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算力簡介 » 鋼結構什麼時候算抗震力

鋼結構什麼時候算抗震力

發布時間: 2022-04-19 14:52:58

⑴ 鋼結構抗震設計特點

鋼結構抗震設計特點
地震(earthquake)是一種自然現象,它帶給世界人類的損失是巨大的。我國是地震多發國家,曾多次遭受大地震襲擊,特別是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損失。近年來,隨著地震工程科學的發展,通過建築的抗震設防(seismic fortification),使得建築物的耐震能力大大提高,有效地保證了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鋼結構強度高、重量輕、延性和韌性好,綜合抗震性能好,但也曾發生過在地震中倒塌的重大事故。在進行鋼結構的抗震設計(seismic design)時,應從歷次震害中吸取教訓,除了在強度和剛度上提高結構的抗力外,還要從如何增大鋼結構在往復荷載作用下的塑性變形能力和耗能能力(energy absorbing capacity),以及減小地震作用(earthquake action)方面全面考慮,做到既經濟、又可靠。
結構的抗震設計是一門專門的課程,本節只擬簡要介紹與鋼結構有關的抗震設計特點。

⑵ 鋼結構抗震在哪本規范可以找到相關條款

1、《GB 50017-2003 鋼結構設計規范》,這是鋼結構規范,總則第三條中由「在地震區的建築物和構築物,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建築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 18306 和《構築物抗震設計規范》GB 50191 的規定」。
2、《GB50011-2010建築抗震設計規范 》 ,第八章,第九章,有相關內容。是建築抗震專門規范。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多層和高層鋼結構房屋·計算要點】
8.2.1 鋼結構應按本節規定調整地震作用效應,其層間變形應符合本規范第5.5節的有關規定;構件截面和連接的抗震驗算時,凡本章未作規定者,應符合現行有關結構設計規范的要求,但其非抗震的構件、連接的承載力設計值應除以本規范規定的承載力抗震調整系數。
8.2.2 鋼結構在多遇地震下的阻尼比,對不超過12層的鋼結構可採用0.035,地超過12層的鋼結構可採用0.02;在罕遇地震下的分析,阻尼比可採用0.05。
8.2.3 鋼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內力和變形分析,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鋼結構應按本規范第3.6.3條規定計入重力二階效應。對框架梁,可不按柱軸線處的內力而按梁端內力設計。對工字形截面柱,宜計入樑柱節點域剪切變形對結構側移的影響;中心支撐框架和不超過12層的鋼結構,其層間位移計算可不計入樑柱節點域剪切變形的影響。
2 鋼框架-支撐結構的斜桿可按端部鉸接桿計算;框架部分按計算得到的地震剪以調整系數,達到不小於結構底部總地震剪力的25%和框架部分地震剪力最大值1.8倍二者的較小者。
3 中心支撐框架的斜桿軸線偏離樑柱軸線交點不超過支撐桿件的寬度時,仍可按中心支撐框架分析,但應計及由此產生的附加彎矩;人字形和V形支撐組合的內力設計值應乘以增大系數,其值可採用1.5。
4 偏心支撐框架構件內力設計值,應按下列要求調整:
1) 支撐斜桿的軸力設計值,應取與支撐相連接的消能梁段達到受剪承載力時支撐斜桿軸力與增大系數的乘積,其值在8度及以下時不應小於1.4,9度時不應小於1.5。
2) 位於消能梁段同一跨的框架梁內力設計值,應取消能梁段達到受剪承載力時框架梁內力一增大系數的乘積,其值在8度及以下時不應小於1.5,9度時不應小於1.6。
3) 框架柱的內力設計值,應取消能梁段達到受剪承載力時柱內力與增大系數的乘積,其值在8度及以下時不應小於1.5,9度時不應小於1.6。
5 內藏鋼支撐鋼筋混凝土牆板和帶豎縫鋼筋混凝土牆板應按有關規定計算,帶豎縫鋼筋混凝土牆板可僅承受水平荷載產生的剪力,不承受豎向荷載產生的壓力。
6 鋼結構轉換層下的鋼框架柱,地震內力應乘以增大系數,其值可採用1.5。
8.2.4 鋼框架梁的上翼緣採用抗剪連接件與組合樓板連接時,可不驗算地震作用下的整體穩定。
8.2.5 鋼框架構件及節點的抗震承載力驗算,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節點左右梁端和上下柱端的全塑性承載力應符合式(8.2.5-1)要求。當柱所在樓層的受剪承載力比上一層的受剪承載力高出25%,或柱軸向力設計值與柱全截面面積和鋼材抗拉強度設計值乘積的比值不超過0.4,或作為軸心受壓構件在2倍地震力下穩定性得到保證時,可不按該式驗算。

