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保險去中心化
Ⅰ 互助平台保險是什麼
網路互助保險是互助保險在中國特殊的國情,和當前特殊的監管環境下的一個變體,是一個階段性的產物。雖然保監會在去年已經發布了《相互保險組織監管試行辦法》,各種規定基本是按照國外的相互保險模式來定的。但牌照遲遲沒有發。而國內的一些先行者又擔心錯過機會,所以經過改良,以網路互助的名義開始探索。
除了沒有牌照,沒有注冊保險公司之外,他們的模式有如下幾個特點:
第一:面向大眾,而不是同類人群。這樣擴大了用戶群體,有利於快速積攢用戶,但失去了同類人群的特點;
第二:不預收費,或者小額預收費,而不是按照精算模型按年繳費。這樣降低了獲客門檻,但拉來的用戶的後續付費意願和留存率會降低;
第三:保障標的以重大疾病和意外傷害為主,這兩個是相對比較標准化的,有利於互助平台做風控。但還沒有發揮出互助保險保障靈活的特點。
同心社網路互助平台是國內首個區塊鏈技術的落地應用項目,開放性的互助信息服務平台,藉助區塊鏈技術,實現去中心化信息共享,創新實現全面透明化運作,為大眾搭建一個公平、公正、公開、安全高效的開放性互助信息服務平台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Ⅱ 網路互助保險平台跟商業保險有哪些區別
互助保險和商業保險的區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承辦主體不同
商業保險的承辦者是企業法人,它是以贏利為目的的,講求經濟效益的商業行為。
互助保險的承辦人是社團法人,它是以公益為目的的,主要講求社會效益的團體行為。
二,指導法規不同
商業保險是一種常規式的企業行為,它的知道思想是保險法規,只要在法規的允許范圍內,政府不幹預,商業保險機構依法經營,照章納稅。
互助保險的指導思想是參保會員的公約,雖然它也可以上升為法規,但是它在操作上彈性比較大,比較靈活機動,操作中充滿了風險愛心的道德力量和濃厚的人情味。
三,金融運作不同
商業保險是把保單做為商品出售,商業保險公司與投保者之間是契約關系,保險主體僅從投保者那獲得資金,通過運作追求利潤,虧損時國家財政沒有補貼義務。
互助保險的籌資渠道主要來源於參保者,社會團體、慈善機構或個人可以贊助,金融運用的虧損由參保者共同承擔,如有盈餘也全部返還施惠於參保者,參保者與主辦者在地位上是平等的,主辦者從道義上來說是義務的、非獲利的自願行為。
四,所起的作用不同
商業保險是依據投保者的個人意願而進行的一種追求回報的投資行為,險種可隨著投保者支付能力呈現出多樣化的特徵。但無論如何,商業保險總是起著一種「錦上添花」的作用。
互助保險依據不同行業、不同地域、不同群體的自願原則,開展靈活多樣的保險個各具特色的險種。保費、保期、賠付條件可由參保者共同決議,因此互助保險起著「拾遺補缺」的作用。三者之間互相獨立、互不代替,共同構成整個社會保障體系的一部分。
Ⅲ 什麼是互助保險
互助保險是由一些具有共同要求和面臨同樣風險的人自願組織起來,預交風險損失補償分攤金的一種保險形式。這種互助形式曾存在於古今各種以經濟補償為目的的互助合作組織之中。如古埃及建造金字塔石匠中的互助基金組織、古羅馬的喪葬互助會;中世紀的工匠行會、商人行會、宗教行會、村落行會等各種行會。保險與互助保險既有共同性的一面,更有其差異性的一面。
Ⅳ 互助保險真的靠譜嗎與保險公司相比真的便宜實惠
靠譜的,互助保險(又叫相互保險),是一群有共同要求和面臨同樣風險的的人自願組織起來,定義好風險補償的規則,預交風險補償分攤資金,從而保障每一個參與者的風險損失。是參與互助保險的投保人相互之間的一種保障關系。
而商業保險,其運營主體是股份制保險公司,出資人即為股東,但不一定是公司的投保人。因此商業保險公司的資金所有權、管理權和監督權都歸出自股東所有,投保人只是通過支付保費來購買保障服務。公司的經營目的是為股東賺錢,所以在做任何決策的時候首先考慮賺錢,為投保人提供保障是為賺錢服務的。
