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算力簡介 » 去蛟龍實踐中心心得體會

去蛟龍實踐中心心得體會

發布時間: 2022-05-17 15:55:08

A. (13分)材料一:2012年科技之最:最玄 發現新的中微子振盪模式;最精 神九刻寫中國精度;最深 蛟龍刷新

(1)感受到國家科技事業的進步或飛速發展等。(2分)
(2)表明國家對科技教育的重視等。(2分)
(3)繼續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積極推進教育創新,進行教育體制改革;加大資金投入,為創新提供物質保障;完善創新獎勵機制,對在創新方面做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給予獎勵和表彰等。(3分)
(4)①在學習生活中要從轉變學習方式做起,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根據自己的特點,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方法,進行創造性學習。
②在日常生活中要善於觀察,見微知著;開發自己的想像力,展開想像的翅膀,要「敢於想」,敢於「異想天開」,能夠想;學會求異思維,敢於對權威下過的「結論」提出質疑。
③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必須學以致用,勇於實踐等。(6分,其他合理說法也可給分。)

B. 求一篇新員工拓展訓練的心得體會 1500字

前段時間剛參加了一個天行健的拓展訓練,感觸很深,結束的第二天就寫了一篇3000字的總結體會,個人感覺就是把參加的真實感受寫出來就可以。

C. 讀完華羅庚的愛國故事,你有什麼體會

屈原愛國故事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 屈原是楚懷王時的大臣, 「博聞強志, 明於治亂, 嫻於辭令. 入則與王圖議國事, 以出號令; 出則接遇賓客, 應對諸候, 王甚任之」. 因為他受到楚懷王的重用, 引起上官大夫及及令尹子蘭的嫉妒, 就在楚懷王及繼位的頃襄王之前毀謗屈原. 楚王汏而逐漸疏遠屈原, 連帶的也不採納他的諫言, 最後甚至將屈原放逐. 屈原滿懷悲憤, 落拓江湖, 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後, 懷石投汨羅江自盡. 屈原死後數十年, 楚國終因讒臣誤國而為秦所滅. 但是屈原這位忠而見疑的悲劇英雄還活在楚國姓的心中. 下面這個故事可以用來說明楚人愛戴屈原的心情.
雄黃酒:
據說屈原投江後, 楚國的百姓哀痛異常, 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 漁夫們起船隻, 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屍身. 有位漁夫還拿出事先准備的粽子, 雞蛋等食物, 撲通的往江裡面丟, 說是讓魚假吃了, 就不會去咬屈大夫屍身. 一老醫師則拿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 說是要葯暈了蛟龍, 使它不能傷害屈大夫. 過不了多久, 水面上浮起了一條昏暈的蛟龍, 龍須上還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 人們就把這惡龍拉上岸, 抽了筋, 脖子上, 然後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睕, 脖子上, 又用雄黃酒抹七竅, 使那些毒蛇害蟲都不敢來傷害這些小孩子. 據說屈原投江的那天是五月五日. 從此以後, 每年到了五月五日, 人們都要劃龍舟, 吃粽子, 喝雄黃酒來紀念屈原. 有些地區, 則在端什節插菖蒲或艾草於門上, 這固然是因為蒲艾有禳毒的功用. 不過, 關於這項艾習俗的起源, 民間則有一種說法.
插菖蒲, 艾草
唐朝僖宗年間, 黃巢領兵造反, 所到之處, 殺人百萬, 血流成河. 老百姓只要一聽見黃巢來了, 就急急忙忙的逃難. 這一年五月, 黃巢的軍隊攻進河南, 兵臨鄧州城下, 黃巢騎馬到城外勘察地形, 只見一波波的老弱婦孺湧出城外, 他看見一個婦人背著包袱, 一手拉著一個年紀小的男孩, 另一隻手卻抱著年紀較大的男孩. 黃巢感到很奇怪, 就下馬問道: 「大嫂, 你急急忙忙的要到哪裡去」那婦人回答: 「聽說黃巢是個殺人不眨眼的大壞蛋, 不日就要攻進鄧州. 城裡的男人都被徵調去守城, 我們這些老老小小, 不如早些逃命」. 黃巢又指著小孩問她: 「你為什麼手牽小的, 卻懷抱大的呢」那婦人就說: 「懷里抱的, 是大伯家唯一的活口.手 里牽的才是我親生的兒子. 萬一情況危急時, 我寧可丟掉自己的兒子, 也得為大伯家留下一支根苗」. 黃巢聽了, 深受感動, 就對那婦人說: 「大嫂, 好快快回去, 用菖蒲和艾草插在門口, 這樣黃巢的軍隊就不會傷害你了. 」婦人聽了, 將信將疑, 不過她還是回到城裡, 把這個消息傳了出去. 第二天正是五月端陽, 黃巢的軍隊攻進城裡, 只見家家戶戶門上都掛弓菖蒲艾草. 為了遵守對那位婦人的承諾, 黃巢只得無可奈何的領兵離去, 全城因而得以倖免於難. 為了紀念這件事, 此後每到端午節, 大家就會在門上插菖蒲, 艾草, 這項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學而不厭 講究方法

