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肇慶新區高務中心看文物展
❶ 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行政服務中心怎麼樣
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行政服務中心是在廣東省肇慶市高新區注冊成立的,注冊地址位於肇慶高新區政德大街91號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中心大樓。
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行政服務中心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124412006752247156,企業法人張德紅,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行政服務中心的經營范圍是:集中區內有關職能部門對外辦公。協調各服務窗口有序運作,提供優質服務;承辦區管委會交辦的其他事項。
通過愛企查查看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行政服務中心更多信息和資訊。
❷ 肇慶新區的詳情
一、規劃建設肇慶新區,是肇慶市委實施「兩區引領兩化」戰略,以肇慶新區引領新型城市化,將我市建設成為能夠代表珠三角科學發展成果的理想城市的重大舉措。規劃建設肇慶新區,以引領肇慶城市化進程,這是今年9月市委常委會議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二、肇慶新區以鼎湖為主體,是一個隨著城市發展需要不斷與時俱進的動態區域概念。目前,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委託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正在開展《肇慶新區概念規劃》的編制工作,其主要任務是研究確定肇慶新區及協調區范圍、空間拓展時序、用地布局建議、發展模式建議等。是否將市級行政中心東移至肇慶新區(鼎湖),仍要待規劃方案編制完成並經市委研究確定後,才有定論。
三、以鼎湖為主體規劃建設肇慶新區,是市委充分意識到鼎湖在區位、生態、交通和土地方面的發展潛力與機遇,這意味著未來肇慶城市規劃建設、城市東擴和肇慶新區建設重點在鼎湖,意味著發展資源配置重點在鼎湖;但這並不意味著放棄端州,也不意味著端州區將被邊緣化。一定時期內,端州區仍將發揮全市政治、經濟、文化、體育、商業中心的作用。
2012年3月21日至3月22日,肇慶新區管委會(黨工委)成立儀式暨全體幹部工作會議舉行,標志著肇慶新區建設開啟新紀元。
2012年10月11日,廣東省省政府省長朱小丹主持常務會議,審議並通過了《廣東肇慶新區發展總體規劃(2012-2030年)》,肇慶新區已成為廣東省重點發展區域。
2012年10月27日,在第十屆「肇慶金秋」經貿洽談會上,肇慶新區在新辦公樓前隆重舉行了揭牌儀式,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徐少華,省政協副主席唐國忠,市委書記徐萍華、市長郭鋒等市四套班子領導出席儀式。隨著萬眾矚目的肇慶新區正式掛牌,肇慶「兩區引領兩化」戰略正式步入實質性操作階段。
肇慶新區規劃面積115平方公里、協調區總用地面積585平方公里。規劃到2030年建設用地控制在60平方公里左右,人口達到60萬,開發強度控制在50%左右。本規劃區域范圍包括肇慶市鼎湖區珠三角環線高速公路以西的蓮花鎮、永安鎮、鳳凰鎮、廣利街道、桂城街道轄區內的部分行政區域和周邊相關區域,規劃區面積115平方公里。
❸ 肇慶市為什麼能入選珠三角憑的是哪方面的優勢對此你怎麼看
肇慶市能入選珠三角,原因是地理位置優勢,沒有工業企業,保留著最美大自然風景,還有就是我們最關心房價。
我們首先來說一下肇慶市房價,這里房價相對廣東深圳來說特別便宜,房價七八千左右一平米,這個價格我們剛需都能接受。我們外來打工仔,時間久了,都想在異鄉有個家,面對大城市。房子是我們最想要買商品,面對三四萬上十萬一平米價格,我們只能把買房子計劃一推再推。
我認為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廣東其他地方都發展起來了。肇慶市這個地方需要發展,為了帶動經濟發展,因為環境好就被入選珠三角。
肇慶市是一個好地方,地理位置好,山青水行,地勢平坦適合蓋房子,適合人民居住,最主要是房價便宜,江航道修建帶來交通便利。我認為一個地方發展起來,需要帶動旅遊業,沒有工業企業,旅遊景點就是經濟,修好寬敞道路,就成功了一大半,這也就是一座城,最美麗動人樣子。
❹ 肇慶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中文名稱
肇慶市
外文名稱
Shiuhing
別名
端州
行政區類別
地級市
所屬地區
廣東
下轄地區
3個區、4個縣、1個縣級市
政府駐地
端州區城中路49號
電話區號
0758
郵政區碼
526000
地理位置
廣東省中西部,珠三角西北部
面積
1.5萬平方公里
人口
402.9萬(2014年常住)[8]
方言
粵語-羅廣片-肇慶話、另有少量客家話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七星岩、仙女湖、鼎湖山等
❺ 不負久待!肇慶新區「美學人居」時代即將來臨
上周六,時代年華(肇慶新區)美學營銷中心盛大開放,現場吸引了逾千人到訪,營銷中心外的道路邊排起了「車龍「,其中不少是粵B、粵S等開頭的車牌號。究竟是怎麼樣的魔力,聚焦著灣區目光,令大量的外地客戶爭相「擠爆」時代年華售樓部?