在上面這個根本區別基礎上,導致兩者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的幾個不同。
從保障范圍看,互助保險的范圍比商業保險更廣更靈活。因為後者要賺錢,所以凡是不好賺錢的、不太好賣的、目前人群數量少的風險通常都不保障。而互助保險是一群面臨共同風險的同類人群自發組織起來作保障,無論人數多少、保障風險的概率高低,只要大家都認同承保、理賠的標准,就可以運行。
從保費支出來看,互助保險的保費支出要低於商業保險。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是銷售支出減少,互助保險主要是面向同類人群,他們天然具有較強的聚集性和傳播性,有利於產品的傳播和銷售。而商業保險更多需要專門的銷售人員面向客戶1對1銷售,所花費的成本更高。另一方面是資金收益的不同,在同樣的資金管理策略下,商業保險公司需要抽取一定的利益,而互助保險將所有的利益都返還給投保人。所以一頭一尾導致了互助保險的人均保費支出更低。
從資金籌集能力上看,商業保險要強於互助保險,因為它有更多的資金籌集渠道,比如公開發行股票。而互助保險從理論上只能向會員收取更多的會費。所以在過去兩百年,有不少互助保險公司因為資金問題而轉型或者關閉。
從決策效率上看,商業保險也強於互助保險。因為它的重大事項由公司的管理層直接決定,而互助保險需要全體投保人以特定的方式參與,無論是直接參與還是選舉代表參與,其過程都必然會更長。
綜上來看,互助保險和商業保險各有利弊。前者更有利於投保人的利益最大化,後者更有利於保險公司的生存和壯大。同心社,是國內首個區塊鏈技術的落地應用項目,開放性的互助信息服務平台,藉助區塊鏈技術,實現去中心化信息共享,創新實現全面透明化運作,搭建一個公平、公正、公開、安全高效的開放性互助信息服務平台
Ⅳ 網路互助保險是否是互聯網保險的新模式
是的,網路互助,其實是國外的互助保險(或者叫相互保險)在國內的一個變體。它繼承了互助保險的一些模式的特點,比如組織形式、管理辦法,也根據中國保險市場的特點和當前的監管環境做了一些變更。所以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從兩個方面來看,第一是互助保險,第二是網路互助。
互助保險,是一群有共同要求和面臨同樣風險的的人自願組織起來,定義好風險補償的規則,預交風險補償分攤資金,從而保障每一個參與者的風險損失。這是現代保險的最初形式,起源於17世紀的歐洲,面臨巨大勞動風險卻無法得到補償的工人們自發組織起來形成了互助社,進而逐步演變成相互保險公司的形式。
相比於我們日常接觸到的像平安保險、中國人壽、安邦保險這樣的股份制商業保險公司,互助保險有兩個顯著特點:
第一是投保人即股東,對公司擁有所有權、管理權和監督權,所支付的保費要全部用於風險保障,保費資金所產生的收益也貴全體投保人所有。
第二是同類人群的同質風險保障,因為有共同點,所以投保人相互之間更容易信任,對於互助保險組織或者公司的忠誠度也更高,願意長期參與。另一方面,對於商業保險因為不賺錢或風險難以預測的風險,像高風險人群(比如大廈清潔工,俗稱蜘蛛人),或者不固定的風險(比如突發性的自然災害)。而在互助保險模式下,只要全體會員認可,定好規則,就可以運轉了。
所以說,互助保險不僅是一種靠譜的保障模式,而且對於股份制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障體系)還能形成有益的補充,覆蓋一些特殊的的保障需求。
目前,國內以區塊鏈技術為核心的網路互助保險平台同心互助出現了,藉助區塊鏈技術,實現去中心化信息共享,創新實現全面透明化運作,為大眾搭建一個公平、公正、公開、安全高效的開放性互助信息服務平台。
Ⅵ 網路互助是不是保險
