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字幣問答 » mpc數字貨幣

mpc數字貨幣

發布時間: 2021-04-09 14:03:23

㈠ 財富的本質是什麼

財富,指具有價值的東西,包括自然財富、精神財富等。

狹義的財富效應是指貨幣財富效應,由於金融資產價格上漲(或下跌),導致金融資產持有人財富的增長(或減少),進而促進(或抑制)消費增長,影響短期邊際消費傾向(MPC),促進(或抑制)經濟增長的效應.簡而言之,就是指人們資產越多,消費意欲越強。

廣義的財富效應是指涵蓋了所有財富的更為廣泛的概念,有物質上和精神上的。物質上能滿足你各種生產生活需要的物品就是財富;精神上能讓你愉悅舒暢的就是財富。
應答時間:2021-03-0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㈡ 西方經濟學簡答題

市場理論的理解,在不同的市場理論部門
一種不同類型的市場條件:市場理論,根據不同層次的競爭,可分為四類:完全競爭市場,壟斷競爭市場寡頭壟斷市場壟斷市場。
完全競爭的市場,是指競爭不受任何阻礙和干擾的市場結構。
壟斷競爭市場上的同類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的許多供應商的區別,無論是在市場上有競爭力的因素是現有的市場結構的壟斷因素。
寡頭壟斷的市場,是指少數幾個廠商控制整個市場的生產和銷售的市場結構。
壟斷市場作為一個整體的行業的市場結構是指只有一個生產者。
四級市場在完全競爭的特點比較如下:
數量的產品,低廉的價格,高效率的
壟斷競爭:數略高的價格,高效率
寡頭:少量的高價位,低效率
壟斷:最昂貴的,最有效的
消費的邊際消費傾向之間的關系和平均消費傾向
一個數最少的:平均消費傾向是指消費占收入的百分比,APC:APC = B = C / Y
例如,一個社會收入20000億元,消費支出為15000億元,平均消費傾向消耗是0.75(1.5 / 2)。

邊際消費傾向是增加的消費在增加的收入的比例,MPC,即:MPC =△C /△Y。
收入增加30000億元(1萬億元人民幣),消費量增加至20000億元(05000億元)的邊際消費傾向是0.5(0.5 / 1)。

APC和MPC的變化的基本規律如下:

(1)平均消費傾向APC和邊際消費傾向MPC減少由於增加收入,消費也有所增加,但消費的增長速度低於收入的增長速度(APC降),和越來越小的(MPC減少)。 APC和MPC降低凱恩斯主義的角度來看,解釋了凱恩斯有效需求不足的三大規律之一。

(2)MPC的消費曲線C = C0 +的消費曲線上各點的斜率,斜率應該是平等的,但是從長遠來看,消費曲線的斜率越來越小。

(3)APC> MPC,你可以看到,從表10-1中的APC和MPC數字對比。這是因為即使收入是零,將是消費者的基本C0。 MPC應該是小於1,但大於零。

(4)消費和收入之間的關系,可以有三種情況:

C> Y,APC>

C APC>

C = Y,APC = 1

㈢ 宏觀經濟學中AE-NI模型中的AE是什麼的縮寫

國民收入決定理論的一種,宏觀經濟學中的基礎理論,國民收入(NI)=總支出(AE)。在使用價值上,國民收入是由體現新創造價值的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所構成。

宏觀經濟學中簡單的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僅包括產品市場,即國民收入(ni)=總支出(ae)。

要分兩部門,三部門,四部門來考慮,部門越多越復雜,兩部門是c+s=c+i:三部門就是c+s+t=c+i+g;四部門就是c+s+t+k=c+i+g+(x-m).c是消費,s是儲蓄,i是投資,t是政府凈收入,g是政府購買,k是本國居民對外國人的轉移支付,(x-m)是凈出口。

(3)mpc數字貨幣擴展閱讀:

宏觀經濟學中描述國民收入和總需求相等關系的基礎模型。其中NI表示國民收入,AE表示總需求。這個模型論述的是國民收入和總需求的關系。在凈稅收NT和政府購買支出GP以及凈出口NX都等於零的兩部門(消費品部分和投資品部門)模型中。

其中C為消費,MPC為邊際消費傾向。,表示I投資是外生變數,由於NI=AE,這樣在邊際消費傾向給定的條件下,每一個數量的I都會導致一個均衡的國民收入NI。實質上這里表述的是《通論》中所說的乘數效應。

㈣ 聯合大學2012-2013宏觀經濟學試卷及答案!求求求!

[1]1. 下列哪一項不列入國內生產總值的核算?( )
A. 出口到外國的一批貨物; B. 政府給貧困家庭發放的一筆救濟金;
C. 經濟人為一筆舊房買賣收取傭金;D. 保險公司收到一筆家庭財產保險
2. 在兩部門經濟中,均衡發生於( )之時。
A.實際儲蓄等於實際投資; B. 計劃儲蓄等於計劃投資;
C. 實際的消費加實際的投資等於產出值; D.總支出等於企業部門的收入
3. 假定其他條件不變,稅收增加將引起國民收入( )。
A.增加,但消費水平下降; B.增加,同時消費提高;
C.減少,同時消費水平下降;D.減少,但消費水平上升
4. 利率和收入的組合點出現在IS曲線右上方,LM曲線的左上方的區域中,則表示( )。
A.i<s ,L<M; B.i>s ,L>M;
C.i>s ,L<M; D.i<s ,L>M
5. 在IS-LM 模型中,若經濟處於中間區域,貨幣供給增加將導致( )。
A.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B.收入減少,利率上升;
C.收入增加,利率降低; D.收入減少,利率降低
6. 在其它因素不變情況下,自發性投資增加10億美元,IS曲線將( )。
A.右移10億美元; B.左移10億美元;
C.右移支出乘數乘以10億美元; D.左移支出乘數乘以10億美元
7. 中央銀行提高再貼率會導致貨幣供給量( )。
A.增加和利率提高;B.減少和利率提高;
C.增加和利率降低;D.減少和利率降低
8.( )將會使長期總供給曲線向右移動。
A.生產技術水準的進步; B.生產要素投入數量的增加;
C.擴張性的財政政策; D.擴張性的貨幣政策
9. 以下哪兩種情況不可能同時發生( )。
A.結構性失業和成本推進型通貨膨脹;
B.需求不足失業和需求拉上型的通貨膨脹;
C.摩擦性失業和需求拉上型通貨膨脹; D.失業和通貨膨脹
10. 經濟周期的實質是( )。
A.失業率的波動; B.利息率的波動;
C.價格水平的波動;D.國民收入的波動
1.在理解國內生產總值時要注意( )。
A.國內生產總值是指最終產品的總值;
B.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年內生產出來的產品的總值;
C.國內生產總值指的是最終產品市場價值的總和;
D.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年內在本國領土上所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價值總和
2.消費傾向與儲蓄傾向的關系是( )。
A.APC+APS=1; B.APC+APS=2;
C.MPC=1—MPS;D.MPC+MPS=2
3.凱恩斯認為,有效需求不足是導致失業的原因,而有效需求的不足是三大基本心理規律起作用的結果,這三大心理規律是( )。
A.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B.邊際收益遞減規律;
C.流動偏好規律; D.資本邊際效率遞減規律
4.宏觀經濟政策的目標是( )。
A.充分就業; B.物價穩定;
C.經濟增長; D.國際收支平衡
5.影響貨幣創造乘數的因素有( )。
A.法定準備金率; B.超額准備金率;C.再貼現率; D.現金—存款比率; E.基礎貨幣的數量
四、判斷命題的對錯(每小題1分,共10分)
1.GDP的變化取決於用哪一年的價格作為衡量GDP的基期價格。( )
2.按照凱恩斯主義觀點,增加儲蓄會使均衡產出增加。( )
3.邊際消費傾向越小,投資乘數越大。( )
4.中央銀行大量賣出政府債券會使利率上升、產出下降。( )
5.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可以直接刺激投資需求,推動國民產出增長。( )
6.一般來講,相對於摩擦性失業,結構性失業問題更為嚴重。( )
7.長期菲利普斯曲線反映了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之間的此消彼長的關系。( )
8.增加稅收和增加政府支出都屬於擴張性的財政政策。( )
9.如果宏觀經濟的均衡處於長期總供給曲線之上,那麼,經濟中的失業率就是自然失業率。( )
10.經濟增長的標志是失業率的下降。( )
1.下表是來自於一個假設的國民收入帳戶中的資料:
GDP
總投資
凈投資
消費
政府購買
政府的預算盈餘
6 000
800
200
4 000
1 100
30

