樁尖進入持力層算側摩擦阻嗎
㈠ 什麼叫磨擦樁
摩擦樁指的是指樁底位於較軟的土層內,其軸向荷載由樁側摩擦阻力和樁底土反力來支承,而樁側摩擦阻力起主要支承作用的樁。
主要用於岩層埋置很深的地基。在極限承載力狀態下,樁頂荷載由樁側阻力承受的樁。樁尖部分承受的荷載很小,一般不超過10%。如打在飽和軟粘土地基,在數十米深度內均無堅硬的樁尖持力層。這類樁基的沉降較大。在橋梁工程中,同一個橋台或者橋墩的摩擦樁是等長的,不會因地質不同而變化。
摩擦樁的功能:
摩擦型樁可分為摩擦型樁和端承摩擦型樁。樁端阻力可忽略時稱為摩擦樁。樁端阻力不可忽略時稱為端承摩擦樁。同理,端承型樁也可分為端承樁和摩擦端承樁,樁側阻力可忽略時稱為端承樁,樁側阻力不可忽略時稱為摩擦端承樁。
樁作為受壓桿件它可以將上部荷載傳到較深的堅硬密實土層或岩層上這種樁屬於端承樁如果在一定深度內不存在堅硬土層這種樁靠樁周摩阻力來傳遞上部荷載稱為摩擦樁。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摩擦樁
㈡ 在岩土參數中,樁側阻力特徵值 和樁周土摩擦力是同一個概念嗎
不是同一概念
1、樁基持力層選擇
③圓礫層具一定厚度,層位穩定,力學強度較高,因此可作為人工挖孔灌注樁樁端持力層使用。樁長≥6米,樁端進入持力層1-1.5D(D為樁徑)。施工對周圍環境不會造成影響。 2、單樁豎向承載估算
①素填土:近期人工回填,結構鬆散,厚度小,不宜利用。 :K':P5i
②粉質粘土:全場分布,硬塑-硬可塑,成層性較好,埋藏淺,層位穩定,厚度較大,土力學強度較好,工程地質條件較好。3、③圓(角)礫:全場分布,厚度一般,層位穩定,均勻性較好,工程地質條件較好。4、④-1強風化含礫砂岩:層位穩定,力學強度較高,下卧無軟弱層,工程地質條件較好。5、④-2中風化含礫砂岩:堅硬狀,層位穩定,厚度大,力學強度高,工程地質條件好。 粉質粘土N63.5標貫平均為7.9擊,圓(角)礫N120超重型動力觸探平均為5.6擊,關鍵是樁周土側阻力和樁端阻力如何取值 .
㈢ 什麼情況下應考慮樁側負摩阻力如何考慮
以下情況下需要考慮樁側負摩阻力:
①在樁基礎附近地面大面堆載,引起地面沉降,對樁產生負摩阻力,對於橋頭路提高填土的橋台樁基礎,地坪大面積堆放重物的車間、倉庫建築樁基礎,均要特別注意負摩阻力問題;
②土層中抽取地下水或其他原因,地下水位下降,使土層產生自重固結下沉;
③樁穿過欠固結土層(如填土)進入硬持力層,土層產生自重固結下沉;
④樁數很多的密集群樁打樁時,使樁周土中產生很大的超空隙水壓力,打樁停止後樁周土的再固結作用引起下沉;
⑤在黃土、凍土中的樁,因黃土濕陷、凍土融化產生地面下沉。
在樁基設計時,可根據具體情況考慮負摩阻力對樁基承載力和沉降的影響,當缺乏可參照的工程經驗時,建議按下列規定驗算:
(1)對於摩擦型樁,可取樁身計算中性點以上側阻力為零;
(2)對於端承型樁,除滿足上式要求外,還應考慮負摩阻力引起樁的下拉荷載;
(3)當土層不均勻或建築物對不均勻沉降較敏感時,應將負摩阻力引起的下拉荷載計入附加荷載驗算樁基沉降。
㈣ 預制樁樁尖怎麼確定,也就是持力層長度
持力力層深度是指直接和基礎接觸的第一層土,土層有厚度,樁底可以正好在這個土層的頂面,也可以在這個土層厚度范圍內任意位置。
比如土層厚4米,樁基插入這個土層2米,可以說樁身進入持力層的深度為2米,如果樁身插入超過4米,那麼這個土層就不是持力層了,而下面那個土層是持力層了。
持力層的深度
A型的有效預應力約為3.5-4.2Mpa,AB型為5.0Mpa,B型約為5.5-6.0Mpa,一般管樁有4-5Mpa的有效預應力,打樁時樁身混凝土可有效地抵抗仃樁拉應力。
對於一般的建築工程,選用我國規定的A或AB型的管樁就可以。 每節管樁都有出廠標記,表示在管樁表面距端頭1.0米左右的地方。
