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字幣問答 » k1數字貨幣

k1數字貨幣

發布時間: 2021-04-14 01:30:54

Ⅰ 高鐵和動車有什麼區別

1、運行速度不同。動車組列車運行速度有160級、200級和250級。高鐵時速一般不低於250級,時速有250級、350級、380級、400級等。

2、運行范圍不同。普通動車組通常跨省區域運行;高速動車組:運輸距離長短不一,省內有運行,跨省也有運行。

3、信號系統不同。動車可以在既有線行駛(普通動車組的信號系統與既有線兼容),高鐵則必須在新建的客專上行駛(高速動車組的信號系統不與既有線兼容)

4、動力方式不同。動車分動力集中式和動力分散式,我國常見的CRH系列動車都是動力分散的,且都是交流傳動,此外地鐵列車也可以算動車(一般都是直流傳動)。

(1)k1數字貨幣擴展閱讀:

火車其他列車類型:

1、城際動車組列車(C字頭)

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際鐵路正式對公眾運行,新啟用車次為C+4位數字,意為城際列車,目前最高時速是300公里,鐵路系統標准念法為「城**次」。京津城際的車次范圍是C2001~C2282次。例如:武漢城際列車的車次范圍是C5001~C5720。

2、直達特快旅客列車(Z字頭)

最高時速160公里,鐵路系統標准念法為「直**次」。大部分為全列軟席,少部分車加掛硬卧與硬座,全程只有部分車停靠起點站和/或終點站所在鐵路局管內的大站。此類列車為空調列車。

3、特快旅客列車(T字頭)

最高時速140公里,鐵路系統標准念法為「特**次」。跨局特快全程只停省會城市、副省級市和少量主要地級市等特大站或直達,管內特快全程一般只停地級市。此類列車為空調列車。