[gongshi]`∑W_(pc)(f_(yc)-N/A_c)≥η∑W_(pb)f_(yb)`[/gongshi][bianhao](8.2.5-1)[/bianhao]

式中`W_(pc)、W_(pb)`——分別為柱和梁的塑性截面模量;
N——柱軸向壓力設計值;
`A_c`——柱截面面積;
`f_(yc)、f_(yb)`——分別為柱和梁的鋼材屈服強度;
η——強柱系數,超過6層的鋼框架,6度IV類場地和7度時可取1.0,8度時可取1.0,8度時可取1.05,9度時可取1.5。
2 節點域的屈服承載力應符合下式要求:
[gongshi]`ψ(M_(pb1)+M_(pb2))//V_p≤(4//3)f_v`[/gongshi][bianhao](8.2.5-2)[/bianhao]

工字形截面柱

[gongshi]`V_p=h_bh_ct_w`[/gongshi][bianhao](8.2.5-3)[/bianhao]

箱形截面柱

[gongshi]`V_p=1.8h_bh_ct_w`[/gongshi][bianhao](8.2.5-4)[/bianhao]

3 工字形截面柱和箱形截面柱的節點域應按下列公式驗算:

[gongshi]`t_w≥(h_b+h_c)//90`[/gongshi][bianhao](8.2.5-5)[/bianhao]

[gongshi]`(M_(b1)+M_(b2))//V_p≤(4//3)f_v/γRE`[/gongshi][bianhao](8.2.5-6)[/bianhao]

式中`M_(b1)、M_(b2)`——分別為節點域兩側梁的全塑性受彎承載力;
`V_p`——節點域的體積;
`f_v`——鋼材的抗剪強度設計值;
ψ——折減系數,6度IV類場地和7度時可取0.6,8、9度時可取0.7;
`h_b、h_c`——分別為梁腹板高度和柱腹板高度;
`t_w`——柱在節點域的腹板厚度;
`M_(b1)、M_(b2)`——分別為節點域兩側梁的彎矩設計值;
γRE——節點域承載力抗震調整系數,取0.85。
註:當柱節點域腹板厚度不小於梁、柱截面高度之和的1/70時,可不驗算節點域的穩定性。
8.2.6 中心支撐框架構件的抗震承載力驗算,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支撐斜桿的受壓承載力應按下式驗算:

[gongshi]`N/(φA_(br))≤ψf/γRE`[/gongshi][bianhao](8.2.6-1)[/bianhao]

[gongshi]`ψ=1//(1+0.35λ_n)`[/gongshi][bianhao](8.2.6-2)[/bianhao]

[gongshi]`λ_n=(λ//π)sqrt(f_(ay)//E)`[/gongshi][bianhao](8.2.6-3)[/bianhao]

式中N——支撐斜桿的軸向力設計值;
`A_(br)`——支撐斜桿的截面面積;
φ——軸心受壓構件的穩定系數;
ψ——受循環荷載時的強度降低系數;
`λ_n`——支撐斜桿的正則化長細比;
E——支撐斜桿材料的彈性模量;
`f_(ay)`——鋼材屈服強度;
`γ_(RE)`——支撐承載力抗震調整系數。
2 人字支撐和V形支撐的橫梁在支撐連接處應保持連續,該橫梁應承受支撐斜桿傳來的內力,並應按不計入支撐支點作用的簡支梁驗算重力荷載和受壓支撐屈曲後產生不平衡力作用下的承載力。
註:頂層和塔屋的梁可不執行本款規定。
8.2.7 偏心支撐框架構件的抗震承載力驗算,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偏心支撐框架消能梁段的受剪承載力應按下列公式驗算:
當N≤0.15Af時

[gongshi]`V≤φ_ι^V//γRE`[/gongshi][bianhao](8.2.7-1)[/bianhao]