計算:(1)NDP;(2)凈出口;(3)政府稅收減轉移支付;(4)個人可支配收入;(5)個人儲蓄。(本小題8分)
2.假設某經濟社會的消費需求為c=800+0.6y,投資需求為i=7500-20000r,貨幣需求為L=1000y-10000r,價格水平P=1,試求貨幣名義供給為6000億美元時的GDP。(結果保留一位小數,本小題6分)
3.假設一個經濟的商品市場由如下行為方程描述:
c = 5 + 0.75(y – t)
i = 6 – 0.25r
t = 4, g = 18
貨幣市場由如下行為方程描述:
L(r, y) = 0.2y – 2.5r
名義貨幣供給M = 40
(1)推導總需求方程(有關運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2)假如在短期里,價格固定為4,試求國民收入以及利率.
4.(1)某經濟社會三年的預期通貨膨脹率分別為10%、12%和15%,為了使每年的實際利率為4%,那麼三年的名義利率應分別為多少?三年平均的名義利率是多少?(有關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2)在名義利率為10%,而實際利率僅為5%,預期的通貨膨脹率為多少?(本小題6分)
六、簡答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1.從三部門經濟的角度看,影響IS曲線移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它們如何影響IS曲線?
2.什麼是公開市場業務?經濟蕭條時期,中央銀行如何進行公開市場操作?
3.什麼是加速原理?如何用乘數-加速數模型解釋經濟周期產生的原因?
七、根據下列材料回答問題(共15分)
全球金融危機重壓之下,2008年中國已有67萬家小企業被迫關門。國務院參事陳全生2008年12月18日在北京一論壇上表示,約有670萬個就業崗位蒸發,主要集中在出口基地廣東,使得失業人數遠遠高於官方統計的830萬。失業率攀升更是加劇了人們對社會穩定的擔憂,而中國明年的經濟增長率預計不到8%,這一數字被認為是維持社會穩定的最低值。
陳全生敦促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以創造就業機會,彌補因出口萎縮及政府過去控制增長所流失的就業機會。為拉動內需,北京2008年11月出台價值586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方案,重點投資基礎設施建設。
根據上述材料回答問題:
1.什麼是失業?衡量失業的主要指標是什麼?(3分)
2.上述材料中的失業屬於什麼類型的失業?為什麼?(4分)
3.根據上述材料,失業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什麼?體現了宏觀經濟學的什麼定律?(4分)
4.為了治理失業,政府採用了什麼宏觀經濟政策?其原理是什麼?(4分)
1. B; 2. B; 3. C; 4. A; 5. C; 6. C; 7. B; 8. A; 9.B; 10.D。
1.ABCD 2.AC 3.ACD 4.ABCD 5.ABD
1.× 2. × 3. × 4.√ 5. × 6.√ 7. × 8. × 9.√ 10.×
1.解:(1)NDP=GDP-折舊=GDP-(總投資-凈投資)=5400(2分)
(2)凈出口=GDP―消費―總投資―政府購買=100 ……(1分)
(3)因為:政府預算盈餘=政府稅收―政府購買―轉移支付
所以:政府稅收-轉移支付=政府預算盈餘+政府購買=1130……(2分)
