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C匿名支付數字貨幣
⑴ amc貨幣是不是傳銷
明確告訴你不是,草根翻身的一個機會,多少可以買點。可以好好去了解。
⑵ 香港交易所的滬深300(AMC)點值多少保證金和手續費比恆指和國內的滬深300低很多。
股指期貨定義每個點值300,每手合約值的錢是當前點位乘以300,如3000點,則每手合約值3000*300=90萬。開一手合約需要支付上述合約價值的20%左右作為保證金,以20%保證金計算,開一手合約需要18萬。
⑶ 肺炎球菌疫苗的爭議
一些公共衛生專家和政府官員提出了一種新的籌資計劃,稱為「先期市場委託」(Advanced Market Commitment, AMC)。該計劃中,如果某國家需要肺炎球菌疫苗,且該國菌苗具備了生產特徵,則由捐贈人以事先協商好的價格向該國出資購買菌苗。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藉助投資促進疫苗的後期推廣、提升疫苗的生產能力。在AMC資助中獲益的公司則有義務以一定折扣的低價、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向該國家生產並供應疫苗,從而使得該計劃持續進行下去。
但有一些批評家對AMC表示了批評。他們認為AMC繁瑣、低效、不夠靈活,而且未來7到10年後將有更好的疫苗進入流水線生產,而AMC則需要差價補助才能維持下去。全球有成千上萬兒童的健康不容樂觀,八個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MDGs)中的第四個就是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下降三分之二。
GAVI聯盟是肺炎球菌疫苗AMC行動的主要推動者,其發言人Hans Kvist表示,兒童肺炎得到公共衛生的重視僅僅是近幾年的事情。但是過去幾年裡,衛生官員們已經開始認識到了肺炎給健康帶來的沉重代價,並開始想方設法籌資以擴大免疫范圍。例如,墨西哥國家呼吸道疾病研究所(Instituto Nacional de Enfermedades Respiratorias, INER)兒科中心主任Silvia Lule博士強調,肺炎已成為墨西哥第二位次的住院病種。任何有呼吸道症狀或HIV感染的兒童都主動進行了肺炎球菌的免疫接種。然而墨西哥只是少數幾個在高危人群中實施了廣泛免疫的發展中國家中的一個,在其他國家,形勢更加嚴峻。
那些比墨西哥還窮的國家可以依靠AMC。2007年,幾個國家同意提供15億美元以資助AMC的肺炎球菌疫苗項目。AMC已經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發起一項肺炎球菌疫苗的試驗項目,如果試驗成功,同樣的模式可以應用於瘧疾、肺結核甚至清潔水的項目。
AMC這樣考慮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給需要疫苗的貧窮國家創造獲取疫苗的條件;另一方面是出於發展中國家這類疫苗市場小、風險大的考慮,從生產者的角度予以補償。如果貧窮國家負擔不起足夠覆蓋生產者投資成本的價格,就不能保證產品的需求,企業將會有所損失。而通過AMC的計劃,AMC逐步對疫苗價格進行補償,在保證疫苗以發展中國家能夠負擔得起的價格銷售的同時,使得制葯企業能夠開發和生產疫苗,從而保證了持續的需求。
GAVI聯盟的Kvist表示,GAVI是一個幫助發展中國家促進和資助疫苗的開發和使用的公私部門聯盟,加拿大、義大利、挪威、俄聯邦和英國,以及比爾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已經承諾為肺炎球菌疫苗提供資金保障。2007年2月,GAVI聯盟——全球疫苗和免疫接種聯盟——承諾為AMC提供15億美元資助。Kvist提到,在拉丁美洲,尼加拉瓜(Nicaragua)將成為首批30個接受肺炎球菌疫苗支持的國家中第一個受益的國家,同時,蓋亞那(Guyana)和葉門(Yemen)也在AMC支持項目的候選名單之列。「這15億美元對於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MDGs)的實現將會產生至關重要的作用。
