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辦證中心去石夫人坐公交
『壹』 怎麼去溫嶺石夫人 介紹
很久以前,溫嶺城外有一姓石的寡婦,丈夫早死,與一三歲女兒相依為命。雖然窮,但她還是常接濟比她更窮苦的鄉親,大家都尊稱她為石夫人。
一次,她帶女兒趕集賣布,孩子看到桔子很想吃,可她口袋裡只有一個銅錢。賣桔的是一位青年,見孩子叫得可憐,就送了她幾個,說:「自家種的,就拿幾個去吧。」石夫人不好意思地打量他一下,還很面熟。原來去年一次,她在集上賣不了布,正為無錢糴米,也就是這位青年送了她十幾斤米,說:「大嫂,這點米拿去給孩子煮粥吧。」說完就匆匆走了。
石夫人心裡好感激,散集時,就將丈把布送給她,說:「大叔,這點布就給你遮風避雨吧。」這青年很感激地說:「我是黃岩澄江焦坑人,叫石陀人,大嫂以後有什麼需要幫忙的盡管說。」此後,他們也常在集上碰面,也談些家常事,不想卻招來風言風語。
當地的族長見石夫人年青美貌,起了不良之心。他讓管家去勸說石夫人做他的小妾,石夫人斷然拒絕。石夫人知道族長心狠手辣,不會甘休,這一夜她哭得很傷心。果然,過了幾天,族長再次派管家來說:「你從也得從,不從也得從,擇定的日子就在後天。
」
當天夜裡,石夫人抱著孩子哭得死去活來,想一死了之,可又放不下女兒。她最後想到了石陀人的話,便收集行裝去澄江找石陀人。
這一夜,伸手不見五指,石夫人剛翻上藤嶺,就見下面一片火把,她知是族長派人來追了。她抱著女兒跑呀跑,到橫湖橋時,還是被追上了。管家先是假惺惺地勸說一番,石夫人堅決地說:「我不貪財,不羨勢,你就死了這條心吧。」
管家惱羞成怒,喝令手下將石夫人捆起來。石夫人趁他們拿繩之際,一腳踢開燈籠,就往橫湖山頂跑,在山頂的懸崖邊。她想:「我死也不能進這火坑。」於是一頭往山崖撞去,只聽得「轟」的一聲,山頂冒出一片白煙,等白煙散去,只見山頂上立著一塊石岩,看上去真是石夫人。
石夫人撞岩化為石峰的消息傳到澄江,石陀人十分悲傷。他日夜痴痴地站在澄江邊,眺望溫嶺的夫人峰。望呀望,不知過了多少歲月,石陀人也變成了一座巨大的山峰。
直到現在,黃岩澄江邊的石陀人峰和溫嶺的石夫人峰,還是深情地相望。
就是這樣來滴
『貳』 石夫人的傳說簡單概括一下怎麼概括
很久以前,溫嶺城外有一姓石的寡婦,丈夫早死,與一三歲女兒相依為命。雖然窮,但她還是常接濟比她更窮苦的鄉親,大家都尊稱她為石夫人。 一次,她帶女兒趕集賣布,孩子看到桔子很想吃,可
她口袋裡只有一個銅錢。賣桔的是一位青年,見孩子叫得可憐,就送了她幾個,說:「自家種的,就拿幾個去吧。」石夫人不好意思地打量他一下,還很面熟。原來一次,她在集上賣不了布,正為無錢糴米,也就是這位青年送了她十幾斤米,說:「大嫂,這點米拿去給孩子煮粥吧。」說完就匆匆走了。石夫人心裡好感激,散集時,就將丈把布送給他,說:「大叔,這點布就給你遮風避雨吧。」這青年很感激地說:「我是黃岩澄江焦坑人,叫石陀人,大嫂以後有什麼需要幫忙的盡管說。」此後,他們也常在集上碰面,也談些家常事,不想卻招來風言風語。當地的族長見石夫人年輕美貌,起了不良之心。他讓管家去勸說石夫人做他的小妾,石夫人斷然拒絕。石夫人知道族長心狠手辣,不會甘休,這一夜她哭得很傷心。