Ⅱ 圖書編碼里中的字母代表什麼

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簡表)
A 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
A1 馬克思、恩格斯著作
A2 列寧著作
A3 斯大林著作
A4 毛澤東著作
A5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毛澤東、鄧小平著作匯編
A7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毛澤東、鄧小平生平和傳記
A8 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學習和研究
B 哲學
BO 哲學理論
B1 世界哲學
B2 中國哲學
B3/7 各大洲哲學
B80 思維科學
B81 邏輯學(論理學)
B82 倫理學(道德哲學)
B83 美學
B84 心理學
B9 宗教
C 社會科學總論
C0 社會科學理論與方法論
C1 社會科學現狀及發展
C2 社會科學機構、團體、會議
C3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C4 社會科學教育與普及
C5 社會科學叢書、文集、連續性出版物
C6 社會科學參考工具書
C8 統計學
C91 社會學
C92 人口學
C93 管理學
C95 民族學
C96 人才學
C97 勞動科學
D 政治、法律
D0 政治理論
D1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D2 中國共產黨
D33/7 各國共產黨
D4 工人、農民、青年、婦女運動與組織
D5 世界政治
D6 中國政治
D73/77 各國政治
D8 外交、國際關系
DF 法律
DF0 法的理論(法學)
DF1 世界各國法律(總論)
DF2 國家法、憲法
DF3 行政法
DF4 經濟法、財政法
DF5 民法
DF6 刑法
DF7 訴訟法
DF8 司法制度
DF9 國際法
E 軍事
F 經濟
F0 經濟學
F0-0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總論)
F01 經濟學基本問題
F02 前資本主義社會生產方式
F03 資本主義社會生產方式
F04 社會主義社會生產方式
F05 共產主義社會生產方式
F06 經濟學分支科學
F08 各科經濟學
F09 經濟思想史
F2 世界各國經濟概況、經濟史、經濟地理
F11 世界經濟、國際經濟關系
F12 中國經濟
F13/17 各國經濟
F2 經濟計劃與管理
F20 國民經濟管理
F21 經濟計劃
F22 經濟計算、經濟數學方法
F221 經濟核算
F222 經濟統計學
F23 會計
F230 會計學
F23 會計簿記方法
F232 會計設備
F233 會計工作組織與制度
F234 各種會計和簿記
F235 各部門會計和薄記
F239 審計
F239.0 審計學
F239.1 審計方法與技術
F239.2 審計工作的組織與制度
F24 勞動經濟
F25 物資經濟
F27 企業經濟
F270 企業經濟理論和方法
F271 企業體制
F272 企業計劃與經營決策
F273 企業生產管理
F274 企業供銷管理
F275 企業財務管理
F276 各種企業經濟
F279 世界各國企業經濟
F28 基本建設經濟
F29 城市與市政經濟
F3 農業經濟
F30 農業經濟理論
F31 世界農業經濟
F32 中國農業經濟
F33/37 各國農業經濟
F4 工業經濟
F40 工業經濟理論
F401 工業經濟結構與體制
F402 工業計劃與管理體制
F403 工業建設與發展
F404 工業勞動與工資,勞動生產率
F405 工業品供銷與市場
F406 工業企業組織與管理
F407 工業部門經濟
F41 世界工業經濟
F42 中國工業經濟
F420 方針政策及其闡述
F421 工業經濟結構與體制
F423 工業計劃與管理
F424 工業建設與發展
F425 工業企業組織和經營管理
F426 工業部門經濟
F427 地方工業經濟
F429 中國工業經濟史
F43/47 各國工業經濟
F49 信息產業經濟(總論)
F5 交通運輸經濟
F50 交通運輸經濟理論
F51 世界各國概況
F53 鐵路運輸經濟
F54 陸路、公路運輸經濟
F55 水路運輸經濟
F56 航空運輸經濟
F57 城市交通運輸經濟
F59 旅遊經濟
F590 旅遊經濟理論與方法
F591 世界旅遊事業
F592 中國旅遊事業
F593/597 各國旅遊事業
F6 郵電經濟
F60 郵電經濟理論
F6 郵政
F62 電信
F63 世界各國郵電事業
F7 貿易經濟
F71 國內貿易經濟
F72 中國國內貿易經濟
F73 世界各國國內貿易經濟
F74 國際貿易
F75 各國對外貿易
F76 商品學
F8 財政、金融
F81 財政、國家財政
F810 財政理論
F811 世界財政
F812 中國財政
F8I3/l7 各國財政
F82 貨幣
F820 貨幣理論
F821 世界貨幣
F822 中國貨幣
F823/827 各國貨幣
F83 金融、銀行
F830 金融、銀行理論
F83 世界金融、銀行
F832 中國金融、銀行
F833/837 各國金融、銀行
F84 保險
F840 保險理論
F841 世界保險事業
F842 中國保險事業
F843/847 各國保險事業
G 文化、科學、教育、體育
G0 文化理論
G1 世界各國文化與文化事業
G2 信息與知識傳播
G3 科學、科學研究
G4 教育
G5 體育
H 語言、文字
H0 語言學
H1 漢語
H2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
H3 常用外國語
H31 英語
H32 法語
H33 德語
H34 西班牙語
H35 俄語
H36 日語
H37 阿拉伯語
H4/95 其它外國語
I 文學
I0 文學理論
I1 世界文學
I2 中國文學
I2100 方針政策及其闡述
I206 文學評論和研究
I207 各體文學評論和研究
I209 文學史、文學思想史
I21 作品集
I22 詩歌、韻文
I23 戲劇文學
I239 曲藝
I24 小說
I25 報告文學
I26 散文
I269 雜著
I27 民間文學
I28 童文學
I29 少數民族文學
I299 宗教文學
I3/7 各國文學
J 藝術
JO 藝術理論
JI 世界各國藝術概況
J2 繪畫
J29 書法、篆刻
J3 雕塑
J4 攝影藝術
J5 工藝美術
J6 音樂
J7 舞蹈
J8 戲劇藝術
J9 電影、電視藝術
K 歷史、地理
KO 史學理論
K1 世界史
K2 中國史
K3/7 各大洲史
K81 傳記
K85 文物考古
K89 風俗習慣
K9 地理
K90 地理學
K91 世界地理
K92 中國地理
K93/97 各國地理
K99 地圖
N 自然科學總論
NO 自然科學理論與方法論
N1 自然科學現狀及發展
N2 自然科學機構、團體、會議
N3 自然科學研究方法
N4 自然科學教育與普及
N5 自然科學叢書、文集、連續性出版物
N6 自然科學參考工具書
N8 自然科學調查、考察
N91 自然研究、自然歷史
N93 非線性科學
N94 系統科學
O 數理科學和化學
O1 數學
O3 力學
O4 物理學
O6 化學
O7 晶體學
P 天文學、地球科學
Q 生物科學
R 醫葯、衛生
S 農業科學
S1 農業基礎科學
S2 農業工程
S3 農學(農藝學)
S4 植物保護
S5 農作物
S6 園藝
S7 林業
S8 畜牧、動物醫學、狩獵、蠶、蜂
S9 水產、漁業
T 工業技術
TP 自動化技術、計算技術
TP1 自動化基礎理論
TP2 自動化技術及設備
TP3 計算技術、計算機技術
TP30 一般性問題
TP31 計算機軟體
TP32 一般計算器和計算機
TP33 電子數字計算機(不連續作用電子計算機)
TP34 電子模擬計算機(連續作用電子計算機)
TP3 5 混合電子計算機
TP36 微型計算機
TP37 多媒體技術與多媒體計算機
TP38 其它計算機
TP39 計算機的應用
U 交通運輸
V 航空、航天
X 環境科學、勞動保護科學(安全科學)
X1 環境科學基礎理論
X2 社會與環境
X3 環境保護管理
X4 災害及其防治
X5 環境污染及其防治
X7 廢物處理與綜合利用
X8 環境質量評價與環境監測
X9 安全科學
Z 綜合性圖書
Z1 叢書
Z2 網路全書、類書
Z3 辭典
Z4 論文集、全集、選集、雜著
Z5 年鑒、年刊
Z6 期刊、連續性出版物
Z8 圖書目錄、文摘、索引