肇慶新區 大灣區下一個強勁增長極
據了解,肇慶新區是珠三角最後的可連片開發用地,發展空間廣闊。自啟動規劃建設之日起,肇慶新區就牢牢把握構建廣東連接大西南樞紐門戶重要節點和全市「一主兩翼」城市擴容提質主戰場的重大平台優勢,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按照「一軸兩帶三區」的總體空間格局,合理安排城市功能布局,帶動城市整體的協調發展。
*肇慶新區
在歷經近年的大建設、大開發、大招商、大發展階段後,如今,肇慶新區已進入「八年見新城」的收官之年。核心區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城市主幹道、部分次幹道、綜合管廊、六大水系、水務電力系統等基礎設施工程基本建成;教育、體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設施陸續投入使用。肇慶新區蓬勃的發展勢頭讓越來越多具有敏銳嗅覺的企業找到了投資商機。近年以來,該區域招商引資工作推進勢如破竹,超1600億高端產業集聚,簽約京東雲華南總部、跨境通(肇慶)電子商務總部及產業園、環球易購、華僑城卡樂文化旅遊科技產業小鎮等項目。
*肇慶新區
立體化交通路網 灣區一小時生活圈
時代年華坐落肇慶新區行政中心旁,於東進大道和鳳凰大道交匯處,得天獨厚的落地點,決定其擁有全方位立體交通優勢。項目緊靠廣佛肇輕軌,直通廣州、佛山,穿行於廣佛肇才能感受其無限的發展潛力。三高鐵線路圍繞,四高速線路通達全國,結合輕軌線路,實現廣佛肇生活圈一小時通達,60分鍾到東莞,80分鍾直達香港九龍,讓居家的寧靜和繁華觸手可及。
*肇慶東站
配套一應俱全 醇熟生活圈呼之欲出
時代年華5公里范圍內,圍繞多達5家名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肇慶醫院、北大醫療肇慶康復醫院、鼎湖區人民醫院、鼎湖區中醫院等),組成健康醫療圈。
*北大醫療康復醫院
還有父母最關心的孩子教育,時代年華門口就是鼎湖中學,在項目3公里內還包含肇慶宣卿學校、桂城中心小學、桂城中心幼兒園等,讓孩子享受家門口的一站式教育資源。未來片區還將建8所中小學+20家幼兒園,實現全齡教育覆蓋。
*鼎湖中學
*肇慶宣卿學校
此外,包括即將開放的鼎湖萬達廣場,以及早已發展醇熟的各式購物商場、步行街,都很好的滿足日常的生活需求。生活的豐富,不止遠方,眼前一樣繁華。
*景觀酒店&景觀塔
毋庸置疑,一個集交通路網、生活配套、商業、商務等服務元素齊全的現代化新城呼之欲出。
正是看中了肇慶新區獨到的發展機遇,全國房地產50強——時代中國秉持著「生活藝術家」的企業理念,打造高端藝術社區——時代年華,致力提升區域人居品質。
*時代年華效果圖
生活藝術家 22萬㎡臻裝美學社區
作為地產界的「生活藝術家」——時代中國在行業內公認的對生活、對建築藝術、對設計細節十分注重的企業。時代中國帶上對生活的洞察、對品質的研磨、對美學的追求,通過人性化的設計思考、現代化的精工技術,建造這個時代的家,讓「家」不再是鋼筋水泥的再生,而是成為讓更多人嚮往的生活。
溫馨提示:
1.本資料僅作為邀約邀請,不作為要約或承諾;
2.本資料所展示內容來源於截止製作之日本項目紅線內外的狀況、政府公示文件、新聞媒體的公開報道或紅線內開發報建資料,展示內容及比例可能會與實際情況存在差異,最終以政府批准文件及《商品房買賣合同》(含補充協議)約定為准,開發商不對展示內容做承諾或擔保;