徐特立出生在1877年。青年時期,他就酷愛讀書,認為讀書可以「明人生之理,明社會之理」。18歲時,為了謀生,他在做醫生還是當塾師之間選擇了後者,從此開始了「一生都教書」的道路。然而,他白天教學生讀書,晚上自己還要去拜先生學本領,因為「自己明理了」,才能「把所明之理教給學生」。

徐特立讀書時很講究方法,積累了一套自學經驗。20歲的時候,他准備讀八股文,參加那時候的科舉考試。有一次,他步行80里路,跑到長沙城裡,拜訪有名的陳雲峰先生,想請陳舉人看看自己的八股習作寫得怎樣。老舉人看過他的八股文,下了一個評語:尚有「一隙之明」。接著問他:為什麼不讀書,而要讀八股?陳舉人耐心地告訴徐特立:明清科舉考試制度所規定的八股文形式死板,是束縛人們思想、維護封建統治的工具。半年之後,徐特立又去拜訪陳雲峰,陳舉人這次送給他一把扇子,並在扇面上題寫了一段話:「讀書貴有師,尤貴有書。鄉村無師又無書,但書即師耳。張之洞《書目答問》即買書之門徑,《輶軒語》即讀書門徑,得此二書,終生受用不盡。」徐特立非常高興,馬上跑到書鋪買了《書目答問》和《輶軒語》帶回家,當做自學指南。以後,他再也不做八股文了,而把「讀書貴有師,尤貴有書」牢記在心。後來回憶往事時,徐特立很有感觸地說:「我一生知道讀書的方法,就得益於那位舉人先生。」

讀古書很費時間和精力,徐特立從不貪多,他遵循著兩條原則:一是「定量」,一是「有恆」。比如《說文解字》中部首有540字,他每天只讀兩個,計劃一年讀完。他認為光貪多,不能理解和記憶,讀了等於不讀。他在教中學生的時候,也是這本書,要求學生每天課余記一字,兩年學完,有些學生偏要星期六同時學6個字,結果,到默寫的時候,多半人都寫不出來。他說這就是「不按一定分量、不能保持經常學習的害處」。

「不動筆墨不讀書」是徐特立的一句名言。在湖南一師教書的時候,他發現一般學生都存在這樣一個問題:閱讀時貪多求快,不求甚解。他就把自己長期刻苦自學得到的經驗介紹給大家。他認為,不怕書看得少,只怕囫圇吞棗不消化。他教育學生,讀書要注意消化,要學會思考並評定所讀的書的價值。他教給學生,讀的時候,要標記書中的要點,要在書眉上寫下自己的心得體會和意見,還要摘抄自己認為精彩的地方。這樣讀書,讀一句算一句,讀一本算一本。那時,他的學生中實行這種方法最堅決、最有成績的是毛澤東。他幾年中就寫了幾網籃的讀書札記,文學和思想修養水平提高很快。

徐特立讀《聯共黨史》的時候,開始書店只出了上冊,他就買了一本閱讀。後來聽說有了蘇聯版本的上下冊,他就借了下冊抄讀,因為是節抄,就要做詳細分析後再抄,結果,他對於《聯共黨史》下冊的了解比上冊深刻。於是,他再回來把上冊節抄一次。由此,他又得出了一個結論:買書不如借書,讀書不如抄書,全抄不如摘抄。