Ⅲ 火車,高鐵,動車有什麼區別

三者在型號、工作原理、座位不同,具體如下:

一、型號不同

1、Train:普通列車以「K」或「T」開頭,如:K525

2、子彈頭列車:子彈頭列車以「D」開頭,如D3101

3、高速列車:高速列車以「G」開頭,如G1635

二、工作原理不同

1、高速鐵路使用的是動車組列車,而不是機車牽引列車。幾乎所有的車輪都在一起工作,它不僅具有強大的團結協作的力量,而且可以靈活地改變速度,從而提高速度。

2、機車絕不是高速鐵路和動車組中唯一擁有牽引電機的機車。幾乎每一節車廂都有電動機,幾乎每一個輪子都有動力轉動。隨著歐洲貨幣聯盟的前進,所有的車輪都在同步前進,團結的力量是巨大的。火車變得更輕,火車跑得更快。

三、座位不同:

1、火車:火車席位分為硬座、硬卧、軟卧、無座

2、動車:一等座、二等座、無座

3、高鐵:商務座、一等座、二等座、無座

Ⅳ 求Excel高手,人民幣大小寫轉換問題。

你是做發票或者送貨單用的吧,
假設CDEFGHIJ列分別是十萬、萬、千、百、十、元位、角位、分位
那麼在K1輸入
=c1*100000+d1*10000+e1*1000+f1*100+g1*10+h1+i1*0.1+j1*0.01
即可把數字匯整成一個數
然後在任意單元格輸入:
=SUBSTITUTE(SUBSTITUTE(TEXT(TRUNC(FIXED(k1)),"[>0][dbnum2];[<0]負[dbnum2];;")&TEXT(RIGHT(FIXED(k1),2),"元[dbnum2]0角0分;;"&IF(ABS(k1)>1%,"元整",)),"零角",IF(ABS(k1)<1,,"零")),"零分","整")

Ⅳ 大衍求一法

在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中,長期流傳著「隔牆算」、「剪管術」、「秦王暗點兵」等數學游戲。有一首「孫子歌」①,甚至遠渡重洋,輸人日本:
「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樹梅花廿一枝,
七子團圓正半月,除百令五便得知。」
這些饒有趣味的數學游戲,以各種不同形式,介紹世界聞名的「孫子問題」的解法,通俗地反映了中國古代數學一項卓越的成就。「孫子問題」在現代數論中是一個一次同餘問題,它最早出現在我國公元四世紀的數學著作《孫子算經》中。《孫子算經》卷下「物不知數」題說:有物不知其數,三個一數餘二,五個一數餘三,七個一數又餘二,問該物總數幾何?顯然,這相當於求不定方程組

