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展望
⑴ GUIDO交易平台的數字貨幣今後的努力方向是什麼能展望下未來么
數字貨幣理論研究與實踐還在不斷創新與探索之中,現代科技進步推動了數字貨幣形式的創新,中央銀行主權數字貨幣代表未來數字貨幣的方向,與之對應的貨幣機制、貨幣理論與政策框架、貨幣規制與監管模式、國際協同模式等都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⑵ 上海今年將推進數字人民幣試點,數字貨幣會成為一種趨勢嗎
數字貨幣現在只是一種趨勢,也是面對著一個挑戰,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的主要特徵是它是由中央銀行發行的法定貨幣,與紙幣上的人民幣具有相同的作用,實際上中央銀行的數字貨幣首先由中央銀行交換給銀行或其他運營機構,然後由這些機構對公眾進行交換,在加強全球資源配置功能方面,這是繼續促進金融業的擴展,向外界開放,繼續聚集一批職能性,總部型機構,並促進金融業的發展。
促進貿易創新發展,大力發展新的商業模式和離岸貿易在線支付方式的用戶相對比較粘手,盡管人們可以容忍新事物,但是數字貨幣在短期內不應對電子貨幣支付產生“影響”。展望長遠的未來,數字貨幣的實施可以在追蹤異常交易或探索金融風險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由數字貨幣生成的交易數據很可能會合並到個人客戶數據系統中,金融機構可以使用大數據分析來准確勾勒出客戶畫像並進一步挖掘客戶價值,這些數據的沉澱還可以為政府提供有效的決策依據,實現明智的政府並提高工作效率。
⑶ 將主流數字貨幣存入Index Bank指數銀行可靠嗎
理財投資既要向前展望高收益,也要注重穩健的低風險資產增值,Index Bank指數銀行不僅給投資者提供了可靠的投資建議,還接受多種主流數字貨幣的託管兌換保值增值。也就是說,這是一個基於加密數字貨幣建立的「余額寶」。無論市場狀況如何,只要投資者將主流數字貨幣存入Index Bank指數銀行,就能實現資產的不斷增值,而不必擔心因為幣價波動造成的本金損失。它增加了散戶的權重,減少了幣價的市場波動,有助於維持市場的穩定,對於散戶來說,是一種相當可靠的資產保值增值方式。
⑷ 首個央行數字貨幣應用場景落戶豐台麗澤,數字貨幣有什麼優勢呢
蘇州相城區公函要求相城區各區屬企事業單位和各類管委會,要與工資代發銀行簽訂數字貨幣代發協議,為全體工作人員安裝數字錢包(退休人員除外),並將每月工資中交通補貼的50%通過數字貨幣形式發放。
這是央行數字貨幣自傳出研發消息以來的首次實際落地應用,這是一個值得被記住的歷史時刻。
讓我們回顧一下DCEP的發展歷程:
2014年央行成立法定數字貨幣專門研究小組
2016年在原小組基礎上設立數字貨幣研究所
2018年6月,成立深圳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8月,中央發文在深圳開展數字貨幣研究和移動支付試點
2019年10月29日,在 「2019外灘金融峰會」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表示:「目前我國央行推出的數字貨幣DCEP,是基於區塊鏈技術推出的全新加密電子貨幣體系。」這是DCEP的首次亮相。
2020年4月3日,在「全國貨幣金銀和安全保衛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中,央行表示要「堅定不移地推進法定數字貨幣研發工作」。
4月10日,央行辦公廳主任周學東在「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發布會」上指出,「關於數字貨幣,央行正按照原定計劃,有序推進。」
4月14日,央行數字貨幣 DCEP 率先在農行內測。
4月16日,蘇州相城區實現央行數字貨幣 DCEP首個應用場景的落地,將「數字錢包」作為支付通道,以交通補貼形式發放。
從各種動作來看,央行數字貨幣的計劃可謂是早有準備,並且在有條不紊的持續推進中。
為什麼要發行DCEP?