果然,過了幾天,族長再次派管家來說:「你從也得從,不從也得從,擇定的日子就在後天。」當天夜裡,石夫人抱著孩子哭得死去活來,想一死了之,可又放不下女兒。她最後想到了石陀人的話,便收集行裝去澄江找石陀人。這一夜,伸手不見五指,石夫人剛翻上藤嶺,就見下面一片火把,她知是族長派人來追了。她抱著女兒跑呀跑,到橫湖橋時,還是被追上了。管家先是假惺惺地勸說一番,石夫人堅決地說:「我不貪財,不羨勢,你就死了這條心吧。」 管家惱羞成怒,喝令手下將石夫人捆起來。石夫人趁他們拿繩之際,一腳踢開燈籠,就往橫湖山頂跑,在山頂的懸崖邊。她想:「我死也不能進這火坑。」於是一頭往山崖撞去,只聽得「轟」的一聲,山頂冒出一片白煙,等白煙散去,只見山頂上立著一塊石岩,看上去真是石夫人。石夫人撞岩化為石峰的消息傳到澄江,石陀人十分悲傷。他日夜痴痴地站在澄江邊,眺望溫嶺的夫人峰。望呀望,不知過了多少歲月,石陀人也變成了一座巨大的山峰。直到現在,黃岩澄江邊的石陀人峰和溫嶺的石夫人峰,還是深情地相望。有現代肖草《夫人峰》詩詞:「天高氣爽,寢夢銀河上。奔月嫦娥翩躚舞,把酒吳剛痴賞。籍霞粉黛添妝,慕情疾步思郎。一唱夫峰矗立,萬秋不變流芳」,歌頌了他們千古不變的愛情絕唱。
更有趣的是,在夫人峰山腳周邊的下嶴嚴、瓦林、下河、後應等村的村民中,世代相傳的卻是另一個版本的傳說:玉環有一姓石的寡婦,與黃岩澄江石陀人相遇相識而生情,決心拋下年幼的女兒,私嫁石陀人。於是雇了人力,在那天晚上,趁著黑夜,帶了十擔十杠嫁妝,直奔黃岩而去。盡管母親百般阻攔,女兒還是一路跟來。剛到溫嶺的五龍山上,忽聞雞鳴,石夫人以為天快亮了,如果女兒繼續哭哭啼啼的跟著,是難以趕到黃岩了卻心願的。於是惡從膽邊生,狠命地扭斷親生女兒的頭頸,將頭顱拋向身後的山上。就在這時,天空突然烏雲密布,雷電交加,旋即下起傾盆大雨。原來是「天雷佛」要來懲罰石夫人了。石夫人無處可躲,隨手將村民喂豬用的豬槽套在頭上,想躲過此劫,結果還是被(天雷佛)劈死,僵立在五龍山上,漸漸化為石頭。沒了頭的女兒也便矗立在其身後,見證著母親的罪孽。黃岩的石陀人因為日夜站在澄江邊,翹首期盼石夫人的到來,最後也變成了一座巨大的山峰......經當地長者指點,筆者將鏡頭拉近,在石夫人身後的山頂上,果然可見一酷似小孩人頭的岩石。遠遠望去,對面的岩石排列整齊,猶如十擔十杠嫁妝,停歇在後應村的半山腰上。
『叄』 溫嶺石夫人峰有什麼傳說嗎
溫嶺城東有一山峰,就象一個翹首遠望的婦女,這就是夫人峰。這奇峰有著一個動人的故事。
很久以前,溫嶺城外有一姓石的寡婦,丈夫早死,與一三歲女兒相依為命。雖然窮,但她還是常接濟比她更窮苦的鄉親,大家都尊稱她為石夫人。
一次,她帶女兒趕集賣布,孩子看到桔子很想吃,可她口袋裡只有一個銅錢。賣桔的是一位青年,見孩子叫得可憐,就送了她幾個,說:「自家種的,就拿幾個去吧。」石夫人不好意思地打量他一下,還很面熟。原來去年一次,她在集上賣不了布,正為無錢糴米,也就是這位青年送了她十幾斤米,說:「大嫂,這點米拿去給孩子煮粥吧。」說完就匆匆走了。
石夫人心裡好感激,散集時,就將丈把布送給她,說:「大叔,這點布就給你遮風避雨吧。」這青年很感激地說:「我是黃岩澄江焦坑人,叫石陀人,大嫂以後有什麼需要幫忙的盡管說。」此後,他們也常在集上碰面,也談些家常事,不想卻招來風言風語。