(4)個人可支配收入=GDP-稅收+轉移支付= GDP-(稅收-轉移支付)=6000-1130=4870……………………(2分)
(5)個人儲蓄=個人可支配收入-個人消費=870…………(1分)
2.解:根據y=c+i,得y=800+0.6y+7500-20000r,整理得IS方程為
y=20750-50000r……………………(2分)
根據M/P=L,得LM方程為:y=6+10r……………………(2分)
聯立IS與LM方程,得:r=0.4,GDP=y=10……………………(2分)
3.解:(1)根據已知條件,得:y=c+i+g=5+0.75(y―4)+6―0.25r+18,整理得IS方程為y=104-r……………………(2分)
令L=M/P,得LM方程為:y=200/P+12.5r……………………(2分)
聯立IS與LM方程,並進行整理,得總需求方程為:y=96.3+14.8/P……………………(2分)
(2)將P=4代入總需求方程,得GDP=100……………………(1分)
再將100代入IS或者LM方程,得出利率r=4%……………………(1分)
4.解:(1)根據實際利率=名義利率-通貨膨脹率,得:
名義利率=實際利率+通貨膨脹率
每年的名義利率分別為14%、16%、19%……………………(3分)
三年平均的名義利率為16.3%……………………(1分)
(2)根據實際利率=名義利率-通貨膨脹率,得:
通貨膨脹率=名義利率-實際利率,所以預期的通貨膨脹率=5%(2分)
1.答:(1)自發支出變動,即自發消費和自發投資的變動。自發支出增加,導致IS曲線在縱軸上的截距變大,從而IS曲線右移。其經濟學含義是:即使利率r不變,國民收入y也會增加。(2分)
(2)政府支出變動。政府支出增加時,IS曲線在縱軸上的截距變大,從而IS曲線右移,移動的幅度為△y=kg·△g。這體現了擴張性財政政策的影響。(2分)
(3)稅收變動。稅收增加時,IS曲線在縱軸上的截距變小,從而IS曲線左移,移動的幅度為△y=kt·△t.這體現了緊縮性財政政策的影響。(2分)
答出因素名稱以及IS曲線的移動情況即可。
2.答:公開市場業務是指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買進或者賣出政府債券,以調節貨幣供應量和利率。(2分)
在經濟蕭條時期,中央銀行買進政府債券。(2分)
這一方面意味著貨幣投放,從而增加貨幣供給,實現刺激總需求的目的。另一方面,導致債券需求增加、債券價格上升、利率下降,同樣達到刺激總需求的目的。(2分)
3.答:加速原理考察產量變動率與投資變動率的關系,認為產量變動導致投資的加速變動,投資變動率大於產量變動率。(2分)
由於乘數和加速數相互作用,使消費和投資的變動影響國民收入的變動(乘數的作用),而國民收入的變動反過來又會影響到消費和投資的變動(加速數的作用)。(3分)
這種相互作用使國民收入自發增長而形成繁榮,或自發減少而形成蕭條,從而形成經濟周期。(1分)
答:1.宏觀經濟學意義上的失業是指在一定年齡范圍內,願意工作而沒有工作,並且正在積極尋找工作的人所處的狀態(2分)。衡量失業的指標為失業率,即失業人數占勞動力總數的比重(1分)。
2.上述材料中的失業屬於周期性失業(1分)。因為全球金融危機造成了經濟衰退,在經濟衰退時期出現的失業屬於周期性失業(3分)。
3.失業加劇了中國對社會穩定的擔憂,將會降低中國的經濟增長率(2分)。根據奧肯定律,失業率每高於自然失業率1個百分點,實際GDP將低於潛在GDP2(2.5或3)個百分點(2分)。
4.政府採用了擴張性的財政政策,重點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以創造就業機會(2分)。其原理在於「逆經濟風向行事」:經濟衰退時期,實行擴張性的經濟政策,以刺激總需求(2分)。