3.參與活動的業主及工作人員視為同意將其參與活動的相關圖片用於相關媒介宣傳及商業宣傳。如無意侵犯了媒體或個人的知識產權,請告知我們,將立即予以修改或刪除;
4.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❻ 廣東肇慶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一.旅遊景點
肇慶旅遊景點數不勝數,有歷史悠久著稱的,有風景宜人著稱的,也有地理奇觀著稱的。極目遠眺,此時雲霧繚繞,那時日出鋒芒。崇禧塔,肇慶的崇禧、元魁、文明、巽峰四座明代古塔,也是值得一去的地方。崇禧塔聳立在美麗的西江兩岸,為名城增輝添彩。就連大師郭沫若也留下了「四塔擎天天宇穩,七星伴月月宮閑」的優美詞章。
1.「肇慶包公祠」 位於肇慶城西,是為紀念宋代名臣包拯而建的,包公在肇慶任端州知州3年,為官清廉,大辦實事、造福端州,離任肇慶時不持一硯歸,其政績顯著,深受黎民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宋代百姓就建立包公祠來紀念這位清官,甚至還將他神化了,希望得到他的神明庇佑,能夠逢凶化吉。現包公祠是一座仿宋建築群,除牌坊、山門外,還有大殿,東、西配殿,鍾樓,鼓樓、亭、廊、井等,佔地面積11500平方米,與其他包公祠相比,其規模位於前列,也體現了嶺南古建築的特色和風格。
2.「崇禧塔」 肇慶的崇禧、元魁、文明、巽峰四座明代古塔,聳立在美麗的西江兩岸,為名城增輝添彩。郭沫若留下了「四塔擎天天宇穩,七星伴月月宮閑」的優美詩句。 四塔之首的崇禧塔,始建於明萬曆十年(1582年),巍峨壯觀,氣勢非凡。塔高57.5米,外觀9層,內分17層。每層八角塔檐均懸掛風鈴,江風徐來,鈴聲四起,令人心曠神怡。趙朴初撰書的楹聯「七星高北斗一塔聳南天」,鑲嵌在入口處。登塔眺望,肇慶景物盡收眼底,是登高懷古頌今的好去處。
3.「肇慶古城牆」 肇慶古城牆位於市區舊城區,周長2800米。據史料記載,肇慶始為土城牆,宋政和三年(1113年)將土城擴大,並築為磚城。該城牆歷史上雖然歷盡滄桑也經過20多次修葺,但城牆和城門位置未改。宋代始建的城牆至今仍然保存完整,全國罕見。 宋代的城牆開四門:東曰宋崇、西曰鎮南、南曰端溪、北曰朝天。城門之上各有城門樓1座,四門之外有瓮城,城牆四角各有角樓1座,城外還有護城河。明成化五年(1469年),知府李璲增厚了部分城牆,並親自題書四門石匾額,改東門曰慶雲、西門曰景星、南門曰南薰、北門曰朝天。 民國十三年至十五年(1924-1926年),城牆上的城門樓、角樓、雉堞、瓮城被全部拆毀,用以填塞城門和護城河以利交通,使城牆遭到極大的破壞。 1987年至於996年間,肇慶市人民政府為保護名城的標志性建築,發展旅遊事業,曾多次撥專款搶修北段城牆,本著"整舊如舊"、"恢復原貌"的修繕原則,恢復了"朝天門"、墩台和雉堞,並重建了披雲樓,使肇慶古城牆得以重現,肇慶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得以再度輝煌。