當地的族長見石夫人年青美貌,起了不良之心。他讓管家去勸說石夫人做他的小妾,石夫人斷然拒絕。石夫人知道族長心狠手辣,不會甘休,這一夜她哭得很傷心。果然,過了幾天,族長再次派管家來說:「你從也得從,不從也得從,擇定的日子就在後天。
」
當天夜裡,石夫人抱著孩子哭得死去活來,想一死了之,可又放不下女兒。她最後想到了石陀人的話,便收集行裝去澄江找石陀人。
這一夜,伸手不見五指,石夫人剛翻上藤嶺,就見下面一片火把,她知是族長派人來追了。她抱著女兒跑呀跑,到橫湖橋時,還是被追上了。管家先是假惺惺地勸說一番,石夫人堅決地說:「我不貪財,不羨勢,你就死了這條心吧。」
管家惱羞成怒,喝令手下將石夫人捆起來。石夫人趁他們拿繩之際,一腳踢開燈籠,就往橫湖山頂跑,在山頂的懸崖邊。她想:「我死也不能進這火坑。」於是一頭往山崖撞去,只聽得「轟」的一聲,山頂冒出一片白煙,等白煙散去,只見山頂上立著一塊石岩,看上去真是石夫人。
石夫人撞岩化為石峰的消息傳到澄江,石陀人十分悲傷。他日夜痴痴地站在澄江邊,眺望溫嶺的夫人峰。望呀望,不知過了多少歲月,石陀人也變成了一座巨大的山峰。
直到現在,黃岩澄江邊的石陀人峰和溫嶺的石夫人峰,還是深情地相望。
『肆』 有人知道溫嶺石夫人的傳說嗎
什麼跪在地上,頭上套個水桶啊,暈死了,看石夫人要找對角度看的。可能從城關方向看去,不是很美,只是三塊大岩石,頂上那塊,覺得像水桶,但從下嶴年方向看過去,是很美很美的,那塊大岩石正好是石夫人的發髻啊,惟妙惟肖,真的很美,不信去看看!找到一個美麗的版本是這樣的,記得這個版本好像也收錄在一本溫嶺民間故事《石夫人》里。 溫嶺城東有一山峰,就象一個翹首遠望的婦女,這就是夫人峰。這奇峰有著一個動人的故事。 很久以前,溫嶺城外有一姓石的寡婦,丈夫早死,與一三歲女兒相依為命。雖然窮,但她還是常接濟比她更窮苦的鄉親,大家都尊稱她為石夫人。一次,她帶女兒趕集賣布,孩子看到桔子很想吃,可她口袋裡只有一個銅錢。賣桔的是一位青年,見孩子叫得可憐,就送了她幾個,說:「自家種的,就拿幾個去吧。」石夫人不好意思地打量他一下,還很面熟。原來去年一次,她在集上賣不了布,正為無錢糴米,也就是這位青年送了她十幾斤米,說:「大嫂,這點米拿去給孩子煮粥吧。」說完就匆匆走了。 石夫人心裡好感激,散集時,就將丈把布送給她,說:「大叔,這點布就給你遮風避雨吧。」這青年很感激地說:「我是黃岩澄江焦坑人,叫石陀人,大嫂以後有什麼需 要幫忙的盡管說。」此後,他們也常在集上碰面,也談些家常事,不想卻招來風言風語。 當地的族長見石夫人年青美貌,起了不良之心。他讓管家去勸說石夫人做他的小妾,石夫人斷然拒絕。石夫人知道族長心狠手辣,不會甘休,這一夜她哭得很傷心。果然,過了幾天,族長再次派管家來說:「你從也得從,不從也得從,擇定的日子就在後天。」 當天夜裡,石夫人抱著孩子哭得死去活來,想一死了之,可又放不下女兒。她最後想到了石陀人的話,便收集行裝去澄江找石陀人。 這一夜,伸手不見五指,石夫人剛翻上藤嶺,就見下面一片火把,她知是族長派人來追了。她抱著女兒跑呀跑,到橫湖橋時,還是被追上了。管家先是假惺惺地勸說一番,石夫人堅決地說:「我不貪財,不羨勢,你就死了這條心吧。」 管家惱羞成怒,喝令手下將石夫人捆起來。