1919年,43歲的徐特立已經是一位在湖南省頗有聲望的教育家了。但是,當他得知蔡元培、李石曾等教育家發起了留法勤工儉學運動時,又積極地加入了這個行列。許多人表示驚訝,但是徐特立是慎重考慮後才決定的。勤工儉學的宗旨是「勤於工作,儉以求學,以增進勞動者之知識」,徐特立很贊賞這個宗旨,他說:「我今年43歲,不覺就到44、45,一混60歲就來了。到了60歲,還同43歲時一樣無學問,這17年,豈不枉過了日子?這17年做的事情,豈不全無進步了?到了60歲時後悔,那更遲了,何不就從今日學起呢?」於是,他放下教師的架子,以一名普通的老年學生的姿態,和青年們一起奔赴法國,去學新知識、新本領了。

誨人不倦 忠誠事業

徐特立60歲的時候,在一篇3000字的自傳里,提到自己「一生都是教書。從蒙館、初小、高小、師范、一直到高等師范,我都擔任過教員。在高等師范當教員時也沒有脫離小學校職務,因為我愛教小學生。」徐特立從寧鄉速成師范畢業以後,懷著「創造事業」的理想,就和兩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創辦了梨江高等小學堂。半年以後,徐特立應邀到長沙周南女校任教。辛亥革命以後,為了發展小學教育,徐特立白手起家,辦起了長沙師范。當時,為解決家鄉農民子弟求學問題,還自費辦了一所五美小學。後來,他又在湖南第一師范任教。參加革命以後,他在中央蘇區擔任教育人民委員部副部長,培訓掃盲骨幹,開展掃盲運動;又艱苦創業,辦起了中央列寧師范。在艱苦的長征途中,徐特立也沒有忘記自己教育家的職責,抓住每一個機會,教戰士們學文化,他的熱情、耐心使戰士們深受感動。

徐特立辦教育,有自己的主張,敢於向歷史的偏見挑戰。過去,學校的大門不向貧苦大眾開放,徐特立創辦長沙師范時,就大膽地招收了一個鐵匠和一個退伍兵,破了先例。這件事在教育界引起了一些人的閑言碎語,有人嘲笑他是補鍋的,還給他起了個綽號——「徐二鑥鍋」。徐特立反而很高興、很自豪。在教學實踐中,他平日最喜歡貧苦學生,他辦過夜校以給他們更多的受教育機會,知道他們並不缺乏聰明才智,從他們中間是可以造就人才的。

徐特立主張教育民主,注意引導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他在長沙師范當校長的時候,當時14歲的田漢和幾個喜歡文學的同學,經常在自修室的窗戶上貼一些打油詩,逗得人們捧腹大笑。其中兩首是學習藏頭詩的作法,把校長徐特立、老教師首之龍和黃竹村的姓名也嵌了進去。一首說:「特立狂濤駭浪中,寶刀血濺首之龍。」另一首寫道:「黃竹村中雞犬喧。」兩位老教師看後氣得渾身顫抖,要求校長嚴斥學生。徐特立安慰了兩位老教師後,就立即找來學生。田漢說:「我們對黃先生和首先生毫無惡意,是一時興起,開開玩笑,逗大家快樂。」徐校長確信他講的是真話,又覺得詩句中透露著學生的才智,便和氣地告訴他們:喜歡寫作是一件好事,只是不要把時間、心思花在游戲筆墨中,最好寫些有意義的文篇,鍛煉自己的才幹。校長的談話鼓勵了學生們辦《窗戶報》的積極性。一時像雨後的春筍,幾乎每個自修室的玻璃窗上都貼出了窗戶報。田漢辦的《祖鞭報》尤為突出,他用痛快淋漓的筆調,抒發了愛國愛民的思想。徐特立便經常把《窗戶報》上的優秀詩文,轉載到自己編的《教育周報》上,老教師們的態度改變了,學生們更是高興。