`V_ι=0.58A_wf_(ay) 或 V_ι=2M_(ιp)//a`,取較小值

`A_w=(h-2t_f)t_w`

`M_(ιp)=W_pf`

當N>0.15Af時

[gongshi]`V≤φ_(ιc)^v//γRE` [/gongshi][bianhao](8.2.7-2)[/bianhao]

`V_(ιc)=0.58A_wf_(ay)sqrt(1-[N/(Af)^2])`

或 `V_ι=2.4M_(ιp)[1-N//(Af)]/a`,取較小值

式中φ——系數,可取0.9;
V、N——分別為消能梁段的剪力設計值和軸力設計值;
`V_ι、V_(ιc)`——分別為消能梁段的受剪承載力和計入軸力影響的受剪承載力;
`M_(ιp)`——消能梁段的全塑性受彎承載力;
`a、h、t_w、t_f`——分別為消能梁段的長度、截面高度、腹板厚度和翼緣厚度;
`A、A_w`——分別為消能梁段的截面面積和腹板截面面積;
`W_p`——消能梁段的塑性截面模量;
`f、f_(ay)`——分別為消能梁段鋼材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和屈服強度;
γRE——消能梁段承載力抗震調整系數,取0.85。
註:消能梁段指偏心支撐框架中斜桿與梁交點和柱之間的區段或同一跨內相鄰兩個斜桿與梁交點之間的區段,地震時消能梁段屈服而使其餘區段仍處於彈性受力狀態。
2 支撐斜桿與消能梁段連接的承載力不得不於支撐的承載力。若支撐需抵抗彎矩,支撐與梁的連接應按抗壓彎連接設計。
8.2.8 鋼結構構件連接應按地震組合內力進行彈性設計,並應進行極限承載力驗算:
1 梁與柱連接彈性設計時,樑上下翼緣的端截面應滿足連接的彈性設計要求,梁腹板應計入剪力和彎矩。梁與柱連接的極限受彎、受剪承載力,應符合下列要求:

[gongshi]`M_u≥1.2M_p`[/gongshi][bianhao] (8.2.8-1)[/bianhao]

[gongshi]`V_u≥1.3(2M_p/ι_n)且V_u≥0.58h_wt_wf_(ay)`[/gongshi][bianhao] (8.2.8-2)[/bianhao]

式中`M_u`——樑上下翼緣全熔透坡口焊縫的極限受彎承載力;
`V_u`——梁腹板連接的極限受剪承載力;垂直於角焊縫受剪時,可提高1.22倍;
`M_p`——梁(梁貫通時為柱)的全塑性受彎承載力;
`ι_n`——梁的凈跨(梁貫通時取該樓層信的凈高);
`h_w、t_w`——梁腹板的高度和厚度;
`f_(ay)`——鋼材屈服強度。
2 支撐與框架的連接及支撐拼接的極限承載力,應符合下式要求:

[gongshi]`N_(ubr)≥1.2A_nf_(ay)`[/gongshi][bianhao](8.2.8-3)[/bianhao]

式中`N_(ubr)`——螺旋連接和節點板連接在支撐軸線方向的極限承載力;
`A_n`——支撐的截面凈面積;
`f_(ay)`——支撐鋼材的屈服強度。
3 梁、柱構件拼接的彈性設計時,腹板應計入彎矩,且受剪承載力不應小於構件截面受剪承載力的50%;拼接的極限承載力,應符合下列要求:

[gongshi]`V_u≥0.58h_wt_wf_(ay)` [/gongshi][bianhao] (8.2.8-4)[/bianhao]

無軸向力時

[gongshi]`M_u≥1.2M_p` [/gongshi][bianhao](8.2.8-5)[/bianhao]

有軸向力時

[gongshi]`M_u≥1.2M_(pc)` [/gongshi][bianhao](8.2.8-6)[/bianhao]

式中`M_u、V_u`——分別為構件拼接的極限受彎、受剪承載力;
`M_(pc)`——構件有軸向力時的全截面彎承載力;
`h_w、t_w`——拼接構件截面腹板的高度和厚度;
`f_(ay)`——被拼接構件的鋼材屈服強度。
拼接採用螺栓連接時,尚應符合下列要求:

翼緣

[gongshi]`nN_(cu)^b≥1.2A_ff_(ay)` [/gongshi][bianhao](8.2.8-7)[/bianhao]