石夫人趁他們拿繩之際,一腳踢開燈籠,就往橫湖山頂跑,在山頂的懸崖邊。她想:「我死也不能進這火坑。」於是一頭往山崖撞去,只聽得「轟」的一聲,山頂冒出一片白煙,等白煙散去,只見山頂上立著一塊石岩,看上去真是石夫人。 石夫人撞岩化為石峰的消息傳到澄江,石陀人十分悲傷。他日夜痴痴地站在澄江邊,眺望溫嶺的夫人峰。望呀望,不知過了多少歲月,石陀人也變成了一座巨大的山峰。 直到現在,黃岩澄江邊的石陀人峰和溫嶺的石夫人峰,還是深情地相望。
『伍』 溫嶺石夫人怎麼走上去
有台階的,從辦證中心往職教城(或錦屏公園,總之在左邊是錦屏公園右邊是體育館的十字路口往左拐)那邊走到頭,再右拐就能看見的
『陸』 溫嶺哪個銀行離溫嶺市職業技術學校最近
農工商旁邊的興業銀行,台州銀行,辦證中心旁邊的工行和農村信用社。三星大道錦屏路交叉的聯鴻大酒店旁邊似乎有一個工商銀行的網店,那個是最近的。
『柒』 題目游石夫人山如何去寫
- 按照游覽的順序去寫,通過游覽的順序,將文章寫的身臨其境,看你文章的人彷彿和你一起在游石夫人山。
- 移步換景,根據腳步進行描寫,這類描寫需要很好的觀察能力。
- 抓住游覽的重點,詳略得當。
- 略寫前後,情,理,景相得當。
『捌』 九陰真經歸元陣石夫人坐標到底是多少 找來找去也找不到人,我都要瘋了
我很想吐槽說:你們打個坐標會死還是會死啊 石夫人1077,752 門口有個洛陽特產的招牌
『玖』 石夫人的來歷
石陀人/石夫人
原文摘自:柳文岳<「石夫人」「老漁民」 緣定三生有情人>
巍巍獨立向江濱,四畔無人水作鄰。
綠鬢懶梳千載髻,朱彩不改萬年春。
雪為膩粉憑風散,霞作胭脂仗日勻。
莫道前面無寶鏡,一輪明月照『夫人』故事如下:
橫湖水畔,錦屏山巔,「夫人」東眺,顧盼生姿。宋玉夢中「曄兮如華,溫乎如瑩」的巫山神女、曹植筆下「皓若太陽升朝霞,灼若芙蕖出淥波」的洛神宓妃,無不有一段纏綿凄婉的故事,是美麗的傳說賦予了她們活的靈魂,千百年來,激起多少文人騷客、百姓農夫無盡的遐思。比起神女和洛神,同樣是美麗動人的「石夫人」也該有一段動人的傳說吧,民間廣為流傳的大致都是關於她與黃岩「石陀人」的「拉郎配」。而在石塘鎮箬山一帶,卻流傳著她與「老漁民」緣定三生的愛情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天界有位美麗的女神名叫石瑤,被指派守護藏書閣。石瑤整日無事,看書打發時光,天長日久,石瑤幾乎看遍了所有的藏書。她無聊之至,只得每天在藏書閣里轉啊轉。有一回,她信手玩起了茶幾上的一隻小木偶,把它的頭擰了擰,誰知忽然傳來一陣「喀啦啦」
的聲音,壁上出現了一個暗閣並掉出了一隻小木盒。她打開小木盒,看到裡面有一本書,封面印著「無字天書」,她早就聽說藏書閣里有一部
《無字天書》包羅萬象,記載著三界的過去未來,該書被明令禁止偷窺。她正想把書放回原處,這時,天帝突然走了進來,看到這一幕頓時震
怒,立即下令將她囚禁,並命令天將木漁看守。
石瑤被沉重的鐵鐐鎖著,囚禁在陰暗的水牢里,善良的木漁看著不忍心,有時會偷偷打開鐵鐐讓她活動一下。木漁每天都有固定的時間到外面轉轉,回來時就給石瑤講些天界發生的新鮮事兒。日久生情,漸漸地,他們也開始談情說愛,於是厭倦起天界的無聊,嚮往凡間自由自在的生活。