樁底進入持力層的深度,宜為樁身直徑的1倍~3倍。在確定樁底進入持力層深度時,尚應考慮特殊土、岩溶以及震陷液化等影響。嵌岩灌注樁周邊嵌入完整和較完整的未風化、微風化、中風化硬質岩體的最小深度,不宜小於0.5m。
㈤ 如何確定樁端進入持力層深度
持力力層深度是指直接和基礎接觸的第一層土,土層有厚度,樁底可以正好在這個土層的頂面,也可以在這個土層厚度范圍內任意位置。
比如土層厚4米,樁基插入這個土層2米,可以說樁身進入持力層的深度為2米,如果樁身插入超過4米,那麼這個土層就不是持力層了,而下面那個土層是持力層了。
拓展資料
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
8.5.3-3樁底進入持力層的深度,宜為樁身直徑的1倍~3倍。在確定樁底進入持力層深度時,尚應考慮特殊土、岩溶以及震陷液化等影響。嵌岩灌注樁周邊嵌入完整和較完整的未風化、微風化、中風化硬質岩體的最小深度,不宜小於0.5m。
㈥ 如何區分預制樁是端承樁還是摩擦樁
端承樁是穿過軟弱土層而達到堅硬土層或岩層上的樁,上部結構荷載主要由岩層阻力承受;施工時以控制貫入度為主,樁尖進入持力層深度或樁尖標高可作參考。
摩擦樁完全設置在軟弱土層中,將軟弱土層擠密實,以提高土的密實度和承載能力,上部結構的荷載由樁尖阻力和樁身側面與地基土之間的摩擦阻力共同承受,施工時以控制樁尖設計標高為主,貫入度可作參考。
㈦ 摩擦樁為什麼以標高為主,貫入度為參考,而端承樁相反
這是由於其在土中受力情況不同。
樁基礎根據其在土中受力情況不同,可分為端承樁和摩擦樁。端承樁穿過軟弱土層而達到深層堅實土的一種樁,上部結構荷載主要由樁尖阻力來承擔;摩擦樁完全設置在軟弱土層一定深度的一種樁,上部結構荷載要由樁尖阻力和樁身側面與土之間的摩擦力共同來承擔。
摩擦型樁包括摩擦樁、端承摩擦樁 極限狀態下,以摩擦力為主,端承力很小或不計;端承型樁包括端承樁、摩擦端承樁 極限狀態下,以端承力為主,摩擦力很小或不計;主要區別在樁的受力模式上。
(7)樁尖進入持力層算側摩擦阻嗎擴展閱讀:
摩擦樁貫入度要求規定:
1、打樁施工時,最後貫入度的測定和記錄,對於落錘、單動汽錘和柴油錘取最後10擊的入土深度;而對於雙動汽錘取最後1分鍾的樁入土深度。
2、樁頂無損壞、錘擊無偏心、在規定錘的落距下和樁貌與樁墊工作正常。如果貫入度已經達到要求而樁尖標高尚未達到時,應繼續錘擊3陣,其每陣10擊的平均貫入度不應大於規定的數值。
3、以每分鍾15-30擊的貫入速率,先打15CM不計擊數,繼續貫入土中30CM,記錄錘擊數。拔出後,取出貫入器中的土樣進行鑒別描述。
㈧ 摩擦樁為什麼以標高為主,貫入度為參考,而端承樁相反不要復制的,謝謝!
端承樁必須要進入持力層(勘察提供)。
摩擦樁主要和側土(軟弱土)的摩阻力有關,摩阻力又和深度有關。
㈨ 對樁尖位於軟土層的摩擦型樁,打樁控制有哪些要求急
需要將上部荷載傳遞擴散於樁周圍土中。
沉入軟弱土層一定深度通過樁側土的摩擦作用,將上部荷載傳遞擴散於樁周圍土中,樁端土也起一定的支承作用,樁尖支承的土不甚密實,樁相對於土有一定的相對位移時,而具有摩擦樁的作用。
利用樁錘的沖擊能量克服地基土對樁的阻力,而將樁打入到預定深度,適用於軟塑或可塑的粘性土層。打樁為避免先打入的樁被後打入的樁推擠而發生水平位移,要合理安排打樁順序。多排樁時,可逐排改變推進方向;同一排樁,可間隔跳打;大面積打樁時,從中間先打,逐漸向四周推進。
(9)樁尖進入持力層算側摩擦阻嗎擴展閱讀:
打樁的相關要求規定:
1、在承載能力極限狀態下,樁頂豎向荷載由樁側阻力承受,樁端阻力小到可忽略不計;在承載能力極限狀態下,樁頂豎向荷載主要由樁側阻力承受。
2、完全設置在軟弱土層一定深度的一種樁,上部結構荷載要由樁尖阻力和樁身側面與土之間的摩擦力共同來承擔。以摩擦力為主,端承力很小或不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