徐特立不喜歡用強硬的方法管理學生。在任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師范學校校長的時候,他明確提出:「教育學生不應該用強制手段,更不應該用粗暴的態度。中國古代溫柔敦厚的『詩教』,今天學校教育中還用得著。」為了實行「詩教」,他在學生自修室通往教室的走廊上,懸掛了一塊大黑板,專門用來寫詩。有一次,他得知有一個姓湯的學生和一個姓余的學生,拚命讀書,影響了身體健康,覺得很不好,就寫詩建議他們停學休息,同時也算對大家敲一下警鍾。詩是這樣的:

「我勸湯生並勸余,勸君休業莫躊躇。

為何瘦得皮包骨,不愛身軀只愛書。」

徐特立很注意節儉治校。有些教師上課,粉筆頭總是隨手扔掉。而徐特立見了,總要撿起來,留著自己上課、寫黑板詩時用。有些學生說他「小氣」。他就寫下了這樣一首黑板詩:

「半節粉條猶愛惜,公家物件總宜珍;

諸生不解余衷曲,反謂余為算細人。」

讀了這首詩,說他「小氣」的學生明白自己錯了。發現有同學浪費飯菜,徐特立就找她們談話,並且寫詩教育大家;看到有兩個班的學生學習成績很突出,徐特立就寫詩鼓勵她們,說明女生智力並不比男生差……同學們每天都要去讀讀黑板詩,不論是表揚、批評,還是規勸,都是一次思想品德教育。徐特立給黑板詩起了一個總題目,叫做《校中百詠》。

徐特立也有嚴厲的時候,卻又與眾不同。一次,一個叫粟福基的學生鬧事,經過校務會議討論,決定給予開除處分。徐特立開始是贊成的,可是事後心裡總不踏實。他越想越覺得不能把粟福基推出校門不管,他想到這個同學學習不錯,也有組織才幹,不該輕率開除。他馬上派人把粟福基從家裡找來,跟他做了一番嚴肅、誠懇的談話,然後介紹他到長郡中學繼續上學。粟福基十分感動,後來成了長郡中學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

沒有字的教科書

徐特立「一生都是教書」,他自身的革命精神、高尚的情操和優秀品質被人們喻為「沒有字的教科書」,教育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學生。

徐特立斷指血書的故事是一本最感人的愛國主義教科書。1906年,他在周南女校教書,有機會閱讀了《民報》、《猛回頭》、《新湖南潮》等革命刊物,思想上發生了變化,積極從事革命活動,並指引學生關心國家和民族的命運。1909年的夏天,他應約在修業學校作時事報告。他痛斥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無所不至的侵略,列舉了一樁樁傳教士毒害中國人民的慘案,他越講越憤怒,慷慨激昂,聲淚俱下。忽然,他跳下講台,跑到廚房取出一把菜刀,當眾砍下自己左手的一節手指。他用鮮血寫下了:「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八個大字,表示對帝國主義的憤恨和雪恥的決心。因為流血不止,他暈倒了。事後,省內外許多報紙都以顯著位置報道了這一消息,徐特立的愛國壯舉教育了各界人士,激發了許許多多教師和學生的愛國熱情。

作為一位傑出的革命教育家,徐特立一生都保持著樸素節儉的優良品質,這是一本難得的修身教科書。早在湖南一師的時候,徐特立的生活節儉,就是全校聞名的。他的住處簡簡單單,沒有大皮箱,沒有大櫃,沒有什麼值錢的傢具,有的只是破舊的書籍。當時,長沙教育界有一個風氣,中學教師被認為是有體面的人,出門都要坐轎子,顯示紳士派頭。可是徐特立卻從來不坐轎子。他在長沙師范當校長,又在一師兼課,兩個學校相距約10里地,他每次都是往返步行。遇上雨雪天,他就穿著「釘鞋」,打著雨傘,夾著講義,從不缺課或遲到。一些教師看了很感動,慢慢地也都學著不坐轎子了。