且[gongshi]`nN_(vu)^b≥1.2A_ff_(ay)` [/gongshi][bianhao](8.2.8-7)[/bianhao]

腹板

[gongshi]`N_(cu)^b≥sqrt((V_u//n)^2+(N_M^b)^2)` [/gongshi][bianhao](8.2.8-8)[/bianhao]

且[gongshi]`Nbvu≥sqrt((V_u/n)^2+(N_M^b)^2)` [/gongshi][bianhao](8.2.8-8)[/bianhao]

式中`N_(cu)^b、N_(vu)^b`——一個螺栓的極限受剪承載力和對應的板件極限承壓力;
`A_f`——翼緣的有效截面面積;
`N_M^b`——腹板拼接中彎矩引起的一個螺栓的最大剪力;
n——翼緣拼接或腹板拼接一側的螺栓數。
4 梁、柱構件有軸力時的全截面受彎承載力,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工字形截面(繞強軸)和箱形截面
當`N/N_y≤0.13時

[gongshi]`M_(pc)=M_p`[/gongshi][bianhao](8.2.8-9)[/bianhao]

當`N/N_y>0.13時

[gongshi]`M_(pc)=1.15(1-N/N_y)M_p`[/gongshi][bianhao](8.2.8-10)[/bianhao]

工字形截面(繞弱軸)

當`N/N_y≤A_w/A時

[gongshi]`M_(pc)=M_p`[/gongshi][bianhao] (8.2.8-11)[/bianhao]

當`N/N_y>A_w/A`時

`M_(pc)={1-[(N-A_wf_(ay))//(N_y-A_wf_(ay))]^2}M_p` (8.2.8-12)

式中`N_y`——構件軸向屈服承載力,取`N_y=A_nf_(ayo)`
5 焊縫的極限承載力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對接焊縫受拉

[gongshi]`N_u=A_f^wf_u` [/gongshi][bianhao] (8.2.8-13)[/bianhao]

角焊縫受剪

[gongshi]`V_u=0.58A_f^wf_u` [/gongshi][bianhao](8.2.8-14)[/bianhao]

式中`A_f^w`——焊縫的有效受力面積;
`f_u`——構件母材的抗拉強度最小值。
6 高強度螺栓連接的極限受剪承載力,應取下列二式計算的較小者:

[gongshi]`N_(vu)^b=0.58n_fA_e^bf_u^b` [/gongshi][bianhao] (8.2.8-15)[/bianhao]

[gongshi]`N_(cu)^b=d∑tf_(cu)^b` [/gongshi][bianhao](8.2.8-16)[/bianhao]

式中`N_(vu)^b、N_(cu)^b`——分別為一個高強度螺栓的極限受剪承載力和對應的板件極限承壓力;
`n_f`——螺全連接的剪切面數量;
`A_e^b`——螺栓螺紋處有效截面面積;
`f_u^b`——螺栓鋼材的抗拉強度最小值;
d——螺栓桿直徑;
∑t——同一受力方向的鋼板厚度之和;
`f_(cu)^b`——螺栓連接板的極限承壓強度,取`1.5f_u`。

⑶ 輕鋼結構在什麼情況下考慮抗震設計

按《建築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規定在地震設防區均應考慮結構抗震設計。

⑷ 鋼結構房的抗震性怎樣呢

鋼結構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以將地震波的能耗抵消掉。鋼材基本上屬各向同性材料,扛拉、抗壓、扛剪強度均很高,而且具有良好的延展性,特別是鋼結構憑著自己特有的高延展性減輕了地震反應。鋼結構還可以看作比較理想的彈塑性結構,可以通過結構的塑性變形吸收和消耗地震輸入能量,從而具有較高的抵抗強烈地震的能力。鋼結構相對於其他結構自重輕,這也大大減輕了地震作用的影響。

中石鋼結構除了抗震性能高,施工周期短、工業化程度高、環保性能好的特點也顯著優於混凝土結構。抗震設計,柱間交叉支撐要符合下列要求:有吊車時,應在鋼結構廠房單元中部設置上、下柱間支撐,並應在鋼結構廠房單元兩端增設上段柱柱間支撐;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時結構單元長度大於120m,8、9度時鋼結構廠房單元長度大於90m,宜在單元中部1/3處內設置兩道上、下段柱間支撐;鋼結構廠房建築中柱間交叉支撐的長細比、支撐斜桿和水平面的夾角、支撐交又點節點板的厚度規定如下:柱間交叉支撐的長細比、支撐斜桿與水平面的夾角、支撐交又點節點板的厚度規支撐桿件的長細比不宜超過表10-13規定;