Kvist稱,AMC肺炎球菌疫苗的試驗項目正在進行,如果試驗取得成功,這些經驗可以用於瘧疾、肺結核及其他疾病疫苗的開發。
據GAVI聯盟估計,到2030年,AMC肺炎球菌疫苗項目可拯救5百萬人的生命,其中有50-70萬人在AMC實施10後即可得到拯救。根據2006年GAVI聯盟和世界銀行的一份關於解釋AMC機制的文檔,每劑疫苗的成本大約為5-7美元,發展中國家只需一起支付大約1美元/每劑,而Kvist稱該價格仍然會繼續協商。AMC第一輪的支付將從2010年開始,持續9到10年。
然而,AMC計劃也遭到了以Andrew WK Farlow、Donald W Light、Richard T Mahoney和Roy Wids為代表的批評。他們在向WHO知識產權、創新和公共衛生委員會遞交的世界發展中心(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 ,CGD)2005年報告中表示了幾點質疑,其中包括擔心長期實施AMC計劃會造成排擠那些後期想加入該計劃的公司,甚至排擠那些能生產更好疫苗的公司。目前AMC正在考慮擴大AMC受益面的措施,以惠及後期加入的公司。此外報告中還提出,AMC和公司簽訂保證疫苗符合最低規范的合約,可能會降低產品的質量和功效。
據說該報告的4位作者也是最初提出AMC的顧問委員會的成員。他們在2005年的報告中寫道,「在認真仔細的回顧了CGD報告以及最初的草稿後——我們所有人都仔細的考慮過——我們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對於這些疫苗更廣泛的潛在的開發者和供給者來說,這種CGD模式的做法是不可行的、無效的和不公平的。」
AMC到底能不能解決問題,但事實卻是如此:疫苗很昂貴,現存沒有任何機制來確保公司降低價格提供公共衛生需要的疫苗或葯物。全球的各種衛生組織和專家們正越來越趨向於通過建立公私合作的形式,試圖努力減少一種疫苗從發達國家應用到發展中國家之間的時間差。
⑷ amc模型是什麼意思
概念:AMC,是代理商Agents、生產廠家Manufacturers、消費者Consumers三位一體的平台,其中M又指Medium(指陶瓷雲、時尚雲這類平台本身的媒介及中間監管作用),旨在破解體驗經濟時代的電子商務難題。
網路名片:AMC模式,承載母體--《陶城報》二十三年行業傳媒經驗與影響力,結合多年深入調研及中國經濟發展現狀,以應用雲計算技術、ODI互動選材系統為支撐開創,讓企業舒心、代理商安心、消費者放心,創造簡明精準的信息傳遞、愉悅互動的選購體驗,開拓行業營銷新模式。AMC不全是B2C、C2B、O2O、B2M,而是一種全新的、獨創的模式--AMC。它結合行業產品特性,以互聯網和地面渠道的優勢互補為基礎,通過共享各地的終端推廣渠道和售後服務網點,達到迅速反應、活化終端,減少商品流通環節,讓M(廠家)專注研發、生產,讓A藉助M(平台)拓展網上客源,由A為C提供配送服務和售後服務的商業模式。
AMC模式起源:
(1)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產品的極大豐富,人們對商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購物行為也在發生顯著變化,這一過程可用下圖簡略表達:
(2)大部分商品都在經歷這樣一個過程,甚至部分品牌為達到營銷目的故意讓產品發展回到第一階段,因為這個階段的產品不愁賣,企業擁有優勢定價權。飢渴營銷在商業中的應用,就是要達到這個目的,比如奢侈品的限量版發售,汽車的無現貨銷售(要排號,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更經典的就是蘋果產品,無論iPhone還是iPad都嫻熟地應用了這一技巧,排隊搶購更助長了其產品的熱銷。