1937年,徐特立領導著陝甘寧邊區的教育工作。黨中央剛進駐瓦窯堡的時候,當地只有一所學校。一天,徐特立去聽課,他穿著破皮襖,腰系一根繩子,學校的教師還以為他是紅軍的馬夫,沒在意。第二天,徐特立又和董必武、馮雪峰一起去聽課。馮雪峰向教師們介紹了徐特立,教師們大吃一驚,原來那穿著極為樸素的「馬夫」,竟是邊區教育部部長。有兩首小詩描述他在延安時的儉朴生活:「延安諸老惟公特,生活簡單如老卒;粗布征衣常補綻,自煮瓜果充糧食。」「少騎公馬多徒步,不要隨從來照護。攜帶兩個冰饃饃,一天開會好幾處。」

建國以後,徐特立住在北京,物質條件好了,他依舊保持節儉的作風。他常對親屬說,生活上的簡朴,不僅可以省下錢來用於公共事業,更重要的是不脫離群眾,鍛煉人的革命意志,培養人的高貴品質。他的衣被鞋帽都是從延安時一直穿用到解放後,只要能補的,他就堅持不換新的。後來,他同意添置一套料子服和一雙皮鞋,平時也不穿,只是因為要經常出席一些重要宴會和參加外事活動的需要。他在飲食上也十分簡單,一直愛吃五穀雜糧和蔬菜。開始,他和中央宣傳部的部分工作人員住在一起,房子很舊,也較擠,孫輩回家就睡在辦公室的地板上。1952年,組織上要給他蓋幾間房子。他幾次表示不同意,說等將來生產搞好了,人民生活富裕了再考慮。後來經過多次說服,並將修建費減去了1/2,他才勉強同意。他住在香山時,很少一個人坐小車。他跟警衛員算過一筆帳:汽車、汽油是用實物或黃金從國外進口的,從香山到城裡,來回幾趟就把一個中農的全年收入跑掉了。後來進城居住了,他還常常以步代車,保持了優良傳統。

1968年11月28日,91歲的徐特立老先生因病去世。他是一位偉大的師表,他為中國教育事業奮斗的一生,永遠為人們緬懷,被人們稱頌。

D. 寫一篇蛟龍的真實感受的作文(200字)

一、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去寫,這是寫好讀後感的關鍵。 看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開雜貨鋪一樣,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腦地寫上去,什麼都有一點,什麼也不深不透,重點部分也像蜻蜓點水一樣一擦而過,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寫感受前要認真思考、分析,對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煉,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寫。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寫,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個情節、一個人物、一句閃光的語言來寫,最好是突出一點,深入挖掘,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總之,感受越深,表達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二、要密切聯系實際,這是讀後感的重要內容。 寫讀後感的重點應是聯系實際發表感想。我們所說的聯系實際范圍很廣泛,可以聯系個人實際,也可以聯系社會實際,可以是歷史教訓,也可以是當前形勢,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級或家庭狀況,但最主要的是無論怎樣聯系都要突出時代精神,要有較強的時代感。 三、要處理好「讀」與「感」的關系,做到議論,敘述,抒情三結合。 讀後感是議論性較強的讀書筆記,要用切身體會,實踐經驗和生動的事例來闡明從「讀」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讀後感中既要寫「讀」,又要寫「感」,既要敘述,又必須說理。敘述是議論的基礎,議論又是敘述的深化,二者必須結合。 讀後感以「感」為主。要適當地引用原文,當然引用不能太多,應以自己的語言為主。在表現方法上,可用夾敘夾議的寫法,議論時應重於分析說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簡潔。在結構上,一般在開頭概括式提示「讀」,從中引出「感」,在著重抒寫感受後,結尾又回扣「讀」。 四、敘原文不要過多,要體現出一個「簡」字。 [編輯本段]該如何寫讀後感 讀後感通常有三種寫法:一種是縮寫內容提綱,一種是寫閱讀後的體會感想,一種是摘錄好的句子和段落。題目可以用《×××讀後感》,也可以用《讀×××有感》。 首先要審清題目。在寫作時,要分辨什麼是主要的,什麼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讀」能抓住重點,「感」能寫出體會。 其次要選擇材料。讀是寫的基礎,只有讀得認真仔細,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從而抓住重點,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體會;只有認真讀書才能找到讀感之間的聯系點來,這個點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點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對一篇作品,寫體會時不能面面俱到,應寫自己讀後在思想上、行動上的變化,摘取其中的某一點做文章。 第三,寫讀後感應以所讀作品的內容簡介開頭,然後,再寫體會。原文內容往往用3~4句話概括為宜。結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讀的作品上來。要把重點放在「感」字上,切記要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 最後,寫讀後感的注意事項:①寫讀後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揮,應以寫「體會」為主。②要寫得有真情實感。應是發自內心深處的感受,絕非「檢討書」或「保證書」。③要寫出獨特的新鮮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見解來吸引讀者或感染讀者