㈤ 如何在windows平台下編譯比特幣bi

  1.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9年提出,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2. 與大多數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基於密碼學的設計可以使比特幣只能被真實的擁有者轉移或支付。這同樣確保了貨幣所有權與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具有極強的稀缺性。

㈥ 計劃經濟名詞解釋

GDP是指經濟社會(即一國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運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物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總供給曲線函數即宏觀生產函數又稱為總量生產函數,是指整個國民經濟的生產函數,它表示總量投入和總量產出之部的關系.均衡產出是和總需求相一致的產出,也就是經濟社會的收入正好等於全體居民和企業想要有的支出.邊際消費函數是指增加的消費與增加的收入之間的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單位收入中用於增加消費部分的比率,又稱為邊際消費傾向(MPC).邊際消費傾向(課文中有提到消費函數也稱為消費傾向)資本邊際效率(MEC)是一種貼現率,這種貼現率正好使一項資本物品的使用期內各項預期收益的現值之和等於這項資本品的供給價格或者重置成本.再貼現率是中央銀行尋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的放款利率.IS曲線說明市場均衡的條件.描述產品市場達到宏觀均衡,即i=s時,總產出與利率之間的關系;總產出和利率之間存在著反向變化的關系,即利率提高時總產出水平趨於減少,反之增加;處於IS曲線上的任何點位都表示i=s,偏離IS曲線的任何點位都表示沒有實現均衡;如果某一點位處於IS曲線右邊,表示is,即現行的息率水平過低,從面導致投資規模大於儲蓄規模.謹慎動機或稱防預性動機,指為預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貨幣的動機,右個人或企業為應付事故,失業,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持有一定數量貨幣.存貨投資自然失業率為經濟社會在正常情況下的失業率,它是勞動市場處於供求穩定狀態進的失業率,這里的穩定狀態被認為是:既不會造成通貨膨脹也不會導致通貨緊縮的狀態.菲爾普斯曲線:在以橫軸表示失業率,縱軸表示貨幣工資增長率的坐標系中,畫出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這就是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線.修正的菲利普斯曲線是用物價上漲率替代貨幣工資增長率附加預期的菲利普斯曲線也稱為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線,就是預期通貨膨脹率保持不變時,表示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之間的關系.在長期的菲利普斯曲線中,不存在失業與通貨膨脹的替換關系.貨幣需求貨幣創造乘數又稱貨幣乘數,一般是指由基礎貨幣創造的貨幣供給為基礎貨幣的倍數。擠出效應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費或投資降低的效果.在一個充分就業的經濟中,政府支出增加會以下列方式使私人投資出現抵消性的減少:由於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場上購買產品和勞務的競爭會加劇物價就會上漲,在貨幣名義供給量不變的情況下,實際貨幣供給量會因價格上漲而減少,進而使可用於投機目的貨幣量減少.結果,債券價格就下跌,利率上升,進而導致私人投資減少.投資減少了,人們的消費隨之減少.這就是說,政府支出增加"擠出"了私人投資和消費.總需求最終產品自動穩定器亦稱內在穩定器,是指經濟系統本身存在的一種會減少各種干擾對國民收入沖擊的機制,能夠在經濟繁榮時期自動抑制通脹,在經濟衰退時期自動減輕蕭條,無需政府採取任何行動.托賓q理論補償性財政政策周期性失業流動偏好陷阱:人們不管有多少貨幣都願意持有手中,這種情況稱為"凱恩斯陷阱"或"流動偏好陷阱"投資乘數LM曲線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總供給曲線奧肯定律通貨膨脹率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又稱超額需求的通貨膨脹,是指總需求超過總供給而引起的一般價格總水平的持續而顯著的上升。這種類型的通貨膨脹形成的原因在於總需求過度增長,總供給不足,即「太多的貨幣追逐較少的產品」,或者說「對商品和勞務的需求超過按現行價格所提供的供給」。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又稱供給型通貨膨脹,是指由廠商生產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價格總水平的上漲。傾銷同一價格定律實際匯率比較優勢

