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不好意思去售樓中心看房
A. 去售樓部看房,一進門就問是不是第一次來,有什麼門道
相信買過新房的朋友,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無論你是一個人去看房還是跟著中介一起去看房,只要你一進售樓部前台就會問是不是第一次來?前台為何會這樣問呢,會不會有什麼貓膩呢?
那麼界定客戶是否是中介帶來的還是自然到訪,前台或者置業顧問肯定是需要問一問的。如果是自然到訪就不用支出傭金,如果是渠道帶過來的客戶成交了開發商自然是要給傭金的。
相信做過中介的朋友有這樣的經歷,有的客戶自己去售樓部看過房子後,但是聽說中介帶過去有優惠點數或者中介可以返一點傭金,然後就選擇讓中介帶過去成交。
當然,如果該售樓部沒有安裝人臉識別的監控,這一招還是有用的。如果你之前確實去過,開發商安裝了監控,否認也是沒有意義的,開發商依舊不會判給中介,算是他們自然到訪的客戶。
售樓部的前台或者置業顧問問看房者是不是第一次到訪,是沒有貓膩的,這是他們正常的工作流程。
B. 去售樓處看房要看些什麼
去樓盤看現場的確十分重要,在售樓處和現場應該注意看以下幾點:
一、看銷售。一般而言好的項目銷售人員的素質也好,但這不絕對。另外,一個隨便就給你這樣那樣承諾的銷售,往往項目也不可靠,所以嚴謹是高素質項目的特點。
二、看五證。《國有土地使用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建設工程開工證)、《商品房銷售(預售)許可證》這是最基本的。
三、看布局。這里說的布局,不僅僅是沙盤上的,還需要看項目的規劃圖,這要比沙盤來的靠譜。要注意住區外圍的城市道路、公共綠地、城市停車場,看社區園林規劃是否合理,住宅布局是否合理,能否保證每戶都能獲得規定的日照時間和日照質量。
四、看交通。居住區內的交通分為人車分流和人車混行兩類。「人車分流」,看汽車在小區外能否方便地從市政道路進入小區地下車庫。人車混行的小區要考察區內主路是否通暢,是否留夠了汽車泊位,停車位的位置是否合理。一般的原則是露天停放的汽車盡量不進居住區域,停車場若不得不靠近住宅,應盡量靠近山牆而不是住宅正面。
五、看戶型。好的戶型設計應做到以下幾點:1.入口有過渡空間,即「玄關」,便於換衣、換鞋,避免一覽無余。2.平面布局中應做到「動靜」分區。動區包括起居廳、廚房、餐廳,其中餐廳和廚房應聯系緊密並靠近住宅入口。3.起居廳應敞亮,廳內不能開門過多。4.廚房不宜過於狹長,應有安裝配套的廚具、吊櫃和放置冰箱的空間。衛生間應有獨立可靠的排氣系統,最好是明衛。
C. 購房有技巧 去售樓部看房時要注意這些事情
再現在的房地產市場上,出售的新房有很大一部分是期房,由於期房可能剛剛才開始新建,所以購房者去售樓部了解房屋詳細時多半隻能在售樓處通過置業顧問的講解,進而對沙盤圖、樣板間進行了解,所以往往實際拿到房子後總會有一些誤差存在。但是大家要注意,在售樓部聽到的信息也不一定全部准確,還是會有一些套路的。
一:第一次開盤關系戶多,房屋性價高
通常來說,一個樓盤在第一次開盤的時候定價會相對便宜,原因是項目第一次開盤銷售,肯定想要收到一個良好的銷售效果。此外,首批購房者客戶會摻雜很多「關系戶」,往往性價比比較高的房子都會在這銷售。
如果第一次開盤沒有合適的房子大家也不要著急,如果項目體量比較大,那麼後續肯定還會有房子銷售,而且後續房源的價格浮動不會太大,看房時可以詢問下一次開盤的時間,時間間隔比較短的話盡量放輕松,慢慢觀察。
二:開盤人山人海是假象
如果有過開盤選房經歷的朋友,就會發現在項目開盤時,活動現場都是人頭攢動,顯得尤為熱鬧。這可能是項目本身人氣高,但也有可能是開發商僱傭的人,來營造出樓盤很受歡迎的氣氛。所以大家在開盤選房時一定要保持足夠的冷靜,如果沒有合適的房屋就果斷離開。
三:貼上的房源有貓膩很多是預留房源
售樓處設置的銷控板一般是處理過的,那些貼著已售標簽的房源可能並不是已經賣掉的房子,二是開發商預留的房源或者目前本來就不打算銷售的房源。
四:售樓處裝修奢華與房子本身毫無關系
售樓處是客戶對於項目的第一印象,所以開發商對於售樓部的設計和建設會非常的重視。通常開發商會利用售樓部的一些細節來展示實力,所以售樓處的裝修和物業服務往往都是頂級的,然而這往往與項目品質沒有太大關系。
五:沙盤講解是重點
很多朋友區售樓部都會看沙盤,確實,對於區域地圖和沙盤的展示,大家應該要重點了解,而且也要仔細的聆聽售樓人員對於沙盤的講解。但是自己在看的時候也要注意沙盤中不顯眼的一些小細節,因為很有可能售樓人員會直接略過不良的因素,突出項目的亮點,讓購房者主觀上忽略了項目的缺點。
買房其實需要大家考慮的因素有很多,小編為大家介紹的也只是選房時需要掌握的一些小技巧。大家在選房之前還是要多了解一些選房技巧,做到有備無患。
來源:網路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8-08-15,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買新房,就上搜狐焦點網
D. 第一次買房不懂,是應該去售樓中心買還是去中介買
很多人第一次買房的時候,其實不懂內行的套路,可能會被忽悠,想要買到價錢合理又能滿足自己需求的房子,最好是直接去售樓部。
