,都需對試樣施加扭力。特別在動態力學的許多測量儀器上,因為比較容易實現自由振盪或強迫振盪的扭力施加形式,所以採用是比較廣泛的。如扭擺分析儀、扭辮分析儀、旋轉流變儀等對試樣都是施加的扭力。
所謂「扭力」就是物體受到一個與物體轉動方向的切向力作用時產生的力矩,常用扭力扳手來計量,單位是牛頓·米。常見的受扭力作用的物體有,螺桿螺母副傳動軸等等。
所謂的「扭矩」在物理學上應稱為「扭力」、[轉動力矩],因為以訛傳訛的結果,大家都說成「扭矩」,也就從此流傳下來,為導正視聽。扭力的定義是「垂直方向的力乘上與旋轉中心的距離」公制單位為牛頓-米(N)。
『伍』 通常說的多少公斤的力,換算成牛米(力矩)怎麼算
1公斤力.米=9.81牛.米,約等於10N.m
一般所說的多少公斤的力,比如:100公斤,也就是100千克的力。
換算成力矩的單位牛米的話:
將力的公斤數*g(重力加速度)大約9.8
一般情況下將公斤的力*10,換算成牛米,這樣容易換算。
(5)10kgn和扭距力怎麼算擴展閱讀:
牛米扭矩就是汽車產生的力矩。
定義:力矩的單位。(力矩:力和力臂的乘積)
公式:1牛頓×1米=1牛米。(牛頓:矢量,米:標量)
注意:這里是叉乘不是點乘。
『陸』 N.M怎麼換算扭力
扭矩在物理學中就是力矩的大小,等於力和力臂的乘積,國際單位是牛米Nm,此外我們還可以看見kgm、lb-ft這樣的扭矩單位,由於G=mg,當g=9.8的時候,1kg=9.8N,所以1kgm=9.8Nm,而磅尺lb-ft則是英制的扭矩單位,1lb=0.4536kg;1ft=0.3048m,可以算出1lb-ft=0.13826kgm。
通常我們看到扭力數據都是這樣的:14.9kg-m/4400rpm。這表示該具引擎在4400rpm時,會有14.9kg.m的「最大」扭力。一般來說,引擎在不同的轉速下,扭力輸出會不同,但是以上面的數據來看,不是引擎在4400rpm時,就有14.9kg-m的扭力。引擎扭力輸出雖會隨著引擎轉速而不同,但扭力最主要還是跟引擎負荷,也就是油門踩踏深度有關。所以上面數據應這樣解讀:當引擎在全負荷/全油門狀態於4400rpm時,會有14.9kg-m的「最大」扭力。
『柒』 電機扭矩如何計算
該這樣計算:
計算公式是 T=9550 * P / n 。
P是電機的額定(輸出)功率單位是千瓦(KW)
分母是額定轉速n 單位是轉每分 (r/min)
P和n可從 電機銘牌中直接查到。因為P n都是電機的額定值,故T就是電機的額定轉矩了。
電機的「扭矩」,單位是 N·m(牛米)
拓展資料:
電機輸出的扭矩與電動機的轉速和功率有關。
P=T*ω(功率=扭矩*角速度)
T=9.55P/n 此公式為工程上常用的:扭矩;功率;轉速三者關系的計算公式。
式中:T--扭矩(單位:N.M) 9.55-把它當作一常數吧(不必追究其來源) P--電機的功率(單位:KW)
n--輸出的轉速(單位:轉/分)
常數9.55的來歷:T完成的功也就是電動機輸出的功。
T=FR①
P=FV②
V=2πR*n/60③
把③帶入②得
P=nπRF/30④
公式①÷④(扭矩除以功率得到什麼?)
把公式④轉換一下 F=30P/nπR ⑤
把公式⑤代入公式①中可以得到T=30P/nπ=9.55P/n (圖中應該扭矩單位N.M )
所以T=9.55P/n
其中: r為機軸的半徑
F為機軸對負載的力
2πr*F機軸轉動一周所做的功
T=r*F
電機扭矩即電動機的輸出扭矩,又稱電機轉矩,和電機的輸出功率有關,常用單位是N*m(牛*米),
其它還包括:mN*m(毫牛*米)、KN*m(千牛*米)、Oz*In(盎司*英寸)、kg*cm(公斤*厘米)、Gr*cm(克*厘米)、Lb*Ft(磅*英尺)、Lb*In(磅*英寸)、Oz*Ft(盎司*英尺)
100 Oz*In = 0.706 N*m
1Lb=0.4536kg
1Ft=0.3048m
1Ft=12In
1Lb*Ft=0.13826kg*m
1Lb*In=0.1129N*m
參考資料:網路-電機扭矩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