網路互助是互助保險在中國特殊的國情,和當前特殊的監管環境下的一個變體,是一個階段性的產物。雖然保監會在去年已經發布了《相互保險組織監管試行辦法》,各種規定基本是按照國外的相互保險模式來定的。但牌照遲遲沒有發。而國內的一些先行者又擔心錯過機會,所以經過改良,以網路互助的名義開始探索。除了沒有牌照,沒有注冊保險公司之外,他們的模式有如下幾個特點:
第一:面向大眾,而不是同類人群。這樣擴大了用戶群體,有利於快速積攢用戶,但失去了同類人群的特點;
第二:不預收費,或者小額預收費,而不是按照精算模型按年繳費。這樣降低了獲客門檻,但拉來的用戶的後續付費意願和留存率會降低;
第三:保障標的以重大疾病和意外傷害為主,這兩個是相對比較標准化的,有利於互助平台做風控。但還沒有發揮出互助保險保障靈活的特點。
商業保險是商業保險是指通過訂立保險合同運營,以營利為目的的保險形式,由專門的保險企業經營。
商業保險的特點:
1.商業保險的經營主體是商業保險公司。
2.商業保險所反映的保險關系是通過保險合同體現的。
3.商業保險的對象可以是人和物(包括有形的和無形的),具體標的有人的生命和身體、財產以及與財產有關的利益、責任、信用等。
4.商業保險的經營要以盈利為目的,而且要獲取最大限度的利潤,以保障被保險人享受最大程度的經濟保障。
雖然現在還在起步階段,也面臨很多問題和挑戰,但依然非常看好網路互助保險在中國的發展,作為社會保障體系和商業保險的有益補充,他可以覆蓋到很多現在還沒有充足的保障,但是又需要保障的人群。同心社,是國內首個區塊鏈技術的落地應用網路互助保險平台,傳統互助平台基礎上,藉助區塊鏈技術,實現去中心化信息共享,創新實現全面透明化運作,為大眾搭建一個公平、公正、公開、安全高效的開放性互助信息服務平台。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Ⅶ 什麼是互助型保險公司。
互助保險即由一些具有共同要求和面臨同樣風險的人自願組織起來,是預交風險損失補償分攤金的一種保險形式。這種互助形式曾存在於古今各種以經濟補償為目的的互助合作組織之中。
《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指出:「提倡社會互助,發展商業性保險業,作為社會保險的補充」。
社會保險是由政府主辦的最基本的保險。隨著經濟的發展,為滿足社會不同層次的多種需求,社會保險還應有它的補充,這是職工互助保險和商業保險,這兩大保險堪稱社會保險的兩大支柱。
(7)互助保險去中心化擴展閱讀:
保險與互助保險的共同性:
1、保險與互助保險均以一定范圍的群體為條件;
2、保險與互助保險均具有「一人為眾,眾為一人」的互助性質。
保險與互助保險的差異:
1、保險的互助范圍以全社會公眾為對象,而互助保險的互助范圍則是以其互助團體內部成員為限;
2、保險的互助是其間接後果而不是直接目的,而互助保險的互助則是直接目的;
3、保險是按照商品經濟原則,以盈利為目的而經營的商業保險行為,而互助保險則是以共濟為目的的非商業活動。
知道了互助保險的概念與商業保險的差別,那麼互助保險公司和商業保險公司就清楚了,只是經營的主體一個是互助性質,一個是商業性質。
Ⅷ 互助保險組織監管試行辦法
網路互助保險是互助保險在中國特殊的國情,和當前特殊的監管環境下的一個變體,是一個階段性的產物。雖然保監會在去年已經發布了《相互保險組織監管試行辦法》,各種規定基本是按照國外的相互保險模式來定的。但牌照遲遲沒有發。而國內的一些先行者又擔心錯過機會,所以經過改良,以網路互助的名義開始探索。
除了沒有牌照,沒有注冊保險公司之外,他們的模式有如下幾個特點:
第一:面向大眾,而不是同類人群。這樣擴大了用戶群體,有利於快速積攢用戶,但失去了同類人群的特點;
第二:不預收費,或者小額預收費,而不是按照精算模型按年繳費。這樣降低了獲客門檻,但拉來的用戶的後續付費意願和留存率會降低;
第三:保障標的以重大疾病和意外傷害為主,這兩個是相對比較標准化的,有利於互助平台做風控。但還沒有發揮出互助保險保障靈活的特點。