第三個原因:中介等於分銷渠道。要知道中介的別名是銷售,他們雖然有資源,但是也都是和其他地方進行合作,並且受人之託的,為了自己賺錢可能會昧著良心給你說一些好聽的,到時候你買了就算後悔也沒什麼用了,但是售樓部你能直接去看看房屋真實的樣子,而且她們也會根據你的需求給你確定合適的房源,並且售樓部雖然也是顧問,但是起碼資源就是自家公司的,里里外外都有一層關系,所以這個還是比較保險的。
E. 想買房,能一個人去售樓部看房嘛一個人去是否有點奇葩
對很多人說,買房時一輩子的事情,所以買房前一定要經過深思熟慮。我閨蜜是做售樓的,在平時交談的時候她會和我們透漏一些房產的潛規則,多虧有她,不然我買到的房子會被坑死。下面盤點一些買房最容易被坑的6個雷區。
6、謹慎認識贈送的附加值
為了消除消費者對公攤過大的顧慮,開發商可能免公攤銷售,為了消除人們對電梯維護費的顧慮,開發商可能為了促銷免除幾年的電梯維護費用,為了消除人們對物業過高收費的顧慮,也可能贈送幾年的物業管理費,這些都是短期行為的刺激銷售政策,沒有什麼重大意義。
比如買屋送裝修,買房送傢具,送電器等,事實上銷售前計價稍微提升一點,就足以將這些支出打進房價,因此買房不要追求面子工程,即追求額外優惠,或者將這些贈送附加部分進行剝離,單純就房價與相關房型進行性價比的對比。
F. 第一次去售樓處看房,應該注意什麼,問些什麼重
對於買新房的人來說覺得大多數會去售樓處看房,因為樓盤的詳細信息基本上都是在售樓處獲得的,但是也有不少朋友在置業顧問熱情洋溢的講解之後,自己卻不知道問什麼了,因為在置業顧問的口中樓盤簡直是完美無缺的。
難道這個樓盤就如此完美嗎?如何在售樓處看房和提問?去售樓部要注意什麼嗎?
在售樓處該看些什麼?
一、營業執照
正規的房地產企業都會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購房者在購房前務必查詢該企業營業執照是否合法。
二、企業資質
建設部將開發企業的資質分為三級,一級最好。主要是根據開發企業的實力劃分。企業資質代表著開發企業的信譽和市場業績,查詢銷售機構信用檔案。重要的還要看開發商開發這個樓盤有沒有五證,沒有或者不齊一定要慎重考慮。
在售樓處該問些什麼?
一、均價僅做參考,重點問准差價
到了售樓處之後,其實購房者最想要了解的還是房價,但是大家一定要知道均價和實際價格的區別。因為在樓盤的宣傳資料中,給出的價格多是均價或者是最低的房子的價格,而實際你看中的那套房源會往往高於均價太多。
當你問為什麼與均價差別那麼大的時候,置業顧問肯定會用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忽悠你。
所以,建議大家去售樓部不要問均價,重點問准差價,包括樓層差價、樓棟差價、戶型差價。差價問清楚了,購房者就可以根據自身經濟實力進行選擇。至於起價,其實是沒有多少實際意義的,多半是噱頭,吸引購房者的注意而已。
二、面積水分太大,重點問准公攤
小編經常聽到購房者抱怨,為什麼同樣的面積,我們家在使用起來為什麼會覺得這么小。其實,這主要就是公攤不同造成的。
高層住宅公攤的范圍一般在15%-30%之間,如果你購買一套100㎡的住宅,套內面積的范圍大約在70-85㎡之間。而且在收房驗房的時候,公攤還有上下3%的誤差。所以,大家在售樓部看房的時候,除了要詢問建築面積之外,問准公攤才是王道!
三、配套規劃存疑,問准相關部門
現在新房大部分位於一個城市的邊緣,但是置業顧問絕對不會說這里交通不便,而是會向你介紹未來的「完美」:通地鐵、建學校、修車站、建商場、有醫院等等。
只要還沒成型,一切都需謹慎,畢竟不靠譜的開發商太多,口頭承諾是沒有實際意義的。面對這種情況,購房者可以咨詢相關部門,比如咨詢教育主管部門是否簽約學校,或者登陸相關部門網站查看規劃信息等。此外,大家也可以在合同中對於開發商所承諾的配套設施一一記錄下來。
四、精裝房貓膩多,問准合同內容
一直以來,絕大多數購房者都對精裝房抱有一絲絲隱憂,因為購買精裝房是在是存在不少的風險。小編曾經聽一位裝修師傅說,許多精裝房內所配備的家裝都是大品牌里的「低檔貨」,這樣想想還不如買套房毛坯房自己裝。
為了避免此類事情發生,購房者一定要問准合同內容里是否會註明XXX元/平方米的裝修標准,以及能否註明家裝的品牌檔次。
五、出了問題咋辦,重點問准售後
在簽約認購之後就是坐等收房了,但是大家在收房時也需要注意:一方面,要約定好一旦出現推遲交房,開發商如何支付逾期交房違約金;另一方面,確認物業公司和開發商是否為同一家,如果不是,一旦出現了「扯皮」問題,究竟如何處理。
每一個買房的朋友都是需要去售樓部進行現場觀看和咨詢的,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去售樓部的時候不要被置業顧問口中的「美好」輕易打動,畢竟他們是不會說自己樓盤有任何壞處的。所以還是需要大家自己認真仔細的斟酌、考慮。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8-01-16,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買新房,就上搜狐焦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