N=3x+2,N=5y+3,N=7x+2
的正整數解N,或用現代數論符號表示,《孫子算經》所給答案是N=23。由於孫子問題數據比較簡單,這個答數通過試算也可以得到。但是《孫子算經》並不是這樣做的。「物不知數」題的術文指出解題的方法多三三數之,取數七十,與余數二相乘;五五數之,取數二十一,與余數三相乘;七七數之,取數十五,與余數二相乘。將諸乘積相加,然後減去一百零五的倍數。列成算式就是:

N=70×3+21×8+15×2-2×105。
這里105是模數3、5、7的最小公倍數,容易看出,《孫子算經》給出的是符合條件的最小正整數。對於一般余數的情形,《孫子算經》術文指出,只要把上述演算法中的余數2、8、2分別換成新的余數就行了。以R1、R2、R3表示這些余數,那麼《孫子算經》相當於給出公式

N=70×R1+21×R2+15×R3-P×105(p是整數)。
孫子演算法的關鍵,在於70、21和15這三個數的確定。後來流傳的《孫子歌》中所說「七十稀」、「廿一技」和「正半月」,就是暗指這三個關鍵的數字。《孫子算經》沒有說明這三個數的來歷。實際上,它們具有如下特性:

也就是說,這三個數可以從最小公倍數M=3×5×7=105中各約去模數3、5、7後,再分別乘以整數2、1、1而得到。假令k1=2,K2=1,K3=1,那麼整數Ki(i=1,2,3)的選取使所得到的三數70、21、15被相應模數相除的時候余數都是1。由此出發,立即可以推出,在余數是R1、R2、R3的情況下,

綜合以上三式又可得到因為
因為M=3×5×7可被它的任一因子整除,於是又有:
這里P是整數。這就證明了《孫子算經》的公式。應用上述推理,可以完全類似地把孫子演算法推廣到一般情形:設有一數N,分別被兩兩互素的幾個數a1、a2、……an相除得余數R1、R2、……Rn,即

N≡Ri(mod ai)(i=1、2、……n),
只需求出一組數K,使滿足
1(mod ai)(i=1、2、……n),
那麼適合已給一次同餘組的最小正數解是
(P是整數,M=a1×a2×……×an),
這就是現代數論中著名的剩餘定理。如上所說,它的基本形式已經包含在《孫子算經》「物不知數」題的解法之中。不過《孫子算經》沒有明確地表述這個一般的定理。

孫子問題出現在公元四世紀的中國算書中,這並不是偶然的。我國古代天文歷法資料表明,一次同餘問題的研究,明顯地受到天文、歷法需要的推動,特別是和古代歷法中所謂「上元積年」的計算密切相關。大家知道,一部歷法,需要規定一個起算時間,我國古代歷算家把這個起點叫做「歷元」或「上元」,並且把從歷元到編歷年所累積的時間叫做「上元積年」。上元積年的推算需要求解一組一次同餘式。以公元三世紀三國時期魏國施行的《景初歷》做例,這部歷法規定以冬至、朔旦(朔日子夜)和甲子日零時會合的時刻作為歷元。設a是一回歸年日數,b是一朔望月日數,當年冬至距甲子日零時是R1日,離平朔時刻是R2日,那麼《景初歷》上元積元數N就是同餘組

aN≡Ri(mod 60)≡R2(mod b)
的解①。到了南北朝時期,祖沖之《大明歷》(公元462年)更要求歷元必須同時是甲子年的開始,而且「日月合壁」、「五星聯珠」(就是日、月、五大行星處在同一方位),月亮又恰好行經它的近地點和升交點。這樣的條件下推算上元積年,就相當於要求解十個同餘式了。天文歷法數據一般又都十分龐雜,所以,在《孫子算經》成書前後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的天文歷算家無疑已經能夠求解形式比《孫子算經》「物不知數」題復雜得多的一次同餘式,因而必定掌握了按一定程序計算一次同餘式的方法①。《孫子算經》比例題的形式總結、反映了這一事實。以後天文歷算家長期沿用孫子演算法推算上元積年,這中間肯定會引起更加深入的探討。到公元十三世紀,大數學家秦九韶集前法之大成,終於在一次同餘式的研究上獲得了超越前人的輝煌成果。

