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股票收益對比
㈠ 對比不同指標分別在30隻個股和大盤10年間的收益率, 具體怎麼做呢 求高人回答啊!!!
boll, macd, rsi,本質上都是均線指標,他們是同一維度的,彼此沒有互補性。
選擇同一種指標,結合當時大盤走勢,這算是有兩個維度了,根據大盤現狀再結合指標進出這種操作成功率會實質增加
而僅用boll發買入點,macd也發買入點,這樣的所謂共振實際描述的是一件事情。
如果你要完成作業的話,起碼你要給個級別,是日級別周期的收益率還是周級別收益率。
最傻瓜又直接的辦法,比如測試macd,你肯定要把對應的dif和dea數據輸入,例如在aa列用dif-dea,aa列就是正負交錯的,(或者直接用macd值,macd值的正負交錯與此同。)
如果aa列中有連續2個值同號,就刪除後一行的數據。這樣處理下來結果就是aa行值應該是+-+-+-交替。
最後一步,把+對應的收盤價加起來的總和減去-對應的收盤價的總和,除以+對應的收盤價總和。就是macd指標的所謂回報率
最後一步要對aa列排序一下,這個不用廢話了吧。另外,這個數據沒任何操作意義的。不要認為某個數據為正以後就一門心思跟著它走,最後結果肯定是掛。
㈡ 炒數字貨幣跟炒股票有什麼不同
炒數字貨幣跟炒股票的不同:
1、從時間上來看,炒股有時間限制,炒幣沒有。
炒股的時間限制特別嚴謹,上午9:30開盤,11:30收盤;下午13:00開盤,15:00收盤,一天4小時交易,一周共20個小時交易。然而,炒幣是沒有這個限制的,全天24小時交易。因為幣市向全世界各地開放,為了讓所有人都能參與交易,打破時差帶來的困擾,就設置了24小時全天交易模式。
2、從漲跌幅度來看,股市有漲跌幅限制,幣市沒有。
股市每日漲跌幅不能超過10%,然而幣市的波動卻十分巨大。例如,2017年9月4日,央行發出公告,指出國內通過發行代幣形式包括首次代幣發行(ICO)進行的融資活動涉嫌從事非法金融活動,嚴重擾亂了經濟金融秩序。這一公告引發了幣圈大地震,所有幣暴跌。9月4日下午3點央行文件發出後,各虛擬貨幣更是全線跳水,交易區的幣種三日跌幅在4%-20%左右,創新試驗區跌幅在15%-50%左右。
溫馨提示:
1、以上解釋僅供參考。
2、在投資數字貨幣之前,建議您先去了解一下項目存在的風險,對項目的投資人、投資機構、鏈上活躍度等信息了解清楚,而非盲目投資或者誤入資金盤。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應答時間:2021-03-1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㈢ 晶元、數字貨幣紛紛漲價、走強,哪些個股受益
我個人覺得主要是涉及光伏和科技的個股。
我們知道目前晶元的問題可以說是整個產業鏈和全球性的問題,馬上就要進入5G時代了,在5G時代以後,晶元的作用可能會更加突出,這個時候晶元和數字貨幣將會直接影響到很多行業的發展,也會影響到這些行業的股票波動。
晶元和數字貨幣紛紛漲價。
這個問題非常普遍,因為晶元的問題其實已經持續了一年多,在這一年多期間,全球范圍出現了晶元短缺的狀況,這就直接導致很多晶元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價格上漲,包括很多中低端晶元,中端晶元的價格已經漲了50%以上,而高端晶元的價格甚至上漲了100%以上。
數字貨幣是同樣的道理,因為目前數字貨幣是全球經濟發展的主流方向,很多地區特別看好數字貨幣的發展。
㈣ 數字貨幣和股票二者誰的風險比例更高
當然是數字貨幣風險更高了。數字貨幣是虛擬貨幣,實際上不存在的。沒有國家信用擔保的虛擬貨幣,沒有實際價值。漲跌也不受控制。而股票是國家承認的有價證券,漲跌受控的,風險相對更小些。
㈤ 數字貨幣的收益真的那麼高么值得投資嗎
謹慎投資,如果你是在一些股票交流群里看人家曬收益,一定要注意,很有可能是騙局。數字貨幣一般有兩種騙局形式,一種是空氣幣,發先幣,跟你說和打新股一樣,要多麼難得多少關系才能買到,買到了要翻多少倍等,還會有人曬出截圖,這種都是模擬單。而且買進去還有鎖倉期,基本錢提不出來。還有一種是帶杠桿的交易類形式,這種和期貨一樣。可以很掙錢,亦可以瞬間爆倉,讓你血本無歸。如果你投資資產不超過一百萬,這些發財夢就不要做了,不然輸的褲子都沒得還不知道怎麼回事。
㈥ 投資數字貨幣和炒股有什麼區別
區別大:首先股票對應的是實體經濟,漲跌有基本面支撐,數字貨幣沒有。其次,股市交易量活躍(即便是熊市也比數值貨幣活躍),很多技術分析都能一定程度實用。最後就是法律風險
㈦ 可以給一個權證和股票交易收益對比的詳細例子嗎,請用數字詳細對比一下
主要看權證價格和正股價格的差距,差距越大,杠桿作用越明顯.
