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球提高算力
❶ 人類文明如果邁入二級文明之後有可能製造出戴森球嗎
八大行星的總體積、總質量都沒有太陽大,因此就算把八大行星上的礦產資源都開發來製造戴森球,估計連個蓋子都做不成。退一步講,就算人類打造出了龐大的戴森球,要讓它吸收太陽的能量然後轉化成人類可利用的能量,這樣的技術只有人類的想像力能夠創造出來,現實是做不到的。總而言之,戴森球只是一個科幻概念,根本無法在現實中實現。人類文明向二級文明發展,也不一定只能走製造戴森球這條路,還可能出現其它的路徑可供選擇。與這些設想比起來,人類當前的緊急任務是解決在地球上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否則最終連一級文明都達不到。
❷ 烏托邦dlc中 建造戴森球好還是環世界好
??今日,P社公布了群星首個大型DLC「烏托邦」發售日期及新預告,據悉「烏托邦」DLC將於4月6日正式發售,售價19.99美元。?群星 烏托邦DLC發售時間官方描述,這次DLC的核心提升是新系統「上升天賦」,當你的種族升級和獲得新傳統的時候,它可以有更多的進化方向。你可以在生物進化、超能力進化、合成進化三個方向中選擇。也就是說,當你的種族在進化中習得新的傳統時,你可以選擇他們的進化方向,生物、靈能還是合成,這些都將由玩家們自己選擇。關於游戲建築方面,DLC包含了能夠提供大量住所的太空站,來分擔星球上過多的人口,同時玩家們也將能夠建造諸如戴森環和環形世界這樣的超級工程,之前這些都只能在Mod中見到。此外,新DLC還對游戲的一些硬核內容做出修改,使這款太空策略游戲的可玩性大大提高。
❸ 如何建造能把太陽包裹住的戴森球
回顧人類文明的發展史,我們會發現在文明進步的同時,人類的能量消耗量也在指數級地攀升,正是因為如此,在1964年的時候,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肖夫(Nicholas Kardashev)提出了文明等級的概念,他根據文明對能量的使用量將宇宙中的各種文明分為了三個等級,9年以後,天體物理學家卡爾.薩根(Carl Sagan)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文明指數(K)的計算公式(如下圖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水星的質量相對較少,因此把水星拆掉並不能建造出能把太陽完全包裹住的戴森球,但如果未來的人類真的完成了這一壯舉,那麼人類將會掌握到我們現在難以想像的能量,可以想像的是,屆時的人類將有足夠的能量對太陽系中的其他天體如法炮製,並最終建成能把太陽包裹住的戴森球,到那個時候,人類或許就離II型文明不遠了。
❹ 人類需要發展什麼樣的科技才能夠建造一個戴森球
1960年,著名的數學物理學家弗里曼·戴森提出了一個構想:戴森球,轟動了世界。
所謂的戴森球,是一種一個直徑比恆星還大,將恆星包裹住,通過吸收恆星輻射的能量來為人類所用的一種設備。
另外,如果想要以水星為材料製造戴森球,恐怕要把水星挖的很深。而人類目前在地球上挖的最深的坑也不過是12公里。因此,人類的勘探技術,也需要提高。
同時,我們要完全了解太陽系的演化、發展、運行。製造戴森球這樣的設備,勢必會對整個太陽系造成巨大的影響。這種影響反過來是否會對地球有什麼干涉,也未可知。
就在戴森提出這個設想後4年,前蘇聯科幻作家卡爾達舍夫提出了宇宙文明等級的說法,指出:能夠完全利用行星資源的文明,屬於1級文明;而能夠利用整個恆星系的資源,就屬於2級文明。
而根據估算,人類充其量算是0.7級文明。如果成功開發了戴森球,將是升級為2級文明的重要標志。這其中的1.3級,還有一段非常漫長的路要走!
❺ 為什麼現在《鬼谷八荒》的熱度高於《戴森球計劃》
因為有很多有錢有勢的人在加熱。
❻ 如果可控核聚變實現了,智能生命還用製造巨大又費事的戴森球嗎
在人類科技文明飛速發展的同時,能源的來源問題卻逐漸顯露了出來,雖然煤、石油、天然氣,風能,太陽能等能源已經被人類大規模使用,但與此同時還會帶來一些污染問題,而且這些能源根本解決不了我們的需求。
因此實現可控核聚變是目前唯一有效的解決能源問題的辦法,但要進行可控核聚變所需的條件非常苛刻困難。
未來有可能實現可控核聚變?在太陽的內部每時每刻都有核聚變反應的發生,研究發現每秒鍾大約有6億噸的氫轉變成5.96億噸氦,釋放出400萬噸氫的能量,而這種能量釋放的條件是在3000億個大氣壓的壓力和1500萬度的溫度,而我們地球上根本無法提供這么高的壓力,只有提高溫度來達到這樣的壓力,但這樣的溫度會達到上億度,所以如何達到這樣的溫度,用什麼樣的容器或者方式來約束這種溫度,這是目前科學界需要解決的一大難題。
❼ 《戴森球計劃》有很多多餘的材料,該如何儲存起來
說起「戴森球」,它是一個只存在於理論中的人造工程項目,大致是說在科技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讓所有行星以合理的隊形羅列起來,將恆星「包裹」,完美地利用其產生出的所有能量…大概就是這意思,說錯了也別見怪,畢竟咱哥們也不懂物理,這是網路過來的。但是這個理論,我覺得很有意思的一點是,它在現實中只屬於設想,但要放到游戲設計領域里,那可就是一個實打實的創意了,我想這也是《戴森球計劃》誕生的初衷。
圖
❽ 人類何時才能夠進階2級文明,並造出戴森球
1960年,美國著名物理學家弗里曼·戴森在研究宇宙天體的基礎上提出了「戴森球」理論。簡單地說,先進文明用人工裝置將恆星緊緊包裹起來,使恆星在核聚變中產生的能量被先進文明挖掘出來,而不是大部分進入太空。
那麼,按照人類目前的科技發展水平,只有正確的人才能向二級文明邁進,成功地創造出「戴森球」,使太陽的所有能量都屬於我們。我們都知道地球上的資源不是無限的。石油和煤炭等傳統資源也面臨枯竭。近年來,我們不斷開發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最新的研究已經能夠利用雨水發電。我們瞄準這些自然資源是因為至少它們不會稀缺。但在此之前,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當人類能夠完美地控制地球上的所有資源時,我們將成為一個一流的文明。然而,經過數百萬年的進化,人類並沒有對地球有一個全面的把握。例如,佔地球總面積71%的海洋,仍有90%的面積是我們未曾涉足的。想想裡面隱藏的資源有多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