秦九韶,字道古,生活於南宋時期,自幼喜好數學,經過長期積累和苦心鑽研,干公元1247年寫成《數書九章》。這部中世紀的數學傑作,在許多方面都有創造,其中求解一次同餘組的「大衍求一術」和求高次方程數值解的「正負開方術」,更是具有世界意義的成就。

這里主要介紹秦九韶對一次同餘論的偉大貢獻。
秦九韶在《數書九章》中明確地系統地敘述了求解一次同餘組
的一般計算步驟。秦的方法,正是前述的剩餘定理。我們知道,剩餘定理把一般的一次同餘問題歸結為滿足條件的一組數Ki,的選定。秦九韶給這些數起名叫「乘率」,並且在《數書九章》卷一「大衍總術」中詳載了計算乘率的方法——「大衍求一術」。

為了介紹「大衍求一術」,我們以任一乘率ki的計算作例。如果Gi=>ai,秦九韶首先令ai除Gi,求得余數gi<ai,那麼
Gi≡gi(mod ai),
於是 kiGi≡Kigi(mod ai),
但是因為 kiGi≡1(mod ai),
所以問題歸結為求ki使適合kigi≡1(mod
ai)。秦九韶把ai叫「定數」,gi叫「奇數」,他的「大衍求一術」,用現代語言解釋,實際就是把奇數gi和定數ai輾轉相除,相繼得商數q1、q2、……qn和余數r1、r2、……rn,在輾轉相除的時候,隨即算出下面右列的c值:

秦九韶指出,當rn=1而n是偶數的時候,最後得到的cn就是所求乘率ki。如果rn=1而n是奇數,那麼把rn-1和rn相除,形式上令qn+1=rn-1-1,那麼余數rn+1仍舊是1,再作cn+1=qn+1cn+cn-1,qn+1=rn-1-1是偶數,cn+1就是所求的ki。不論哪種情形,最後一步都出現余數1,整個計算到此終止,秦九韶因此把他的方法叫做「求一術」(至於「大衍」的意思,秦九韶本人在《數書九章》序中把它和《周易》「大衍之數」相附會)。可以證明,秦九韶這一演算法是完全正②。所有這些系統的理論,周密的考慮,即使以今天的眼光看來也很不簡單,充分顯示了秦九韶高超的數學水平和計算技巧。
秦九韶小時曾跟隨他父親到南宋京城杭州,向太史局(主管天確,十分嚴密的①。
在秦九韶那個時代,計算仍然使用算籌。秦九韶在一個小方盤上,右上布置奇數g,右下布置定數a,左上置1(他叫它做「天元1」),然後在右行上下交互以少除多,所得商數和左上(或下)相乘並入左下(或上),直到右上方出現1為止。下頁就是秦九韶的一般籌算圖式,右邊是一個數字例子(g=20,a=27,K=C4=23)。

秦九韶在《數書九章》中採集了大量例題,如「古歷會積」、「積尺尋源」、「推計土功」、「程行計地」等等,廣泛應用大衍求一術來解決歷法、工程、賦役和軍旅等實際問題。在這些實際問題中,模數ai並不總是兩兩互素的整數。秦九韶區分了「元數」(ai是整數)、「收數」(ai是小數)、「通數」(ai是分數)等不同情形,並且對每種情形給出了處理方法。「大衍總術」把「收數」和「通數」化成「元數」的情形來計算,而對於元數不兩兩互素的情形,給出了可靠的程序,適當選取那些元數的因子作定數而把問題歸結為兩兩互素的情形

文歷法的機構)的官員學習天文歷法,「大衍求一術」很可能就是他總結天文歷法計算上元積年方法的結果。但是「大衍求一術」似乎沒有為他同時代的人所充分理解。明中葉以後幾乎失傳。一直到清代,「大衍求一術」又重新被發掘出來,引起了許多學者(張敦仁、李銳、駱騰鳳、黃宗憲等)的興趣。他們對「大衍求一術」進行了解釋、改進和簡化,其中黃宗憲《求一術通解》對模數非兩兩互素的情形給出了更加簡明的方法,但是時代已是晚清。