「我們逃到凡間去吧。」木漁說。
「不行啊,我是帶罪之身無所謂,你是天帝的愛將,大有前途,這么做會毀了你的前程。」石瑤也想與木漁雙宿雙飛,可還是不願連累他。「難道還有什麼比愛情更重要的嗎?權力、金錢、名譽,在我的眼裡根本就是一堆泥土!」木漁斬釘截鐵地說。石瑤看他已經下定了決心,正如所願,於是他們攜手飛步沖出了牢房,直奔南天門,毫不猶豫地跳了下去。
帝問訊後,雷霆大怒,給他們施了咒語,要將他們變為石頭。「天上一日,人間三年。」要變石頭也沒這么快,於是他們在人間延續了一段未了的因緣。
木漁降生在箬山一個貧苦的漁民家,石瑤則降生在太平一富戶家。二十年後,木漁成了年輕力壯的漁民,每天跟隨父親在海上打魚;石瑤
出落得非常漂亮,不知有多少富家子弟登門求婚,她就是看不上眼。
有一天,木漁在打魚時,撈上了一幅女子的畫像,正是「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瑰姿艷逸,儀靜體閑。」他看呆了,心裡想:「要是能娶到這樣美貌的女子,那該是多麼幸運啊!」
就在同一天夜裡,石瑤做了一個夢:一位手持紅繩的老人對她說:「石瑤啊,你本是天界一女神,與木漁雙雙逃到人間,你們已經緣定三生。現在木漁是東海岸邊的漁民,他就是你的丈夫。」
第二天,木漁擔著魚到城裡賣,在一條小巷裡,他碰到了石瑤。「這不是畫中的那位女子嗎?」木漁從懷里取出了那幅畫,正看間,忽然
一陣風把畫吹到了石瑤面前。
石瑤俯身撿起了畫,一看,頓時疑惑:「他怎麼會有我的畫像?」木漁也大惑不解,而又感到很不好意思,於是他走上前去,一五一十地講解道:「我叫木漁,是東海岸邊的漁民,這幅畫是我打魚時撈上來的……」
「你叫木漁?」石瑤想起了昨晚做的那個奇怪的夢。
「是啊,有什麼不對嗎?」木漁說。
「哦,沒什麼。我家就住在五龍山附近,門前有兩棵銀杏樹,有空就過來坐坐吧。」石瑤笑笑說。
此後,木漁趁著到城裡賣魚的時機,經常送些魚到石瑤家。他們互相愛慕,而石瑤的父母也對勤勞忠厚的木漁很中意。
很快地,石瑤的父母同意了他們的婚事。迎親那天,石瑤對鏡梳妝,換上了紅裝,在家等啊等,一直等到吉時過了,木漁還沒來。她慌了
:「是不是木郎出事了?我得去看看。」於是來不及稟告父母,她就跑上了五龍山,朝箬山方向走去。山路彎彎,三寸金蓮哪經得起跑,沒走
多久,她就累倒了。想著木郎、念著木郎,她堅強地爬起來,想繼續往前走,可是雙腳已經不聽使喚了,寸步難移。她眼含幽怨,望著東方,時空彷彿一下子停滯了。
原來,這天木漁的父親病了,從小和父親相依為命的他不得不留下來照顧父親,因此誤了娶親的時間。過了幾天,父親的病好轉了,他才
急沖沖跑到太平,可看到的只是五龍山上一尊石像。他沒有哭,只是站在石像前輕聲呼喚著她的名字,千遍萬遍。
他堅強地活了下來,仍舊以打魚為生,只是在每天日落前都要跑到鹿頭嘴山上翹首西望,千呼萬喚,試圖把沉睡的愛人喚醒。
就這樣過了六十年,木漁已是白發蒼蒼。這天,他仍像往常一樣拄著拐杖上山,費了好大的勁才爬到了山頂。又望到了愛人的石像,他滿
意地露出了微笑,喃喃自語。這該是他最後一次呼喚愛人的名字吧,從此,他也化身石像,陪伴著遠方的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