舉例說明: 如果A股票現價為4.00元,假設其認購權證B,C,D市價分別為1.00,2.00,3.00元(認購行權價分別為3、2、1元,以上和以下數據都是按理論上最簡單的情況假設,市場情況可能會稍有不同,特別是存續期還比較長的權證).
如果下一交易日A股票上漲兩毛錢,那麼:
A股票收益為 0.2/4.00= 5%
B權證收益為 0.2/1.00=20%
C權證收益為 0.2/2.00=10%
D權證收益為 0.2/3.00=6.67%
以上就是最簡單的對比,當然沒有考慮交易費用(權證要低於股票),以及權證為T+0交易,可以一天內反復波段操作的情況.
㈧ 股票價格走勢線與收益線的對比
彼得林奇所說的收益線與價格線的對比,簡單的說就是把每年報告的每股盈利連成曲線(每年是一個點),然後在同一張圖上再加上這一時期的股價走勢(每年是12條月線),正常情況應該價格線在收益線附近徘徊,離得不太遠,如果離得很遠了,就值得懷疑股價相對於公司的盈利狀況是不是過於低估/高估了。
就是這么一張畫了兩條曲線的圖而已。我覺得可能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的:
·盈利和股價當然是不同坐標的,盈利的坐標在左邊,股價的坐標在右邊。盈利1塊錢跟股價多少錢等高,是個問題。彼得林奇的書上盈利1塊錢一律與股價15塊錢是等高的。這個只能說是個大概合理的估摸。你要把A股的按這樣畫出來恐怕價格線全都遠遠高於收益線。
·股價、每股收益都是要根據股份拆分調整的。也就是應該算復權價。
·對比的時間必須很長,他畫的圖都基本上都是10年左右或更長的。然後經常看出規律就是價格線漲得很快,遠遠超過了收益線,結果過了一段就掉下來跟收益線差不多高了。這個「過了一段」可能就過了三五年了。所以你要是畫幾個月或者一兩年的那就沒有任何意義,也不可能呈現他說的規律。
·「值得懷疑股價相對於公司的盈利狀況是不是過於低估/高估了」——只是值得懷疑而已!光看這張圖肯定沒法告訴你能不能確信是這樣。價格線遠高於收益線那有可能因為最近收益低只是暫時因素影響,將來會連年上升追上價格線;價格線遠低於收益線那有可能因為最近收益高只是暫時因素影響,將來會連年下降追上價格線。彼得林奇說有規律那也只是「經常有」,不是次次有,他也不是光靠這張圖做判斷。
㈨ 數字貨幣與股票的區別到底在哪
股票不是24小時交易,並且有漲跌停限制,數字貨幣是全天24小時交易,沒有漲跌限制,完全可以自由買賣交易。所以現在很多炒股的已經轉戰到數字貨幣交易。
㈩ 股票收益對比表
我用的是同花順,有區間漲跌幅統計這一項,在報價的下拉菜單里,你可以把你標的股票區間用截圖保存下來,保存時記著保存格式為JPG或JPEG格式的就可以了。下圖是我給你舉得一個自選股的12.16到12.16區間是這一天的截圖。這時才先打開QQ的前提下使用的截圖手法。別的股票軟體我沒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