從國家層面上看
眾所周知,主權國家對宏觀經濟的調控手段主要通過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就好像目前全球因為疫情缺乏流動性,我國通過降息和政府支出來刺激經濟,但是,資金通過逐層傳導,真正用於目標范圍的資金卻很少。
如果是利用央行數字貨幣系統,就可以對大量的交易進行分析並追蹤,可以用最直接和高效的手段將資金用於所需的地方,從而釋放流動性,造福於民。
從國際層面上來看
利用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國家信用的審查,增加國家的貨幣系統的信用,隨著國民生產總值的增加,信用也一定是遞增的,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會更加迅速。
這個理解起來很簡單,區塊鏈技術讓資產證明無法造假,讓信用可審查,自然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
數字經濟時代是大勢所趨
去年,世界銀行集團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曾發布報告指出,迄今為止,有近70%的央行都在研究央行數字貨幣,也可以看出數字化浪潮是大勢所趨。就目前來看,央行數字貨幣DCEP很可能領先於全球其它國家開始大規模地使用,貨幣數字化時代將要到來。
數字經濟時代越來越近
當今時代是一個數字化時代,技術革新和數字化經濟的全面興起,讓科技由最初的工具角色轉變成驅動金融變革的中堅力量。數字化的五全基因(全空域、全流程、全場景、全解析、全價值)與金融業不斷碰撞融合,不僅改變了個人間、企業間、國家間的結清算方式及主權貨幣發行機制,還大幅提升了產業鏈運營效率,帶來了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
如果說區塊鏈技術將對社會各行各業進行「基因改造「,那麼數字貨幣就將對金融行業進行徹底的」基因改造「。展望未來,區塊鏈、人工智慧、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對傳統行業的深入融合與改造,將引領我們進入一個全新的數字經濟時代。
總之,數字經濟時代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央行數字貨幣的落地勢必將對現有的金融市場帶來顛覆性的變化,孕育出巨大的財富機遇。未來已來,風口已至,緊跟行業大咖腳步,精準把握未來趨勢,快人一步搶占財富商業藍海。
⑸ 科技類ICO展望,通往信任世界的新窗口
正在舉辦的夏季達沃斯論壇,對經歷變革的經濟發展來說可謂是一樁幸事。除了持續創新、地緣經濟等傳統議題,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技術同樣成為議論的焦點。同時,包括Hcash超級現金在內的區塊鏈企業亮相達沃斯,新興的金融模式在當下的經濟結構中開始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進入2017年以來,諸如區塊鏈、ICO等新名詞迅速升溫,並有不少敢於吃螃蟹的人「一夜暴富」。相應的,有人為區塊鏈技術大唱贊歌,認為其將顛覆現有的金融領域,甚至對整個世界帶來積極影響,也有人認為區塊鏈是金融市場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無論與否,在公有鏈、私有鏈、聯盟鏈以及量子計算、抗量子密碼等加持下,區塊鏈已經成為一股洪流,並將影響每一個置身其中的人。而這到底是一場人為製造的神話,還是為我們打開了通往信任世界的新窗口?
風口上的ICO,與時間和風險賽跑
IPO是很多投資者所熟悉的名詞,中文翻譯為「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融資」,在區塊鏈市場也誕生了一種類似的融資形式,即首次公開發行加密數字代幣融資,按照「Initial Crypto—Token Offerings」的縮寫,被稱之為ICO。
ICO最早出現在2014年,去年下半年開始在國內風行。據「Smith+Crown」的研究報告顯示,截至到今年6月份,ICO項目的融資高達5.6億美元,遠超過通過VC融資籌集的2.95億美元。一直被創業者捧上神壇的VC,最終成了ICO的取代對象。
原因似乎不難理解,ICO是數字貨幣和區塊鏈的產物,契合了互聯網去中心化的大趨勢,能夠將分布在全球的各類資金調動起來。比如說區塊鏈創業公司可以選擇不以公司股票或債券為融資工具,而是發行自己的數字代幣,通過眾籌的方式,交換比特幣、以太幣等主流數字貨幣,以達到融資創業目的。
當然,在外界向ICO拋出橄欖枝的同時,也有一些質疑的聲音,比如ICO公司的創新性、責任感、自律性、安全性等等。事實上,如果從時間和風險的維度來看,風口上的ICO項目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金融類ICO。此類項目的客戶主要為互聯網金融,基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分布式賬本技術等來控制風險,從短期利益上來看,金融類ICO的優勢最大,當然也伴隨著更大的風險。
第二類是商業類ICO。此類項目一般對現有的區塊鏈技術進行改進,形成新的區塊鏈平台,並試圖在新平台上創建新的生態系統。中期上看,這類項目的商業推廣和研發難度相對較低。
第三類是科技類ICO。這類項目往往會提出新的技術改進,然後應用於現有的區塊鏈平台,進而在安全性、可持續性等方面達到優化和提高的目的。科技類ICO的迷人之處在於有著最強的爆發力,也需要最長的時間,卻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也因此吸引了更多人的關注。
可以肯定的是,虛擬貨幣存在的合理性已經被大多數認同,甚至不排除政府在未來發布虛擬貨幣的可能。相比於傳統VC,ICO的整個過程更透明且不可篡改,並產生了一種全民自治的公司治理方式。對於方興未艾的創業者而言,ICO是比VC更有吸引力的融資渠道,而對投資者來說,ICO的低進入門檻和可觀的投資回報率,或許是一塊難得的餡餅。
Hcash「超級現金」,如何重塑區塊鏈價值?