(3)而體驗經濟也不算什麼新鮮事物,只能說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趨勢。進入21世紀以後,中國製造企業的生產力、質量把控基本不成問題,在產品同質化嚴重、抄襲成風的年代,光憑產品本身很難取勝,這時比拼的是綜合實力,企業軟實力,以及所賦予的產品文化底蘊等。此時,體驗化營銷作為一種促銷手段得到充分應用,最常見的比如按摩椅的試用,飲料的贈飲,食物的試吃,美容界廣泛應用的贈送體驗券,房產界的樣板房,而大家買衣服、買鞋更是自古以來就離不開體驗。以陶瓷行業為例,樣板間的出現就是一種典型的體驗化營銷(由國內由東鵬率先應用,後全行業跟進),現在幾乎沒有哪個專賣店是沒有樣板間的。花這么多心思和資金在樣板間上,這在票據經濟和產品經濟時代,是不可想像的。
(4)而如今的網購用戶已經不僅僅滿足於低價購物,用戶體驗決定用戶的忠誠度。所謂體驗已經不是簡單的在線產品體驗,而是包括下單、支付、發貨、配送、售後等全流程體驗。
(5)體驗經濟對電子商務的發展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利用好了,它就是突圍的利器、致勝的法寶,尤其對家居建材、裝飾用品、紡織成品、服裝鞋子等體驗度要求較高的產品而言。因此,破解阻礙此類產品發展電子商務的AMC模式誕生了。
⑸ AMC模式的AMC模式起源
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產品的極大豐富,人們對商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購物行為也在發生顯著變化,這一過程可用下圖簡略表達:
大部分商品都在經歷這樣一個過程,甚至部分品牌為達到營銷目的故意讓產品發展回到第一階段,因為這個階段的產品不愁賣,企業擁有優勢定價權。飢渴營銷在商業中的應用,就是要達到這個目的,比如奢侈品的限量版發售,汽車的無現貨銷售(要排號,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更經典的就是蘋果產品,無論iPhone還是iPad都嫻熟地應用了這一技巧,排隊搶購更助長了其產品的熱銷。
而體驗經濟也不算什麼新鮮事物,只能說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趨勢。進入21世紀以後,中國製造企業的生產力、質量把控基本不成問題,在產品同質化嚴重、抄襲成風的年代,光憑產品本身很難取勝,這時比拼的是綜合實力,企業軟實力,以及所賦予的產品文化底蘊等。此時,體驗化營銷作為一種促銷手段得到充分應用,最常見的比如按摩椅的試用,飲料的贈飲,食物的試吃,美容界廣泛應用的贈送體驗券,房產界的樣板房,而大家買衣服、買鞋更是自古以來就離不開體驗。以陶瓷行業為例,樣板間的出現就是一種典型的體驗化營銷(由國內由東鵬率先應用,後全行業跟進),現在幾乎沒有哪個專賣店是沒有樣板間的。花這么多心思和資金在樣板間上,這在票據經濟和產品經濟時代,是不可想像的。
而如今的網購用戶已經不僅僅滿足於低價購物,用戶體驗決定用戶的忠誠度。所謂體驗已經不是簡單的在線產品體驗,而是包括下單、支付、發貨、配送、售後等全流程體驗。
體驗經濟對電子商務的發展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利用好了,它就是突圍的利器、致勝的法寶,尤其對家居建材、裝飾用品、紡織成品、服裝鞋子等體驗度要求較高的產品而言。因此,破解阻礙此類產品發展電子商務的AMC模式誕生了。
⑹ 美國最大院線巨虧298億,萬達徹底放棄控制權,amc將如何維持生計
據國外媒體的消息,三月十五日美國最大的院線經營公司AMC娛樂控股向外界宣布,中國大連萬達集團已經放棄了公司的控制權,雖然他們以9.8%的持股依然保持著AMC最大股東的地位,但AMC的實際控制權已經不是由萬達來掌控的了,由於AMC去年的虧損達到了創紀錄的四十六億美元,所以公司目前的經營狀況是十分艱難的,AMC目前能做的就是尋找新的投資者或融資渠道來幫助公司度過這段困難時期。
目前AMC娛樂控股主要尋求著新的融資計劃來幫助公司獲得正常運營下去的必須資金,今年一月份AMC已經募集到了超過9.17億美元的融資,相信隨著市場的逐步好轉,AMC或許能撐過這段艱難的時光。
⑺ 通常銀行支付給amc幾十bp作為通道費 bp什麼意思
債券和票據利率改變數的度量單位。一個基點等於1個百分點的1%,即1BP=0.01%
⑻ 國有銀行壞賬剝離給四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之後,發生了什麼