同心社網路互助平台是國內首個區塊鏈技術的落地應用項目,開放性的互助信息服務平台,藉助區塊鏈技術,實現去中心化信息共享,創新實現全面透明化運作,為大眾搭建一個公平、公正、公開、安全高效的開放性互助信息服務平台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Ⅸ 同心社網路互助保險運用區塊鏈技術能解決什麼問題
最近我也一直在研究區塊鏈技術,在網路上看到同心社平台的相關介紹了,是國內首個區塊鏈技術的落地應用項目,開放性的互助信息服務平台,藉助區塊鏈技術,實現去中心化信息共享,創新實現全面透明化運作。
現在網路互助保險平台大多都有這樣的問題:
運作不透明
可能存在平台虛構互助事件套取用戶資金等問題
用戶隱私
網路互助平台一般載體為科技公司,缺乏監管和公信背書,因此容易遭到質疑
效率低下
賠付流程緩慢
區塊鏈技術的主要特徵:
去中心化
由於使用分布式核算和存儲,不存在中心化的硬體或管理機構,任意節點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均等的,系統中的數據塊由整個系統中具有維護功能的節點來共同維護。
開放性
系統是開放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區塊鏈的數據對所有人公開,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公開的介面查詢區塊鏈數據和開發相關應用,因此整個系統信息高度透明。
自治性
區塊鏈採用基於協商一致的規范和協議(比如一套公開透明的演算法)使得整個系統中的所有節點能夠在去信任的環境自由安全的交換數據,使得對「人」的信任改成了對機器的信任,任何人為的干預不起作用。
信息不可篡改
一旦信息經過驗證並添加至區塊鏈,就會永久的存儲起來,除非能夠同時控制住系統中超過51%的節點,否則單個節點上對資料庫的修改是無效的,因此區塊鏈的數據穩定性和可靠性極高。
匿名性
由於節點之間的交換遵循固定的演算法,其數據交互是無需信任的(區塊鏈中的程序規則會自行判斷活動是否有效),因此交易對手無須通過公開身份的方式讓對方自己產生信任,對信用的累積非常有幫助。
所以說,基於區塊鏈平台開發的網路互助平台同心社,能夠最大化的保證資金、協議、信息的絕對安全,提高風險控制能力。
Ⅹ 網路互助平台保險公司
網路互助是一種原始保險形態與互聯網結合,利用互聯網的信息撮合功能,會員之間通過協議承諾承擔彼此的風險損失,為了避免了個體負擔過重,約定單次互助金不超過若干元,並規避了償付能力問題。
而保險公司是由專門的保險經營企業,以營利為目的,訂立專門的合同向用戶銷售風險保障服務。是個人和經營企業之間的一種合約關系。
同心互助保險平台是運用區塊鏈技術為核心的網路互助平台,藉助區塊鏈技術,實現去中心化信息共享,創新實現全面透明化運作,為大眾搭建一個公平、公正、公開、安全高效的開放性互助信息服務平台。相對於保險公司來說確定是經濟實惠的。
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互助保險為什麼便宜。假設A、B兩個用戶,各花1000元購買了互助保險和消費型的商業保險的重大疾病保險,來看一下這筆錢的去向(其中的數字以國外相互保險的例子作為參考):
支出項互助保險商業保險
銷售成本-100元-400元
運營成本-300元-300元
賠付支出-300元-300元
資金收益(5%)+50元+50元
年底返還350元0
用戶實際支出650元1000元
可以看到,在傳統的管理模式下,互助保險比商業保險便宜35%左右。而隨著互聯網,區塊鏈等新技術的引入,互助保險的銷售成本和運營成本還可以大幅下降,最終相比商業保險能便宜50%~70%。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