4.「麗譙樓」 原名御書樓,又稱永明宮、紅樓,座落在肇慶市城中路。宋徽宗趙佶曾為端王,端州是他的封地,繼皇位後,升端州為府,御書「肇慶府」。為供奉御書,於宋重和元年(1118年),府衙前曾築高台建樓,名御書樓。明天順六年(1462年),郡守黃瑜重建,改稱為麗譙樓。明末(1646年),桂王朱由榔抗清時在此登基,改作永明宮。建國初,因該樓紅色,俗稱紅樓。麗譙樓曾陳列銅壺滴漏、乾寧銅鍾、大藤鼓等報時器,以報時刻。樓後的府衙是古端州治所,宋名臣包拯曾於此任職三年,政績卓著,以不持一硯歸的清廉之風聞名於世。現在麗譙樓的台基拱道門上還有匾額「古端名郡」和對聯「星岩朗曜光山海,硯渚清風播古今」。
5.「梅庵」 古端州名剎,坐落在肇慶市城西的梅庵崗上。始建於北宋至道二年(996年),是為紀念佛教禪宗六祖慧能在此插梅而建。梅庵的建築藝術獨特,大雄寶殿保留了宋木構建築風格,是嶺南城區一處十分珍貴的千年木構建築,具有很高的歷史和文物價值,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珍視與關注。有「千年古庵,國之瑰寶」的美譽。國務院於1996年公布梅庵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披雲樓」 肇慶古城牆長2800米,始為土城牆,宋政和三年(1113年)將土城擴大,並築為磚牆。披雲樓座落於古城牆之西段,始建於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樓高三層,當時作為瞭望台而建造的。因樓矗立在城牆最高處,雲霧常繞,所以得名。今日看到的披雲樓是1989年再次重建的,樓高19.3米,其外形仿江西騰王閣、 湖北黃鶴樓等宋式建築而設計的。內部結構是採納廣西真武閣結構樣式的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的穿門式門拱三層設計,佔地面積為300平方米。登斯樓,望城內外,景緻盡收眼底。現根據端州文史資料記載,樓內設有兩組蠟像:包公出巡,南明永曆帝在肇慶。頂樓展覽有該樓樓史的圖片和書畫。「披雲鶴淚」系端州古八景之一。
7.「閱江樓」 現展覽部分陳列葉挺獨立團史跡陳列 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通稱葉挺獨立團),1925年11月21日在肇慶成立,全團2100多人,共產黨員葉挺擔任團長,是中國共產黨創建和領導的第一支正規部隊。擔任北伐先鋒,被譽為「鐵軍」。參加「八一」南昌起義,開創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武裝斗爭的新時期,為中國革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陳列通過歷史照片、文物等展示了葉挺獨立團的光輝戰斗歷程,是進行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的理想場所。
8.「元魁塔」 位於江濱東路東端,渡頭村的東南側。始建於明天啟三年(1623年)。相傳為渡頭村梁挺芳、梁挺高兄弟同科中舉,仕途暢通之時回鄉所建,故名「元魁塔」。 塔高23.1米,外觀七層,內為九層,屬樓閣式穿壁繞平座磚塔。造型自下而上每層高度按比例養活塔檐及平座逐漸收縮,呈上細下大之錐型,雖斜不倒,十分穩重,既有明代的建築特色,又有宋代的建築風格。