從《孫子算經》「物不知數」題到秦九韶的「大衍求一術」,我國古代數學家對一次同餘式的研究,不僅在中國數學史上而且在世界數學史上佔有光榮的地位。在歐洲,最早接觸一次同餘式的,是和秦九韶同時代的義大利數學家裴波那契(1170—1250),他在《演算法之書》中給出了兩個一次同餘問題,但是沒有一般的演算法。這兩個問題從形式到數據都和孫子物不知數題相仿,整個水平沒有超過《孫子算經》。直到十八、十九世紀,大數學家歐拉(1707—1783)於公元1743年、高斯(1777—1855)於公元1801年對一般一次同餘式進行了詳細研究,才重新獲得和秦九韶「大衍求一術」相同的定理,並且對模數兩兩互素的情形給出了嚴格證明。歐拉和高斯事先並不知道中國人的工作。公元1852年英國傳教士偉烈亞力(1815—1887)發表《中國科學摘記》,介紹了《孫子算經》物不知數題和秦九韶的解法,引起了歐洲學者的重視。1876年,德國馬蒂生(1830—1906)首先指出孫子問題的解法和高斯方法一致,當時德國著名數學史家康托(1829—1920)看到馬蒂生的文章以後,高度評價了「大衍術」,並且稱贊發現這一方法的中國數學家是「最幸運的天才」。直到今天,「大衍求一術」仍然引起西方數學史家濃厚的研究興趣。如1973年,美國出版的一部數學史專著《十三世紀的中國數學》中,系統介紹了中國學者在一次同餘論方面的成就,作者力勃雷希(比利時人)在評論秦九韶的貢獻的時候說道:「秦九韶在不定分析方面的著作時代頗早,考慮到這一點,我們就會看到,薩頓①稱秦九韶為『他那個民族、他那個時代、並且確實也是所有時代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是毫不誇張的。」

印度學者對一次同餘論也有過重要貢獻。從公元六世紀到十二世紀,他們發展了一種稱為「庫塔卡」的演算法,用來求解和一次同餘式等價的不定方程組。「庫塔卡」法出現在孫子演算法之後,印度數學家婆羅門復多(七世紀)、摩柯吠羅(九世紀)等人的著作中,都有和物不知數題相同的一次同餘問題。這當然不是要藉此斷言「庫塔卡」法一定受到了孫子演算法的影響,但是有人(如萬海依等)硬說中自的「大衍求一術」來源於「庫塔卡」,就是毫無根據的妄說了。萬海依居然把中國演算法中數碼從左到右橫寫作為「大衍術」受印度影響的重要根據。大家知道,中國古代至遲從春秋戰國時期就開始使用算籌記數,我們今天還可以從現存的公元前三世紀的貨幣上看到這種從左到右的記數方法。由此可見,萬海依的論點多麼荒唐可笑。中國古代數學家對一次同餘論的研究有明顯的獨創性和繼承性,「大衍求一術」在世界數學史上的崇高地位是毋容置疑的,正因為這樣,在西方數學史著作中,一直公正地稱求解一次同餘組的剩餘定理為「中國剩餘定理」。

以太坊架構是怎麼樣的

以太坊最上層的是DApp。它通過Web3.js和智能合約層進行交換。所有的智能合約都運行在EVM(以太坊虛擬機)上,並會用到RPC的調用。在EVM和RPC下面是以太坊的四大核心內容,包括:blockChain, 共識演算法,挖礦以及網路層。除了DApp外,其他的所有部分都在以太坊的客戶端里,目前最流行的以太坊客戶端就是Geth(Go-Ethereum)

Ⅶ 圖書分哪些種類

圖書按學科劃分為: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圖書。

按文種劃分為:中文圖書和外文圖書。

按用途劃分為:普通圖書和工具書。

內容劃分:小說、兒童讀物、非小說類、專業書、工具書、手冊、書目、劇本、報告、日記、書集、攝影繪畫集。

特徵劃分:線裝書、精裝書、平裝書、袋裝書、電子書、有聲讀物、盲人書、民族語言書。

(7)k1數字貨幣擴展閱讀

與其它出版物相比,圖書的特點為:

1.內容比較系統,全面,成熟,可靠;

2.出版周期較長,傳遞信息速度較慢。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圖書的定義是:凡由出版社(商)出版的不包括封面和封底在內49頁以上的印刷品,具有特定的書名和著者名,編有國際標准書號。有定價並取得版權保護的出版物稱為圖書。

