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是計劃經濟嗎
『壹』 數字貨幣是什麼
說起數字貨幣,大家第一反應可能是比特幣或者臉書計劃推出的Libra。
數字貨幣
但是,與這些所謂的數字貨幣不同,我國央行將要推出的數字貨幣有國家信用背書,可以說是人民幣的電子版本。因此,央行的數字貨幣是具有法償性的。
更重要的是,有國家背書,央行的數字貨幣幣值會更加穩定。而比特幣等所謂的虛擬貨幣,無法保證幣值穩定,被「割韭菜」就成了常事。
從使用場景上看,央行數字貨幣不計付利息,可用於小額、零售、高頻的業務場景,相比於紙幣沒有任何差別。同時,使用時應遵守現行的所有關於現鈔管理和反洗錢、反恐融資等規定。
鏈喬教育在線旗下學碩創新區塊鏈技術工作站是中國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開展的「智慧學習工場2020-學碩創新工作站 」唯一獲準的「區塊鏈技術專業」試點工作站。專業站立足為學生提供多樣化成長路徑,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產學研結合培養模式改革,構建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
『貳』 央行要發行的「數字貨幣」究竟是個啥
是電子貨幣形式的替代貨幣,數字金幣和密碼貨幣都屬於數字貨幣(DIGICCY)。
數字貨幣是一種不受管制的、數字化的貨幣,通常由開發者發行和管理,被特定虛擬社區的成員所接受和使用。歐洲銀行業管理局將虛擬貨幣定義為:價值的數字化表示,不由央行或當局發行,也不與法幣掛鉤,但由於被公眾所接受,所以可作為支付手段,也可以電子形式轉移、存儲或交易。
(2)數字貨幣是計劃經濟嗎擴展閱讀:
按照數字貨幣與實體經濟及真實貨幣之間的關系,可以將其分為三類:
一是完全封閉的、與實體經濟毫無關系且只能在特定虛擬社區內使用,如魔獸世界黃金;
二是可以用真實貨幣購買但不能兌換回真實貨幣,可用於購買虛擬商品和服務,如Facebook信貸;
三是可以按照一定的比率與真實貨幣進行兌換、贖回,既可以購買虛擬的商品服務,也可以購買真實的商品服務,如比特幣。
『叄』 數字貨幣是國家政策嗎
中國關於數字貨幣監管的法律仍舊是一片空白,數字貨幣在國內處於一個灰色地帶,法不禁止則可為。不過,在國內仍舊有一些關於數字貨幣的規范條文。
在2013年年底央行等5部委聯合下發比特幣風險通知,明確把比特幣定義為一種特殊的互聯網商品,民眾在自擔風險的前提下可以自由的買賣。但否定了其貨幣屬性,現階段,比特幣不能且不應該作為貨幣使用。
瑞泰幣、千金卡、萊特幣等數字貨幣均適用於這央行對比特幣的定義。數字貨幣可以作為一種商品的形式存在。
『肆』 數字貨幣到底是什麼
這里涉及到兩個概念
1、貨幣的數字化
2、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數字貨幣(譬如:比特幣),但實際區塊鏈幣並不是真正的貨幣。
最近比較火的數字貨幣其實就是指的區塊鏈幣,可以網路搜索了解一下區塊鏈技術等知識
『伍』 數字貨幣能不能復活計劃經濟
從法定貨幣到數字貨幣
1918年,蘇俄開始實施特殊的經濟政策,禁止日用必需品的私人貿易,實行產品實物供應及主要消費品配給制;取消貨幣和核算制,實行總管理局制,國家直接給每個企業制定產、供、銷計劃;實行普遍義務勞動制。
這就是人類進入現代社會之後,誕生的一種新的社會經濟運作形式,即「計劃經濟」。
1920年,奧地利學派第三代掌門人米塞斯發表署名文章,用詳細的理論推導,做出了當時來看非常驚人的推斷:由於蘇俄的「計劃經濟」缺乏經濟計算的有效工具,其經濟活動必定會走向失控和混亂,進而導致普遍的窮困、飢餓,直到崩潰。
米塞斯的觀點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因為諸多知名經濟學家,都認為蘇俄模式有持續存在的意義,並且同樣會帶來經濟的繁榮。
從法定貨幣到數字貨幣,類似於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
到了1989年,美國第一個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薩繆爾森在他的《經濟學》教科書里寫道:「蘇聯的『計劃經濟』比美國的市場經濟更加優越;蘇聯將會在1997年全面超越美國的市場經濟。」
要知道薩繆爾森的經濟學教科書,至今風靡全球,成為數百萬學子的經濟學啟蒙書籍。但僅僅就在薩繆爾森認為蘇聯經濟模式優於美國市場經濟兩年後,蘇聯解體,計劃經濟也不復存在。後來薩繆爾森刪除了書中關於對蘇俄經濟的看法,然後繼續穩坐經濟學暢銷書作者。
然而,從1920年米塞斯預言「計劃經濟」終將崩潰,到1991年蘇聯解體,整整過了70年。用如此漫長的時間來驗證一個推導,確實充滿了極大的挑戰和風險。這就是為什麼「計劃經濟」時至今日依然受到一些人追捧的原因,因為大部分人生活在當下,沒有人准確的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就算是一些頂級的數學家、經濟學家、科學家,依然會高估技術所帶來的作用,比如牛頓就在炒股領域賠得很慘,凱恩斯和費雪在1929年的大蕭條中虧得一塌糊塗。前兩年,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就基於對大數據的痴迷,認為未來由於大數據的存在,「計劃經濟」將是可以實現的。
其實早在1920年,也就是米塞斯預言「計劃經濟」最終會崩潰的時候,波蘭著名經濟學家蘭格就用非常詳盡和龐大的數據,逐一反駁了米塞斯的預言,蘭格用各種數據和理論,自稱解決了米塞斯提出的「經濟計算」難題,而蘭格的理論依據獲得了當時大部分人的認同,整個市場和學術界,基本都認為蘭格贏得了跟米塞斯的論戰。
到底什麼是「經濟計算」,難道大數據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嗎?
