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力架怎麼算的
⑴ 腳手架面積怎樣計算
建築物外牆腳手架高度自設計室外地坪算至檐口(或女兒牆頂);工程量按外牆外邊線長度(凸出牆面寬度大於240mm的牆垛等,按圖示尺寸展開計算,並入外牆長度內),乘以高度以平方米計算。
砌築高度在15m以下的按單排腳手架計算;高度在15m以上或高度雖小於15m,但外牆門窗及裝飾面積超過外牆表面積60%以上(或外牆為現澆混凝土牆、輕質砌塊牆)時,按雙排腳手架計算;建築物高度超過30m時,可根據工程情況按型鋼挑平台雙排腳手架計算。
獨立柱(現澆混凝土框架柱)按柱圖示結構外圍周長另加3.6m,乘以設計柱高以平方米計算,套用單排外腳手架項目。現澆混凝土梁、牆,按設計室外地坪或樓板上表面至樓板底之間的高度,乘以梁、 牆凈長以平方米計算,套用雙排外腳手架項目。
(1)流力架怎麼算的擴展閱讀
里腳手架是建築物內牆腳手架,凡設計室內地坪至頂板下表面(或山牆高度1/2處)的高度在3.6m以下(非輕質砌塊牆)時,按單排里腳手架計算;高度超過3.6m小於6m時,按雙排里腳手架計算。
里腳手架按牆面垂直投影面積計算,套用里腳手架項目。不能在內牆上留腳手架洞的各種輕質砌塊牆等套用雙排里腳手架項目。
⑵ 請問 機房散力架如何計算
壓強等於壓力/面積,壓力=重力(當垂直放置時)
⑶ 腳手架立桿受力怎樣計算
腳手架立桿受力計算:
計算立桿段的軸向力設計值N,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1、 不組合風荷載時
N=1.2(NG1k+NG2k)+1.4ΣNQK
2、組合風荷載時
N=1.2(NG1k+NG2k)+0.85×1.4ΣNQk
式中:
NG1k——腳手架結構自重標准值產生的軸向力;
NG2k——構配件自重標准值產生的軸向力;
ΣNQk——施工荷載標准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內、外立桿可按一縱距(跨)內離工荷載總和的1/2取值。
(3)流力架怎麼算的擴展閱讀:
扣件式腳手架的優缺點
1、優點
1)承載力較大。當腳手架的幾何尺寸及構造符合規范的有關要求時,一般情況下,腳手架的單管立柱的承載力可達15kN~35kN(1.5tf~3.5tf,設計值)。
2)裝拆方便,搭設靈活。由於鋼管長度易於調整,扣件連接簡便,因而可適應各種平面、立面的建築物與構築物用腳手架。
3)比較經濟,加工簡單,一次投資費用較低;如果精心設計腳手架幾何尺寸,注意提高鋼管周轉使用率,則材料用量也可取得較好的經濟效果。扣件鋼管架摺合每平方米建築用鋼量約15公斤。
2、缺點
1)扣件(特別是它的螺桿)容易丟失;
螺栓擰緊扭力矩不應小於40N·m,且不應大於65N·m;
2)節點處的桿件為偏心連接,靠抗滑力傳遞荷載和內力,因而降低了其承載能力;
3)扣件節點的連接質量受扣件本身質量和工人操作的影響顯著。
⑷ 機房散力架如何計算
摘要 根據你的設備重量選用合理大小的鋼材
⑸ 我想知道鋼結構架子承重力怎麼計算
最好附個簡圖呀,我不知道你所說的《兩個10#槽鋼(長度為1米6)對焊》是什麼意思?是對接焊還是背對背的拼焊.沒法子只能都算一下了.
(注意:)
1、無法確認載荷的分布及作用點,統一按最不利形式:中部集中荷載計算.
2、支架中未考慮臨時上人荷載
3、無法確認支架梁下部支撐形式及部位,統一按無支撐計算(即按2.4米跨計算
⑹ 等高排架內力計算步驟
應該說是體現了位移法的思路.
你把柱頂集中力情況與任意荷載情況下混起來了,再看看混凝土中冊吧
任意荷載情況:1、加鉸支座,求支座反力(查表);
2、支座反力反向加回原結構,剪力分配;
3、以上兩步可求兩個柱頂剪力,相加(注意方向);
4、繪制彎矩圖.