E. 初中生體驗農民生活心得體會

我的父母都來自農村,而我出生在城市。這座美麗的城市和那條川流不息的大江讓我自豪和驕傲。我慶幸自己沒有出生在那貧窮落後的農村,我慶幸我沒有生活在一個或苦難或殘缺或不幸的家庭,我慶幸我的童年充滿了快樂和幸福,我更慶幸和驕傲我擁有城鄉雙重背景,使我不僅能夠享受城市繁華的物質和文化生活,還能夠常常有機會來到父母曾經生活和成長過的農村,體驗農村的生活感受農村的發展和變化,豐富我的人生。
奶奶很早就去世了,我沒有見過奶奶,聽爸爸說奶奶英年早逝,是帶著遺憾和不舍走的,我只能從老家牆上掛著的畫像琢磨奶奶的美麗和慈祥。我出世時候爺爺已年逾古稀,但身體很硬朗,特別喜歡我,一年來幾次安慶主要是看看我這個寶貝孫子,每次看到爺爺佝僂的背脊上扛著沉重的鄉下特產和好吃的東西,我總是感覺激動的想流淚。爺爺過世也已經六年了,爺爺在世的時候回老家要多一些,現在鄉下還有我的大伯大媽四個姑姑哥哥姐姐一大串。特別有意思的是我雖然還是個孩子,但幾年前就升格了,有人喊我「叔爺」和「舅舅」了,弄得我有些不好意思。老家的親人都很喜歡我很疼我,我也很喜歡老家親人的勤勞和淳樸,每年的春節和暑假我都一定會回去老家看看的。
每次回到鄉下,總是被濃濃的親情所感染。長輩呼喚我的乳名是那樣的親熱,他們總是噓寒問暖,無微不至的關懷著我,毫不吝嗇地拿出家裡最好吃的東西犒勞我。雖然並不是什麼山珍海味也不是什麼進口的洋產品,只是自產的鮮嫩蔬菜香甜的水果和不含瘦肉精的豬肉,還有就是那些幾乎難得吃到的獨特食物比如毛香粑、洋胡姜等,都是真正意義上的無污染的綠色食品,無需什麼佐料無需什麼繁瑣的加工,吃到嘴裡是那樣的香甜那樣的回味無窮,不像城裡吃什麼總感覺不安全。
只要聽說我要回家的消息,老家的哥哥姐姐們準是夜不能寐,早早地站在村口急切的等待我的出現。踏進家門就和我聊個沒完,聊完後就四處轉悠,不是遊山玩水就是做一些好玩的游戲。我記得他們帶我到山上采過可以食用的蘑菇,也摘過鮮艷欲滴的野果,還跟在膽大的他們後面倒過蜂窩、掏過鳥蛋,下河抓過螃蟹、撈過魚蝦、捉過泥鰍,也跟著他們做過一些城裡根本看不到的游戲。農村沒有公園也沒有游樂場可供孩子們遊玩,沒有電腦可以上網聊天玩游戲,甚至看電影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農村卻是那樣的讓我流連,那種快樂沒有附加任何的條件沒有一絲的虛偽。
以前在書本上讀到一些描寫農民辛勤勞作的文章和詩句,並沒有什麼很深的感受,甚至有些懷疑。只有來到鄉下,看到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不辭辛勞的忙碌身影,只有看到他們頂著烈日冒著風雨揮汗如雨的躬耕勞作的場景,只有看到他們黝黑的臉龐和粗糙的雙手,只有看到一幢幢嶄新的樓房,我才真的感受到了他們的朴實和勤勞。每一粒收獲無不凝聚著他們辛勤的汗水,每一步前進都是他們腳踏實地埋頭苦乾的結果。面對酷暑嚴寒他們不是呆在家裡享受空調帶來的清涼和溫暖,面對乾旱和洪澇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他們沒有躲在家裡一味地發愁,也沒有消極的等待或者怨天尤人,而是勇敢地堅強不屈地與天抗爭與自然抗爭與命運抗爭。
從農村我感受到了濃濃的親情淳樸的鄉風勤勞的鄉民,我還感受到了一股堅強不屈的力量,他們都是我可親可敬的親人。