9.「閱江樓」 臨西江而立,樓高二層,分東西南北四座,組成四合院式的整體建築。中間是典型的嶺南庭院。設有水池、假山以點綴,種有米蘭、葵樹。 閱江樓建於明代,原為石頭庵,明崇禎十四年(1641年)改為閱江樓。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團部曾設在此。葉挺為團長。在北伐戰爭中,獨立團被譽為"鐵軍"。1959年,閱江樓辟為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紀念館。館內除葉挺獨立團團史陳列外,每年還展出各種類型的展覽。閱江樓西側的"古崧台"現建有端硯陳列館。
10.「白沙龍母廟」 位於肇慶市西郊龜頂山之東,廟址面臨西江北岸的白沙灘,故名白沙龍母廟, 1984年11月,肇慶市政府公布,白沙龍母廟為肇慶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白沙龍母廟始建於南宋咸淳年間(1265-1274)。此廟歷代有修葺,其建築布局座北向南,以中軸線貫穿整個建築群。從河濱廣蔭石牌坊進入,空地通道之旁,東有龍母亭,西有戲台,通首直達山門,內為朝廳,耳房設在兩側,再往前走,是大殿和龍母後殿,大殿兩旁各有青雲巷,東西配殿、廟舍,客廳位於巷的外側。建築的四周,是寬廣深遂的庭院花園,其間古樹蒼蔥挺拔,小鳥啼鳴,花香撲鼻,香煙裊繞,顯得環境寂靜清幽。
11.「盤古生態文化景區」 位於肇慶市北嶺山南麓盤古坑,佔地約200 畝。景區面向碧波盪漾的星湖,背倚巍巍的北嶺山,地形高低錯落,委婉中野趣橫生,起伏中藏露得當,立面視覺良好,與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七星岩景區融為一體,湖光山色秀美清幽。景區內峰高谷深,森林繁茂,動植物豐富,瀑布溪潺,環境幽雅,集"奇、秀、幽"於一體,兼有山水型和城郊型公園的特點。景區內氣候宜人,年均氣溫18°C,冬暖夏涼,空氣負離子含量最高達86050個CM3,是粵西地區最好的天然氧吧之一,是良好的療養保健場所。景區保留了自然生態的地貌,按照雕塑與園林、觀賞與教育、藝術與歷史、生態與文化結合的原則進行精心規劃修造。區內景點眾多:盤古祖殿、百家姓尋根園、民族圖騰柱、北嶺秀台、雕塑廣場、綠籬迷宮、飛鳥樂園、開心拓展園、靈龜出洞、蝴蝶谷、陽元樹、金盤蹄印、宋坑遺址、瀑布群、禾雀花林、杜鵑花林、艷姜花林……是遊人觀光及領略中國五千年文化,享受森林浴的首選生態旅遊勝地。景區內還設有燒烤園、山水泳場,是遊人放鬆身心的好去處。
12.「高爾夫度假村」 位於高要市白土鎮,佔地7000多畝,擬建36洞高爾夫球場,由世界首席高爾夫球場設計大師加利.皮亞先生設計。首期18洞球場、會員會所和附屬設施工程於九四年底竣工並投入使用。高爾夫球場建在蜿蜒起伏的低坡谷地上,獨立式別墅交錯其間。會所及低密度別墅、洋房背倚連綿的山脈,前望青翠的球場及湖泊,構成了一幅令人陶醉的圖畫。
13.「九龍湖景區」 位於肇慶市鼎湖鳳凰生態旅遊區內,是嶺南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景區,「一湖碧水,十溪匯流,百鳥爭鳴,千傾森林,萬畝水面。」是對九龍湖景區的全面寫照。九龍湖方圓19萬畝,與國際級的自然保護區鼎湖山一脈相連,四周峰巒迭嶂,山高林密,蒼籠迭翠,湖面蜿蜒曲折,一幅純天然綠色畫卷。是親近自然、體會山野風情、休閑度假、戶外拓展、提高綜合素質的好去處!
14.「客家生態自然村」 位於一個風光旖旎的半島上(九龍湖裡),在那裡可參觀古老神秘的客家民居——夯牆屋,了解當地客家人的風俗習慣;還可以欣賞地地道道的客家姑娘和小夥子甜美的山歌對唱,優雅的山村舞蹈,趣致的板鞋、竹筷舞,如有機會還可以做一客家新郎官!