1999年開始,信達、華融等四家資產管理公司奉命處理四大商業銀行上萬億不良資產,十年後這些「壞賬銀行」又借市場化跳板把更多賬單塞進國家手中,如此輾轉騰挪的後果便是,壞賬不減反增,全體納稅人掏腰包。
要了解今次華融資產管理公司仿照「信達模式」設立共管賬戶的性質,就必須知道中國這四家資產管理公司的前世今生。亞洲金融風暴中的1999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決定將工、農、中、建四大銀行的1.4萬億元的巨款壞賬果斷剝離,對口設立華融、長城、東方和信達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簡稱AMC),以求換得金融業和整體經濟的輕裝改革。財政部作為唯一股東向每家公司注資100億元,並擔保四大AMC從央行獲得6041億元再貸款,再向四大國有銀行及國家開發銀行共發行8110億元金融債券,以此按1:1的對價購買不良資產。
在華爾街,處置不良資產的公司往往被稱為「禿鷲」,他們靠那些「腐肉」為生,也替整個經濟體清理垃圾。而這批中國金融「禿鷲」的設立目標也是為了在十年存續期內「最大限度保全資產和減少損失」。央行行長周小川曾說,首次剝離的1.4萬億不良資產「50%是各級政府行政干預導致的,30%是為了支持國有企業,剩下的20%才是銀行自身經營造成的。」簡單說,AMC的成立就是給中國金融業向市場經濟轉軌「擦屁股」的,正是這四家「壞銀行」的存在讓四大國有銀行有了成為「好銀行」的可能性。
2006年底,官方公開數據顯示,AMC累計處置不良資產1.21萬億,占接受總額的83.5%,現金回收約2110億元,回收率約在20%左右。對於資產管理的十年成績,外界褒貶不一。盡管處理不良資產是個高技術難度的活兒,盡管四大國有銀行中工行、建設銀行雄踞全球銀行業賺錢能力前兩位的成績表明當初「扔下沉重包袱」、「以時間換空間」決策的正確性,但20%左右現金回收數據仍然表明,AMC辛辛苦苦十餘年,銀行系統不良資產還有1萬多億元,只是從商業銀行挪到到AMC口袋裡。
再考慮20%回收率背後的成本,AMC成立時從國有銀行借調了工作人員,回收現金的費用率在8.65%。AMC前期將相對優質不良資產處理萬之後,後期回收率一年比一年低,管理費用卻一年比一年高。AMC管理人員曾披露:「如果回收100塊錢你只能拿1塊錢獎勵,而製造100塊錢費用你可能拿20塊錢回扣,你選擇哪個?」甚至出於十年存續期結束後前途未卜的擔心,不乏有的AMC留著不良資產賺其他業務的錢,以免坐吃山空。
在AMC運作期間,關於國有資產流失的爭論一直非常普遍。首先是「大限將至」的時間壓力讓AMC不得不在後期以迅速清空庫存為目的實施「大甩賣」。曾參加過AMC資產包拍賣的業內人士稱,因為經濟周期而形成的不良資產如果必須在行政指令下的2006年底前處置完成,坑定會導致「賤賣」。他還透露,AMC為防範與私人交易時的道德風險,更傾向於賣給政府,價格自然也壓的很低。
最為極端的例子發生在2006年,長城資產管理公司沈陽辦事處將18.67億國有金融不良資產低價轉讓,價格不足債權的1%。購買人隨手僅靠其中一筆債權(約占總額1.4%),不僅收回了1800萬的投入還另賺800萬元。有業內人士甚至將之指斥為「崽賣爺田不心疼」的行為。事實上,AMC擁有不良資產處置的全部成本和收益信息,且掌握了資產折扣權,但回收率並沒有硬性指標,運營損失由國家承擔,這其中就產生了「尋租」空間。
2005年初,國家審計署披露四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AMC)現已被查出各類違規和管理不規范問題資金700多億元,發現案件線索38件、涉案資金67億元。時任審計署長李金華在通報中指出,一些AMC財務管理鬆弛,虛報、挪用回收資金的情況時有發生,甚至採取虛報冒領、截留收入、虛列費用等手段,將資金用於發高額工資及獎金補貼等。
監管機關還注意到,回收資產最大化及處置成本最小化似乎並沒有被放在AMC日常業務最重要的位置。憑藉手握上萬個企業的債務處置權,AMC建立了涉及租賃、證券經紀、不動產和信託業務在內的分支部門,華融官網曾顯示它擁有300家企業的股權,旗下擁有10家金融平台公司,2009年利潤同比增長102.9%。但是,所有AMC的業務信息包括最為重要的資金回收率並不曾定期公開。《紅色資本主義》作者卡爾•沃特直言,從不良貸款被剝離出銀行資產負債表那一刻起,政府和這些資產管理公司間的資金流動至今仍不完全透明。