F. 高科技築夢新時代飛上藍天的蛟龍的讀後感是什麼

寫作思路: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現實針對性最強的一些書中情節、自己寫出來,作為讀後感的中心,然後加以論證成文。

這本書上的知識幾乎涵蓋了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中所涉及的高科技,還有國家的創新工程、人類的發明創造,以及未來多元化、趣味化的創新科技,利用高科技背後的有趣故事、嘆為觀止的科學事件、高新科技對人類生活各方面的影響,將各具特色、多姿多彩、精彩紛呈的高新科技一件一件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而科技發展造成的環境污染也不容小覷。所以科學家們就發明了「可消失於海水中的塑料」「以壓縮空氣、核燃料、地溝油、陽光、風為動力的汽車」和「可以自給自足的人工生態島」等保護環境的高科技。

所以我們現在應該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去熱愛科學、拒絕迷信邪說。有義務去維護自然界的生態平衡,保護壞境,人人有責。這本書讓我更全面,更直觀的了解了科學世界。展現在我們身邊的這個精彩無限、奧妙無窮的大千世界,正引領我們踏上求知之路,去捕捉、發現、探索每一片未知的世界。

G. 蛟龍港的介紹

成都蛟龍港是「成都市工業集中發展示範區」,經過幾年時間的發展,蛟龍港2000年成都青羊區建成了——蛟龍港青羊園區,2004年在成都雙流建成了蛟龍港——雙流園區,開創了民營經濟辦園區的先河。成為了「統籌城鄉」的實踐者,「兩化聯動」的參與者,「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探索者。截止到2009年,園區總投資達56億元,現已成功引進入駐企業1000多家,年利稅超過6億元,常駐人口達12萬人。2010年,蛟龍港創造了全世界首個最長的不銹鋼護欄的世界紀錄。招商引資一直是各級部門最為頭痛的事情,但在蛟龍港,憑借蛟龍人在全國各地及海外地區的30多個招商部,現已實現「選商」。為了保護生態環境,節約水資源,一座日處理30000噸的污水處理廠(蛟龍港活水公園)已投入運行。蛟龍港的協調發展,解決了一大批失地農民和待業青年的就業問題,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拓寬了農民的就業渠道,推進了城鄉一體化的進程,解決了困擾政府多年的「三農」問題,讓農民真正成為了市民;讓農村真正成為了城鎮;讓農業真正成為了工業,建立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遵循市場經濟規律,聯動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肯定。

H. 臨沭縣蛟龍實踐中心體驗作文

終於放暑假了,我們全家人要去山東玩,住三天兩夜。我們入住的飯店很豪華,有公園、滑草場、游泳池……,數不清好玩的游戲等著我呢!
第一天我們就入住五星級大飯店-理想大地,由於路程遙遠,到那裡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三、四點了。因為有些疲憊,所以大家都先各自回房間休息,打算好好的 享受一下飯店裡舒服的客房設備。到了晚上,我跟爺爺、奶奶和阿姨們去游泳池玩耍,結果不小心嗆到了水,差點就要溺水了,幸好有一位叔叔把我救了起來,真是有驚無險啊!而這件事也成了我在飯店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了。
第二天和第三天我們去了傳統藝術中心;還坐船遊了一趟冬河,美不勝收的風景盡收眼裡;在回家的路上順便去老街,在那裡吃了好吃的芋圓,真是快樂的旅程