❼ "近年來肇慶端州城區道路規劃"的信息有哪些
過去的2004年裡,肇慶市民談論最多的一個話題,就是日新月異的城市變化。
端州,這座千年古城,沉厚凝重的歷史文化與美侖美奐的現代氣息水乳交融,她所煥發出來的青春魅力,讓每一個肇慶人都感到格外舒心,格外愜意,格外自豪。
外地遊客進入肇慶,總是首先要為肇慶的市容市貌發出由衷的贊嘆。沿著端州大道前行,寬敞的八車道柏油路面呈流線型貫穿市區,各種城市道路交通設施先進完善。街道兩側,綠樹成蔭,經過統一美化亮化工程後的沿街樓宇清新亮麗。漫步徜徉在夜色中的大街小巷,街道平坦整潔,到處燈光通明。經過拓寬改造的建設路、天寧路,霓虹閃爍,繁花錦簇。全線開通的宋城西路,將宋城牆北側的巍峨雄姿全部展現在遊人面前,使原來的古城牆更加壯觀,更賦予魅力。我們走近風景如畫的星湖牌坊極目遠望,五光十色的燈飾,將美麗的星湖映襯得繽紛異彩,湖光山色,美不勝收。八方賓客,紛至沓來。
「三個最適宜」引起強烈共鳴
在肇慶市民十分關注的中共肇慶市第九次黨代會上,市委書記林雄在報告中提出,實現肇慶新發展,必須夯實發展基礎,加快構築體制新平台、構築科技新平台、構築城市化新平台。在構築城市化新平台方面,要樹立經營城市理念,加快推進中心城市建設。積極實施「南連東擴」的規劃和建設,加快構築一江兩岸、超百萬人口的區域中心大城市,把肇慶建設成為最適宜旅遊的花園式風景城市、最適宜人居的生態型山水城市、最適宜創業的現代化工業城市。
在中共肇慶市委九屆三次全會上,市委書記林雄在闡述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時再一次提出,要大力推進城市化進程,加大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主體的投資,這是改善投資環境營造發展載體的客觀要求,促進城鄉經濟協調發展的必然選擇,培育新一輪增長動力的重大舉措。必須進一步強化經營城市的理念,增強城市承載能力,實現城市經營和城市發展的良性互動。
「謀全局以治一域」,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肇慶人民進入了一個「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新階段。
采訪肇慶市民,談起城市變化,老百姓們對「三個最適宜」津津樂道,讓我們深深感受到群眾對「三個最適宜」的強烈認同,對肇慶美好明天的無比憧憬。
離休老幹部標叔的一席話,說出了肇慶市民的心聲:肇慶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文明城市,發展旅遊產業具有很大的潛力和良好的先決條件。然而,由於長期缺乏經營城市的理念,整座城市綜合功能低下,突出表現在道路破舊,街道狹窄,路燈不明,城市應有的特色和魅力不能凸現,旅遊業該旺不旺,中心城區的輻射帶動作用也難以發揮。「三個最適宜」,以科學發展觀明確了肇慶城市今後的發展方向。
我們乘坐計程車外出采訪,20多歲的司機將車子開得又快又穩,我們稱贊司機技術好,司機說:「不是我技術好,是路好,全城幾乎都是這樣平坦的柏油路,駕車行駛在這樣的路上,簡直就是一種享受!」
一名交警告訴我們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如今城區街道寬闊了,漂亮了,汽車、摩托車駕駛員遵守交通秩序的意識也在明顯提高,不但交通事故減少了,偶爾處理一些交通肇事,當事人的相互禮讓,溫和文雅有時讓交警也頗感意外。
或許就是這樣一種道理,人在改造環境,美好環境同樣反過來也改變影響著城市裡的每一位公民,提升著這座城市的形象。
市政建設投入10個億
有什麼樣的指導思想,就有什麼樣的行動。
2004年,市委、市政府投入城市建設的資金高達10億元,這在肇慶歷史上前所未有!