總結「壞賬銀行」過去十年,明顯特點就是在上萬億國有銀行不良資產處置上「成效不大」,壞賬只是挪了窩但錢並沒清算。更為嚴重的是,AMC在十年運營中本身又再不斷產生新的欠賬。據統計,包括四家AMC在成立初期以及2005年再度剝離不良資產,央行提供給AMC的再貸款高達1.2萬億;AMC向四家銀行發行的8110億元債券10年後也無法償還。
也就是說,4家AMC政策性業務回收的現金在扣除各項費用之後,絕大部分用於支付央行再貸款和金融債的利息,所剩下的能夠償還本金的微乎其微。以華融公司為例,銀監會資料顯示,截至2005年末,華融公司共回收現金543.9億元,而同時期,華融公司向工行支付全部累計應付金融債券利息389.16億元,同時向人民銀行支付再貸款利息45.78億元,還有累計費用支出為28.91億元,三項合計已達463.85億元。
老賬還沒處理完,超過萬億的政策性業務虧損掛在了AMC的賬上,這就是「壞賬銀行」十年後所面臨的尷尬現實。不過在選擇AMC選擇後續改革路徑的時候,事業單位政府「管飽」的優越性再次體現。2009年建設銀行宣布持有信達資產管理公司的2470億債券延期十年;隨後中國銀行業跟進延期債券10年,利率維持年息2.25%不變,財政部繼續對債券提供擔保。
另外,AMC欠央行的5739億再貸款則停息掛賬。正常情況下央行為保障資產負債大致平衡,每增加一筆債權就該相應的鈔票。每還一筆錢,也要注銷一筆基礎貨幣。掛賬意味著左邊AMC不用再償還貸款,右邊也不再縮減貨幣,流動性停留在市場上,就有可能導致全社會的通貨膨脹。
類似上述政策「管飽」落實到具體資產管理公司,就產生信達向市場化轉型時的「共管賬戶」。2010年,國務院批復信達與財政部共設「共管賬戶」,將歷史上形成的2000多億元巨額掛賬損失剝離至此賬戶,存續時間初定為十年。
「共管賬戶」本質上用未來的收益來還當前的欠賬,做法是將剝離的不良資產置換成優質資產,財政部向信達發放等額付息債券,以其作為信達唯一股東未來預期可獲得的分紅以及所得稅減免部分歸還。引入「共管賬戶」方案後,財政部作為不良資產的債主不需要立即支付現金化解損失,而信達的財務報表將變得干凈甚至「健康」,最終新帳、舊賬都留給了未來。
2010年《證券市場周刊》撰文指出,從AMC接收不良資產開始,所謂「政策性收購」就是個數字游戲。十幾年後,AMC欠央行約1萬億,簽四大國有銀行8200億,原購入的1.4萬億不良資產只有20%現金回收。無論這些欠款是進入「共管賬戶」還是債券延期、停息掛賬,都不過是在國家資產負債表的不同科目下「左兜換右兜」。但債務就是債務,企業核銷要靠利潤,財政核銷要靠納稅,央行核銷要靠通脹。
這些壞賬隱藏在中國的GDP效益中,真正成為中國經濟的泡沫。僅以「共管賬戶」剝離剩餘壞賬的做法匡算,如果後來的長城、東方都仿照信達、華融的方式操作,未來十年近萬億不良資產還是處理不掉,最後的結果分攤到全民每個人需要為此掏出將近1000元。而據西南財經大學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陳野華的測算,包括農行股份制改革的成本,中國金融漸進式改革成本已累計3.2萬億,若一次性核銷,2009年中國GDP總量的10%就沒有了。
凡是資本運作,必定有群體為此支付代價。央行與財政部不是創利企業,由央行和財政部承擔不過是由納稅人承擔成本的隱諱說法。分析中央財政拯救銀行壞賬的具體方法,也可以證明是如何為壞賬買單的。當壞賬積累的一定程度,銀行只有用自身利潤核銷壞賬才是直接支付。若國家動用外匯儲備向銀行注資,就相當於直接向市場多投基礎貨幣,以隱性通脹的方式攤薄所有人民幣使用者的福利,以鑄幣稅的方式搜刮國民以填補銀行的無底洞。
此外,AMC向四大銀行發行的金融債券是由中央財政擔保的,這種隱形擔保的形式雖然不是直接的、一次性的買單,但最終是由中央財政間接、延期支付的。央行再貸款雖然目前已停息掛賬,最後也還是通過流通領域的通脹造成物價上漲,民眾買單。總的來說,起初的銀行不良資產經過AMC處置後並沒有減少,如今通過市場化改革又再塞回財政體系,壞賬在被轉移、被延期支付的同時仍然在被放大、被惡化,最終接盤的只能是全體納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