鋼結構房怎樣構造更能抗震?支撐斜桿與水平面的夾角不宜大於55°;支撐交叉點的節點板厚度不應小於10mm。下柱支撐與柱腳連接的位置和構造措施,應保證將地震作用直接傳給基礎即支撐的交點宜位於基礎的底都或柱底;當6度和7度不能直接傳給基礎時,應計及支撐對柱和基礎的不利影響:下段柱間支撐的基礎頂部應沒混凝土拉梁與混凝土基礎連成整體。柱間支撐桿件應採用整根材料,超過材料最大長度規格時可採用對接焊縫等強度拼接。柱間支撐與構件的連接.不應小於支撐桿件塑性承載力的1.2倍。

⑸ 鋼結構甲乙類建築如何劃分抗震等級

按《建築抗震設防分類標准》GB50223-2004整理,列出了常見的抗震設防類別為甲類和乙類的建築,除此之外,基本上可以按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的建築進行抗震設防。
一、基本規定

建築應根據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為甲類、乙類、丙類、丁類四個抗震設防類別。

甲類建築應屬於重大建築工程和地震時可能發生嚴重此生災害的建築,乙類建築應屬於地震時使用功能不能中斷或需盡快恢復的建築,丙類建築應屬於除甲、乙、丁類建築以外的建築,丁類建築應屬於抗震次要建築。

甲類建築在地震破壞後會產生巨大社會影響或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嚴重次生災害指地震破壞後可能引發水災、火災、爆炸、劇毒或強腐蝕性物質大量泄漏和其他嚴重次生災害。

乙類建築屬於地震破壞後會產生較大社會影響或造成相當大的經濟損失,包括城市的重要生命線工程和人流密集的多層的大型公共建築等。

丁類建築,其地震破壞不致影響甲、乙、丙類建築,且社會影響和經濟損失輕微。一般為儲存物品價值低、人員活動少、無次生災害的單層倉庫等。

二、抗震防災建築

①醫療建築的抗震設防類別,應符合下列規定:

三級特等醫院的住院部、醫技樓、門診部,抗震設防類別應劃分為甲類。

大中城市的三級醫院住院部、醫技樓、門診部,縣及縣級市的二級醫院住院部、醫技樓、門診部,抗震設防烈度為8、9度的鄉鎮主要醫院住院部、醫技樓,縣級以上急救中心的指揮、通信、運輸系統的重要建築,縣級以上的獨立采、供血機構的建築,抗震設防類別應劃分為乙類。

工礦企業的醫療建築,可比照城市的醫療建築確定其抗震設防類別。

醫院的級別,三級醫院指該醫院總床位不少於500個且每床建築面積不少於60m2,二級醫院指床位不少於100個且每床建築面積不少於45m2。三級特等醫院為極少數承擔特別重要醫療任務的三級醫院。

②消防車庫及其值班用房,抗震設防類別應劃分為乙類。

③大中城市和抗震設防烈度為8、9度的縣級以上抗震防災指揮中心的主要建築,抗震設防類別應劃分為乙類。

工礦企業的抗震防災指揮系統建築,可比照城市抗震防災指揮系統建築確定其抗震設防類別。

當一個建築只在某個區段具有防災指揮中心的功能時,可將該區段劃分為乙類。

④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建築的抗震設防類別,應符合下列規定:

承擔研究、中試和存放劇毒的高危險傳染病病毒任務的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的建築或其區段,抗震設防類別應劃為甲類。

縣、縣級市以上的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的主要建築,除上一款規定者,其抗震設防類別應劃分為乙類。

三、公共建築和居住建築

甲類:科學試驗建築中,研究、中試生產和存放劇毒的生物製品、天然和人工細菌、病毒(如鼠疫、霍亂、傷寒和新發高危險傳染病等)的建築。

乙類:①體育建築中,使用要求為特級、甲級且規模分級為特大型、大型的體育場和體育館。

關於使用要求和規模的分級,特級指舉辦亞運會、奧運會級世界錦標賽的主場;甲級指舉辦全國性和單項國際比賽的場館;大型體育場指觀眾座位容量不少於40000人,大型體育館(含游泳館)指觀眾座位容量不少於6000人。場館要同時滿足使用等級、規模的要求。