市政管理局的負責人告訴我們,2004年肇慶大規模城市改造建設,真正做到了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城區的道路改造和路燈工程建設包括原來路基病害處理,路面的攤鋪,路燈的造型,燈距的設置,綠化樹種的選定都會同有關專家、學者反復進行了可行性分析論證,並徵求廣大市民的詳細意見。
2004年,僅市政管理局就完成了包括建設路部分路段、寶月路、工農路、人民路、康樂北路、城中路等11條道路瀝青砼路面的重新拓寬和鋪設,17條路段的綠化補植,一年內改造整治城區道路路面達23項,新建綠地3萬多平方米,天寧路、建設三路、端州路等城區一些主要路段還增設了園林小景,提高了城市綠化品位。
針對城區的一些內街巷道燈不明和有路無燈的現象,市政管理局還相繼完成了包括芙蓉路、天寧南路、康樂中路、豪居路等22條有路無燈的新路燈安裝。對蓓蕾路、古塔路等38條路段的舊路燈和古塔中路、工農北路等9處道路交叉口的高桿燈進行了重新改造,對華僑大廈樓頂、閱江樓、崇禧塔等重點燈飾工程進行了彩燈改造,凸顯醒目的外形。修鋪靚道路路通,華燈璀璨不夜天。
為改善肇慶環境,我市對一些道路兩旁的建築物進行了「穿衣戴帽」美化亮化,這在城區還是首次。2004年4月到7月,具體負責施工的市政管理局完成了對端州二路至端州七路長達9公里街道兩旁建築物的美化和燈飾工程,使這些路段兩旁的建築物煥然一新,有效地提升了肇慶城區的環境質量。
新一屆肇慶市委、市政府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百姓看在眼裡,甜在心頭。從去年9月開始,市政府繼續開展對建設路、康樂中路實施美化亮化工程,首先需要拆除沿街住宅、商鋪1100戶的防盜網。市政局有關方面的負責感慨地告訴我們,市政建設牽一發而動全身,工程需要拆除大量的防盜網和臨時建築物,施工單位事先把各種困難都考慮到了,沒想到工程進展出乎意料的順利,廣大市民都非常配合,許多市民說:「新一屆市委、市政府切實為市民辦好事、辦實事,我們這座城市越建越漂亮,我們相信政府,有什麼需要配合的盡管吩咐。」
在廣大市民的積極配合下,居民住戶防盜網和一些臨時建築物的拆除只用了1個月的時間便順利完成。肇慶新一屆黨委、政府真誠為民,得到了廣大群眾的擁護和愛戴,更感動了肇慶人民,政府和群眾之間的融洽和默契在城市的發展中迅速提升。相互支持,相互依賴,如水乳交融。
見證宋代城牆「大突圍」
浩浩西江,滾滾東流,哺育了中華奇葩的嶺南文化。肇慶是嶺南土著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其中古建築宋代城牆,就是肇慶最具意義的古建築文化標志性之一。
多少年來,肇慶市民一直希望能夠打通宋城西路,將古代宋城牆北側全部開發出來,為肇慶城區增光添色。2004年,新一屆肇慶市委、市政府幫助市民完成了這個夢寐以求的心願。
肇慶市民記住了這一時刻。2004年5月5日,伴隨著宋城西路的全線開通,古代宋城牆北側建築全面驚現世人面前,巍峨雄姿,風采依然。
肇慶市民對宋代古城牆素有深厚的感情。史料記載,宋城牆始為土城牆,宋政和三年?穴公元1113年?雪將土城擴大,並築為磚城。宋代古城牆歷史上曾經有過20多次修葺,但城牆和城門的位置始終未改,宋代始建的城牆至今仍然保存完整,全國罕見。近年來,肇慶市政府為保護名城的標志性建築,曾多次撥專款搶修北段城牆,恢復了「朝天門」、墩台和雉堞,並重建了披雲樓,使肇慶古城牆得以重現。但宋城牆除了北側一段,四周仍處在後世建築的包圍之中。如何使城牆擺脫包圍,恢復本來面目?按照廣大市民的意願,新一屆市委、市政府將開通宋城西路,進一步開發宋城牆擺上了重要議事日程。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指示,宋城西路的開通和宋城牆的建設要有機地結合起來,不惜代價,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高質量完成。工程施工期間,市主要領導們又多次親臨現場,就一些具體問題召集有關部門進行現場辦公,保證了施工進程。
宋城西路的建設,為2004年肇慶城市建設寫下了輝煌的一筆。開通後的宋城西路平坦寬敞,綠樹成行,繁花似錦。兩旁的路燈也獨具特色,不但選擇了古樸現代相結合的華貴造型,而且特意加強了燈柱的密度,市民和遊客在夜晚也可以清楚地觀賞到古城牆的雄姿和壯美,成為肇慶現代旅遊開發與歷史文化挖掘的新亮點,光彩奪目。
❽ 急求一篇關於肇慶科技中心的心得體會
你就寫肇慶科技中心的科技項目太少,技術含量低,要改進雲雲就行,
再回復:
難道一定要寫贊楊的才成嗎?要想肇慶科技中心以後有更看頭,一定要彈多贊少,其實肇慶科技中心真是太差了
❾ 肇慶市區中心是哪裡
買房的境界可以分為三重。
第一重,買到了好房子。
第二重,買到了城市中心的好房子。
第三重,用現在的價格買到了未來城市中心的好房子。
無論自住還是投資,大多數人都希望能夠實現買房的第三重境界,即用現在的價格買到未來城市中心的好房子,因為這不僅意味著低成本高回報,也是前瞻性眼光和精準判斷力的體現。
但是最近幾年,肇慶新區、城東新區、大旺新區、城西新區、濱江新區、鼎湖新城……如走馬燈似的登場,泛濫的新區、新城概念,讓很多購房者迷惑了:肇慶的城市中心之錨到底會落在何處?
