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處理器和手機處理器的算力
㈠ 關於手機處理器和電腦處理器的差距
不能這樣比較,手機播放1080P的時候,肯定用專門的硬體加速了,比如GPU。電腦B987播1080P,如果用顯卡加速,估計佔用率不到20%。。。。。很多處理器的「強」是因為它「專」,應用領域不同,跟GPU一樣,他在3D圖形處理上,隨便一個低檔GPU性能就遠遠超越I7的CPU。
㈡ 手機處理器和電腦處理器差的多嗎
架構不一樣 框架不一樣,一個是x86框架,一個是arm框
手機的cpu特別注重 節電
電腦的cpu 熱了上100度 用個好點的散熱器 上一網路都不怕 能降下來
手機cpu40 50度 都很熱很熱 了 因為體積等原因 發熱要控制的非常好
一下是詳細的解答 復制過來的
如今,主流手機CPU都是四核、八核,聯發科甚至開始研發十核了,而且主頻也越來越高。因此,不少人認為手機CPU已經能夠媲美電腦CPU了。其實過CPU性能不能只看核數和主頻,下面將從架構、工藝、主頻、核心等方面,為大家比較一下手機與電腦CPU的差別,看看差距到底有多大。
而電腦則不同,PC的多核處理器是指在一個處理器上集成了多個運算核心,通過相互配合、相互協作可以處理同一件事情,是多個並行的個體封裝在了一起。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並行處理,雙核就是單車道變多車道。
在處理同一件事情時候,核心的增多並沒有手機CPU運算能力並沒有實際性的增強,可以想像性單車道擠在八輛車上的場景。這也就是為什麼Intel的atom手機處理器和蘋果的處理器只有雙核,卻要比大多同頻率四核處理器都強。
四、GPU核心
一般來說,手機GPU是與CPU封裝在一起的在同一快SoC上,相當intel的核芯顯卡。而電腦則不同,早期電腦的CPU通常都是助攻運算,視頻和圖形處理都交給顯卡,顯卡集成在北橋中。
後來有了獨立顯卡,而集顯慢慢的集成到了CPU中,而現在核心顯卡正在慢慢替代集顯了。值得一提的是,Intel最新的核芯顯卡功耗、性能都相當優秀,大有取代獨立顯卡的趨勢。
說到這里,很多人可能就很納悶了。為什麼很多旗艦手機都可以支持4K播放,而電腦播放4K視頻卻很吃力?其實這是因為有的手機針對H264/H265視頻,專門做了特殊的演算法優化和硬體上的調整。
所以這些手機播放4K視頻通常是硬解,不但不會卡,而且CPU佔用率極低。其實電腦也不弱,最新的CPU不但可以軟解4K,也可以硬解4K,連最低端的Atom Z3735F播放4K都毫無壓力。
造成這個假象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傳統於PC市場的疲軟,電腦的更新速度遠不及換手機的速度,導致最新的硬體解碼技術無法在PC上展現,讓很多人誤以為電腦的視頻播放能力不如手機。
小結:
通過以上比較就可以知道,購買手機不能只看CPU、主頻、核心數,也要看架構、位數、GPU。雖然移動終端產品在不斷飛速增長,但想要要替代桌面電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㈢ 手機處理器和電腦處理器哪個比較好
電腦處理器和手機處理器屬於不同的應用方向,本身沒有可比性。
如果要從性能方面說,目前高性能的電腦處理器性能遠高於手機處理器;可以滿足大型游戲、多開、轉碼、專業行業軟體應用的運行需求;
如果從功耗、發熱的控制方面來說,手機處理器的功耗控制大多比電腦處理器要更優秀,這樣才能適應手機等移動設備使用。
㈣ 手機cpu厲害還是電腦cpu厲害
手機cpu厲害還是電腦cpu厲害?這個問題又來了,很多人總喜歡把這個手機CPU和電腦CPU相提並論,這些年確實手機處理器發展飛快,短短幾年從開始的雙核,到後來的四核八核,以及十二核,表面上看起來很厲害樣子,很多人就覺得差不多可以趕上電腦了,再加上這些年電腦端應用也退出手機版本這樣以來大家就更認為手機處理器直接趕上電腦了,其實所有人都進入了一個誤區,這個電腦CPU和手機CPU除了是掛了一個處理器名字外其他的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面。
關於這個問題我就說這么多了,不知道小夥伴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喜歡的別忘點個贊關注一波哦!