當然不能,因為你確實可以通過我的消費數據和歷史習慣等等,甚至是我所有的財務數據等,預測我接下來的需求,還可以通過我的行動軌跡等數據,預測我的喜好和可能的傾向,但你無法計算出我會以什麼代價、什麼方式來滿足這一需求,也無法計算這些需求會給我未來的行動和更長遠的需求帶來何種影響。
也就是說,你可以在一定時間內計算出我階段性的需求,也可以在一段時間內計算出我為了滿足這一需求會採取的行動方式,以及會付出的可能成本,但你無法在所有時間段內計算出我所有的需求,以及在所有時間內計算出我為了所有需求要採取的所有行動和願意承擔的所有成本。
從長遠看,我自己甚至都不知道我在未來某一天突然蹦出什麼需求,突然因為什麼事情而貪婪或恐懼,更不知道為了滿足這種貪婪和恐懼會採取什麼行動。所以,試圖用技術的進步來實現「計劃經濟」,過去不行,未來也不可行。
那麼「經濟計算」這個難題,到底要靠什麼來解決呢?
答案是「貨幣」 和「價格」。
前一陣開始,中國市場豬肉價格上漲,這個價格上漲,就是「經濟計算」的結果,說明豬肉供不應求,這一信號會釋放給所有有意願養豬的人,刺激這些人去養豬,然後增加供給。但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在「計劃經濟」模式下,豬肉少了,那每個人就少分點,至於豬肉需求到底是多少,大家願意為這種需求付出什麼成本,沒有人知道,因為沒有價格,從而也就無法知道下一年應該供給多少,只能猜(也可以叫計劃)。
在實際的經濟運行當中,市場遠比豬肉價格上漲這種問題要復雜得多,在無比復雜的市場,就是通過貨幣和價格這樣一個簡單的「經濟」計算方式,來有條不紊的維持市場運轉的。
但新的問題又來了,如果貨幣本身不是市場化的,而是一種「計劃經濟」模式,那麼市場所呈現出來的價格機制是否會失效?「經濟計算」是否會崩潰?答案是一定的。
『陸』 中國合法的數字貨幣是怎麼賺錢的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什麼是數字貨幣 ,數字貨幣的特徵是去中心化交易貨幣,最為知名的是比特幣,但是數字貨幣這些年並沒有被中國承認,近日,中國打算發行中國的數字貨幣DCEP,簡稱DC
數字貨幣本身就是貨幣,你問怎麼賺錢,其實是就是在問,錢怎麼掙錢?其實很多渠道,第一我們後期會有基金,進行數字貨幣的私募操作。第二我們平時怎麼賺人民幣,如今在中國大型推廣使用數字貨幣,就怎麼使用數字貨幣掙錢。
作為數字貨幣,其實中國發行的類似於法幣,法幣的目的是穩定,應該是秒定人民幣1:1上下浮動,根據不同的匯率DCEP:USDT 為7:1上下浮動,後期根據中國的競爭力不斷提升可能會1:1,近年來也是逐漸下降。
作為數字貨幣如果想要掙錢,有很多的途徑, 各大交易所可以進行兌換成不同的數字貨幣,其他的數字貨幣可能就沒有USDT和DCEP這么穩定,價格會根據需求不斷進行漲跌,我們這時候就可以通過股票類似的形式,進行買入賣出,從中賺差價,另外,你如果不過癮,很多數字貨幣交易所,提供合約,可以進行成倍的買入賣出,看漲看跌,最高甚至幾百倍,有不少人通過這方面進行暴富,但是這樣傾家盪產的也有很多,另外這種交易所會一種方式讓你的貨幣歸零——插針,要警惕很多這樣的交易所跑路了————參考第二大的交易所被查OK交易所
另外做為國家形式的數字貨幣應該是有空頭的方式進行的,比如我國有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形成社區型的貨幣,可能會根據持有的DCEP進行空投,此為我的猜測。
另外就是現在比較流行的就是defi的流動性挖礦,俗稱為做市,後期可能會代替交易所,每個人都是交易所,都可以進行收取手續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