6月初的時候,高舉「重塑價值」大旗的Hcash,正式向全球發布了「HyperCash中文白皮書」,將建立一個新的底層技術平台用以鏈接各種不同的區塊鏈技術,從而讓基於信任的價值在不同的區塊鏈系統中自由流通。也正是因此,Hcash「超級現金」被視為科技類ICO的典型代表。
Hcash「超級現金」的前瞻性在於對量子計算攻擊的提前布局。這是一支由深耕大數據、雲計算以及密碼學和區塊鏈領域多年的技術專家組成,為了「超級現金」系統的設計與目標達成,Hcash獲得了闊悅科技與上海交大區塊鏈聯合創新技術的幫助,為Hcash「超級現金」,提供了抗量子密碼技術支持。誠然,作為一項被看好的科技類ICO,Hcash「超級現金」所專注的不只有流通行和兼容性,規避風險能力也是可持續性的重要保障。
目前,Hcash「超級現金」已經在全球上線公募,對於區塊鏈領域的關注著而言,不失為一件好事。
正如經濟學家張五常先生所說,經濟社會的基本規則就是產權規則,你改變了產權的規則,你就改變了整個系統。相信在眾多區塊鏈組織和公司的共同努力下,互聯網將逐步從中心化的信任進化到由演算法、數據為核心的去中心化信任。而隨著中心化的信任中介被逐漸削弱和替代,互聯網的運作方式將被以區塊鏈為代表的系統所改變。或許故事還有些遙遠,但它已經有了萌芽和初步的發展。
⑹ 從 「工業增加值」看「新基建」的內涵
盤面觀察
截至收盤,滬指漲0.50%,報2852.55點,成交額為2337.59億元;深成指漲0.89%,報10621.50點,成交額為3835.29億元;創指漲1.12%,報2043.44點。從盤面上看,數字貨幣、醫療器械、RCS板塊居板塊漲幅榜前列,機場航運、採掘服務、石墨電極板塊居板塊跌幅榜前列。
後市展望
上周五公布了一季度GDP,-6.8%,這個數據某種程度上影響到了政策的變化。4月17日的政治局會議打出「六穩」到「六保」的政策組合拳,並向市場發出將運用降准、降息、再貸款等手段保持流動性充裕的信號,這為後續央行更大的貨幣寬松政策埋下伏筆,從市場長期角度來看,成為A股上漲的動力。
落實到行業領域,可以先看一個宏觀數據,1-3 月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8.4%,前值-13.5%,而其中高技術製造業(-3.8%,前值-14.4%)改善了10.6 個百分點,說明資金的流向已經在發生變化。未來一段時間,「新基建」將是市場重點關注的對象。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新基建「的范圍,從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二是融合基礎設施。主要是深度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支撐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進而形成的融合基礎設施。三是創新基礎設施,主要是支撐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製的具有公益屬性的基礎設施。
操作策略
傳統基建和新基建方向,或將成為短時間內資金關注的重點方向,尤其是新老基建中一季報業績向好、質地優良的行業龍頭。【首席投資顧問 文賦,執業證書編號:S0260611050006】
⑺ 取消關稅遇雜音,股指高開低走
盤面觀察
周五兩市大盤高開低走,三大指數最終都以陰線報收,兩市成交額4494億元。盤面觀察,無線耳機、在線旅遊、知識產權等板塊漲幅居前,數字貨幣、雞肉概念、銀行等板塊跌幅居前。兩市漲停38家,跌停5家,北向資金凈流入24億。截止收盤,滬指報2964.19點,跌0.49%,深成指報9895.34點,跌0.22%,創指報1711.22點,跌0.25%。
後市展望
受商務部稱「中美同意隨協議進展分階段取消加征關稅」消息鼓舞,隔夜歐美股市收漲,今日A股各大指數也高開,但美股收市前,外媒報道稱「白宮取消中國商品關稅計劃面臨強烈內部反對」消息影響納指回落,直接導致今日A股高開低走,午盤前回補當日跳空缺口後一度反彈上攻,午間又受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言論「否認中美已就取消關稅達成共識「消息影響美股期指、A50期指都急速下挫,導致A股再度單邊回落直至收盤。技術上,布林通道收窄,上軌約3000點、下軌約2930點,制約股指上下空間,預計股指仍要在布林通道窄小空間橫盤整理,短期仍有震盪反復。值得一提的是,北上資金再演戲劇性變化,從上午凈流入20億,到下午回落到凈流入9億,到尾盤再現急速流入到日內新高凈流入24億,顯示境外港資依然如故、持續買入A股。盤後消息,證監會取消創業板公開發行股票連續盈利兩年的條件和調減減持鎖定時間以及延長批文有效期至12個月,是繼續支持中小創創新企業舉措,有利緩解大股東高質押,但也給市場解禁短期心理承壓。整體看,市場還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A股短期內仍難走出徹底反轉,仍需耐心等待市場給出明確反轉信號,再積極重倉操作。
操作策略
策略上,短期在人民幣升值的情況下,造紙、紡織、航空、汽車零部件等板塊有望受益,建議短線可新增給與適當關注。【投資顧問 羅利民,執業證書編號:S02606110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