②影劇院建築中,大型的電影院、劇場、娛樂中心建築。

其中,大型劇場、電影院,指座位不少於1200;大型娛樂中心指一個區段內上下樓層合計的座位明顯大於1200同時其中至少有一個座位在500以上(相當於中型電影院的座位容量)的大廳。

③商業建築中,大型的人流密集的多層商場。當商業建築與其它建築合建時應分別判斷,並按區段確定其抗震設防類別。

其中大型商場指一個區段的建築面積25000m2或營業面積10000m2以上的商業建築,若取平均每位顧客1.35 m2計算,則人流可達7500人以上。這類商業建築一般需同時滿足人員密集、建築面積或營業面積符合大型規定、多層建築等條件;所有倉儲式、單層大商場不包括在內。

當商業建築與其它建築合建時,包括商住樓或綜合樓,其劃分區段按比照原則確定。例如,高層建築中多層的商業裙房區段或者下部的商業區段為乙類,而上部的住宅可以為丙類。還需注意,當按區段劃分時,若上部區段為乙類,則其下部區段也應為乙類。

對於人員密集的證券交易大廳,可按比照原則確定抗震設防類別。

④博物館和檔案館中,大型博物館,存放國家一級文物的博物館,特級、甲級檔案館。

其中,大型博物館指建築規模大於10000m2,一般使用於各中央部委直屬博物館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博物館。特級檔案館為國家級檔案館,甲級檔案館為省、自治區、直轄市檔案館,二者耐久年限要求在100年以上。

⑤會展建築中,大型展覽館、會展中心。

在上述展覽館、會展中心中,在一個區段的設計容納人數一般在5000人以上。科技館可比照展覽館確定其抗震設防類別。

⑥教育建築中,人數較多的幼兒園、小學的低層教學樓。這類房屋採用抗震性能較好的結構類型時,可仍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採取抗震措施。

其中,低層建築是指層數不超過三層的砌體房屋。人數較多的幼兒園指單體建築幼兒人數200人以上;人數較多的小學指單體建築學童人數600人以上。如果採用抗震性能較好的混凝土結構材料和合理的結構類型時,抗震措施可仍按原設防烈度採用。

對於敬老院、福利院、殘疾人的學校等地震時自救能力較弱人群使用的砌體房屋,可比照上述幼兒園相應提高抗震設防類別。

⑦高層建築中,當結構單元內經常使用人數超過10000人時,抗震設防類別宜劃分乙類。

此類建築按人均面積10m2估算,則建築面積大致超過100000m2,在一個結構單元內集中如此多人數屬於高層建築,其抗震措施一般需要專門研究,即提高的程度是按總體提高一度、提高一個抗震等級還是在關鍵部位採取比丙類建築更嚴格的措施,可以經專門研究和論證確定。

丙類:住宅、宿舍和公寓。

四、倉庫類建築

倉庫類建築中,儲存放射性物質及劇毒、易燃、易爆物質等具有火災危險性的危險品倉庫應劃分為乙類建築;一般儲存物品的價值低、人員活動少、無次生災害的單層倉庫可劃分為丁類建築。

除上述乙類建築外,倉庫並不都屬於丁類建築,需按其儲存物品的性質和影響程度來確定,由各行業在行業標准中予以規定。

五、說明

①本文根據《建築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准》GB50223-2004制定;

②確定建築物抗震設防類別時,可參考本文,若按乙類或甲類建築設計,應有有關主管部門的批文。

⑹ 關於鋼結構廠房的抗震,抗壓,抗風性的問題!