I. 與夢相約心得體作文,一千字

「在我心中曾經有一個夢,要用歌聲讓你忘記所有的痛……」是的,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一個夢,這個夢多種多樣,或許你的夢是做一名警察、做一名教師、一名飛行員,或許它距離我們仍然很遙遠,但是我們仍然為了它不斷拼搏奮斗。展望祖國大地,廣闊無垠;回望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多麼自豪;看我們的相約中國夢,繁花似錦。十三億人口,十三億個夢,這些大大小小的夢也編製成了我們的中國夢。而我的夢就是成為一名醫生。
從新中國建立建立以來,我們國家完成了從貧窮到溫飽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而民生問題也成為了重要問題之一,現如今就醫問題也成為了不容忽視的問題,大醫院的就醫人數多,排號就診時間長,有的醫生的醫術不是那麼的精通……就拿我身邊的例子來說,我的小姨因為體質差抵抗力下降,上班腳劃傷,由於天下雨,道路上有污水,不小心踩到污水裡,出現小腿浮腫,到醫院檢查,醫生沒有檢查處是丹毒引起的,延誤了治療,導致淋巴水腫的不治之證,最後不得不去北京治療,結果在北京掛號檢查,就等了一個多周,又因為趕上十一放假又要拖一個周,做一個磁共振縱隔平掃的檢查就要半個月,小姨姨夫浪費不少的時間、花費了不少錢、上了不少火。所以當今的醫生素質急需提高。我想成為醫術高超的醫生為象我小姨一樣的患者不誤診,為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
為了實現我的夢,在今後的日子裡,我一定要集中精神學習基礎知識,鍛煉體質,樹立為患者服務的思想,做到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爭取考上煙台一中實驗班,將來到北京醫學院深造。這其中,我要克服很多困難,要付出很多,上這樣的高中、上這樣的大學文化課成績要達到93%,不費更多的精力是不行的,玩的時間很少,沒有堅強的意志是不行的。要扎扎實實,一個知識點也不能漏,對學過的知識反復復習,達到融會貫通。
當2008年愛奧運會在北京開幕時,我們實現了我們的奧運夢;當「神舟5號」飛月成功,我們實現了我們的奔月夢;當「蛟龍號」下水7000米時,我們實現了我們的下海夢。同學們,這樣困難的事情我們的前輩都可以實現,還有什麼是我們做不到的呢!讓我們一起發奮圖強,相約中國夢,一起實現我們的中國夢吧!

J. 不下大海難捉蛟龍悟出的道理

實踐出真知。

實踐:人類能動地改造自然和社會的全部活動。出:產生。真知:符合客觀實際、符合客觀規律的知識。即通過社會實踐才能總結出規律性的知識。

規律特點

實踐具有自身的規定和特點,同思維和認識相互區別和相互對立的主體行為,實踐不能脫離思維和認識獨立存在,實踐需要思維產生的實踐意識作指揮,思維需要認識獲得的知識作基礎,沒有思維和認識就沒有實踐。實踐、思維和認識是統一的整體,是前後相繼、水乳交融的主體日常行為。

實踐是世界和萬物的創造者,沒有實踐就沒有我們生活在其中的現實世界,就沒有實踐創造的城市、農村、山川、田野和萬物,就沒有在實踐中得到生存和發展的主體,實踐不僅創造出新的客體,而且創造出新的主體。

熱點內容
長沙裕湘紗廠簽證中心怎麼去 發布:2025-05-17 14:48:20 瀏覽:769
怎麼看比特幣高頻圖 發布:2025-05-17 14:46:49 瀏覽:95
區塊鏈在機場的應用 發布:2025-05-17 14:27:25 瀏覽:459
誰為央行數字貨幣提供技術支持 發布:2025-05-17 14:22:25 瀏覽:623
哪裡可以直接充值eth 發布:2025-05-17 14:20:24 瀏覽:967
淄川站去駕考中心怎麼坐車 發布:2025-05-17 14:15:38 瀏覽:961
比特幣各國政府為何不禁止 發布:2025-05-17 14:07:06 瀏覽:10
區塊鏈最新研究進展 發布:2025-05-17 14:06:19 瀏覽:806
usdt是什麼幣怎麼挖礦 發布:2025-05-17 13:59:54 瀏覽:241
區塊鏈友情鏈接 發布:2025-05-17 13:55:59 瀏覽: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