在對肇慶的城市結構和定位規劃進行了一番梳理之後,內參君認為,恩歌源·享城所在的鼎湖區,具備成為肇慶城市中心的潛力。
02
大城市的中心漂移現象
最近幾十年,伴隨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中國的特大、超大城市由過去以向心集聚為主導動力的階段進入以離心擴散為主導動力的發展階段,城市的空間結構由單中心向兩中心、多中心發展,城市中心出現明顯的漂移趨勢。
以深圳為例,改革開放初期深圳的中心在羅湖,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心慢慢遷移到了福田,如今前海中心的打造,讓南山和寶安的房子成為了市面上的搶手貨。除了深圳以外,廣州、西安、沈陽、哈爾濱、南寧、長沙等城市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中心漂移現象。
一般情況下,中心漂移現象的出現主要是以下因素驅動。
一、城市擴容帶來人口變化,必須拓展新的發展空間和載體,城市版圖的擴大造成中心的遷移。
二、匹配城市功能定位,優化城市空間布局,進行城市結構調整。
三、適應外部發展機遇,讓城市中心更貼近要素市場,謀求更高效發展。
03
肇慶向特大城市邁進,未來城市中心撲朔迷離
目前肇慶城市中心漂移的三個影響因素都已經出現。
肇慶市政府官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全市戶籍總人口為450.15萬人。接下來肇慶將向500萬人口規劃的特大城市邁進,城市空間需求也將加速擴張。
同時《肇慶市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定位與策略研究》指出,肇慶要在城市空間、智慧城市與產業轉型升級、生態文明建設、傳統文化傳承創新上進行差異化競爭。
而向廣州、深圳、香港等大灣區核心城市靠攏的內生動力,也讓肇慶的城市中心落位變得更加撲朔迷離:到底哪裡才是肇慶真正的城市中心?
04
逐鹿城市中心,鼎湖甩出500億「王炸」
有人說,端州是肇慶的城市中心,因為端州歷來是西江中下游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人文底蘊深厚。
但是,端州面臨著老城區普遍存在的可建設用地不足的問題,而且在「府城復興」的背景下,端州要恢復古城風貌,釋放文旅空間,必然要解決市民與遊客共占旅遊空間的尷尬局面。
當城市空間更多地傾向於展示古城風貌,中心發展需要的功能空間必然會被削減。所以未來端州的城區發展,可能更傾向於打造成為肇慶的古城文化中心。
也有人說,肇慶的中心是新區。但是去過新區的人應該都知道,這個片區是在一張「白紙」上進行打造,想要真正形成氣候仍需要比較長的時間。而且產業聚集和人口遷徙也需要一個沉澱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多久,目前仍是未知數。
除了端州和肇慶新區外,鼎湖也是問鼎肇慶未來城市中心的熱門選手。作為肇慶旅遊產業的龍頭片區,鼎湖擁有鼎湖山、羚羊峽、九龍湖等豐富的生態旅遊資源,同時和端州、肇慶新區相比,鼎湖有一個天然的中心優勢:位於肇慶主城區的地理中心,端州的成熟配套和新區的規劃都能夠便捷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