鋼結構設計的荷載標准,與鋼結構的用途及服務年限有關。理解你所說的幾種抗力,應該是指抗震等級、恆活荷載、風荷載的數值大小,這個問題專業設計公司都會根據實際地面粗糙度、迎風面大小、面坡度等因素條件來確實風荷大小、根據實際需要來確定恆活荷載大小,至於抗震等級可以是有選擇性確定一個比較高或者低的等級來解決。
荷載值是有標準的,必須符合國家標准規定的要求。

⑺ 單層鋼結構廠房的抗震等級該如何確定

你好,現行《建築抗震設計規范》對於單層鋼結構廠房是沒有明確抗震等級的,僅是對地震作用力進行了考慮,然後在不同的構件上針對不同的設防烈度給出了構造加強措施,而且對於輕鋼結構體系的廠房要求按專門規定執行。

⑻ 鋼結構廠房抗震幾級呀

現行《建築抗震設計規范》對於單層鋼結構廠房是沒有明確抗震等級的,僅是對地震作用力進行了考慮,然後在不同的構件上針對不同的設防烈度給出了構造加強措施,而且對於輕鋼結構體系的廠房要求按專門規定執行。

地震區劃是根據可能的地震破壞程度和強地面運動參數的大小所做的地震區域劃分。地震安全性評價系指對具體建設工程區域或場地周圍的地震地質、地球物理、地震活動性、地形變等的研究,採用地震危險性概率分析方法。

按照工程應採用的風險概率水準,科學地給出相應的工程規劃和設計所需要的有關抗震設防要求的地震參數和基礎資料。地震安全性評價結果,即可作為該具體建設工程的抗震設防要求。

重大工程與生命線工程的地震破壞,危害性大,損失嚴重,有時會造成城市功能的癱瘓,因此,相對於一般的建築結構,要求對重大工程與生命線工程提高相應的抗震設防要求。

⑼ 鋼結構為什麼具備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鋼結構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以將地震波的能耗抵消掉。鋼材基本上屬各向同性材料,扛拉、抗壓、扛剪強度均很高,而且具有良好的延展性,特別是鋼結構憑著自己特有的高延展性減輕了地震反應。鋼結構還可以看作比較理想的彈塑性結構,可以通過結構的塑性變形吸收和消耗地震輸入能量,從而具有較高的抵抗強烈地震的能力。鋼結構相對於其他結構自重輕,這也大大減輕了地震作用的影響。中石鋼結構除了抗震性能高,施工周期短、工業化程度高、環保性能好的特點也顯著優於混凝土結構。
抗震設計、
1.柱間交叉支撐要符合下列5項要求:

1)有吊車時,應在鋼結構廠房單元中部設置上、下柱間支撐,並應在鋼結構廠房單元兩端增設上段柱柱間支撐;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時結構單元長度大於120m,8、9度時鋼結構廠房單元長度大於90m,宜在單元中部1/3處內設置兩道上、下段柱間支撐;

2)鋼結構廠房建築中柱間交叉支撐的長細比、支撐斜桿和水平面的夾角、支撐交又點節點板的厚度規定如下:

(1)柱間交叉支撐的長細比、支撐斜桿與水平面的夾角、支撐交又點節點板的厚度規支撐桿件的長細比不宜超過表10-13規定;
鋼結構廠房怎樣構造更能抗震?

(2)支撐斜桿與水平面的夾角不宜大於55°;

(3)支撐交叉點的節點板厚度不應小於10mm。

3)下柱支撐與柱腳連接的位置和構造措施,應保證將地震作用直接傳給基礎即支撐的交點宜位於基礎的底都或柱底;當6度和7度不能直接傳給基礎時,應計及支撐對柱和基礎的不利影響:

4)下段柱間支撐的基礎頂部應沒混凝土拉梁與混凝土基礎連成整體。

5)柱間支撐桿件應採用整根材料,超過材料最大長度規格時可採用對接焊縫等強度拼接。柱間支撐與構件的連接.不應小於支撐桿件塑性承載力的1.2倍。

熱點內容
以太坊升級主網 發布:2025-07-18 21:33:55 瀏覽:646
區塊鏈與比特幣的意義 發布:2025-07-18 21:08:40 瀏覽:756
2013年比特幣的價格走勢 發布:2025-07-18 21:08:26 瀏覽:389
780顯卡eth 發布:2025-07-18 21:03:47 瀏覽:962
簽到送usdt 發布:2025-07-18 20:51:06 瀏覽:432
eth佔用顯存 發布:2025-07-18 20:42:17 瀏覽:536
黑馬培訓機構區塊鏈 發布:2025-07-18 20:11:19 瀏覽:269
5700xt以太坊算力 發布:2025-07-18 19:43:40 瀏覽:247
外匯比特幣指數騙局 發布:2025-07-18 19:42:36 瀏覽:610
比特幣算力都去哪了 發布:2025-07-18 19:31:20 瀏覽: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