⑺ 樓板承重怎麼計算散力架的計算靠近柱子的地方的承重是不是比樓板平均承重大
1. 基座架10號槽鋼截面高不夠(俗話不硬扎),達不到均勻分散重量的效果;
2. 可請結構師或設計人根據樓面的梁板尺寸及設備位置,進行等效均布活荷載核算。等效均布活荷載換算的方法見GB50009-2001附錄B 「樓面等效均布活荷載的確定方法」一節。
題問『靠近柱子的地方的承重是不是比樓板承重量大?』,對於梁板來說,靠近柱子邊彎矩是減小了很多,但剪力卻增加了不少,要具體分析實物,不能一概而論。
⑻ 桁架內力計算的兩種基本方法是
【結構設計師】
桁架內力計算的兩種基本方法是:
1.節點法。
即截取一個節點和幾個桿件,對截開的某側通過x方向受力彭亨、Y方向受力平衡、對某點的彎矩平衡求解。
2.截面法。
即幾個桿件,不截取節點。對截開的某側通過x方向受力彭亨、Y方向受力平衡、對某點的彎矩平衡求解。
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
⑼ 內牆腳手架計算和外牆腳手架計算分別怎樣計算規則是什麼
1、建築物外牆腳手架
(1)建築物外牆腳手架高度自設計室外地坪算至檐口(或女兒牆頂),工程量按外牆外邊線長度,乘以外牆砌築高度以平方米計算。
(2)砌築高度在10m以下的按單排腳手架計算;高度在10m以上或高度雖小於10m,但外牆門窗及裝飾面積超過外牆表面積60%以上時,按雙排腳手架計算。
(3)獨立柱按圖示柱結構外圍周長另加3.6m,乘以砌築高度以平方米計算,套用相應外腳手架定額。
2、建築物內牆腳手架
(1)凡設計室內地坪至頂板下表面(或山牆高度的1/2處)的高度在3.6m以下時,按單排里腳手架計算;砌築高度超過3.6m以上時,按單排腳手架計算。
(2)里腳手架按牆面垂直投影面積計算,套用里腳手架項目。
(9)流力架怎麼算的擴展閱讀
腳手架安全使用注意事項
確保使用安全是腳手架工程中的首要問題,通常應考慮以下幾個環節:
1、把好材料、用具和產品的質量關。加強對架設工具的管理和維護保養工作,避免使用質量不合格的架設工具和材料。主要要求為:
(1)架設工具材料的規格和質量必須符合有關技術規定的要求,尤其是自行加工製作的架設工具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並經有關部門和人員試驗合格後才能使用。
(2)加強對架設工具的統一管理,嚴格執行發放和入庫制度。盡量避免或減少在搭拆、運輸和貯存過程中造成的損壞。對拆卸下來的腳手架材料應及時進行維修保養,晚剔除不合格品(不能保證安全使用者)。
2、確保腳手架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足夠的堅固性。普通腳手架的構造應符合有關規程規定;特殊工程腳手架,如重荷載(同時作業超過兩層等)腳手架、施工荷載顯著偏於一側的腳手架和高度超過15m的腳手架必須進行設計和計算。
3、計算處理腳手架地基。要確保地基具有足夠的承載力(高層和重荷載腳手架應進行架子基礎設計),避免腳手架發生局部懸空或沉降;腳手架應設置足夠多的牢固連牆點,依靠建築結構的整體剛度來加強和確保整片腳手架的穩定性。
4、確保腳手架搭設質量
(1)架子地基應平整,鋼管腳手架的立桿底部應採用柱座或墊木,木質或竹質腳手架的立桿應埋入地下30~50mm,挖好土坑後,將坑底夯實,在立桿底部加枕木或平整的石塊或磚頭。一般均應設置掃地桿。不得在未經處理的起伏不平和軟硬不一的地面上直接搭設腳手架。
(2)嚴格按照設計規定的構造尺寸進行搭設,控制好立桿的垂直偏差和橫桿的水平偏差,並確保節點連接達到要求(綁好、擰緊或插掛好)。
(3)腳手板要鋪滿、鋪平和鋪穩,不得有探頭板。
(4)搭設過程中要及時設置連牆桿、斜撐桿、剪刀撐以及必要的纜繩和吊索,避免腳手架在搭設過程中發生偏斜和傾覆。
(5)在牆面、屋面或其他構築上搭設腳手架時,均應驗算其結構的承受強度,如果強度不夠要採取必要的措施。
(6)搭設完畢後應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後方能使用,並作好記錄和簽字。高層建築腳手架在使用前更應進行嚴格檢查,並對腳手架實行掛牌制度,腳手架的搭設和驗收年、月、日,該腳手架的技術性能及搭設負責人和單位都要寫在標牌上。
5、嚴格控制使用荷載,確保有較大的安全儲備。
(1)使用荷載以腳手板上實際作用的荷載為准。一般傳統搭法的多立桿式腳手架其使用均布荷載不得超過2648N/㎡;在腳手板上堆磚,只允許單行側擺3層。對於橋式和吊、掛、挑等腳手架的控制荷載,則應適當降低,或通過試驗和計算確定。
(2)由於腳手架的搭設不像建築結構那樣嚴格,且使用荷載的變動性也較大,因此,需要留有適當的安全儲備,一般安全系數為3.0。
6、要有可靠的安全防護措施。
(1)作業層的外側或臨街面應設擋板、圍柵或安全網。
(2)設置供上下人員使用(包括攜帶工具和少量物料)的安全扶梯、爬梯或斜道,斜道上應有可靠的防滑措施。嚴禁作業人員在腳手架上攀登或手持物件上下。
(3)在腳手架上同時進行多層作業的情況下,各作業層之間應設置可靠的防護柵欄,以防止上層墜物傷及下層作業人員。
(4)吊、掛式腳架使用的排架、橋架、吊架、吊籃、鋼絲繩和其它繩索,使用前要作荷載試驗,必須滿足規定的安全系數,升降設備必須有可靠的制動裝置。
(5)必須有良好的防電、避雷裝置,鋼腳手架、鋼垂直運輸架均應有可靠接地,雷雨季節高於四周建築物的腳手架和垂直運輸架應設避雷裝置。
7、嚴格禁止下列違章作業行為:
(1)利用腳手架吊運重物。
(2)作業人員在架子上下相互拋遞工具和材料等。
(3)推手推車在架子上跑動。
(4)在腳手架上拉結吊裝繩索。
(5)任意拆除腳手架部件和連牆桿件。
(6)在腳手架底部或近旁進行開挖溝槽影響腳手架地基穩定的施工作業。
(7)起吊構件碰撞或扯動腳手架。
(8)使用竹質材料和承插式負管搭設單排腳手架。
(9)加強使用過程中的檢查,發現立桿沉陷或懸空、連接松動、架子歪斜、桿件變形、腳手板上結冰等應立即處理。在上述問題沒有解決之前嚴禁使用。
(10)其他腳手架搭設時應嚴格禁止鋼木混搭和鋼竹混搭。由於冬閑或其他原因致使腳手架較長時間不用、又不能拆除的腳手架,在重新使用之前必須經有關部門和人員檢查,驗收合格後方可恢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