㈦ 請教一個問題,人民幣和美元的尺寸

第五套人民幣
標准尺寸
面值 類別 大小(單位:毫米)
100元 紙幣 長156 寬76
50元 紙幣 長150 寬70
20元 紙幣 長145 寬70
10元 紙幣 長140 寬70
5元 紙幣 長135 寬63
1元 紙幣 長130 寬62
1元 硬幣 直徑25
5角 硬幣 直徑20.5
1角 硬幣 直徑19
現代美元紙幣不論面額,尺寸統一為6.14(長) × 2.61(寬) × 0.0043(厚)英寸,即156(長) × 66.3(寬) × 0.109(厚)毫米。該尺寸由1914年法案通過,於1929年正式實施,之前美元尺寸約為7.4218× 3.125英寸,即189 x 79(毫米)。

㈧ 消費傾向可以概括影響消費的全部因素嗎

不可以,消費傾向包括平均消費傾向和邊際消費傾向。平均消費傾向是指消費支出額占可支配收入額的比例,邊際消費傾向是指每增加的1單位可支配收入中用於增加消費的部分所佔的比率(增加的消費額與增加的可支配收入額之比)。

消費傾向並不可以概括影響消費的全部因素。它只是影響消費的一個方面因素。消費還會受商品價格水平、利率水平等因素的影響。凱恩斯認為,在影響消費的因素中最有決定意義的是家庭收入。所以,凱恩斯主義理論對可支配收入額對消費的影響單獨加以分析。

(8)mpc數字貨幣擴展閱讀

平均消費傾向,又稱消費傾向,是指消費在收入中所佔的比例,如用公式表示則是:APC=C/Y

例如,一個社會收入為2萬億元,消費支出為1.5萬億元,平均消費傾向就是0.75(1.5/2)。

APC和MPC的變化有如下基本規律:

(1)平均消費傾向APC和邊際消費傾向MPC是遞減的,即由於收入增加,消費也增加,但消費增長幅度要小於收入增長幅度(APC遞減),並且越來越小(MPC遞減)。APC和MPC遞減是凱恩斯的重要觀點,是凱恩斯解釋有效需求不足的三大規律之一。

(2)MPC是消費曲線C= C0+bY的斜率,消費曲線上每一點的斜率應相等,但是長期來看,消費曲線的斜率越來越小。

(3)APC>MPC,從表10-1中的APC和MPC數字對比可以看到這一點。這是因為即使收入為零,也會有基本消費C0。MPC應該小於1,但大於零。

㈨ 國債、企業債 英語怎麼說

國債:national debt, public debt;國庫券:T-bills(在美國,中期國債:Treasury notes;長期國債:Treasury bonds)
企業債
無擔保債券:debentures
次級無擔保債券:subordinated debentures

熱點內容
去宜昌客運中心怎麼走 發布:2025-05-10 10:06:13 瀏覽:985
幣圈動態靜態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0 10:05:30 瀏覽:727
比特幣出現的真相 發布:2025-05-10 09:59:57 瀏覽:596
杭州高鐵站去嘉里中心 發布:2025-05-10 09:56:46 瀏覽:169
USDT合約權益 發布:2025-05-10 09:56:42 瀏覽:247
gac區塊鏈靠譜嗎 發布:2025-05-10 09:53:32 瀏覽:613
挖以太坊顯卡能挖多久 發布:2025-05-10 09:46:46 瀏覽:602
地平線征程2晶元算力 發布:2025-05-10 09:45:21 瀏覽:958
中科招商區塊鏈 發布:2025-05-10 09:34:21 瀏覽:174
人人礦場退算力 發布:2025-05-10 09:29:34 瀏覽: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