圖書是以傳播文化為目的,用文字或其它信息符號記錄於一定形式的材料之上的著作物,圖書是人類思想的產物,是一種特定的不斷發展著的知識傳播工具。

Ⅷ 在excel中大寫金額變成小寫金額的公式是什麼例如五萬元整變成50000.00

需要設置一些輔助列,如下: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1 (大寫金額)數位: 億 仟 佰 拾 萬 仟 佰 拾 元 角 分
2 (小寫金額)定位:
3 數字:
公式設置如下:
C2=IF(ISERR(FIND(C1,$A$1)),,FIND(C1,$A$1))
D2=IF($G2=0,,IF(ISERR(FIND(D1,$A$1)),,IF(FIND(D1,$A$1)>$G2,,FIND(D1,$A$1))))
E2=IF($G2=0,,IF(ISERR(FIND(E1,$A$1)),,IF(FIND(E1,$A$1)>$G2,,FIND(E1,$A$1))))
F2=IF($G2=0,,IF(OR(ISERR(FIND(F1,$A$1)),FIND(F1,$A$1)>$G2),,FIND(F1,$A$1)))
G2=IF(ISERR(FIND(G1,$A$1)),,FIND(G1,$A$1))
H2=IF(ISERR(FIND(H1,$A$1,IF($G2>0,$G2,1))),,FIND(H1,$A$1,IF($G2>0,$G2,1)))
I2=IF(ISERR(FIND(I1,$A$1,IF($G2>0,$G2,1))),,FIND(I1,$A$1,IF($G2>0,$G2,1)))
J2=IF(ISERR(FIND(J1,$A$1,IF($G2>0,$G2,1))),,FIND(J1,$A$1,IF($G2>0,$G2,1)))
K2=IF(ISERR(FIND(K1,$A$1)),,FIND(K1,$A$1))
L2=IF(ISERR(FIND(L1,$A$1)),,FIND(L1,$A$1))
M2=IF(ISERR(FIND(M1,$A$1)),,FIND(M1,$A$1))

C3=IF(C2=0,,FIND(MID($A$1,C2-1,1),"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
D3=IF(D2=0,,FIND(MID($A$1,D2-1,1),"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
E3=IF(E2=0,,FIND(MID($A$1,E2-1,1),"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
F3=IF(F2=0,,FIND(MID($A$1,F2-1,1),"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
G3=IF(OR(G2=0,ISERR(FIND(MID($A$1,G2-1,1),"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FIND(MID($A$1,G2-1,1),"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
H3=IF(H2=0,,FIND(MID($A$1,H2-1,1),"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
I3=IF(I2=0,,FIND(MID($A$1,I2-1,1),"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
J3=IF(J2=0,,FIND(MID($A$1,J2-1,1),"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
K3=IF(OR(K2=0,ISERR(FIND(MID($A$1,K2-1,1),"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FIND(MID($A$1,K2-1,1),"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
L3=IF(L2=0,,FIND(MID($A$1,L2-1,1),"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
M3=IF(M2=0,,FIND(MID($A$1,M2-1,1),"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

最後,在A2輸入公式=--CONCATENATE(C3,D3,E3,F3,G3,H3,I3,J3,K3,".",L3,M3)
當在A1輸入一個大寫金額,如:壹億貳仟叄佰肆拾伍萬陸仟柒佰捌拾玖元壹角貳分
A2即可顯示123456789.12

熱點內容
幣圈賺錢的奧秘 發布:2025-07-03 14:09:02 瀏覽:152
比特幣交易人民銀行 發布:2025-07-03 13:49:52 瀏覽:981
幣圈推文在哪裡看 發布:2025-07-03 13:46:14 瀏覽:592
挖eth和sc 發布:2025-07-03 13:43:58 瀏覽:969
幣圈dapp講解 發布:2025-07-03 13:43:47 瀏覽:416
區塊鏈研究耗錢 發布:2025-07-03 13:33:11 瀏覽:58
進階式trx拉背 發布:2025-07-03 13:21:07 瀏覽:777
usdt承兌商買幣 發布:2025-07-03 13:20:12 瀏覽:439
天津愛彼換電池去天津國際金融中心30層好 發布:2025-07-03 13:17:25 瀏覽:711
比特幣失寵萊特幣上位 發布:2025-07-03 13:11:38 瀏覽:897