㈤ 手機CPU跟電腦CPU差多少
受空間和功率限制,手機CPU根本無法做到電腦CPU那麼強大。但是手機系統和電腦系統也有差別,做到流暢運行是沒問題的,至少單應用運行沒問題,只是無法象電腦一樣多程序同時運行。
而手機的CPU跟電腦CPU兩者沒有可比性。兩者可以相互互補,而不會成為對立。手機處理信息方便,手機處理不了的就交給電腦。例如制圖,復雜的運算,等等。
(5)電腦處理器和手機處理器的算力擴展閱讀:
無論是還是電腦CPU只要架構不同,每個周期能計算的量是不同的。CPU的真正運算能力應該=單周期運算量×運行頻率。
由於現在的CPU均為多核CPU,多核的頻率是無法疊加的,但是性能是可以疊加的。理論上最大性能的確可以達到「單周期運算能力×運行頻率×核心數」,但是實際使用過程中大多數時間都達不到這種效果。
㈥ 手機所用的處理器與電腦的有什麼差別么
手機所用的處理器與電腦區別如下:
一、架構不相同。
手機和電腦cpu製作架構和外形完全不同。手機和電腦cpu的架構不一樣,一個是ARM一個是X86架構。
二、製作工藝不同。
手機cpu主流28nm,電腦主流22nm。
三、主頻速度不同。
手機cpu參數架構的不同決定了速度的不同,相同主頻下電腦cpu要比手機cpu的運算能力高幾十到幾百倍。
四、運行內存RAM不同。
RAM越大,運行大型游戲以及多線程程序時速度就越快。比如同樣為1.5GHz主頻的兩顆處理器,同等條件下,採用1GB RAM的處理器就比採用512MB RAM的處理器快。目前手機主流4G,電腦主流8G。
五、多核的區別。
手機多核其實應該叫多cpu,將多個cpu晶元封裝起來處理不同的事情;電腦的多核處理器是指在一個處理器上集成了多個運算核心,通過相互配合,相互協作可以處理同一件事情,是多個並行的個體封裝在了一起。
六、計算速度不同。
手機的浮點運算能力非常弱,但整數運算尚可,且都有精簡指令集。intel和AMD為x86復雜指令集,在流水線和緩存技術上大幅超越手機CPU。
擴展知識:
手機CPU即手機處理器。
處理器(Center Processing Unit,簡稱CPU)是手機的核心部件,手機中的微處理器類似計算機中的中央處理器(CPU),它是整台手機的控制中樞系統,也是邏輯部分的控制核心。
微處理器通過運行存儲器內的軟體及調用存儲器內的資料庫,達到對手機整體監控的目的。
凡是要處理的數據都要經過CPU來完成,手機各個部分管理等都離不開微處理器這個司令部的統一、協調指揮。
隨著集成電路生產技術及工藝水平的不斷提高,手機中微處理器的功能越來越強大,如在微處理器中集成先進的數字信號處理器(DSP)等。處理器的性能決定了整部手機的性能。
㈦ 手機處理器和電腦處理器那個運算能力更強
盡管現在手機有八核了,但是仍然比不上電腦的處理器
㈧ 手機處理器跟電腦處理器有的比嗎
單個CPU無論手機還是電腦就運算頻率的單位而言都是沒有區別的,既然是頻率當然都以Hz為單位。但是頻率並不是CPU運算性能的唯一指標,頻率只不過告訴我們CPU每秒鍾能運算多少個周期,而無論是
還是電腦CPU只要架構不同,每個周期能計算的量是不同的。CPU的真正運算能力應該=單周期運算量×運行頻率。
由於現在的CPU均為多核CPU,多核的頻率是無法疊加的,但是性能是可以疊加的。理論上最大性能的確可以達到「單周期運算能力×運行頻率×核心數」,但是實際使用過程中大多數時間都達不到這種效果。
如果軟體只支持單線程運算,那麼就算你用十二核處理器,也只能發揮其中一個核心的性能,其他十一個核心全部閑置。而即使軟體對
優化得好,四核心能達到單核心性能的3倍其實也已經是很強的
了。
手機的單線程運算能力與電腦相去甚遠,所以和PC處理器難以單獨靠頻率來比拼性能。拿目前最強的高通驍龍800處理器來講,該處理器為Krait400架構四核2.3GHz,實測性能無論是圖形性能還是CPU性能都連AMD的Kabini A4-5000都比不上,而後者只不過四核1.5GHz而已,整體性能在PC圈裡也只屬於入門級別。
小貼示:多年行業經驗只為用心為您提供最專業的解答服務,您的採納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㈨ 手機cpu和電腦CPU的區別是什麼
最主要的區別,架構差異:手機cpu主流是ARM架構,電腦cpu是X86的架構。架構只相當於一座建築的框架,至於最後建造出來的房子長什麼樣,舒適度如何,就是由處理器廠商自己決定了。由於定位的不同,手機cpu要功耗低、廉價。所以採用ARM架構,這樣的cpu的運算能力大大低於電腦cpu的運算能力,同等頻率cpu浮點運算能力相差在幾千到上萬倍。
二、工藝製程。這個差別不大,手機cpu主流28nm,電腦主流22nm。雖然電腦略高,但是手機cpu的發展速度更快。
三、主頻速度。CPU的主頻表示在CPU內數字脈沖信號震盪的速度,與CPU實際的運算能力並沒有直接關系。主頻和實際的運算速度存在一定的關系,但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定的公式能夠定 量兩者的數值關系,因為CPU的運算速度還要看CPU的流水線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標(緩存、指令集,CPU的位數等等)。手機cpu參數架構的不同決定了速度的不同,相同主頻下電腦cpu要比手機cpu的運算能力高幾十到幾百倍。
四、運行內存RAM。RAM越大,運行大型游戲以及多線程程序時速度就越快。比如同樣為1.5GHz主頻的兩顆處理器,同等條件下,採用1GB RAM的處理器就比採用512MB RAM的處理器快。手機主流1G,電腦主流8G。
五、多核的區別。手機多核其實應該叫多cpu,將多個cpu晶元封裝起來處理不同的事情;電腦的多核處理器是指在一個處理器上集成了多個運算核心,通過相互配合,相互協作可以處理同一件事情,是多個並行的個體封裝在了一起。在處理同一件事情時候,手機cpu運算能力並沒有實際性的增強。比如蘋果的雙核處理器要比大多同頻率四核處理器都強。
通過以上比較就可以知道,購買手機不能只 看cpu,四核、八核只是商家促銷的噱頭...移動終端產品飛速增長,但是要替代桌面電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